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文化] 刘文岛老师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22:3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刘文岛老师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www.alang.com.cn 阿郎在线
蒋百里  
  蒋百里将军(1882-1938),名方震,晚号澹宁,以字行,硖石人。1901年留学日本,4年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名列全校之冠。翌年回国,即投身军界,一生以建立现代国防为职志。1906年赴德国研习军事。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1912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38年5月起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将。蒋百里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国防论》凝聚着他一生军事著作的精华。蒋百里学贯中西,为现代著名军事家,于文学、史学也都有很高的造诣。1920年他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组织 “文学研究会”。期间整理欧游所得,写成《欧洲文艺复兴史》。1923年他又和胡适、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蒋百里多才艺,书法有晋唐气韵。著作有《蒋百里先生全集》行世。  
  蒋百里与蒋介石同是浙江人,但不同族。早年蒋百里追随梁启超,矢志推翻袁世凯,晚年与蒋介石共事,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渗透在许多历史事件之中,并从这个侧面反映着一段历史。
  “我没有刮地皮,没有钱出国!”
  蒋百里,名方震,1882年出生浙江海宁,为清末秀才。胸怀报国志,投笔从戎,1901年东渡扶桑,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与蔡锷、张澜、许崇智、张孝准、孙传芳等同窗。由于成绩优异,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蒋百里学成回国,投身革命活动,训练新军,于1912年冬出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他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将帅的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  
蒋百里故居
  蒋百里将军一生研究对日作战,1923年即断定中日将来决战之地为平汉线以西的襄阳、洛阳、衡阳,他所作的《国防论》成为指导当时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方针。图为1912年,蒋百里在北京。
  大革命时期,蒋百里劝得意门生、湘军唐生智率军投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宁汉分裂。唐生智乘机发展自己势力,几起几落,最后被蒋介石削去兵权,经蒋百里力保,才得以东山再起。1929年秋冬,唐生智欲起兵反蒋(介石),密电老师征询意见。蒋百里回电中有“东不如西”一语,其意劝他仿效清代名将左宗棠向西北地区发展。唐生智刚愎自用,没有采纳蒋百里这一战略。他联合许多杂牌军将领,于同年12月5日通电全国,劝蒋介石“下野”。同时出兵直指南京。蒋介石立刻命令上海军警查抄唐生智驻沪总部,几天后又闯进蒋百里住宅,从他家里搜出一架无线电台、密码本和一份致唐生智电报稿。蒋介石误以为电报中“东不如西”一语是针对他的,命上海派6名便衣跟在蒋百里身边,名为“保护”,实为不让他自由活动。
  访问德国发表的官方照片。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这个孤独的将军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嫡系,资格比蒋介石老,才华横溢却又坚毅不挠。他的《浙江潮》、他的智斗墨索里尼、他在保定军官学校校长任上的自杀、他的日本太太左梅女士、他的女婿钱学森、他所著的《西方文艺复兴史》无一不带有传奇的色彩。
  1930年元旦,上海市市长张群登门劝说蒋百里出国,避一避风头。未料,蒋百里断然拒绝:“我为什么要亡命?我没有资格亡命!”张群碰了一鼻子灰,拂袖而去。几天后,门生刘文岛来访相告:“老师,目前你处境险恶,我看你还是出国安全,早走为好。”不料蒋百里怒目圆睁,拍着桌子说:“我没有刮地皮,没有钱出国!”刘文岛说:“听说上海当局答应发给你路费5万元。”蒋百里余怒未消,以鄙视的口吻,坚定地说:“别人的钱我不要,我没有犯法,不会离开上海。看他蒋介石把我怎么办!”
  在监狱遇到了邓演达
  元月6日,唐生智兵败,化装逃走。一周后,蒋百里被解至杭州,监禁在西湖蒋庄。不久,蒋百里被押解南京,关在三元巷总部军法处待审,与邓演达、居正等同关一处,结为难友。蒋百里若被军法会审,他的罪案成立,必判死刑无疑。幸亏时任军政部次长陈仪将军暗中相助,以“拖”的办法使军法会审延期举行。陈仪与蒋百里曾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受训,且是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仪为人正直、仗义,1915年曾通过蒋百里、张宗祥通风报信,催促蔡锷逃出天津,避开袁世凯的追杀(当时袁世凯命陈仪带兵追蔡锷)。
  蒋百里被捕后,不明陈仪的用心,以为来日无多,视死如归,倒也神情自若。每日晨起,打过太极拳,就念唐诗、读佛经,或写写《灵飞经》练书法。
  这位陆军上将同时还是徐志摩的密友,西方美术史专家,若是谈他的传奇,得用一本书来写。1932年出狱,此次牢狱之灾因为蒋百里不肯替蒋介石作说客劝说学生唐生智投降而成,当时徐志摩等纷纷自愿前去一同坐牢。
  反蒋的邓演达关在蒋百里对面牢房里。蒋百里同情邓的遭遇,偶尔与他交谈几句。邓演达与其夫人的通信,均由蒋百里的前来探监的4个女儿轮流传递。1931年11月间,蒋介石下令秘密枪杀邓演达,引起蒋百里无限伤感,他对探监的挚友张宗祥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邓演达昨日已被杀害,不知明日是否轮到我?如今世道是无理可言的。”
