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77|回复: 2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七八、刊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0 17: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七八、刊江(西港)
      今名西港,是古时刊水故道,由黄泥湖经石滚桥、郭任十六、朱木桥、大桥边、新桥、月塘、港嘴上入长江。古武穴曾用青林口为名,故“刊江”即“青林湖至青林口”这段内港的称谓。按杨守敬(1839~1915)《水经注疏》:“利水从东陵西南注之。利讹作刊。”此指“刊江”应名“利江”,因《太平寰宇记》误注为“刊水”,传到后世将错就错,遂有“刊江”名称。
      明永乐二年筑青林堤后,将刊江与长江隔断,成为一条渐被淤塞的内港,因由西向进入武穴街市,故名为“西港”。光绪二十七年由邑人郭鼎存(1854-1932)倡议牵头,曾对该港进行疏浚,可通几十吨的帆船。1959年修建“三八”闸后,该河又与大江相通,1984年经疏浚并改道直入武山湖后,遂成一长9.5千米,宽20米,常年深水3米,常年可通50水位船舶的内河航运要道。但好景不常,不几年后便被武穴所大兴的市政建设将市内部份塞死。
      1923年,县中英语教师陈晓峰借用武穴小桥边教会房屋作教室,以“刊江”名为私立中学;1946年由郭若川、饶校文、刘劲三人筹资于江西兴通会馆再办“刊江中学”,系渐用为地名和行政区划名。
      1987年9月撤县建市后,增设刊尖办事处,初辖18村;2007年经调整,下辖朱木桥、高湖、陈高、团山、泉塘、魏高垸、龙里、刘桂、余祥、中官、龚隆、张竹林、梅府等13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按武穴城区街道建设规划,东起官桥,西止民主路北,长9250米,宽42米,为水泥加沥青刷黑路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0 1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07: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8-24 01:12 , Processed in 0.0477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