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张冠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文化] 湖北武穴(广济)古来寺--供奉的是神猴(齐天大圣庙)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1:49:13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八十二回中,有女妖精摆设素果素筵“招待”唐僧的情节,其中素果素菜有:“林檎、橄榄、莲肉、葡萄、榧、柰、榛、松、荔枝、龙眼、山栗、风菱、枣儿、柿子、胡桃、银可、金桔、香橙。果子随山有;蔬菜更时新:豆腐、面筋、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石花菜、黄花菜、青油煎炒;扁豆角、江豆角,熟酱调成。王瓜、瓠子,白果、蔓菁。旋皮茄子鹌鹑做,别种冬瓜方旦名。烂煨芋头糖拌着,白煮萝卜醋浇烹。椒姜辛辣般般美,咸淡调和色色平。”
在这19种水果和19种蔬菜中,如莲肉、山栗、风菱、枣儿、柿子、银杏等大部分水果都是蕲州当地所产;19种蔬菜则全部出自蕲州所产。如山药,据《蕲春县志》载:“山药主要产区为刘河、黄厂、大公等地,既可食用,又可加工做药”;如油姜,《蕲春县志》亦载:“油姜有数百年历史,以嫩姜用酱渍加工而成”;如江豆角,即豇豆角,“江”在蕲春有两种读音:长江之江读Ji ng,姓氏之江读G ng,这江豆角是G ng(豇)豆角无疑了;还有如莲肉、山栗、芋头、黄花菜、鲜笋等,无一不是蕲州特产。
而在“咸淡调和”时用姜,这也是蕲春的饮食特色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1:50:28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八十四回中,唐僧师徒四人住在赵二寡妇店,赵二寡妇为他们“取些木耳、闽笋、豆腐、面筋,园里拔些青菜做粉汤,发面蒸卷子,再煮白米饭,烧香茶”。这里的“青菜做粉汤”是蕲春民间的传统菜肴,“发面蒸卷子”是蕲春的特色食品:用“老面”(也有叫告子)发面(而不是用碱发面)做成卷叫“发粑”,用“老面”发面做成卷子叫“发面卷子”。用老面发面做成的发粑和发面卷子比用碱发面做的馒头、卷子有口劲,更好吃。
其实,在《西游记》中提到饮食习惯的绝非八十二回和八十四回,还有多处提到饮食习惯,如:
第十回那渔翁的《鹧鸪天》就写道:“仙乡云水足生涯,摆橹横舟便是家。活剖鲜鳞烹绿鳖,旋蒸紫蟹煮红虾。青芦笋、水荇芽,菱角鸡头更可夸。娇藕老莲芹叶嫩,慈菇菱白鸟英花。”这里的渔家饮食与蕲春一般无二。其中雨湖的鲫鱼、茅山的螃蟹是闻名鄂皖赣一带的著名土特产;青芦笋、水荇芽,是蕲春湖区人最常见的地方菜之一;鸡头,是蕲春人的方言口语,是指对芡实的别称;芹,特别是水芹,蕲春是已知的最著名的产地之一。
再如二十五回,五庄观“二童忙取小菜,却是些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这些小碟菜也是鄂东特别是蕲春的常用小菜,其中绰芥菜更是独具蕲春风味的家常用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1:51:12 | 只看该作者
李儒科先生在《楚头吴尾古文化论集》一书(武汉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中指出:《西游记》八十二回和八十四回所写到的饮食习惯,“既不是下江的甜风味,也不是北方的酸风味。更不是四川、湖南的辣风味,它却是地地道道的鄂东南一带、特别是蕲州黄石一带的香风味。这一点,即使吴承恩的老家江苏淮安或者任县令的长兴,均无此种别具地方特色的蕲州正宗风味。”