  然而,蒋百里门生将帅满天下,蒋介石杀他徒失人心,所以一时还下不了决心。李根源和一些国民党元老曾具呈保释蒋百里,文中有“外侮亟,将才少”之语,蒋介石阳奉阴违,当面批了“照准”两字,背地里却密令“拖”而不办,久无下文。蒋百里的好友唐天如四方奔走,催促蒋的学生陈铭枢等出面保释蒋百里。陈铭枢时任国民党“行政院代院长”兼京(南京)沪卫戍司令,在军政界举足轻重。他见时机已到,便进言蒋介石,力保蒋百里。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于1931年12月中旬释放了蒋百里,他还假惺惺地说:“我蒋某人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1936年冬,蒋百里奉命考察欧洲军事返国,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不料次日拂晓,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当天,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蒋百里与陈诚、蒋鼎文等十多名蒋系军政大员同被羁留。在押的蒋系大员都反对“兵谏”,不肯在8项主张通电上签名。唯有蒋百里对张学良说:“我佩服你们的胆魄,赞成你们的正义勇敢行为!”次日上午,张学良派专车将蒋百里送到杨虎城私宅居住,待以上宾之礼。
  蒋介石被囚,张学良多次拜见,劝他同意8项抗日主张。蒋很顽固,毫无商量的余地。此时亲日派何应钦调兵遣将,欲派飞机轰炸西安。若西安被炸,可能危及蒋介石的性命。东北军少壮派见蒋系大军压境,兵临潼关,一个个怒火中烧,竭力主张杀掉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眼看大战一触即发,非常焦急。情急之中,张学良想到了蒋百里,认为他威望甚高,又是无党派人士,是出面调停的最理想的人选。张学良对杨虎城说:“蒋百里德高望重,请他出面斡旋,局面可能改观。”蒋百里听了张学良的请求,不假思索地说:“如果你觉得有这个必要,我可以照办。”他原来就主张和平解决,因而一口答应。
  1936年出使德国离间轴心国成功,与夫人和女儿在德国参观柏林动物园时合影,并在照片上题词“垂老雄心犹未歇,将来付与四狮儿”赠与蒋英。
  12月16日傍晚,张学良陪同蒋百里,来到软禁蒋介石的新住处西安金家巷一所军官私宅。蒋百里一进门,蒋介石立刻笑脸相迎,欠身握手,请他坐在床边沙发上。蒋百里比蒋介石大5岁,且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军校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所以蒋介石对他很尊重。张学良自行退出,二蒋关起门来密谈。蒋百里不急于引入正题,拐弯抹角地说:“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见过陆军大臣,看来明年(1937年)一定会大举入侵我国!”言下之意,你蒋介石要“安内”已来不及了。他还引经据典,叙说中国历史上亡国之痛,当“儿皇帝”均无好下场的教训。蒋介石听后,心有所动,蒋百里遂将话题转入解决“西安事变”的对策,他提醒蒋介石:“中央军不能急攻,更不能用飞机轰炸西安,否则会危及你的生命。为保持元气,应避免内战,以和平解决为好。”
  蒋百里与夫人左梅,及儿蒋昭、蒋雍、蒋华合影(1925年)。蒋百里的婚姻很是有名,因为他是一个以研究对日战略著名的中国将领,却娶了一个日本妻子。其过程早有披露,盖将军为保定军校事心灰意冷而自杀,日本护士佐藤屋子照顾他时两人产生感情而成眷侣,过程则一波三折,不及详叙。两人成亲后,佐藤屋子改名佐梅,盖将军酷爱梅花。两人曾在海宁植梅数百株,意将来归老此地,皆毁于抗日战争之中。
  他们先后两次密谈,加之当时各方面的工作形成的抗日大趋势,使蒋介石态度渐渐转变。他亲笔书写两封信,一封交宋美龄,一封交何应钦,致何函里明确指出:“星期六(002291,股吧)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派亲信蒋鼎文搭机将信送至南京。宋美龄接信后,由宋子文等陪同,飞赴西安。这时蒋百里向蒋介石建议:“中共方面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委员长不妨找周恩来谈谈。”蒋介石沉思一会儿,点头赞同。此后,蒋百里对此事就不再介入。事后,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曾较详细地记载了蒋百里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蒋英生于1902年9月,她是蒋百里四个女儿中最美最聪明的一个。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建国后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两蒋之间关系微妙
  蒋百里受中日甲午之战刺激很深,矢志抗日救国。1937年之初,他奉蒋介石之命,秘密考察南北防务,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到湖南、湖北、广东,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奔波万里。尔后接受蒋介石的委托,登庐山,为暑期训练班各省高级将领授课。讲学期间,他把一生的军事著作和讲稿,精选修订,编成一册《国防论》,全书洋洋10万言。当时正值抗战前夜,敌强我弱,国民党内恐日心理相当严重,蒋百里却在卷首写道:"……千言万语,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国防论》的影响远及海外,"二战"期间,名将艾森豪威尔、蒙巴顿等人曾多次引用蒋百里《国防论》的有些论断来阐述战局。
  将军的女婿钱学森和将军之女蒋英。近代兵学泰斗、著名军事家蒋百里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翁婿。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嫁给钱学森,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蒋介石虽很器重蒋百里,但从不授予他兵权。1938年秋,蒋介石任命蒋百里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仍由自己兼校长。蒋百里随校携全家搬迁,取道湘桂。事必躬亲,心力交瘁,因操劳过度,罹病于11月4日在广西宜山与世长辞,年仅57岁。噩耗传来,举国震悼,重庆各界举行公祭,蒋介石亲临主祭。“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蒋百里为陆军上将。
蒋百里与钱学森一家
  抗战胜利后,蒋百里遗体迁葬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南山公墓。1971年,蒋百里的侄子蒋复璁(曾任中央图书馆馆长、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和薛光前主编《蒋百里先生全集》,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蒋介石亲为题签。此举表示出了他对蒋百里先生的复杂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2:41:50 | 只看该作者
“天生兵学家”蒋百里的传奇人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岳丈蒋百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素有“兵学泰斗”之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投笔从戎 东渡扶桑

