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62|回复: 3

[转贴] 打出传统越剧金名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16: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打出传统越剧金名片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7月12日 16:52:47  来源:《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傅宏波

    6月的古城绍兴,越音袅袅,乐声阵阵。

    6月6日晚上,绍兴大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一出精心打造的《陆游与唐琬》拉开了江浙沪第三届经典越剧大展演的大幕。

    从铺满青石板的老街、古色古香的老宅里,到绍兴的每一个角落里,不时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越剧唱段。只要你身在绍兴,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上,就都能感受到这个古城与越剧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越剧展演,真我风采

    绍兴是越剧的故乡,在越剧不景气的今天,又是绍兴较早开始越剧演出市场的探索。

    然而,在2002年之前,越剧是淡然的,甚至有点落寞。除了在国内国际相关活动中屡获大奖外,赢得一点掌声外,很难在城市的剧场里听到喝彩声,于是越剧改而走“农村路线”,搭“草台班子”,令越剧的观众、演员和市场均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绍兴越剧从此将走向没落吗?

    2002年5月,绍兴市演出公司成立。

    裘建平是绍兴市演出公司的老总,他对越剧市场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拓展越剧市场,还需要另辟蹊径,寻找一个市场载体。越剧能从山间小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其潜力不可小视。其明星辈出,星光灿烂,足以笑傲中国戏曲界。假如将越剧的明星汇集一堂,其光芒一定会亮过任何一个歌星、影星。如果办成一个分量重、时间长的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不仅能从经济上收益,而且还能培育越剧新的市场。

    经过前期一系列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首届江浙沪经典越剧展演于2003年8月6日开演,历时17天。来自江浙沪三地的10个越剧团演出了《梁祝》、《五女拜寿》、《红楼梦》等15出经典越剧,倾倒了所有的热心观众。展演一炮打响,1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越剧爱好者见证了这次越剧盛会。更让人感动的是,在绍兴乃至整个浙江省都刮起了一股“越剧旋风”。

    借着良好的开端之东风,第二届江浙沪经典越剧在2004年6月2日再度上演,历时25天。 15个剧团、26台大戏轮番上阵,流派纷呈、唱段精彩,古典戏曲又散发出现代的气息。整个江浙沪甚至全国的许许多多观众都在品尝这道“精神大餐”。参演剧团、参演人员、经典大戏以及观众人数等,都有了历史性的超越。

   第三届江浙沪经典越剧越剧展演再一次进行了自我超越,15个参演剧团将奉献30台精彩绝伦的越剧大戏,时间、演员阵容等,都远远超过前两届。各大剧团都精心准备在展演上一显身手:演出剧目均为各剧团最拿手的好戏,全国各地的名角将齐聚绍兴,真可谓群英荟萃。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吴凤花等为家乡父老倾情演出《陆文龙》、《十一郎》;

    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有“越剧王子”之称的赵志刚已经连续两年来绍兴参加江浙沪越剧大展演了。今年,他带来《千古情缘》和《状元打更》两部传统经典越剧。

    裘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颇为兴奋,他说连续两年的成功,使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一不小心”成了业界的一个品牌。剧团在这里得到了演出机会,演员在这里找到了知音,戏迷在这里度过了节日,演出公司在这里发现了利润,而政府也通过这一盛会看到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以及长三角以越剧为纽带的融合。6月初“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获得了由中国演出家协会评审的中国“第三届十大演出盛事”的提名,可谓创造了真正的多赢局面。

    当记者问到举办越剧展演的初衷时,裘建平笑着回答说,很简单,为了赚钱嘛!继而话锋一转:“办这样的展演在绍兴人看来就是责任和义务,绍兴不办这样的越剧展演,谁还能办?越剧出自绍兴,绍兴需要越剧。而绍兴人对越剧的痴迷也是绍兴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以越剧展演来弘扬民族文化,借经典越剧提升绍兴的文化品位,通过打造越剧展演品牌亮出绍兴的文化名片,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城市文化的需要。市民并非不喜欢欣赏越剧,而是以往我们的文化产业没有找到一条能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相结合,传统曲艺和观众心贴心的正确道路。”

  传统文化激发新生命

    如今,越剧展演已经成为绍兴的一大知名文化品牌。

    良好的市场反应,让绍兴市演出公司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原来以为越剧只是给老年人消遣消遣的,只能靠赠票的方式来维持。但他们从后来的越剧展演中看到了人气,取得了效益,也领悟到了越剧发展还有更大的市场。裘建平对越剧展演充满了信心,他说:“市场化运作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不容易。一个演出公司,不要政府一分钱,自筹资金,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这种气魄正是越剧在今天继续发展、走向辉煌所不可或缺的。我们除了企业赞助、与旅游结合、加强宣传等方式外,还成立戏迷宣传队,深入街道、社区,并引导中青年继承传统美德,为长辈送上一份表达亲情的戏票,这一举措将营销声势打造得更广泛、更专业。”

