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83|回复: 21

[原创] 第七讲:政治经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 0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第七讲:政治经济学
                                                                                                                                  主讲人:三声
   
        昨夜凌晨,仍然睡不着觉,于是在网上漫游,逛到本土一思想家的博客,看了他最新一篇博文后(见上文),更难成眠,当时情绪十分激动,我一口气回了五个帖子,分别如下:


  •        1读后一点感受,我觉得: 庸人永远追不上智者的思维。
        (所举,绝不是一个人的决定,最少,不会少于500人,是个个专行脑袋几个月的思量,请楼主注意这一  点)
  •       2虽为老乡,你的说法,我觉得谬之太深!
  •    3:你的这篇东西,在我看来:怎么拿得出手?
  •    4:很显然,这个决定绝不是习接棒之后而是之前已有的。再说,从美国房地美、房利美抽身出来,难道不是远见卓识?
        至于米歇尔才华政见演讲,这真是太拽了。
        彭的这次露面,其意义非常重大,她,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印象。
  •    5:你或许会问:你是怎么知道这笔钱是从两房转过来的?
    其实我只是看了本文的牢骚之后在一瞬间想到的答案,而且,绝不会错。这说明,任何说法要通过脑子想一想之后再说,不能乱说话,不能误导人。
        咱们有一个中投公资,专门管理对外投放。国家每年都有外汇额度增减限定,这两年走的是紧缩,谁都知道,那么总的对外投放也自然是“缩”。对南非的“增”,从那里来?屁股难道想不出来吗?


       我不得不把话说在前头,该位老乡一直是我十分敬重的、具备非凡头脑的、我的老师。我原来在论坛里推介时说过,此人是本土难得的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此言到现在也不为过。而我的驳辩,并不见得等于不尊重,这是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纵有语言的尖锐,理不当为个人的攻击。反之,对他学术、人格、思考我仍一如既往的追崇!
   
       下面针对它文,分明剖解,以求与同乡、同好一同交流学习。需要声明的是:所涉并不是我的专业,我也从未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仅仅只是以我心中的理所当然,或隅尔从报纸上,新闻上、以及其它的一些旁门左道获得的点点储积。我从不“百度”,不查资料,所有概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不过,即使如此,自认为参与以上话题,用以足够。

一:先来讲讲经济学之中的“外汇”。

1
:美元的性质。

      国家与国家贸易不象我们买卖东西,不象我们钱物两讫然后走人。美金(元)再好,对另一个国家来说,只相当于一张张废纸。我们国民辛辛苦苦赚取的外汇,想要的绝不是这些花花绿绿的废纸。钞票的作用是替代价值流通。纸是没有价值的,想用它来实现价值,最终是物物交换。这需要一个前提——信誉,也就是永远说话算数。前些年都把美元看成世界通用货币,实在是基于人们对美国这个国家的信用。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在一个只有两户人烟的地方,一户种棉花,一户种稻谷。两家自种的产品各有剩余,可是对方的产品自己又没有,那么,就产生了交换的欲求,种稻谷的没有衣服穿,种棉花的没有粮食吃,他们就想把自己多余的产品拿出来与对方交换,这便是实物贸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钞票的诞生是因为两家不只是棉花与稻谷的交换,还有其它的东西。对方有油,已方有盐,对方有铁,已方有石头。品种多了也带来了交易的麻烦,这时需要一种衡量价值的通货,两家很快确定了——黄金(称硬通贷),但是黄金在流通过程中不方便,不可能带着重重的黄金去,又带着重重的黄金回来,于是人们便发明了一种作为黄金储量的标志——纸币。

       然而,交易的方向已经不止两家,慢慢参与的越来越多,几十家,至一、二百家。这时,纸币还在代表各国硬通货储量,即:一国有一吨黄金,这个国家相应印出面值两千块钱的纸币,这时,他的一块钱相当于一斤黄金;另一国家,也有一吨黄金,但是他们印了一万块面值的纸币,那么,这家的五块钱只相当于一斤黄金。这个国家与前一个国家在纸币兑换上,就是15。第一家的一块钱等于第二家的五块钱。

       但是,一百多个国家中,谁知道你国家里到底储备多少黄金?反映在纸币上倒底是真实的还是假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东西,信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致认为美国讲信誉,所以把美元当成通用货币。