蒋百里,名方震,乳名福,晚号“谵宁”,浙江海宁硖石镇人,1882年10月13日,诞生于邻县海盐。祖父蒋光煦(字生沫)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拥有藏书楼“别下斋”,收藏珍笈10万卷,刻有《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两部传世。父亲蒋学,号壶隐,生下来时缺左膀,是残疾人,生沫不喜欢他,养到十余岁将他送至海盐一寺庙中出家做小沙弥。蒋学当了10年和尚,耐不住清苦、寂寞,还俗学医,悬壶济世,娶穷秀才之女杨氏为妻,生下独子蒋百里。儿子13岁那一年,壶隐先生病故。次年杨氏生了一场大病,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没有起色。蒋百里想起古人有“割股疗亲”的事,于是偷偷割下左臂一块肉,煮药汤给母亲服用,结果母亲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母子相依为命,苦不堪言。蒋学的同胞兄弟们念及骨肉之情,拨田数亩、辟屋两间,将孤儿寡母接回故里。杨氏通文墨,白天种地、穿补竹衫谋生,夜晚训子写字读书。族塾教书先生倪勤叔见蒋百里家境清寒,天资聪慧,遂起怜惜之心,愿不收“束修”,教他读书学诗文。蒋百里埋头苦读,学识大进,17岁考中秀才。一次偶然看到桐乡县令方雨亭“观风题”一纸,例题三十,限期一月交卷。蒋百里兴致所至,洋洋洒洒写了数十万言交卷。方雨亭拍案叫绝,取为超等第一名,并在批示结语写道:“此真我中国之宝也。”然后推荐给杭州知府林迪臣,考入求是学院(浙大前身)就读。
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蒋百里时年13岁,甲午战争爆发。他在《申报》上读到清军大败、丧权辱国的消息,深深地受了刺激,与同学查阅地图,而后又读《普天忠愤集》,小小年纪便关心国家大事,萌发了投笔从戎、抵御外侮、建立强大国防的志愿。1901年4月,在方雨亭、林迪臣和求是书院监院(教务长)陈仲恕(陈叔通之兄)的资助下,东渡扶桑,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蒋百里年方弱冠,身体瘦弱,但他坚持锻炼不懈。一天,求是书院老同学钱均夫(钱学森的父亲)来访,走进校门,远远看见操场上一条身板结实的汉子在翻铁杠。只见他动作娴熟,上下翻腾。走近一看,几乎不能相信他就是昔日弱不禁风的蒋百里。钱上前拍拍蒋的肩膀,连声称赞:“百里兄,好身手!将来你必是国家栋梁之才!”
在日本军校,人才济济,华人同学中有蔡锷、张澜、许崇智、李烈钧等。蒋百里潜心研读军事理论且重视实践,1905年以优异成绩作为步兵科第一名毕业,同时又夺得第三期士官生冠军。日本明治天皇向他亲授指挥刀以示奖励。天皇亲赐指挥刀历来被看作日本军人的无上光荣与骄傲,这次竟由中国人获此殊荣,因而震动日本朝野。自此,日本军人将蒋百里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日本人大失面子,以后军校取消了中国人夺冠的资格。蒋百里在日本军校毕业后,又赴德国见习一年,在兴登堡元帅的指导下操练,更加有了长进。

