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地名侃方
广济有座阳城山
相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获得观音菩萨的仙丝,制成了一条神鞭,这神鞭能移山填壑。当时秦始皇乐游海内,来到新蔡县阳城山脚下,见阳城山巍巍矗立在扬子江边,阻塞阳城与田镇的交通,于是想把阳城山赶去填平东海,当时一鞭击去,山尖的一半飞向田镇对面的长江中,是为现在长江中游的半壁山,山尖的另一半飞入黄梅县境,是为站山,又名小孤山。
那么阳城山为什么没有全部被赶走呢?相传阳城山是李老君炼丹时,倾倒一点炉灰堆积而成的,土质很不结实。只因此山受鞭击时,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空中纷纷扬扬的降下了许多黑色的扬尘,因而秦始皇说这山是无用之山,把它叫做“扬尘山”,后传为“阳城山”,因它没有山尖,形似玉印,故又名“玉平山”。
该山北面有一岗,极像人的鼻子,还有两个鼻孔洞儿,在洞里能摆一桌酒席。每年春上,洞里有泉水流出,人称此岗为鼻孔梁。平素,人们又常称其为鼻孔梁山。
阳城山南面有两个石头,一个酷像青蛙,一个极像公鸡,这两个石头分别在山路两侧。相传有个人挑担米上山,忽见石公鸡追赶石青蛙,他就好奇地放下担子躲在石缝里偷看,不料这石头鸡追到米担边,便伸嘴来吃箩里的米,竟把这个人吓死了。于是上天震怒,一雷击毁了石公鸡的嘴,现在这只没有嘴的石头鸡和那只青蛙还栩栩如生地立在公路两旁,使人驻足流连。为了供人休息和观赏,不知哪个朝代还在这儿修了个凉亭,至今还有人家住在这里,叫做凉亭。
刘秀避难处
广济县境内有座山叫刘主山,原先叫留主山,相传汉代光武帝刘秀曾在此避过难。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室王子刘秀遭到贼军的追捕。刘秀吃尽千辛万苦,逃到广济县境内,路过此山,只见山上有座大庙,就到那里投宿。当时庙里有位先生在教书,他学生中有毛、蔡、叶、林四位相公。看见刘秀耳垂肩手过膝,料定这人来历不小,便对他非常热情。
有次闲谈,刘秀问:“今后的帝王应该是谁?”四位相公回答曰:“传说有个叫刘秀的王子,聪明过人,想必天下将来是他的了。”刘秀一听,暗自高兴。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后,想起在广济避难时的经过,便派人把那四位相公接去京城。却说这四个相公福份薄,刚走进皇宫,都吓死了。
刘秀闻讯,非常悲痛,惋惜地说:“他们都是有眼力的人”。
后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用树木雕了四座神像,供奉在庙堂上,并把卧龙山改为“刘主山”,相传至今。
吕洞宾与翠姑
在长江边上吴楚交界处有座无名小山,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以养蚕狩猎为生,一家三口,春播秋收,小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
这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儿,名叫翠姑。翠姑自小聪明伶俐,针线女红,样样拿手;采桑织布,行行熟练。长到十五六岁时,已出落得闭月羞花,大凡见到她的人,“耕者忘其锄”的事儿时有发生。老俩口便替女儿物色好的人家,只待来年嫁出去。
这天春光明媚,翠姑独自来到桑园里采桑,采着采着,见四下无人,为壮壮胆子,不由放声唱了起来:“阳春三月好呀好风光,姐儿心情舒畅来采桑。采桑不为穿绸又着缎呀,采桑只愿莫苦了爹和娘……”
突然有人大叫一声:“哎呀呀,真是天籁之声呀!”
翠姑一惊,赶忙停了活计,环眼一扫,只见一个白面书生从桑林里钻出来,双眼直勾勾望着翠姑。
顿时,翠姑羞得满脸飞红,忙说:“你是何人?跑到这里做什么?”
白面书生说:“是你甜蜜的歌声将我引来的。敢问芳名?”
翠姑见他不像歹人,羞答答地说:“俺叫翠姑,家住山脚下。你呢?”
白面书生说:“俺姓吕,是落第秀才。今天到广济踏青,不意与姑娘巧遇。”
一连数天,吕秀才天天来到桑园里,陪伴着姑娘。渐渐地,两人彼此有意,不觉萌生爱慕之情。
这天,翠姑又上山采桑。想起近几天的巧遇,忍俊不禁,又浅唱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天空飘起了乌云。翠姑抬头一望,知道快变天了,连忙收起桑篓,准备回家,猛然发现前面有群小青年,正嘻皮笑脸向她包围过来。
翠姑大声斥道:“你们是谁?想干什么?”
其中一个人说:“俺家少爷裴相公看上你了,想娶你做二房……”
翠姑见来势不对,丢下桑篓,返身往山上飞跑。跑着跑着,前面已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走了,后面是歹徒们一步紧一步的脚步声。
翠姑想起吕郎,想起父母大人,顿时泪如雨下,该怎么办?
这时,有人说:“你跑呀?你逃脱不了老子的手掌心!”
翠姑此时心一横,暗中叫苦,祷告一声:“吕郎,奴家去也!”说着双眼一闭,纵身一跳,便不见人影。那几个追赶的人赶过来,向崖下一望,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巧在这时,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将这几个恶少统统吹下了悬崖,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
再说翠姑往悬崖下一跳,顿时失去了知觉。
等她苏醒过来,睁眼一看,原来自己正躺在洞中,吕郎吕秀才正冲自己笑哩。
原来那个自称吕秀才的人便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当他掐指一算,翠姑近日必有大难,于是变化成秀才,与翠姑相认,又在翠姑跳崖的一瞬间,将弹子一挥,就稳稳当当将翠姑救到自己修练的山洞中。平时这座山茂林修竹,云雾缭绕,加之此洞又在半山腰上,人迹罕至,人们都不知晓有此山洞。当翠姑不解地问吕郎时,吕秀才方告诉她,是自己情急之中为救翠姑,特地用弹子打的洞时,翠姑方破涕为笑。
后来,翠姑与吕洞宾结为夫妻,拈上了仙气。她经常下山来为老百姓治病,救死扶伤,深得好评,被人们称为仙姑。这座无名小山也被人们改称为仙姑山,翠姑居住过的山洞亦称作仙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