2
:外汇的形成。

       继续用以上例子作比,但这时候已不再是单一的两个国家之间,而是一百多个国家之间的交易。国与国贸易,本来是要用公认的硬通货来支付的。为了减少麻烦,人们仍然用纸币替代,但是纸币有风险呀,要是一个无赖国家,通过印钞机无度的印刷,这时纸币根本就不能代表黄金储备量,与其交易,拿回来的就废纸一堆,没有任何价值。所以人们信用是建立在对方国政治稳固,经济稳定,讲究信誉的基础之上的,选这一个国家的货币做为通用贷币。——美元。

       外汇的产生,是一个国家的某种东西有多余,出口换成贷币后,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还有多的,暂时又不需要换回同等价值的物质,那么就把多余的价值暂存在对方国,可是又不能信用对方国,这时,就需要对方国以美元兑付,收到的美元,就是剩余价值。收到那一个国家的纸币,便相应有了投放在这个国家的外汇。存放了那个国家的纸币代表在这个国家投放了外汇。(中国手中的美元即美国外汇,中国手中握着的英磅即拥有英国外汇,如此例推)。

       通常,任何国家的政策首先是保持外贸平衡。(尽量不出现进口顺差或者逆差)。即在出口多少过剩的物质的同时,必须进口相应价值的物质。这样都吃不了亏。但是国家的发展是有差别的,有些国家生产力富裕,消费有限,出口多,进口少,这样,就产生了外汇盈余,即外汇储备。

       美国是一个长期负债国,就是大量的进口,享受别国的劳动成果。以信誉高的美元开出空头支票。

       现在,美国正在变成一个无赖国家。理由是:出口和进口都是储备着对方纸币。在交易中,中国出口产品美国,换回的是美元,美国出口中国,拿去的是人民币。基于信用原故,中国储备的美元并不一定是与美国的交易,还包括与别国交易最终兑换的美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这两年叫嚣要求其它国家的本币升值。这就是无赖的表现,就是要赖帐。因为长期以来享受别国的进口,美国负债自然很多,也就是说美国手中拿出别国的货币量很少,别国手中拿着的美元量很多。此时,美国叫嚣美元贬值,要求别国本币增值。打个比方:中国手中拿着一万美元,美国手中拿着中国一万人民币,这时表示美国欠中国七成的价值。本来的比例是的17。即一美元值七块钱人民币,美国即要以政治手段强行要求别国本币增值,自己贬值,即强行要求15。因为他自己手中拿的是别国本币,别国的本币升值后,美国无形之中就抵消了大量的出口价值,他通过贬值,只欠中国五成的价值了。其中的二成相当于白吃白喝,这就是无赖的作法。当然,这个比例的实际量变是巨大的,因为美国手中拥有的人民币少,中国手中拥有的美元多,他通过强行要求人民币贬值,这几年,每年都白白盘剥了中国人民几百亿的劳动成果。

       交易的背后总会站着一种东西,说穿了就是武力。美国实际上是通过武力实现无赖本色的。

       我们国家前两年存放在美国的外汇据说有2万亿之多,这是我们的生产者的血汗钱。近两年,美国以高压方式,要求人民币升值,光这一项,我们每年都在损失几百上千亿美元。习总此次南非之旅,提出向非洲贷款四百个亿。实际上就是要从无赖国家中抽出外汇,再换个位置货给南非。

       这不是把人民的血汗钱任意大方。

       国家有一个专门管理外汇的机构,在中国,叫中投公司。国家这两年顺差政策改成了逆差。也就是出口少,进口多,这是收回在外价值的手段。中投公司对外投放是有一定额度限制的,东西只有那么多,放四百亿南非,就要相应从其它地方抽出来四百亿。所以说,从无赖美国撤资,转投南非,在当前来说,是十分远见的明智之举。

3
:走私。

       有人会说,三声你说美元没有用,那你给些美元我,看我能不能买到东西。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外币的管理权构,中国的外币管理机构是中国银行。要想实现美元兑现,是要通过中国银行的管理控制。有人私下拿外币从境外购买物质,这就是走私,是在破坏国家对外经济总体安排。与走私相近的另一破坏国家金融次序的行为是“洗钱”,危害更深。

       国家对外汇管理基本上是这样实现的:

       任何出口企业,产品出口换成它国纸币后,它国纸币在国内是没有用的,它不能流通,买不到东西。只有通过人民银行结算成本国本币——人民币,才能发工资,才能买生产资料,才能给工人福利。所谓企业创汇,便是这样,赚回的外币,只能交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付相应人民币给企业。中国银行收回的外币,便成了国家外汇。

