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84|回复: 3

[新闻] 防止教育经费被冒领并不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8: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据央视报道,近日,记者在安徽界首市采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上报的统计表上的人数对不上,有的学校在校人数和上报人数能差出一两百人。据界首市教育局计财股统计员谢富强介绍,他们上报国家报表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数字是51586人,而实际上落实拨款表上的数字是36234人,中间差了15000多人。国家下拨款的义务教育保障金总数减去实际学生人数下拨款,中间的差额是1063万元。
记者称这是个奇怪的现象,其实是少见多怪了。类似的虚报冒领事件,早在多年前就有发生——2008年,经重庆市审计局审计查实,万州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12所学校在2007年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严重违纪违规问题:采取虚假、重复申报资助对象,以及隐瞒流失学生等方式,套取国家助学金,滞留或挪用助学金。2009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业中学套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该校通过制造普通高中生和中职学生双重学籍、虚报学生人数等途径套取国家助学金。仅2008年9月,崆峒区职业中学就和另外一所学校通过双学籍班,套取国家职高助学金7万多元。2010年,湖南省审计厅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进行专项审计发现,当地10所学校通过虚报人数等手段,多领、冒领1100多万元助学金补助。
虚报冒领事件为何反复上演?监管不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拨款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生补助拨款制度,是由学校统计学生名单,上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逐级上报。国家再根据各校上报的名单,将款项拨付给学校,由学校再给学生。这一制度的问题在于,如果学校或地方教育心怀不轨,就极有可能虚报,然后冒领国家拨款。目前发生的虚报冒领事件,都是这样发生的。
这不仅在学生补助款发放中存在,包括中央财政对学校教育的转移支付,采取的也是层层拨付的方式,这种拨付方式之下,虽有监督、审计,可套取、挤占、挪用屡禁不止。国家审计署2008年公布了对16个省(区、市)的54个县(市、旗)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的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审计调查的16个省中,有6个省的财政、教育部门共滞留中央“两免一补”专项经费1.89亿元。2个省教育部门滞留或结余以前年度安排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专项经费1.27亿元。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分配并拨付到有关中小学校资金1.10亿元,占这29个县农村义务教育同类经费总额的45.32%。
堵住这一漏洞,必须调整拨款方式。这就是国家财政直接把拨款打到受款对象的账号。这貌似增加了有关部门的工作量,但其实,层层拨付,才既耗人力,又费时间,同时造成漏洞。在教育发达国家,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就采取直接将经费拨进受款对象账号的方式,如果是给学校的经费,就直接拨付到学校的账号,如果是给教师的薪酬待遇,就直接拨付到教师的账号,如果是给学生的补助,则打进学生的账号。在现代信息社会,实行这样的拨付方式,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只要建立数据翔实、真实的教师和学生信息平台,就可实现。
对于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已有认识。比如在中职补助中,就要求学生办理银行卡,可是,在具体拨款时,还是由学校代理,并非采取直接拨付的方式。之所以不采取这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是有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够,直接给基层学校和学生拨款,牵涉到很多数据整理和事务性工作,这在政府部门看来,不是自己该从事的工作,我国早在多年前就曾宣布要建立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可到现在尚未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又怎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才发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什么事情都不奇怪,淡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7 03:39 , Processed in 0.0352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