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89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论考余玠故里(挑战百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1 21:5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论考余玠故里
余玠,(1198--1253年) ,南宋时我国著名的战略家\军亊家\抗蒙名将。他的出生藉贯问题, 浙、赣、鄂三省却有不同说法, ,甚至为之争执不休,现就三地之说略作归纳分析,以还一代伟人真实籍贯。余玠故里在湖北省(淮南西路)黄冈市(蕲州蕲春郡)武穴市(广济县)余川镇(安乐乡)青蒿村(青蒿铺)余凹佐证如下:
一、浙人观点,余玠开化人,其证据<<开化县志>>说余玠” 祖籍蕲水,渡江后,住开化县之金水乡”;浙人余炳松的<<余玠籍贯考辨>>称,其子余如孙在<<玠公墓志>>的碑文里写有” 先公讳玠,字义夫,号樵隐,世居衢州开化芳山” 。说什么玠的“ 居住地址和出生籍贯好比铁板钉钉,具再也明白不过了,怎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歧议呢” ?甚至大有推翻<<宋史. 余玠传>>之势……
二、赣人<<江西通志>>称余玠:“分宁人(今修水),侨寓蕲州”。
三、湖北人《广济县志》1994年版载:(余玠)“字义夫,生年不祥。出生于橫岗吴大村余家垸”。(撰写此志时, 武穴还没有清<<广济县志>>, 后向故宫博物院借回的現清代<<广济县志>>。)
四、余玠幕僚阳枋《余大使祠堂记》载“蕲州人”。
五、余氏家谱载:“余玠(?--1253年),南宋将领。字义夫,号樵隐,蕲州广济人”。
以上为浙、赣、鄂三地志载、谱载,阳枋《记》载及余炳松《考辨》,五者说法各不相同。再看我国史载:《宋史.余玠传》载: 余玠, 字义夫, 蕲州人”。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1994年版):“分宁人,侨寓蕲州。”  《辞海》(1988年版):“余玠(?—1253),南宋大臣。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南)人,字义夫。出身寒士。”  蔡东藩著<<宋史.通俗演义>>第九十三回载:"淳祐三年,宋廷又命余玠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玠系蕲州人氏......"
    至于浙人两种说法(志载、考辨)自相矛盾,前者“祖籍蕲水,渡江后,住开化县之金水乡”; 后者“世居衢州开化芳山”, 不能自圆其说。更何况“世居衢州开化芳山” 的地名的说法有些不妥,凡属志载、谱载及前人在载名人出身地时,都没有这种载法,要么衢州开化、要么衢州芳山、或开化芳山,故此碑文可能有增字的可能,应不足为据。综合以上十种之说,余玠为蕲州人占有八说(国史、赣人、湖北人、祠记、谱载),并且国史都定为(湖北)蕲春人。“国以史为据”, 余玠的藉贯大前提为蕲州人无可非议。
再看余玠的具体籍贯,南宋时广济属淮南西路蕲州蕲春郡,北宋熙宁五年(1071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淮南西路辖10州计36县,其中蕲州辖蕲春县(州直县)、蕲水县(今浠水县)、广济县(今武穴市) 、黄梅县、罗田县。蕲州所辖5县之中,惟有余玠属武穴市余川镇青蒿村人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其佐证如下:
(一)、清<<广济县志>>康熙丁未六年(1667年)版卷之九<<人物>>中载:“余玠,字义夫,安乐乡①人,家贫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少读书青著寺②,后为白鹿洞……”“玠闻命不自安一夕暴卒。蜀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焉,为祠祀之。卒归栖县东青蒿里” 。
(二)清《广济县志》同治版载:“青著寺在层峰面山,为余玠渎书处,寺左有塔圮”。
(三)、《修水八贤》人物简介中也载:“ 余玠年幼启蒙于层峰山青著寺,长成后曾入白鹿书院深造”。
(四)、《余氏谱谍》留给后人的信息有:“余玠原配夫人为邻村苏氏之女。苏余二姓,村相邻,共坟山。余玠还有一位继配夫人,为黄氏,人称“黄婆”。黄婆是乡里的传奇式人物,口碑相传有许多民间故事,是余玠身后唯一勇担善后重任者”。
(五)丶镇内蚂蚁河村永丰寺,为余玠继配夫人黄婆避难寺。寺内供有黄婆塑像丶黄婆墓石碑及黄婆灵位,黄婆塑像是当地乡亲为纪念她在此避难守寺而立。
(六)从以上《广济县志》资料和《修水八贤》人物简介资料可以看出,余玠故里为广济县(今武穴市)安乐乡(余川镇)人;再看《余氏谱谍》中载:“苏余二姓,村相邻,共坟山(苏姓祖坟葬在余公山西,余玠墓在余公山东头中)”。此山原名“蜈蚣山”, 就在余玠出生地余凹对面,更何况有志载:“卒归栖县东青蒿里”, 如果余玠 不是青蒿人,那有“归栖” 之词。
    (七)丶余玠籍贯为武穴市余川镇青蒿村人氏不是孤立存在,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遗址。1丶青蒿村余凹,是余玠生长的地方;2丶青蒿村邻山--层峰山上青著寺,是余玠读书的地方;3丶青蒿村余公山余公墓,是余玠安息的地方;4丶余川镇内蚂蚁河村永丰寺,是余玠继配夫人黄婆避难的地方,寺内并供有黄婆塑像;5丶余玠继配夫人黄婆墓在蚂蚁河岸(现已毁),其墓碑仍藏于黄婆寨永丰寺;6丶<<清.广济县志>>从康熙丁未刻印本(1667年)丶"故宫博物院藏书"--乾隆辛未刻印本(1794年)到现代<<广济县志>>均载有余玠传,乡贤余玠祠,清代诗人为余玠的读书处丶余玠墓赋有诗词。