4:外汇的目的。

       外汇的目的并不是好玩的,它是待机进口对我们有用的生产生活的具有价值的物质。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要那些废纸(包括美元)。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易物——棉花换稻谷——对我们有用的——我们需要的物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无赖还在于: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他们不卖给我们。这就是赖帐的表现,因为美国想卖给我们的东西,正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需要的东西,美国偏偏不卖给我们。而美国对中国的要求恰恰相反,美国专门挑中国自己也不多的物质(比如稀土)。(这一点应该人人知道)。

       认识了美国无赖的真实面目后,我们就必须要想办法,把存在美国的外汇,脱身出来。这有好多种途径,可以通过其它国家来实现,毕竟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不代表另一个国家也不需要。

       所以习总在南非的四百亿美元放贷,我认为是极其英明的决择!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指责,谬之太深。并且,想问题也完全没用脑子,完全属胡乱的指责。显然,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突然的意气用事,肯定是经过中投公司的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的。这里有前期考察,可行性分析,不是一朝一夕。因为习刚刚接任,投货四百亿南非的决定肯定早于习总当选。

       怎么能瞎乱指责?

       是什么心理促成瞎乱指责的习惯?

       瞎乱指责为什么成为普遍现象?

       这些都需要思考!

二:米歇尔在才华、政见、演说方面的能力超过彭。

       作者的这个结定我认为纯粹是“外国的月亮”的心理在作怪,纯粹是瞎扯,没有半点根据。米歇尔无论是从个人气质、素养、风范、才华等等等等各个方面,根本就不能与彭相提并论。

       说米歇尔政治才能,这真是让鬼都能笑出屎出来。

       我们都知道,夫人陪访,要求的并不是政治智慧,夫人不是副总统,不是外交部长,我们要求夫人的什么政治智慧?

       但是彭夫人的此次随访,其意义重大得——我个人认为,比神七探空还要大。长期以来,西方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的中华民族,过去说我们是东亚病夫,这几年又说我们是水货的生产源,以至中国对外振灾支援的物质,堆放在机场十天半月,外国人都不敢接近,最后带着口罩,穿着防化服才敢走近检查。可是这些无偿援助却没有一个灾民愿意要,最终被强行摊派出去,灾民却象避瘟疫一般。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之所以援引这一实例,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人成见太深。

       以前也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邓亚萍。邓亚萍在乒乓球方面的成就让世界人民对中国有了一些认识,同时也有着一个固化的印象,他们就认为,中国的女子肯定个个长得和邓亚萍一样。

       我这里并不是贬义邓亚萍同志,但实事的确是这个样子。

       因为世人不了解,才造成对中华民族的曲解。而我们长期以来又没有注重形象的建设,我们为图出名,我们给别人的印象,总是拿出最丑陋的一面,比如《红高粱》,比如少林武僧。这都是人性之中最丑陋的东西,我们为投外国人的好,却把它当宝贝到处显耀。因此造成外人总是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未开化的民族。

       彭这次随访,展示了中华女子的魅力,展示了中华女子的美丽形象,这是多么的鼓励人心的重大举措呀,其意义胜过神七上天,多么伟大的举措呀。这几天,每天都把我看得热泪盈眶。可是,仍然有一些人,却在暗处说三道四,流言蜚语不断。莫非,他们非要拿最丑的一面让外人看,方可罢休不成?
                                 
                                                                                                                                           2013 3 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上文)

因所针对的文章没有经过作者同意,故而不敢乱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2个小时零10分完成的。

不正确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08: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写的有价值!有意义!通俗易懂!郎咸平
也讲不透的东西被你讲的入木三分!

其实有的经济学家就是一泡屎!始终代表利益
集团发声!

你这篇文章比经济学家讲的好!有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11:3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大形,岂是它人抵之毁之?这个能脚能想明白的常识。我不太喜看三声这篇,有点中国式文人。谈点文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7: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城冷雪 发表于 2013-4-1 11:36
心有大形,岂是它人抵之毁之?这个能脚能想明白的常识。我不太喜看三声这篇,有点中国式文人。谈点文化吧!

冰城老弟,请不要回我的帖子,去回《漂流随笔》吧,那文章值得你我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修改一下适合发表在主流媒体上!当然更适合发表在各大城市晚报副刊上!

     现在太需要理性的声音来普及正确的经济学常识!

     都市主流纸媒不能让伪经济学家软广吿来霸占版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0-11 17:42 , Processed in 0.0553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