在鄂东南尤其是蕲春、黄石一带,饮食上的香风味是独具一格的。至今,人们在评论菜肴时还时兴一句口语:这菜好香啊!而蕲春的石花菜、黄花菜、香菜、芹菜,无一不是香菜系列,即使是扁豆角、豇豆角、蘑菇、鲜笋、青芦笋、水芹芽,用菜油煎炒也都会“香喷喷的,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1:53:01 | 只看该作者
吴承恩(约公元1504一1582年),曾祖吴铭做过浙江余姚县的儒学训导,祖父吴贞做过浙江省仁和县的儒学教谕,父亲吴铭是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生意人。吴承恩20岁前考中秀才后多试不第,直到1550年才被学政选入“岁贡生”候官,结果却被送到南国子监(南京)读书。直到1566年才谒选了个浙江长兴县丞的官职。谁知这是一个倒霉的官,很快被人诬陷入狱,坐了一年大牢。后冤狱平反,为恢复名誉而安排在荆王府当了个纪善。如此坎坷的经历,也很难令人把吴承恩与中医中药联系起来。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吴承恩运用自如的中医中药知识应来自于他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的经历。
吴承恩任荆府纪善的时间当在隆庆二年至隆庆四年(公元1568—1570年)。而这段时间又恰恰是比吴承恩小14岁的李时珍辞去太医院判,在红花园(瓦硝坝)盖新房著《本草纲目》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李时珍是频频出入荆王府,既为荆王府的座上客,又常为荆王府的人看病治病。吴承恩是一大才子,李时珍不仅是一代名医且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们之间不可能没有接触,甚至相互仰慕结有深交也未可知。若果真如此,晚年的吴承恩会医懂药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1:54:13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蕲州荆王府后的麒麟山与六十九回中那“半空中出现”的妖怪洞居地麒麟山、蕲州莲花池畔的竹根山与八十九回的竹节山都有一定的关系。还有,《西游记》中的平顶山、火焰山、白鸡山,在蕲春都有同名山存在。这些,也都成了《西游记》成书于蕲州的一些佐证。对此,许多专家们的文章中都多次论述过,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其实,《西游记》中还有几座山与蕲春的一些山(岭)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很少注意到:
一、三角山。三角山因三峰并立而得名;又因三峰形似笔架,又名笔架山,《中华名胜大词典》均有条目,而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就有一座山峰“笔峰挺立透空霄”;第七十四回又有“不数里,忽见一座笔峰”“如笔插在架上一般,故以为名”。两处“笔峰”及其来历与三角山又名笔架山是如此相似!而更为相似的是:三角山相传是神人用赶山鞭赶来的山,它压住了龙洞,困住了老龙,因而“困龙洞”成了三角山一大景点:《西游记》三十五回则有老魔“败下阵来,径往西南上,投奔压龙洞去不题“(却说那老魔径投压龙山”“都去压龙山后,会借外家亲戚,断要拿住那孙行者报仇”。这压龙山、压龙洞与三角山“困龙洞”完全同出一辙,何其相似!
二、狮子山与狮子洞。《西游记》八十九回和九十回中,写到豹头山“那伙妖精都是些杂毛狮子:黄狮精在前引领,狻猊狮、博象狮在左,白泽狮,伏狸狮在右,猱狮、雪狮在后,中间却是一个九头狮子”。而被黄狮称为“祖翁”的九灵元圣却住在豹头山东南方的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是太乙天尊的坐骑狮兽。这样一来,连同“九灵元圣”一起是整整九个狮子怪了。而蕲春,有个狮子街,因位于狮子河与胡襟冲河交汇处而得名。而狮子河(人们习惯把胡襟冲河叫狮子河,现在则把自花园而下经狮子街旁而入刘河的主干河叫狮子河)又因河从狮子山过而得名。至于这狮子山在哪儿,当地一些老年人说:狮子河(即现在的胡襟冲河)两岸的八九个山头都是狮子山。这就奇了:《西游记》中“那伙妖精”有九个狮子怪,这狮子山也正好有八九个山头,是巧合的结果还是吴承思笔下腾挪变幻而演绎的结果?这恐怕是不得而知了。而且,在狮子街(含狮子河、狮子山)的东南方,即刘河石鼓山境内又有一个狮子洞,民间传说洞里的妖精也是一个狮子怪,只不过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罢了(详见笔者所写《西游记与蕲州》随笔之六),这又与《西游记》太乙天尊的坐骑“九灵之圣”几乎完全一样了。
三、彭思。对彭思这一地名与《西游记》的关系,首先是李儒科先生在《蕲州与西游记》(见武汉出版社1992年7月《吴头楚尾古文化论集》)中提出这一观点的:《西游记》七十二回中的“盘丝岭”是由“彭思”这个地名化出来的。笔者过细一想,觉得李先生的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彭思人读“盘”,方音不是读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 11:10:43 | 只看该作者
快雨堂:桐城的文化和旅游部门能否借此也做一些实事?文化产业就是创意创业,当年吴承恩的创意,形成的经济价值已无可估量。在一些地方大打西游记牌的情况下,不知桐城能否别出心裁、借此再分一杯羹?