综上所述,余玠故里,十说之中八说为蕲春人也;其具体籍贯,有七项佐证为余川镇青蒿人。从囯史到县志,从文载到遗址,抗金名将余玠南宋时系:淮南西路蕲州蕲春郡广济县安乐乡青蒿铺余凹人 ,即今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青蒿村余凹人,这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事实。难怪  姚从吾《余玠评传》:同意广济人说。他的观点是:余玠可能家在蕲、广两县的边界处,古属蕲春,今入广济。  陈世松《余玠传》认为:作者阳枋是余玠知重庆后的第一批入幕的幕宾,又与余玠关系十分密切。阳枋写余玠为“蕲春人“,无异于余玠亲口说是“蕲春人”。因之他坚持余玠为蕲春人说。
_百度百科” 载:“余玠(?~1253)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应改为:”余玠(1198-1253)字义夫, 南宋名将。南宋时蕲州蕲春郡广济人,( 即今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青蒿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8-11 23:24:54 | 只看该作者
论据翔实,有理有节。
希望全社会都来重视广济的人文历史!
干先生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3:25:59 | 只看该作者
file:///C:/DOCUME~1/games/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220.png
    余玠墓立于南宋末期,原墓为半圆形,四周用条石垒砌,墓前立有石碑,三门四柱,盖头雄伟,两侧立有石雕镇墓兽。在余公墓往南下30米的路旁,竖有一块高2。5米,宽1。5米,厚0。2米的”万岁碑”(故文官过此下轿、武官则要下马)。原墓石1968后就片石无存,此墓为后立。 现为黄冈市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3:56:38 | 只看该作者
file:///C:/DOCUME~1/games/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476.png
合川余玠钓鱼城护国门
宋淳佑二年(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他针对蒙古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进、冉璞兄弟的建议,“守蜀之计在于守合州,守合州之计在于守钓鱼城”。充分发挥四川大山深谷,激流险滩的优势,依山为垒,修筑钓鱼、天生、云顶等十余座山城,将有关府、州、县治迁徙其上。最重要的山城共有八座,号称“八柱”,大小山城星罗棋布,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全川防御体系。淳佑三年(1243年),钓鱼城正式修浚,宝佑六年(1258年),大汗蒙哥分三路南下,欲一战灭宋,以忽必烈攻襄阳、潭州,以另一支军攻淮南。蒙哥自率军4万,号称10万,由陇州(近陕西千阳)入大散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蒙军从利州(今四川广元),仅仅10个月,攻陷成都以及川西北全部府州。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初二,蒙哥汗亲督全军攻城,一直到是年夏七月,竟然不能入鱼城一步。蒙军大将汪德臣反而战死,蒙哥痛心愤怒之余,命人在新东门对峙的脑顶坪筑台楼以观虚实,被当时城中主将王坚发现炮击,大汗竟为炮风所中。王坚又命人以鲜鱼面饼投掷城下,并致书蒙哥“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城亦不可得也。”蒙哥得书后,伤痛迸发,愤激道:“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随后死于军中,当他殒亡消息传到欧洲,欧洲人奔走相告:“上帝之鞭折断了!”(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第三册)此战也使南宋延缓了10余年的生命。钓鱼城在元代被毁,今天只能从它的遗址想见当日情景了。钓鱼城的城墙(包括南、北两道一字城),总长约8公里,它沿着陡峭的山岩,用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许多地段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易守难攻。城墙顶部,是石头砌成的跑马道,宽3.2米,可以同时通过三匹马或五位战士。城墙之上,有高约2米的雉堞,城上还有不少墩台和炮台,墩台用来放哨巡逻,长2米,宽0.5米。炮台用来发射滚木擂石和火药武器,宽达2.8米。除主城墙外,在钓鱼城的东部和南部,还采取了内外城的构建,以两道城墙构成了双层防线。除主城墙外,钓鱼城还修筑了两道一字城,从主城墙延伸到山脚下的嘉陵江岸边。北一字城从出奇门往北伸入江,已经湮灭为良田。南一字城从飞檐洞经小东门延伸。