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49|回复: 0

[转贴] 走出旅游文化经济中神话与民间传说研究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1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心 鸣

                       当前旅游文化经济中不正常民间文化研究现象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是非常正统、非常严肃的纯粹学术性研究,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的学术活动。研究者是认认真真在做学问。可到了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尤其是在大力倡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各地为振兴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把旅游文化经济作为重头戏以后,各地几乎都在搜寻与本土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俗风情、地方掌故作为“戏眼”以来,大家都以能把优秀神话故事、优美民间传说传贴上本土标签为能事。

      其具体表现与具体作法大同小异:一是在故纸堆里面查找;二是在历史典籍里查证;三是组织本土能说故事的说客班子;四是请专家、名家前往论证,给予定论;五是及时出版相关资料的专辑。

    于是,千百年无人问津的故纸堆有人翻检了,作为装饰书柜和装点主人门面的典籍有人翻阅了,从事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走俏了。

     前一、二两法尚无危害,因为故纸堆与典籍黄纸或者白纸都是黑字在案,一般人篡改不了。坏事的是专门组织的说客班底,能无里说出有里来,把天南海北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硬拉扯到自己家乡来,所起到的混淆视听的作用。危害性最大的莫过于专门请来的不负责任的学者、专家,只要给他们一点好处,主办方授意他(她)讲什么就讲什么,授意怎么讲就怎么讲,生生能把天南的故事定论给海北。至于学术的严谨性、科学性,都不管他娘,香辣吃喝几天,兜里给鼓囊起来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在网络上,已经有网友发言说这样的专家学者象妓女,谁给钱就跟谁上床——我也觉得只要不是统而论之,对一部分专家学者倒也很形象很贴切很说明问题。

     从以上情况来看,各地为旅游文化经济的振兴而围绕神话故事和民间文化的研究给人们的映像已经是各取所需,专门让功利性作祟,把好端端的一大门学问研究给庸俗化世俗化了,走进了民间文化艺术学问研究的误区。

                       重申神话与传说及民间故事的区别

     有鉴于这种不良学风,不良旅游文化经济操作和炒作,在下虽然是最基层的一名民间文化工作者、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必要重申一下究竟什么事神话,什么是民间传说,它们都有哪些特质?这话,不应该对负责人和不负责任的专家、学者讲,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我想,这话应该着重对地方分管旅游文化经济的官员说说。因为他们毕竟不是民间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对民间文化艺术的讲究不理解无可厚非,同时对他们一门心思抓地方旅游文化经济的做法更不可以妄自菲薄。但理解和掌握一点民间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确是必要的。

     最无产阶级的理论家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而中国学者所谓的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

      换句话说,神话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加笔者注说明:也就是对风雨雷电等一点科学认知也没有的先民,对超乎人自身力量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所作出的说服自己的“合理化”解释)。

    其次,神话必须是单一的事件(笔者加注:诸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根据这个定义,那些以用“从前”两字做开头的民间故事也不能算是神话。一般的民间故事,通常没有特定的地点、没有设定特别的时间、没有特定的人物、故事内容也可能重复发生。但是神话不同。神话必须是一个拥有特定场所、特定时间,并且是在叙述一个特定人物(或神佛)的故事。

     中国民间传说的特征: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事件发生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的还涉及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而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结果也常与某些历史、地理现象及社会风习相附会,因而往往给人以它是真实历史的错觉。

     但民间传说与严格意义的历史有本质的区别。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

      如果以具体作品讲就更加明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是标准的神话故事;《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是带有神话性质的民间传说;《梁祝》、《孔雀东南飞》等则是标准的民间传说;诸如某地有个狐狸精,某地有个特聪明的姑娘,某地机智人物系列组合等,是民间故事。

       从以上的比照,我们可以区别神话与传说、神话与民间故事之间的不同。  

            《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应该转向发掘对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

      位于鄂西北边陲深山的郧西县,县委、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旅游文化经,自去年下半年起开始打造声势,声言牛郎织女的故乡就在郧西,毋庸讳言,也在走全国其他地方的路子——也即我所言的误区路子,也在极力佐证“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在郧西,并且由此发掘七夕文化,定于今年农历七夕举办首届七夕文化节。

      首先声明,郧西县整个活动的开展时绝对英明正确的。我要强调说明的是研究路子的误区。而且我撰写本文就是热爱十堰广义家园的表现,试图帮助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牛郎织女》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老友皆知的优美民间传说故事。由该故事滋生、延续的七夕民俗文化现象,也是自汉代以来华夏子孙都了解、熟悉、和直接参与的文化现象。其现象的核心-----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与汉文化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有流传。不过,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远远比不上在中华民族流传范围之深远广泛,入民间人心之根深蒂固。所以,那些国家和地区关于牛郎织女传说本身的研究也就远远比不上我国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学人的研究之深入,所涉及领域之宽广,分门别类之繁杂,命题研究之细致,相关文献之浩瀚。

     根据我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而论,我国学者千百年来研究牛郎织女故事进而扩大外延研究七夕文化现象,总体研究的结果是大同小异,无外乎:1、故事发源地究竟属谁的考证;2、牛郎织女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考证;3、多种故事版本和异文的甄别;4、中国式家庭的构成的发源;5、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变革与稳定;6、有情男女对爱情的坚贞不渝;7、七夕民俗文化风习的形成;8、天神助勤助贫;9、《牛郎织女故事》与《梁祝》、《董永与七仙女》、《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白蛇与许仙》等同类型民间传说故事之比较等等。

      现代、当代研究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民俗文化现象的学者更多,遗憾的是尚无超过早在1923年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鼻祖钟敬文先生对牛郎织女研究成果之上的论著。

      我在动笔写此文之前,在北京民间文化论坛上发现有一位大家断言,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在当代已经陷入了死胡同!真是有点振聋发聩!

      在下在最基层的文化部门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因工作得便,也算得上民间、民俗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之一,在老家竹山县曾经率先发起对当地女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出版《女娲补天》故事集一部,目前竹山县宝丰镇政府正再版印刷;创作了相关文艺作品多篇,经多次公演,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因此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如此,但终属人微言轻,不敢自不量力对正宗的大家的定论妄自菲薄。

     不过我想事在人为,设若正如那位大家所言《牛郎织女》的研究真的走进了死胡,我认为也是走得出来的。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走出死胡同。办法有多种,翻墙,上房,打洞,挖地道,新开门户,爆破死角,都是可以的。因此,另辟一径的走法,就是从牛郎织女传说和所滋生的七夕民俗文化现象研究的老路子,转向探讨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由此引发旅游热,拉动旅游文化经济,当能引发当代人更大的兴趣。

                       【2010年3月20日深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7 04:52 , Processed in 0.0459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