与梁启超论战

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已达3000人左右,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当年,蒋百里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并组织浙江同乡会,又于1903年参与创办《浙江潮》杂志,每期八万字,行销国内。章太炎、鲁迅等都曾向该刊投稿。
蔡锷是维新派领袖人物梁启超的弟子,他将挚友蒋百里介绍给恩师。蒋视梁为“见面老师”,执礼甚恭,但在革命与改良问题上,却从不含糊,敢与梁启超论战。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宣扬“立宪”,尤重“新民”,文曰:“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接着梁又写出了《新民说》《新民广义》等文章,连篇累牍,比较系统地阐述发挥,改良主义论调泛滥一时,迷惑了不少人。蒋百里立即用笔名“飞生”,撰写《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刊于《浙江潮》,尖锐指出:“新民说”不免有倒果为因之弊,而“立宪说”则直所谓隔靴搔痒者也。此文连载两期。刚刊出上半篇,即引起梁启超的高度重视,迫不及待地写了《答飞生》一文,刊于《新民丛报》进行辩解。这场论战,实际上是后来章太炎与梁启超那场大论战的前奏。有人劝说蒋百里:“梁启超是你的恩师,是他引荐你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的,你不该与他论战,剥他的面子!”蒋百里义正辞严地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自杀未遂 喜结良缘