网友:为什么要研究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呢

老汉:研究孙悟空的老家没有意义?搞清孙悟空的老家与我们不相干?我要说,很有意义,非常相干。诚如雨堂兄所言,文化产业就是创意创业,我们一天到晚说,要利用桐城文都的优势,可是,一旦真的在文化上创意,就有人跳出来说,有什么意义呀?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呀?有确凿的证据吗?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更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认为什么才有意义,才有必要。全国的成吉思汗墓、王昭君墓有10多个,就是李自成、杨玉环殉难处也有5、6个,难道它们一个个都有确切的说法和确凿的证据?我也知道,说孙悟空是桐城人证据并不是很充分,桐城的吴承恩不一定就是写西游的吴承恩,但是,这毕竟是一种说法呀,是一种文化资源呀,为什么就不利用呢?难道河南说、山东说、甘肃说、湖北说就有十足的证据?他们为什么竭力地宣传呢?难道是脑子坏掉了?去年我到开封,那里有个假包公墓,可是,一年的旅游收入是合肥真包公墓的10多倍,难道我们桐城这些可爱而纯洁的追求真理者,也要跑去给人家上课:有意义吗?有确凿的证据吗?我唯有一声叹息,从此不再来说这个鸟事,因为,桐城的鸟人实在太多了。

最后说明两点,

其一,这个事不是我的创意,不是我的功劳,以前临风一笑和桐川两位兄弟就考证过这事,好象也不没多在反响。

其二,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这个事,如果被他们抢了先,怕是真的没有意义,没有必要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d382a01000ckx.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 11:15:38 | 只看该作者
孙悟空是武穴猴,不是武穴人——千万不能说是武穴人啊!呵呵!希望不要在家里大闹天空,一金箍棒下来,太平山就打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2 11:23: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孙悟空是“河南人”?作家博客引网络口水战   发表于:2006-10-22 7:24:00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17日讯 东方今报报道:(记者 沈春梅 实习生 牧晓明)孙悟空是哪里人?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他保护唐僧西去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出了大力。无奈唐僧肉眼凡胎,总是误解悟空,搞得孙悟空几次撂挑子:“俺老孙回花果山去也!”

一句带有“河南”口味的方言,加上《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我省桐柏县桐柏山邻县的新野做过县令,其间,他多次到桐柏山游览。于是,青年作家张者得出结论:孙悟空原来是河南人,并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没想到,一篇短短的文章竟然引来上千网友的评论,短短4天时间点击率高达23万人次。


孙悟空说河南话


10月12日22时47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者,在个人博客中发表了文章《孙悟空原来是河南“人”》。


“俺老孙回花果山去也!”张者认为,这句话中的花果山就是河南桐柏县的桐柏山。桐柏山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那里山青水灵,层峦叠嶂,瀑泉飞溅,奇花盛开……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当然,得出这个结论,并不仅仅源于孙悟空的一句话。


根据张者考证,在明嘉靖年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曾在桐柏山邻县的新野县作过县令,其间,他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吴承恩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出,“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巫支祁是谁?传说它是淮河的水神,当初大禹治水时被制伏,至今还被大禹锁在淮井里。“禹王锁蛟”的故事至今还在桐柏广为流传。传说巫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的确和孙悟空有点像。


大禹治水时,巫支祁兴风作浪,率10万山精水怪和大禹对阵,大禹无法制伏,后授命太阳神的儿子征战。巫支祁被定水神针拿住,用铁链锁在淮井里。这就是“禹王锁蛟”的故事,有点“大闹天宫”的影子。


