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技巧] 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4 22: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20多年前我就想过,课堂上学生们说的越多越好,整体上把这个作为目的就是智慧,只是作为手段就是愚蠢!
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不停地讲,教学质量自然提升。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这个常识很深刻,也很朴素。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相信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哲学博士说的事实和常识!
有很多学校都是在有人参观的时候作秀,平时上课根本不是那样的。这些名校生源好,因此课程改革无压力,但是他们的模式不适合生源中等的学校。学科不同,课改无定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50:08 | 只看该作者
找准问题 抓住兴趣 促进教学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与时俱进,最终就会落伍和被淘汰。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改,是国家在初中普及英语教育30年后的又一次改革,正是适应了现阶段的的教学需要。推行词汇分层、加大阅读比重是初中英语课改的两大特点。新的英语教学加大了阅读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量要18万到20万字,听力、口语训练时间要达到90到100个小时。通过阅读、口语和听力训练,让孩子身处英语语境,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有益于学生变读“死书”为读“活书”的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近20年的教学经验,试图找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促进英语教学的方法。
一、找准存在问题,让教师做到有的放矢。
问题之一:目标虚无化。新课标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无化现象。表现在: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问题之二:内容空泛化。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践中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空泛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气氛活跃,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致使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
问题之三:过程形式化。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第一,“对话”变成“问答”。第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第三,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问题之四:手段随意化。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不用或滥用。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刻意追求多媒体运用而带来的:重形式而忽视内容;重过程而忽视结果;重评价而忽视目标。这些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亟待澄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有待研究。
二、抓住学生兴趣,让学生做到自觉主动。
找准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这几个问题上,找到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第一、抓住初中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新鲜感,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说简单的英语,鼓励他们勤观察,多动口,为他们创设讲英语的环境。
第二、运用具体生动的方式方法教学,巩固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兴趣。新教材的编写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把知识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运用实物、挂图、图片、录音机、电脑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兴趣中轻松地学好知识。新颖的、活动的、直观的物体最容易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比如,教“Would you like to be a greener person?”时,有三种绿色的比较:pale green,medium green 和bright green.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这三种颜色呢?我分别找出代表这三种颜色的书籍和购物袋,边出示给他们看,边分别在旁边写上good,better,best,并且说,Pale green means good,medium green means better and bright green means best .If you are bright green,it shows that you do well i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You are a greener person now.通过听、说、比、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所学内容。
第三、把死教材教活,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新教材需要掌握的内容繁杂,听、说、读、写、译都要齐头并进。如果每一节新授课,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过不了几天,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导致英语成绩受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堂课,课上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初三学生对宾语从句的掌握感到吃力,于是我经过实践总结出三点:一般疑问句用if或whether引导;陈述句用that引导;特殊疑问句用疑问词what,where,how,who等引导,所有的宾语从句部分改为陈述句序。三言两语,通俗易懂,易于记忆与运用。另外,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用学生熟悉的句型讲课、提问,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积极地学着说,学得轻松,掌握迅速。
总之,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外语的新异感,多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提高积极性,才能防止学生掉队。
三、促进教学方法,让师生做到互动互融。
一、改变教师角色,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又在于教师角色的改变。要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师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于课程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说,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开启心灵之窗的钥匙,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更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尊重某个老师,也就可能喜欢她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改变“差生”印象,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所谓“差生”,并不是指天生智力有障碍,接受能力比一般学生差的学生,而是指对某一门学科不够感兴趣,上课自制力不强,不善于与同学交往的一部分孩子。教师对待“差生”要有两个心:爱心和耐心。教师具备了爱心,才会真正地关心差生,努力地转变差生。有了爱心还须有耐心,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抓住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坚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成效。同时,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以“优”帮“差”,互帮互学,有了成绩及时表扬、鼓励,一点一点地帮“差生”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在学习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带动差生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改变教学模式,创建新型有趣的自主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一言堂”,教师费力地引经据典,学生被动地接受、模仿。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师课前必须“备”好课:备学生、备过程、备教材、备教法、备练习、备听力、备板书、备反思。教师只有课前做到对本班学生的基础了如指掌,把教材“吃透”,钻研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练习,适时进行听力测试,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备而来”和“有备无患”,从而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变教学观念,构建共享共荣的同事关系。
俗话说“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成绩,仅靠几个优秀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提高全体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正是基于这一目标,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了集体备课、听课月活动以及业务学习。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然后由一教师执笔,把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写成书面材料,分发给小组成员,然后针对各班学生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听课月活动里,安排所有教师讲一节公开课,同一学科的教师都参加听课、评课,找出优点,指出缺点,提出建议,以求共同提高。业务学习期间主要由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准备学习资料,带领全体教师参加学习,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验实践方法,以求资源共享,与时俱进。
总之,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实践和反思,充分证实适时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与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创新激情,同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3 11:21 , Processed in 0.0345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