中国近代将领,多出自北洋武备、保定军校、广东黄埔军校三大派系。蒋百里为初期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弟子数千,后来国民党之帅,像陈铭枢、唐生智、张治中、陈诚等人均出自保定。1912年12月,蒋百里时年31岁,赴保定军官学校,领少将衔任校长。他一心想创办一所第一流的军校,训练新军,培养将才报效国家,为此经常打报告向陆军部请求增加临时经费,而北洋当局一心扩充私人武装,哪里还顾及军校发展。蒋百里多次碰壁,一气之下申请辞职,袁世凯不准。最后蒋百里亲赴北京城向陆军部请款,依然碰了钉子。1913年6月17日返回保定,蒋百里越想越气,想起初入校门时对学生的公开承诺:“方震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绝望之余,当晚将门闩好,独自一人,一面喝酒,一面写遗书,其中一封留别老母杨太夫人,一封致本校教育长张承礼。此外,还有致好友蔡锷的长信。给陆军总长段祺瑞的信写好后,又愤而扯成碎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3:02:54 | 只看该作者
    八.一三淞沪会战暴发后,蒋百里作为中国政府的特使,第二次出访欧洲,开展外交,以争取外援.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策略是拉拢英美,分化德意日.当年,德意日虽然没有正式结盟,但这个三个法西斯国家间却有着紧密的合作,是事实上的盟友.要破坏他们间的合作,可见其难度之高.但是百里将军却在这样的前提下,成功地分化了他们间的合作,使得德意两国与日本的合作不涉及中国的问题,并争得了宝贵的外援.

    百里将军到达意大利时,正是希特勒得意,墨索里尼准备和日本签定共同防共协定的时候.

    他以蒋介石特使的身份到罗马后,就想见到墨索里尼.但是等了十多天,意方才由墨的女儿齐亚诺夫人出面设宴,墨索里尼则避而不见.百里通过打通齐亚诺夫人的关系,才见到齐亚诺,而墨还是不见.于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百里和齐的会谈未能解决任何问题,于是他就想方设法找墨索里尼.为了打开僵局,他和中国驻意大使刘文岛商议,在使馆为他和意大利驻中国的经济顾问设宴接风.结果请了六十位意大利的名流.他在宴会上作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句意大利人以引为傲的成语,"我和世界人们一样,现在也到罗马来了."为开场白,引得意大利人满场欢动.接着,他又从古典文化方面赞扬了中意两国的辉煌历史,和传统友谊.引得听众们不断鼓掌,并趋前与他握手,以示友好.

    这次宴会非常成功,在宴会的第三天,中国大使馆就接到意方的通知,说墨索里尼准备两天后约见百里将军.

    百里将军非常清楚墨为什么对他避而不见.主要是两点,一是九国公约正在比京开会调解中日战争,他怕中国向他们提出要求支持中国,遣责日本,另就是他们入侵利比里亚时,国际制裁意大利,中国没有反对.他们对中国心里怀有不满.

    百里了解墨的心意,对这两条基本不涉及,不提九国公约的签定事宜.而是直指问题的关键,他们和日本的共同防共协定.百里向墨指出,三国的防共协定对德意绝无益处,日本绝不会向北进攻苏联只会向南袭取中国与南洋等国,破坏中国的独立与统一.  

    墨听到这话,楞了一下,一会才支支唔唔地说,这不要紧,我们和日本定反共协议,而和中德两国友好如初,我们参加这个协定绝没有伤害中国的意思.并责怪中国在国际制裁他们的时候中国没有支持意方.

    对墨这样的无理要求,蒋百里并没有迁就,而是正色地说,中国和利比里亚同受侵略,如果中国承认意大利用兵东非是合法的,就等于表示放弃东三省的主权,这是中国万万不可做到的事情.他对墨说,中国有中国的困难,对贵国虽愿效劳,怎奈有自己的立场,对此无能为力."对此墨也无话可说.最后,百里谈到中意间物物交换问题,墨欣然同意,并叫齐亚诺和百时详谈.

    过了几天,是法西斯党进军罗马的纪念日,百里到场表示了祝贺以尽友好之谊.其间会见了齐亚诺.他请齐在将要到来的九国公约签字的会议对中国多多帮助.齐则对百里说,中国抗战是没有前途的,那些民主国家只想让中国在前方为他们打仗,却不肯提供一点帮助,中国应该以保存国力为上策.对此,百里将军打断了齐的话说,"你谈话的动机也许是可取的,但中日之战是日本侵略中国,而中国进行抵抗.侵略一天不停止,抵抗也就一天不会停止."

