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570|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中央--初渡龙坪新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 20:5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水中央
                                                                     文/苏小小

梦是心头想,梦是遥远的想像,虚无飘渺,如在水中央。

喜欢水中央的去处,曾赴了千山万水去看过上海的崇明岛,江苏的扬中市。离小城半小时车程的龙坪镇,也有一处水中央的好地方:龙坪新洲。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到龙坪这里打了个盹,江中心就积沙成洲,洲有22平方公里,比26平方公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只小一点点。这22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有一个村的居民,名为新洲村。前几年大移民,全村人都移到龙坪陆地上去了,再去新洲,渡江就不是很方便了。

先生在1989年左右,在龙坪工作过两年,曾有一新洲村女子爱慕先生,先生也去那女子家玩过,可惜姻缘未成,女子远赴海南,先生娶我,两别竟是数十年再未相见。有时偶尔翻出旧照片,先生与女子在小院里并排而立,端午节的栀子花开在女子的身旁,洁白芬芳。女子还给先生织了两件毛衣,那时很流行的拼花,图案精致,后来被我当外套穿了好几年。想起那个女子,我就想着那个叫新洲的水中央的地方。后来拜读江涛《何处是家园》关于新洲村的描写时,去新洲一游的梦想愈加强烈。每见江涛我就高声叫嚷:我还没去过你家乡新洲呢。

暖暖冬日,秋未褪尽。1125号上班时突然想起一件事要找柳柳,打电话过去,柳柳说她连文联的编委会都没开,硬是跑到龙坪去了,正在拍金德嘉故居和熊家大屋,下午2点过江拍新洲,笑声在我耳边炸响,让我炉火中烧。看看时间还来得及,我不顾身在江湖打工逃课的种种后果,打个车就冲向了龙坪,在江边等了半小时后与友人桃园结义、一壶浊酒、香格里拉、格格、文哥、死党柳柳一行在渡口边胜利会合。隔山容易隔水难,若不是友人桃园结义先生亲自找了渡船,我们根本过不了江,深知这首次的新洲行,是多么的珍贵。

挣脱土地的束缚,我们和渡船一起在江上飞翔。大家开心的拍个不停,拍江景,拍野鸭,拍剪影,拍花絮,哪里都还记得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年少了啊。我在船舱里哼着歌儿,歌儿拧开了船舱的门窗,洒向金光闪闪的江面。船在江心行驶,一会儿我就分不清哪里是新洲村的一部分,那里是来时的陆地了,迷茫间,桃园结义指着不远处的村庄告诉我,那个洲就是江涛的故乡。虽然村庄已经移民,但旧居仍在,清楚可见小楼三两矗立,心里便暗暗向往着,要是能去住上一宿,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哦。

到了目的地鸭儿滩,我尖叫着飞身跳下了船,脚下江浪轻拂,沙似粉末,沙滩一层一层地堆出梯田状,美丽极了。看着浪逐江滩的美景,心里涌起诗人guode曾为此景图片配过的美诗:
               我们无数次被打磨的血肉之躯
               如今是大江怀里之沙
               我记得你额头的纹路
               你不忘我眼底的泪光
               我们拥抱在天地之间
               九曲回肠歌唱着我们的爱情
               温情的丝路,形影不离

摄友们各自沉思构图,都想拍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我倒落得一身清闲,漫走闲逛。鸭儿滩上有一闲置的新拖拉机头,满地都是这家伙深深的胎印,开垦,犁田,收割,想必都靠这机器了吧。滩的高处,有不知名的灌木杂乱众生,地上荒草自由蔓延,胡乱地生长,一如我胡乱地生活着。两个稻草人穿着几成新的衣服,被风吹倒,斜躺在地上晒太阳,远看像真人模样,近看还是让人心生寒意。稻草人虽然穿着真人衣服,毕竟没有面目,像极了传说中的野鬼,让人毛骨悚然。我气不过想拖起稻草人扔江里,香格里拉慌忙拖住我说,别碰别碰,太脏了啊!想想有道理,我只好狠狠瞪一眼后离开,也许这两个稻草人,才是这荒滩的主人吧。

正胡思乱想时,谁尖叫起来:雁,雁,大雁!众人皆举头四望,真有雁群人字排开一路向南,细听还有雁声。我不由自主地跟着雁飞的方向走,柳柳就拍起来了,拍雁?拍我?拍雁和我?我来不及细想,只是心生感动,小时的小山村的村头,看过多少年的雁南飞啊,弹指芳菲暮,时光像划豆腐,转瞬就划过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年,忙着胡乱地生活,遗忘了丢弃了那么那么多,我们都是些棋子,在时间的手上,那样轻,那样无助。而雁群,依然年年南飞。“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今日去,愿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心里突然就下起了忧伤的小雨,心雨里就蹦出这支老歌。

走过荒草地,眼前出现了绿洲,一垄垄的麦苗在阳光下随风舒展筋骨,悠闲地等待着冬雪来盖一床厚被,明年就是好收成了。雪白飘逸的芦苇花,远看如云,在麦地的另一头摇曳。拍友们兴奋极了,一路辛苦地走过去。真是望山跑死马啊,看着芦苇荡像近在咫尺,走起来却艰辛如隔天涯,沙都把脚背埋没了,一个个灰头土面的。拍友们在好景面前,总是不知疲倦,对着芦花,又拍个不停,美好风光尽摄眼底,模特儿也是兴致勃勃地摆姿,配合默契。我沉默着在芦花丛中胡乱地行走,午后的太阳斜斜地洒下来,偶一回头,看到身后的芦花全开花了,一大片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个笑话,把一滩芦苇全惹笑了,翩翩起舞,浅唱低吟。

