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也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片] 武穴茶友.文友.摄友相聚大法寺“灵仙茶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4-10 19:49:41 | 只看该作者
平生第一次感受茶园,感谢也乐的精心组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10 19:51:38 | 只看该作者
林清玄散文:友情的茶

读茶神陆羽的资料时,令我感动的有两处:一是陆羽和师父智积法师的感情,一是陆羽和皎然法师的友谊。
  陆羽是一个弃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他的自传里开头就说:“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名姓都是他自取的,他卜卦得了“渐”卦,依《易经》的 记载:“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鸿鸟逐渐登陆,它的羽毛可以做仪礼用,是很吉详的卦。)
因此,“陆羽”是陆上的羽毛。“陆鸿渐”则是鸿鸟逐渐登陆。从这里,说不定可以看到陆羽的用心与立志。
陆羽不知道是被谁捡到的,只知道他三岁的时候,被复州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法师收养,智积法师看出他根器不凡,九岁时,就教他学习佛教经典。
不知还是佛典对九岁孩童过于深奥,或者是智积法师过于严格,陆羽对佛法兴趣不大,反倒是喜欢诗文创作,放牛的时候常在牛背上学作诗文,到了忘情的地步,时常受到责难,十三岁的时候,陆羽忍无可忍。逃离寺院。
传说陆羽善于烹茶品茗,是受了智积法师的影响,因为他是自幼为智积法师煮茶的人,智积喜茶善茶,在一旁指导他是很自然的事,并非刻意传授。(事实上,茶道的奥妙岂是可以言传的?)
陆羽对茶的领悟力极高,几年之后,智积非陆羽的茶不饮。陆羽不告而别,想来对这位老师父的打击必然很大,传说从此“智积断茶”,不再喝茶了。
这件事传入皇帝[唐代]宗的耳里,感到不可思议,“就召智积入官,令官中的茶师来上名茶,智积只喝一口,就放下不饮了。代宗又秘召陆羽进官,由陆羽亲自煮茶,请智积品尝,智积一饮而尽,忍不住流下老泪说。“这真像是陆羽煮的茶呀!”
代宗才让阔别多年的师徒相见。
这虽然是传说,但这种境界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在生活中常有此等情境,例如广告上说的“有妈妈的味道”,或者像我们惯于去某一特别的咖啡厅喝咖啡,都是心意相通的结果。这种“有陆羽之味的茶”,使我们知道茶道里不只是泡好茶,实有深刻的感情因素。
话说陆羽离开寺院之后,到一个戏班子里当丑角,据说还写了剧本,后来在党陵演出的时候,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亲自教他诗文,还介绍了一位姓邹的夫子教他诗文。
一个懂得茶道的人,必然是有诗心的。陆羽的文名很快就传出来,加上他会烹茶:与李白、杜甫、颜真卿都有来往。安史之乱后,他在苕溪隐居,因为苕溪出好茶的缘故。这时,他和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结为莫逆,经常在一起煮茶论诗。
皎然与陆羽的交情很深,陆羽在自传中形容他们的友谊是“缁素忘年之交”,在皎然的诗里,曾有多首谈到陆羽,有一首是《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俗人在酒中应酬,怎能知道在友谊中喝茶是多么的香呢?
还有一首是《寻陆鸿渐不遇》,是皎然去找陆羽没有找到: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向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清晨就到山上,黄昏才回来的陆羽,恐怕是到山上去采茶了吧!
有一次,皎然和颜真卿,陆羽一起登妙喜寺,写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其中有四句: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皎然是历史上最有诗才的僧侣,他留下来的诗有四百七十余首,许多诗中有陆羽,可见陆羽是个喜欢朋友的人。可惜陆羽的诗多未留传,仅存的一首是《会稽东小山》:
月色寒湖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在[唐代],有当官资格而不就仕的人,称为“处士”。“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荀子)陆羽曾被任命为东宫府太子文学的官,又奉召为太常寺太祝,但是他宁可在隐逸宁静生活,泛舟江湖,寻访山寺,与朋友饮茶谈诗,可见是个解脱了欲望束缚、志行高洁的人。因此,在《茶经》中,他开宗明义地说,懂喝茶的人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恐怕还不够,还要懂得感情,在茶中有着友谊的芬芳。陆羽是个孤儿,但他一生结交了许多好友,才不在他成为茶圣,写下全世界第一本茶的经典。
我每次想到陆羽在自传里写到,他与朋友约定一定守约:“虽冰雪千里,虎狼当运而不侃言也。”心胸便为之震动,仿佛看到防处立在千里的雪原奔赴朋友的茶会,天地中都飘着茶香。茶与酒不同,茶是为更清明,更深刻的友谊存在世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4-10 19:5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在酒桌上谈起的散文《友情的茶》,与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4-10 20:0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4-10 20:09: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新兵老师,今天辛苦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4-10 20:33:14 | 只看该作者
传说陆羽善于烹茶品茗,是受了智积法师的影响,因为他是自幼为智积法师煮茶的人,智积喜茶善茶,在一旁指导他是很自然的事,并非刻意传授。(事实上,茶道的奥妙岂是可以言传的?)
陆羽对茶的领悟力极高,几年之后,智积非陆羽的茶不饮。陆羽不告而别,想来对这位老师父的打击必然很大,传说从此“智积断茶”,不再喝茶了。
这件事传入皇帝[唐代]宗的耳里,感到不可思议,“就召智积入官,令官中的茶师来上名茶,智积只喝一口,就放下不饮了。代宗又秘召陆羽进官,由陆羽亲自煮茶,请智积品尝,智积一饮而尽,忍不住流下老泪说。“这真像是陆羽煮的茶呀!”
代宗才让阔别多年的师徒相见。
这虽然是传说,但这种境界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在生活中常有此等情境,例如广告上说的“有妈妈的味道”,或者像我们惯于去某一特别的咖啡厅喝咖啡,都是心意相通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4-10 20:40:53 | 只看该作者
美女不少,只是于景而言,犹如天外来客。尤其爬满指头的毛毛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4-10 20:48:30 | 只看该作者
六羡歌
          陆羽(1)
不羡黄金罍(2),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3)。    