    政府支持、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社会赞助相结合的运作思路,促使文化的供给必须符合观众的需求,也才能将“艺术性”与“人民性”相结合。演出公司的思路很清晰,把好的演出引进来,再像包装明星一样进行市场推介:在媒体上发布演出信息,联系大企业冠名赞助,在票价定位上兼顾到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最低票价10—20元,让更多的市民愿意看演出,也看得起演出。

  如果说江浙沪越剧经典展演对演出公司只是一个走向大市场的练兵的话,那么他对越剧市场的培育却是深远的。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然而,绍兴越剧展演,曲终人不散。

    身兼绍兴市戏迷协会会长的裘建平,讲到戏迷时就来了精神,他说,记得首届江浙沪越剧经典展演结束后,随即成立了戏迷协会,会员只有50人。到现在,戏迷协会会员已经达到800多人。很多戏迷在展演中被渐渐培育出来,越剧经典大展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了一颗颗热爱越剧人的心灵。与此同时,绍兴市政府也加大了对文化市场培育的支持力度,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绍兴演出公司投巨资建戏曲馆,专门给戏迷用。在这里,戏迷找到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戏迷联谊会、演唱会、专业演员和戏迷见面会、交流会都在这里举行。

    而其最大的作用莫过于,一下子把三地的越剧市场揽到了自己的手上,这一举措不仅发动了越剧城市演出市场的“引擎”,而且推进了戏曲事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精神食粮自不必说,更是对目前演出市场出现的一股低俗之风的坚决抵制,无疑为我们的演出市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作为优秀传统艺术的越剧,属于人民,这必定被人民所喜爱,正因为他根植于人民,他的生命力将会更长、更强。

    未来的路怎么走

    “长三角”一流越剧团汇聚一堂,除了难得的同行之间的交流外,更有对越剧作进一步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不容否认,处于整个戏剧市场低谷的今天,越剧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观众群老化,新生代断层,演员队伍的不稳定等问题困扰着所有关心越剧的人。作为越剧的故乡,绍兴人对越剧就更多了一份牵挂,其荣辱兴衰无不让广大戏迷心牵之,情系之。让人们为传统戏曲事业的前景多了一份担心。

    赢得市场,赢得观众,说到底是一个能不能继续生存发展的问题,通俗点讲是一个能否养活自己的问题。从专业剧团的角度来看,其生存之道必须以加强新剧目的创作,舞美方面的提高来看,此外还要进一步吸引外来剧种的精华。拿绍兴来说,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实行两条腿走路,即城市创品牌,农村赢市场。近年来,绍兴小百花不断创作新剧,在城市演出,并通过这种方式打响品牌,从而赢得更多的农村观众。

    戏剧界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出人出戏”,人才是剧团的第一资本,如何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值得各剧团“掌门人”思考的问题。目前各剧团一般通过老演员的传帮带,积极打造优秀演员。如上海越剧院要求越剧明星向艺术家方向迈进;绍兴小百花思考如何在新生代演员中培养出吴凤花式的人才;南京越剧团则希望更多的演员向梅花奖这一目标冲刺。而浙江众多艺校在培养越剧基础人才是跑在全国前列的,这也是其他省市比较艳羡的一点。

    面对挑战,剧团要想“升级”恐怕还得从内部体制改革入手。“绍兴小百花”已经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强内部活力,该团演职员工的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基本生活费和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了很大比例,这大大激发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上海越剧院早就实行了自负盈亏,在人员聘用制度上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其中有借聘、项目聘用等,努力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当然这些改革只是冰山一角,还需深入挖潜。

    而目前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越剧用什么来吸引年轻观众?换句话说我们如何面对观众老龄化问题。越剧的观众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很难把青年人吸引到越剧中来。这与越剧本身的节奏缓慢,内容无新意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就把越剧改得面目全非,毕竟每一种艺术都有他适合的年龄群。越剧不是不需要年轻观众,要吸引他们的目光,越剧剧作应该向通俗化方向发展,不要经常在《红楼梦》、《西厢记》这些老剧目上“炒冷饭”。剧目可以在内容和情节上做些深入研究和探索。

    越剧中的传统折子戏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已经成为一种精华。越剧改革不能全盘否定,如何更好地继承还是主要的。至于改革的地方,可以向话剧借鉴,在融入时尚感和时代感方面下功夫,例如舞台布景讲究更真实性,服装也应通俗化诸如此类,不过这些细节上的改革必须掌握一个“独”,过犹不及,就会失去越剧原来的味道。

