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62|回复: 8

[原创] 捕虎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1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捕虎说
                                                               作者:三声

   龙兄:你这个评论虽然不及陈琳檄文讨曹操那篇来得猛,确也实在难让老实人三声阅罢感受闷在肚子里。其中有二,一,我把那个以跟帖的方式放在争文的后面,实在是因为有人提议让古河到我和苏伟峰家各住一月,这是万万不能的,虽是玩笑,却让我想到了我的委屈,于是成文。所以不可以以落脚地为依据,虽然不能否定有受前文影响,阅者惯性思维造成的误读的原因,不在于我,文章其情可谅、臆罪难当。
  
   其二,是主要的,是严重的,是有争议的,是不欲回避的!言者非龙一人矣,故必陈明之。

   三声者,自始如一也,众久居夫不至于忘,08年此版征文,群贤毕至一时妙笔生花,美文洋洋洒洒,不一月,二三十篇成矣,斯时斯地,文风之甚遍地开花,竟引禾田锄夫亦歇锄耕字,盛况自是武穴文章今古未尝有也。斯时有语梗者,旋游四方,肥口美心之暇手足不安于闲,挥发之间便见朱毫裁断,各有分值。引哗声一遍,有曰:直;盲;爽;肯者也!终成剔牙笑料。
  
   夫三声习性尔,斯时,方土之内曾古未生,何谓之习之乎?
  
   今三声游于文,独辟一径。径途有三,一如勤耕精作于宛如,罗与之,以大材料于天下,高远风景,此三声不及故而仰首而视;二如曾古于文另起灶台,网罗不仕之同,树大族,谓之旅馆也!也又三声不能。三声,如声夫,只取一方水土,写一方故事,寓一方自乐也。
  
   极下睽睽,弗能收能藏。不受模仿。

   行文者,独有也!此三声固守哉!不为论高华美而剽用,此为文之美德也。思度三声既往,难觅一例,然,古来大贤传世之绝作,如,屈子,董仲舒,韩愈,王符,皆中华之魁宝,既囊尽精要,再行文章,如何事界外?唯求半爪而后快者,三声也!
  
   至于骄令小技,龙兄勿要多猜,言下,谬之甚多。
  
   论文者,取其精要也!方略于伏虎,大虫凶则凶矣,尚食人!敢近乎?
  
   欲得道,必然与近,奈何与,当拜武松也,哨棒常系身,出三碗胆量,视之小猫虫,则虎可得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14: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乎者也,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捕虎说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2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声,如声夫,只取一方水土,写一方故事,寓一方自乐也。
欲得道,必然与近,奈何与,当拜武松也,哨棒常系身,出三碗胆量,视之小猫虫,则虎可得也。

然哉,然哉!{: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有一段要解释一下,怕又误读。
“今三声游于文,独辟一径。径途有三,一如勤耕精作于宛如,罗与之,以大材料于天下,高远风景,此三声不及故而仰首而视;二如曾古于文另起灶台,网罗不仕之同,树大族,谓之旅馆也!也又三声不能。三声,如声夫,只取一方水土,写一方故事,寓一方自乐也。”

——————
这段的意思是说文学有三种的玩法
一种是和宛如罗与之那样的玩,以实力,以真材实料的文学作品拿出来说话。这样玩有个特点,是自高而下的,毕竟文学作品是高层次的精神领域,一经出版,就受万众瞩目。
二种是曾曙光古河那样的玩,另起炉灶,不管官方文学是个什么样子,不管官方怎么看待,他们独自占山为王,扯开大旗,招募天下不仕之士,以旅馆为策源地,自成一派,自取其乐。
三种便是三声这样的,第一种,我能力又达不到,不能及,第二种,因天性的原因,我又不能去效仿。于是第三种是以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学说为依据的另一种玩法,不求发表,不求走远,就在武穴论坛这一小方寸地,为身边的人写文章。
(毛主席似乎又说了,他老人家说:农村包括城市,最后解放全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0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太大,老虎捕捉得再多,也就是个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像武松那样的绿林汉子,草莽英雄,我向往做一个心灵的捕手,悄无踪迹,来去自如,无声无息。{:soso_e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声 发表于 2012-11-1 00:01
其中有一段要解释一下,怕又误读。
“今三声游于文,独辟一径。径途有三,一如勤耕精作于宛如,罗与之,以 ...

写一些老百姓能看得懂的,多好,写一些文言文,俺看上去,似是而非。幸好有了这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6: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不想再花时间评论,直到看到一段翻译文字,才感叹,原来三声是能好好说话写字的。

以为弄些之乎者也就是有文化吗?这篇贴子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已”,一下子脑袋就蹦出个他来。别把酸腐当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5 17:48 , Processed in 0.0399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