日将西斜,又要迂回到起点去拍落日,大家都有点力不从心,脚不听话软软的老是抬不高。路边有像甘蔗的植物,玉树临风般地立得笔直,被一壶浊酒认出是玉米。我们都懒得多看一眼,一忽儿的功夫,一壶浊酒竟然拎了好几个金黄饱满的玉米棒棒,因成熟过久无人采摘,已成风干状态。我和柳柳也多了个心眼,另处觅得几株,采了几个新鲜的,柳柳撕了玉米的胡须就啃,还咂着嘴称赞好甘甜好清香,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柳柳骄傲地说,想我小时候在新疆啊,生玉米,生黄瓜,生毛豆什么的,啃得多了。我擦擦眼睛重新打量了一下柳柳,心里佩服得不得了,这妮子,擅文能摄会编,还有生吃的本领,一身的好功夫了。因我多年来肠胃一直不太听话,咬了几口,不敢再啃了。桃园结义见状鼓励我说,某月某日市里某些领导来鸭儿滩考察,没带水,走累了口渴,也是扯了新鲜的玉米棒棒就啃,还美其名曰:环保,原生态!我嘀咕一句,我还是不当市领导算了,吃坏了肚子,几不方便的,呵呵。

谈笑间,日将西坠,我们在滩边守候着夕阳西下。落日熔金,霞染西天,江水渡金,水天一色。拍挥巾飞天啊,拍口吐金丹啊,拍独指顶珠啊,拍日落心间啊,拍不够这洲上日,水中天!回渡的路上,细心的桃园结义问我,第一次来新洲,感觉怎么样,喜欢吗?我笑笑说,喜欢喜欢,凡是荒凉的地方我都喜欢,荒凉如梦,梦在这水中央。


雁南飞,痴追随   柳柳拍
生如乱草   
挥巾挽日   柳柳拍
日落心间    香格里拉拍

DSC_3037.JPG (1.72 MB, 下载次数: 0)

DSC_3037.JPG

6D%Z1HL4(7]SK{16MG(UEOT.jpg (234.72 KB, 下载次数: 0)

6D%Z1HL4(7]SK{16MG(UEO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2-1 21:31:3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继续期待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1 21:49:3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美图。想不到新洲竟然是这么好的出处。勾起我游览的兴趣了。
凡是荒凉的地方我都喜欢,荒凉如梦,梦在这水中央
生如乱草
好心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2 09:01:58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文章很有味道   值得反复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2 09:48:01 | 只看该作者
美文美图,好地方!文字清新细腻,别有季节之味,又轻盈又自然,还有郭德军的诗来配,真是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2 09:54:22 | 只看该作者
江涛家住在这么美丽诗意的地方,水中央,白沙洲,芦花梦,令我嫉妒死了。啥时候请大家一起去逛一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2 18:34:20 | 只看该作者
谁使横沙,隔成世外人家;
滔滔江水,日照斜阳泛芦花。
天地苍穹,拗不过掌大;
幽幽寂静,叙说这千年神话。

点评

看到此诗,有种亲临的感觉  发表于 2012-7-20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3 16:49:36 | 只看该作者
三顾新洲鸭儿滩          文图/柳晓春

差点没完成三顾鸭儿滩(老天,这可是人大物的多么重要的历史事件)。

因为要参加文联20周年文稿修改讨论会,电话反复打进来又打出去,一时说不去一时说要去,文哥再次催我时,正在办公室说稿件,心一直晃悠不停,话出口一刹那,是让车等我就到。果敢地抛下一切后果,冲出门。
    初上鸭儿滩,是听说江心洲有块原始沙漠,我的新疆情结那样重,二是看过文友们在那如何如何开心的采风文图,根本无法拒绝诱惑,想去得要命。
    印象极深的是,慌慌张张,没来得及去借卡片机,没来得及换掉蓝色工作服,勇敢地抛下一切后果,冲出门,由文哥带路和文友一路笑闹而去。见到芦苇滩便扑了上去,疾步惊起一只呼拉啦振翅的飞禽,止住啸叫,扒开草丛,居然还有一窝未出壳的小生命,一行人皆兴奋不已,快门咔嗒咔嗒。想来称谓鸭儿滩,未虚此名。
    二上新洲,则是真正的摄影采风,由一镜心怡带领车队,十余人围绕沙洲从东徒步至西,美女们不管摄郎们喜不喜欢,兴高采烈入镜当模。演绎一个又一个单反变焦里的假想故事,笑声撒满江水,金光脆响。
    老祖宗三顾茅庐,拜见的是孔明,俺三顾鸭儿滩,结缘的是王老板。其实与他并无深交,只是他亲自驾船渡我们过江,第二次走下摇晃的跳板时,他牵扶我们一行人安稳地踏上沙洲,并对着我,淡淡地说,记得我曾来过。我倒是梦回万年地,长长地,长长地噢出一声。因为忘了他,所以深深记住了他——鸭儿滩滩主,一个有为的年轻人。
    准备今年再上新洲时,已是兼职文联季刊编辑,因为喜欢那块水土,二期《大江》彩封便用了二上鸭儿滩的摄影作品,三期又特别刊用了文字《新洲礼赞》。三上鸭儿滩,为避免窘愧特别准备了刊物,一心想着见到他,可以有个响亮的交待。倒是蓄心相遇,却不遇而返,失望之极。没有了他的陪同导游,加之岛上被大片开荒种麦种树,失却了前两次的野趣,笑闹声也少了许多。
   不喜欢行文引用老古人的字句,写此小记,脑子里却始终无法甩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呵呵,不论从哪个角度和层次理解,这十四字,实在是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三年来的三上新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3 16:51:25 | 只看该作者
把俺的日记做垫衬跟在后面,,顶小小的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3 17:3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2:04 , Processed in 0.0456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