千羡万羡西江水(4),曾向竞陵城下来(5)。



作者简介:陆羽(733-804)又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人称陆处士、陆文学,唐代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相传陆羽为一弃婴,由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后来他自己按《易》占卦,得《蹇》之《渐》卦,卦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以“羽”为名,以“鸿渐”为字。
  陆羽虽然幼年就被佛门收养,但他不愿学习佛经做和尚。师傅很生气,罚他去打扫厕所,放牛,铲除杂草等脏活累活。可是陆羽很喜爱读书练字,他经常在牛背上以竹当笔,练习写字,读张衡的《南都赋》等。后来因不堪寺院里的清规戒律和苦役,便逃离寺庙到一个杂戏班子当了演员。
  陆羽后来得到天门太守李济物的赏识,资助他到天门附近的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深造,并奠定了他的文学基础。
  唐上元初年,陆羽到浙江湖州居住,闭门读书,自称桑苎翁。结交了释皎然、颜真卿、张志和等名僧高士,经常唱和往还。他还与比他年长很多的释皎然和尚结为忘年之友。皇帝曾下诏书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又任命他为“太常寺太祝”,但他都没有去就职。
  《六羡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注释:(1)羽为弃婴,由西塔寺(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俗家姓陆,故羽取陆姓。智积禅师逝世后,陆羽写了这首《六羡歌》怀念智积禅师。《全唐诗》原注:“(文宗)太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吟六羡其歌。” 智积禅师弟子常吟陆羽这首《六羡歌》
(2)罍(Léi):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制的,用来盛酒和水。《诗.周南.卷耳》:“我姑酌波金 ”。黄金 和白玉杯,均属宝物。
(3)省、台:汗代尚书台在宫禁之中,其时称禁中为省中,故称台省。入省入台,即从政做官之意。
(4)西江水:即陆羽家乡的水。
(5)竞陵:湖北省天门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4-17 19:45:59 | 只看该作者
有品位的活动,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4-17 20:41:3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的活动,美女,美景。。。。。。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7 01:36 , Processed in 0.0720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