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96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文化] 襄阳《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的作者是广济进士郑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5 16: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襄阳《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的作者是广济进士郑杰
      据《襄樊隆中志》: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明武宗朱厚照批准建庙,并御赐庙额“忠武”。至嘉靖乙酉年(公元1525年),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第55名进士、海盐人徐咸任襄阳知府,到隆中拜谒诸葛亮故居,看到武侯祠“湫隘倾祀”,“瞩目为之愀然”,遂与监察御史王秀共同发起重修诸葛武侯祠。始于七月朔日,讫于九月晦日。落成有纪,乃以文字属笔于同年进士广济人郑杰。
      郑杰,字伯兴,正德辛未1511年三甲第217名同进士,除扬州推官,历升北吏部文选郎中,拔幽滞、抑侥幸,舆论翕然。言事谪官临卬,单车就道。后迁广西佥事,转南京大理寺丞。
郑杰应属撰《重修诸葛武侯祠记》,出现了首次肯定诸葛亮是“三代之下,一人而已”的碑文,论其“ 人物於三代之下,得出处之正,全忠贞之节,树勋业之大,惟汉忠武侯一人而已”,“ 夫以出处之正,忠贞之节,勋业之大,考诸三代之上可以嗣孔孟而俦伊吕,考诸三代之下,一人而已。苟把典弗称,问以昭先烈而风后人哉。”将诸葛亮的地位抬到很高,直上与孔、孟、伊、吕,于三代以下则无人可比的了。
      近人游襄阳谒隆中的人很多,有些人对郑杰《重修诸葛武侯祠记》可谓达耳熟悉能详的地步,但对其作者就只有猜测了。因为郑杰作《重修诸葛武侯祠记》出了名,多迳称其为“襄阳名士”。其实,他只是当时任襄阳太守海盐人徐咸的同科学友,文章也只是应酬之作。其实,郑杰是湖北广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6:40:35 | 只看该作者
                     重修诸葛武侯词记  
                                  明•郑杰
      论人物於三代之下,得出处之正,全忠真之节,树勋业之大,惟汉忠武侯一人而已。侯讳亮,字孔明,姓诸葛氏,忠武其谥也,先琅琊人。当汉末寓居襄阳隆中,结庐高卧,自比管乐时,则曹操、孙权倾汉,刘元德以帝室之胄,志图兴夏,兵踣势岌,叩襄而访士焉。司马徽日:“此间有伏龙、凤雏。”伏龙指侯也。徐庶亦曰:“孔明卧龙,将军可就见不可屈致。”束身三往,始获见焉。密咨大计,欢如鱼水。宋朱子纲目大书曰:刘备见诸葛亮於隆中。此侯出处之大较也。君臣分定、许以驰驱,指顾之间,云从响应,翦荆治蜀,连吴讨曹。鼎足势成,而元德帝矣。及受顾命托孤,奉后主以周旋,鞠躬尽瘁,继之以死。出师二表,可想见其人。朱子纲目复大书曰,汉中王即皇帝位,细书其下,以亮为丞相。又大书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卒于军,此侯忠贞勋业之大较又如此也。夫以出处之正,忠贞之节,勋业之大,考诸三代之上可以嗣孔孟而俦伊吕,考诸三代之下,一人而已。苟把典弗称,问以昭先烈而风后人哉。
     草庐故址封为藩陵,弘治间,左长史林光请于朝,比晋钜平侯例,命有司春秋二祀,爰辟在旁隙地而立祠焉,湫隘倾圮,知府海盐徐君咸雅慕风烈,尝典祀,瞩目为之愀然。今年已酉(1549年)夏,监察御史东莱王公秀,观察于襄,贞度举坠,尚友千古知重,以是请。抚民副使南衮王公佩实与同志亦言之。御史曰:嗟乎!孔明三代遗才,故址已不可复,今祠宇圮陋,风雨弗支,讵非吾辈之责乎。明日檄下,通判周儒,指挥鲁钟,往督厥役,令先诣副使台,经度筹画材植、陶埴、砥锻丹垩工食之费,悉需公牍,分毫无染于民。时分守参议东阳卢公煦甫至,乐闻盛举。知府偕寮属同知郑如阜、推官吴檄、知县方纪达怂恿成之,惟惧弗敏。现模轮奂,视旧有加。始于七月朔日,讫于九月晦日,可谓速矣。落成有纪,乃以文字属笔于杰。窃惟武侯人品事功,掀揭宇庙,照耀史册,尊崇之典,何可废也。惜乎!天厌汉德,匪人能胜。大厦将倾,一木奚为。竟不能面缚三贼,以谢先帝之灵,以成英雄之志,此万古忠臣义士之所愤惋尔。
      杰以乡井,钦仰高风,殆亦有年,顾科目逡巡,心以荒惰,有愧我侯风教多矣。兹幸系名于纪事之石,安敢以不文辞哉。遂掇拾颠末,为之记。
   (七秩龄章注:此文应襄阳太守徐咸属笔。徐咸,海盐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第55名进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09:29:20 | 只看该作者
郑杰的诗和名人给郑杰的诗
郑杰诗《谷隐寺》:
僧堂闿爽绝崖阴,面面山容秋气沉。
人在画中诗思远,鸟还云外野情深。
何能借榻谈前梦,忽忆披沙喜见金。
莫道鹿门隔江浒,鹿门原有凤雏林。
(万历《襄阳府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09:32:08 | 只看该作者
王相庭给郑杰诗《扬州与鹿门子饮酒歌》:
前年勑放东海滨,乘闲日弄沧波春。有时回首玉阙下,浮云万里生氛氲。
剖心未训明主顾,一剑长留国士身。苍蝇具锦意不足,何日金鸡赦逐臣。
翠华云影飞仙路,吾道穷途安足数。凤鸾铩羽投长沙,鹦鹉词高忍羁旅。
襄阳夫子豪俊才,古情道气空九垓。念我飘零日月长,悲歌激烈形神开。
神开歌促劝我酒,酒中盻剑心相厚。公馆春花笑向人,顾我穷愁复何有。
昔年肮脏见天子,祗今索莫风尘里。白日沉销五岳光,九地龙蛇飞不起。
许由被尧让,巢父闻之耻。逃此箕山阳,临溪还洗耳。
鹿门亦有庞德公,独携妻孥远城市。鸱夷之舟已电灭,至今五湖水清泚。
原生环堵长蓬嵩,孔圣曲肱亦饮水。丈夫不逢同所归,古人高节眼中稀。
清春好着东山屐,莫遣风霜冷惨衣。
(《四库存目从书》 集部第52册628页)
注:鹿门子,郑杰号。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又号平厓。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弘治进士。 其文有英气 ,诗赋雅畅,与李梦阳 、何景明 、康海、王九思 、徐祯卿 、边贡 并称为“前七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09:35:36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给郑杰的诗《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
之子将去远,雪夜来相寻。秉烛耿无寐,怜此岁寒心。
岁寒岂徒尔,何以赠远行?圣路塞已久,千载无复寻。
岂无群儒迹?蹊径榛茆深。浚流须寻源,积土成高岑。
揽衣望远道,请君从此征。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
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谓胜通夕话,义利分毫间。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外尘荡瑕垢,镜体自寂然。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
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世人失其心,顾瞻多外慕。
安宅舍弗居,狂驰惊奔骛。高言诋独善,文非遂巧智。
琐琐功利儒,宁复知此意!
(《四库存目从书》集部第50册540页)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汉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7 21:38:3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对历史的挖掘,才能真正使广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感谢史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08:43:54 | 只看该作者
谢先生谬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08:44:30 | 只看该作者
谢先生谬奖。窃以为:版面既名“广济文化”,是应以武穴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挖掘为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8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3-1-8 08:44
谢先生谬奖。窃以为:版面既名“广济文化”,是应以武穴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挖掘为重点。