两道一字城和主城墙联成一体,将鱼山分为东、西两半,高峻的城墙曾使蒙古丞相史天泽仰望高城哀叹:“云梯不可接,炮失不可至。”钓鱼城门有八座,分为:护国门、始关门、小东门、新东门、青华门、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护国门是最大的一座,两面都是悬崖峭壁,当年鱼城军民在这里是以栈道出入,因此相当难攻。现已成为重要景点之一。新东门就是炮打蒙哥的地方,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城门。镇西门则是击毙汪德臣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07:47: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改写世界历史的古战场:重庆合川钓鱼城
钓鱼城,屹立在重庆市合川海拔标高391.22米的钓鱼山上.枕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之口,形势险绝壮丽……它是宋蒙(元)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场.760多年前的南宋晚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余王介为抗击蒙军入侵,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冉进、冉璞兄弟的建议筑城钓鱼山,并徙合州及石照县治其上,屯兵积粮作为重庆屏障.公元1243年1279年,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婴城因守,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抵御了蒙、元倾国之师,创造了守土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取得了击毙蒙哥大汗(元宪宗),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的辉煌胜利。
钓鱼城由此以“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伟绩震惊了世界!在钓鱼城2.5平方公里的重点保护区内,现存有8公里城垣、8道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帅府、军营、较场、天池、泉眼、脑顶坪(蒙哥中炮伤外)等宋、元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还有唐代悬空卧佛、千佛石窟、弥勒站佛、和古遗址钓鱼台、800年古桂树、天泉洞、薄刀岭、三龟石、护国寺、忠义词、三圣岩、鱼城烟雨、鱼山八景等名胜古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12 10:19:36 | 只看该作者
难怪我上学时老师说余玠是横岗吴大余湾这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23:48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历史人物
【人物名称】余介
【字号又名】字义夫
【性别】
【民族】
【朝代】南宋(?-1253)
【籍贯】湖北蕲春
【分类号】
【主题】(军事)
【资料来源】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生平简介】
    余介(?-1253) 字义夫。蕲春人。南宋末将领。初投淮东制置使赵葵作幕僚,以功补进义副尉。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以来,屡与蒙古军战,有功,升淮东制置副使。淳祐元年(1242年)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大改弊政,招募人才,整顿财赋,又开屯田,发展生产。在含州筑城堡10余座,以加强防务。八年,升兵部尚书。十二年,在嘉定击退蒙古军。宝应元年,左相谢方叔诬其擅专大权,遂服毒自杀。
【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8-13 21:29:47 | 只看该作者
干仕钓叟 发表于 2012-8-13 21:23
[/td][/tr]
[/table][/td][/tr]
[/table]

辛苦了!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35:42 | 只看该作者
       余玠有一子一女,儿子叫余如孙,取名出自“生子当如孙仲谋”,据说这句话也引起猜忌,但如孙并未子承父业,一直当文官。余玠死后,被谢方叔领头的一干人污蔑声名,革职削官,家产充军,如孙受到牵连,被迫改名,后来还是被贾似道杀害,受到牵连同样冤枉的还有余玠的部下王惟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0: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谢谢你对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18 10:25 , Processed in 0.0553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