博客短文引发大争论


“那水帘洞如今水少了,花果山的花还在开,洞还在,猴子却不见了踪影。除了花果山水帘洞外,桐柏山内还有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老君堂等。”尽管有诸多遗憾,但张者仍表示,去桐柏山采风有“大收获”,因为“找到了孙悟空”的老家。于是,就有了文章《孙悟空原来是河南“人”》。


张者没有想到,仅仅是一己见解,竟然成为网络上一篇炙手可热的文章,赞成者有之,质疑者更多。


观点一:孙悟空是连云港人


《孙悟空原来是河南“人”》文章一出,就引起了网友“佛眼看世界”的不满:孙悟空从一石蛋中蹦出并非人或者猴所生—→石蛋位于目前江苏省连云港花果山境内—→孙悟空乃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人氏。


“佛眼看世界”的观点得到了数名的网友支持,理由是江苏连云港的花果山很有名,并且吴承恩本人也是江苏淮阴人。


观点二:湖北是孙悟空老家


看了张者的文章,网友“龙亦涅磐”想起了自己在湖北黄冈时听到的一些传说:湖北人说花果山在湖北,原型就是黄冈地区属下的县级市武穴市的太平山,太平山上有座寺院叫西来寺,里面供奉的就是孙悟空,并且太平山上还有着许多和花果山及其相似的景点。


“龙亦涅磐”称,吴承恩在湖北蕲春(古时称蕲州)也任过官职,为长史官吏,正八品。吴承恩有一同乡诗人鲍照,在太平山上有一读书台。太平山是鄂东名山之一,风景秀丽,两人同游太平山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太平山很多景点与吴承恩描写的花果山相似,就不足为奇了。


孙悟空原型有好多版本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孙悟空到底是何方人氏,已经有了多种版本:


山东版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东胜神州的傲来国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西游记》中水帘洞不但空间大,而且洞口还有一座铁板桥。而目前国内所谓的十几个各种各样的水帘洞都没有那座桥,而只有泰山上的水帘洞有桥,虽然是一座石桥,但却是最接近小说的。


福建版 宋代福建文献中最早出现孙行者,蟠桃园的故事起源于福建;唐天祐年间,福建已有水晶宫的传说;福建民间传说中猴精的形象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最接近,如福州永泰在五代时期就曾流传着该地能仁寺一和尚剃度了当地一作怪的母猴,使该母猴成为当地的保护神的故事。


甘肃版 甘肃榆林石窟的壁画图中,有一位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人,这人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原名叫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所以孙悟空应该是甘肃人。


文学教授:考证孙悟空原型无意义


“真正严肃的学者都不会对孙悟空是哪儿的人下定论的。因为用学术上的话说,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网友“在连云港的桐柏人”直言,孙悟空其实就是个不存在的虚构的文学形象。其实很多专家的研究表明:《西游记》跟《三国演义》的故事一样,都是先在民间流传很久很广之后,才由专业作家创作的。光是一个孙悟空,原型就有很多。


大家讨论孙悟空是哪儿的人,想确定孙行者的老家在什么地方,究竟是河南的桐柏山是花果山,还是连云港的花果山,抑或是湖北的太平山?都是为了证明孙悟空是从某个地方出去的,只有这个地方才是《西游记》中这个重要人物的起源,所以值得大家来看看……


而一位文学研究教授则认为,《西游记》本身是一部幻想主义小说,孙悟空的形象更是虚构的,去考证他的原型发源于哪里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去研究这个人物所代表的意义更有价值。


http://bbs.guqu.net/dispbbs.asp?boardid=37&id=78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2 11:27:11 | 只看该作者
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白骨精......的老家不知道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2 11:31:36 | 只看该作者
刘怀玉介绍说,在吴承恩之前就有许多完整的孙行者故事了,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和《西游记平话》残本。应该说孙悟空这个形象并不是某一时或某一地的产物,他是创作者综合了上古神话、传统猴文化以及外域文化最终创作出来的,这其中可能已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具体找出一个地方来做孙悟空的故乡都是不合适的,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产物,如果非要给他找个故乡,那中华大地就是他的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0 01:24 , Processed in 0.0674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