广济文化既要不断挖煤,又要不断开发新能源。

广济文化不是悬在真空中的,所以,应该像先生这样,不断穿起广济文化的经纬之线和立体之线。譬如,谈鲍照,我们需想到颜延之、谢灵运和刘子勋等;谈金德嘉,我们要想到北京的皇上和他周边的徐干学与李光地们;谈道信,我们的思绪可能会漫步在长安街头;谈余玠,我们要到临安去看一看,并要想到世界的战局;谈弘治年间的“蕲黄以东之沃土”龙坪,我们需要想到整个广济只有四万多口人,比洪武年间减少了三万左右(据弘治黄州府志),德嘉故里那么多的“舟车辐辏”要么不是局限于本土,要么是历史文献记载有出入;还有那江汉书院或胡士容的藏书楼上到底藏了些什么玩意儿,我们能否从书虫徐干学家里推断出一点什么线索?以了解万历至乾隆年间,广济人文的辉煌是靠什么奶水滋养出来的?这是深度挖掘广济文化或打造广济文化快餐所必做的功课。至于涵养未来的广济人文(我觉得这才是打造一个地方的社会人文,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重点——至少我们不要让悲惨的广济战役重演),我觉得,光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及农药、化肥、抗虫棉和转基因大豆是不行的,300年后再回头看,我们可能发现土地里没有了泥鳅、黄鳝、蟋蟀、蜗牛、蚂蟥和蚱蜢等,而它们却也包含着大自然中最宝贵的天书,而今天的学校人文教育与诸多文化大家们推荐书目之对比,其理亦同也......

所以,我认为,先生之武汉卫国战争之视野,与整个国家之民族危难的红色文化视野,与鄂东局部的广济保卫战之历史场景的回顾或演绎,堪称“打造”我广济文化之标杆之作,否则,将难免有劳民伤财之虞也。

希望300年后,武穴能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切都要从知行合一着手,从牟宗三先生的道统、学统和政统的高度,迈出新的步伐,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当挖煤工的后代,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眼又怎么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4:52: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先生指教:“广济文化不是悬在真空中的”!

点评

先生过奖了。原意给先生助阵!为广济文化加油!  发表于 2013-1-8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8 07:33 , Processed in 0.0629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