    在裘建平心里,自然有他的“小九九”。他说,你肯定不会想到,绍兴戏迷协会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是年轻人。上海越剧院甚至根据网络小说排演了一台现代青春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到浙江大学演出时博得了大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浙大学子的观演盛况不亚于看歌坛大腕的演唱会。这说明越剧在青年人中也有市场,只要有适合于他们口味的好剧目。另外通过现代化包装,在越剧演员中培养为青年人所喜爱的偶像,也是越剧争取年轻观众的一种有效手段。说到这里,裘建平建议各专业剧团不要沉迷于名和利,演员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进校园,撒播优秀传统文化,要知道,越剧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

    总的来说,越剧毕竟只是一种地方戏,跟其他传统戏曲一样,与丰富的现代娱乐方式相比,越剧处于相对不景气状态,人们应理性审视。可以预见,在市场上“搏击”恐怕是越剧目前最好的发展之路,运用市场机制打造的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会给文化市场带来更大的繁荣,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6: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裘建平要将越剧做大 院团改制让演出更好做

2010年09月17日11:19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本报讯 做演出是裘建平的职业。13岁进艺校学戏曲,然后当演员,下海,和周立波一样干过很多行,开餐馆,开迪厅,开KTV……20多年前哪个行业时髦他就干过哪个,经历丰富多彩,但最终他和演出绑在了一起。

  现在裘建平的身份是绍兴演出公司总经理,管着绍兴大剧院、绍兴剧院和绍兴演出总公司、北京同唱一台戏文化公司。他一手打造的“长三角江浙沪越剧展演”和“同唱一台戏”如今已成戏剧演出品牌,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在演遍全国后,今年11月“同唱一台戏”将走向海外。

  改制·抛身份·立规矩

  把超女演唱会引入绍兴,包下长安大戏院演越剧,制作演出的SOP流程

  裘建平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制造者

  走进绍兴大剧院办公区,一楼有前台,门口的保安正襟危坐,核对预约后,礼貌放行。大剧院地砖锃亮,明晃晃地能照出人影,走过的工作人员一律穿制服,主动为记者指路,“总经理室上二楼,朝东走到底就是……”

  裘建平在改制后立了许多规矩:剧院不允许大厅灯光昏暗,不允许有肮脏的地面,不允许有懒散的门卫,不允许有蛮横的检票员,不允许凳子破了无人管理……完全按照职业的态度布置。

  在浙江文化体制改革中,绍兴演出公司是先行者。2003年,演出公司所有人,从老总到基层员工统统由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干部级别、干部身份这些概念离他们而去。开始大家都有点不乐意,好歹这是铁饭碗,虽然这饭碗含金量不高——当时绍兴的演出市场全面瘫痪,一年大约只有二三场演出,不管演唱会还是演戏都没人看,也没有好的演出愿意到绍兴……

  改制后接的第一场戏,裘建平还记得,请的是上海京剧团,演的是《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红色经典,我坚信有许多人会因为怀旧来看这场演出。”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市场调查这样的概念,幸亏直觉帮了一把忙,第一场市场试水盈利了,这建立起裘建平做大演出市场的信心。

  “江浙沪越剧展演”·SOP流程·百万冠名

  当一个管理者需要懂行政管理,当一个演出商需要懂大众心理学和现场危机处理,策划演出他还要有创意,制作才能等,改制后裘建平一边干一边学,慢慢在演出公司建立起一套SOP(标准操作流程),虽然没有和《杜拉拉升职记》里一样,详细到进公司先抬左脚还是右脚,但一个项目从创意到演出推广,哪个部门负责哪些事,哪个级别有权力做哪些事,可以办还是不可以办,都有了一套通畅的流程。

  从2003年绍兴市演出公司推出第一届“江浙沪越剧展演”开始,裘建平就开始向市场学习了。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案例刺激过国内无数搞演出的人,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太阳马戏团发现了中国杂技,拜中国杂技为师,不到十年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利用中国的杂技资源,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演艺公司之一。裘建平也想学这种资源运作,他想通过民间的力量纯商业地把各地名团名角请到一起,演出经典剧目,和太阳马戏团一样把越剧改革创新,精心制作,形成品牌效应。

  如今“长三角江浙沪越剧展演”已办到第八届,成为戏剧演出的一大品牌,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演出盛事”之一。“每年的五月、六月,剧团一般会把档期空出来给我,角儿也准备着来参加展演,这几乎是不成文惯例了。”这几年展演还伸长触角,演到了武汉等地。

  这样的品牌效应让“长三角江浙沪越剧展演”连续八年取得了同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冠名赞助,赞助费从一开始的20万元上升到每年100万元。