    百里将军到了柏林见到了纳粹党的二号人物戈林.这时中国国内的战争正处在溃败之际,国军在京汉路,长江一线全面溃败,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声誉,更增加了百里出使的难度.

    在柏林,百里将军对戈林故技重演,再三向戈林讲解日本的南下战略,和日本国内的政治动向.使得戈林相信日本可能比中国更接近共产党,它对德国而言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会谈到期最后,戈林不得不赞扬中国军民的牺牲精神,但同时又为中国的前途表示担忧,建议中国在争得一个体面的机会后,早日和日本和谈,以便光荣地结束注定要输掉的战争.

    百里将军听到戈林这番,激动地回应道,我们自力更生,不求任何人的援助.不过,我们的物质条件较落后,对贵国的经济互助和科学指导不能不寄以厚望.

    经过百里将军艰苦卓绝的努力,德意两国都同意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的支持.因为中国这时缺乏外汇,所需资金都是中国用锡,钨,锑等矿藏和桐油,猪鬃等土产向它们换取的.

    德国卖给我们的150MM的大炮,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火炮,还有意大利的战车等等,都是中国抗战前期重要的装备.意大利人还在南昌帮助中国人修建了飞机工厂,帮助中国人安装修理战损的飞机.

    百里将军除了访问德意之外,还访问了法国等国家,在1938年夏初才乘轮船回国.在途中,接到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胜日本军的消息.船长亲自举杯向百里将军和其他中国乘客表示祝贺.当同船的外国友人得知船上有一位中国将军的时候也纷纷前来向百里将军表示祝贺.

    蒋百里,一个身穿西装,不仅有着传统中国绅士的风度,更兼具西洋礼仪的修养的中国人.他举着酒杯一一向人们还礼,让船上众多的男女乘客为之倾倒.他高兴地向同船的女儿说,你看,国际礼貌是不爽分毫的,我们表现一分力量,他们就给我们一分颜色.

    回国之后,百里将军向蒋介石请求到西北军中服务,但蒋却要求他担任陆军大学的校长.陆大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校长一职例由最高军事当局兼任,因此百里一再谦辞不就,只愿领教育长之职.最后蒋介石决定,百里将军以代校长身份全权主持校务.

    百里将军担任代校长时间很短,但却为学校留下了不少精神财富.因为日寇的进攻,学校由湖南迁往贵州.他在迁到桂林时因劳累病倒.夫人左梅女士建议他在桂林休养几日,等身体健复再到贵州主持校务,但他却心急着早日到校开展工作,不听劝阻,执意要到了贵州再休息.

    左梅夫人无法阻拦,只好更加尽心的照顾.到达广西宜山县城时,百里将军自知病入膏肓,乃坚持住在公开的招待所,会见了多批学生和青年军官.就在准备起程前往贵州的前一天夜里,百里将军因心脏麻痹症而逝世.享年仅五十七岁.

    噩耗传开,举国哀痛.国民政府追授百里陆军上将军衔.并由政府及地方当局襄办丧务,将遗体葬于宜山的鹤山.后来运回杭州,改葬于南山公墓.

    左梅夫人于1978年于北京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12:17 | 只看该作者
蒋光煦

  蒋光煦(1813—1860),字日甫、爱荀,号雅山、生沐、放庵居士,海宁硖石人。10岁而孤,母马氏亲自课读。及长,豪饮好客,兴趣广泛,音律、博弈、杂艺无不爱好。后专意收藏古籍名刻及金石书画,每遇善本,不惜千金购买。筑别下斋以藏,积古籍10万余卷,其中名刻善本居半,为海内知名藏书楼。并延揽学者张廷济、费晓楼、管庭芬、许光清等,常聚集于别下斋,校勘评论,问难析疑。辑刻有《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编校精当,为艺林所重。太平天国时,避居乡间,闻藏书楼被焚,呕血而亡。还刻有《瓯香馆集》、《群玉堂、英光堂(米芾)残帖》;著有《东湖丛记》、《斠补隅录》、《花树草堂诗稿》、《别下斋书画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18 08:11 , Processed in 0.0613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