  越剧在浙江演出圈里一向只被看作文化名片,但不是金字招牌,能为演出商赚来钱的都是明星演唱会。而且越剧在普通人的眼里还不够时髦,同行对裘建平推越剧市场不看好,“他这个人,就这点花头”,但在北京包下“长安大戏院”档期,打造“同一台戏”品牌时,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裘建平做得相当漂亮。

  “明星演唱会投入多风险也大,越剧演出细水长流,最终赚的钱不一定就比它少。”明星演唱会裘建平也做,2005年超女李宇春她们也在绍兴开过演唱会,裘建平请了张惠妹和她们组台,号称“超女PK超级明星”,吸引了杭州、上海的许多粉丝。下个月,他要做的是周立波的“我为财狂”脱口秀。各种演出都做,才能对市场保持敏感的嗅觉。但他的重心始终放在戏剧上。

  2008年,绍兴演出公司推出“同唱一台戏”越剧明星版《梁祝》和《五女拜寿》,是“长三角江浙沪越剧展演”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唱一台戏”邀请了茅威涛、吴凤花、陈辉玲、陈飞等角儿出演,如今已在全国19个省4个直辖市演了100多场。

  目前“同唱一台戏”已经成为了绍兴市演出公司的“注册商标”。去年,北京同唱一台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绍兴市演出公司把演出的市场扩大到了全国。“我们考虑的是把越剧在北京市场上做大,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在北京取得影响力后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多地抢占市场份额。”裘建平说。

  “同唱一台戏”又在北京推出了“北京越剧大舞台”,以100万的价格每年在长安大戏院上演30场。裘建平同时也把浙江的企业推广到了全国,“越商之夜”,“会稽山之夜”纷纷登陆“北京越剧大舞台”。

  采访中,裘建平觉得遗憾的是,戏剧演出市场改变的力度并不够大。“如果所有院团都改制了,演出应该更好做了。”演出商是市场的,演员们不是。“越剧演员都不能严格按合同约束她们,她们多还是事业人,养着兰花指、红酥手,而且多少有点艺术家的脾气。”

  在裘建平的理想里,演员应该有非常成熟的工作态度,和影视明星一样敬业,脾气也不能对着观众发作。

  一次明星版《梁祝》在杭州演出,因为音箱出故障导致观众喝倒彩,演员当时负气下台,演出一度中断。这被裘建平认为是演员不够市场化的表现,观众买票没有享受到艺术,有情绪正常,演员的情绪不能对着观众发作。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三件来自中国的衣服,但中国文化产品的力量还很弱。对迪士尼、时代华纳等世界文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就如裘建平所说,“我们的文化产业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体制的改革是文化产业的助推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文化市场的活力因子,需要更自由的空间。

  本报记者 王玲瑛 见习记者 陈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在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中首获最高奖

来源:绍兴政府网  发布日期:2007-09-13  

  由文化部、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日前揭晓,绍兴市演出公司推出的“百年越剧万里行——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演出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最佳演出项目制作推广金奖。这是本市在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中所获最高奖,表明本市演出活动的组织策划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提高绍兴文化品位,提升绍兴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是我国唯一一项对演出组织策划,经营运作,创意宣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的权威奖项,彰显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歌舞、戏剧、音乐会、演唱会、曲杂、时尚、综艺等优秀演出,由演艺名流和业界权威担纲评委。评选在注重演出质量的同时,还得看演出场次、上座率和营销策略等反映演出市场规律和演出产业运作特性的指标。这项活动设立了最佳制作推广、策划、基层演出、公益演出、少年儿童演出、国际文化交流、港澳台文化交流及年度最佳演出场所等奖项。
  这次获奖的“百年越剧万里行——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是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重大活动之一,历时一个多月,分别在杭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演出。担纲主唱的56位越剧名角全是国家一级演员,其中有21位还是历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如此强大明星阵容、如此众多的梅花奖得主同台登场,在越剧演出史上还是第一遭。 “当代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囊括了越剧百年来多种流派唱腔;演出曲目裁取越剧经典剧目中的优秀选段,每场演出,座无虚席,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当代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以及国内众多地方党报、都市报;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大网站等近百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在中国演出史上,这么多新闻媒体关注一个地级市演出公司组织的演出活动,还是前所未有之事。
  此前,“百年越剧万里行——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还被省文化厅授予“2006中国越剧艺术节优秀推展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6: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楼主,越剧和武穴毛关系

点评

我列到武穴文坛上的越剧剧目,你家里大人伢泼儿听三代,若干年后,你家族中不出个把"文化人",你找我......  发表于 2012-11-6 16:20
哈哈!我只能这么对你笑.......  发表于 2012-11-6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6 01:20 , Processed in 0.0396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