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1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川杂志] 【十一期】渐远的“哭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 10: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易  卒

“哭嫁” 这风俗源于何年何月,无从考究,反正在鄂东南盛行已久。旧时,谁家的女儿出闺要是没有“哭嫁” ,就会被指责为“缺教养”、“ 少礼义” 。因此,出嫁前除了母女、姑嫂等相互“哭嫁” 外,亲友及乡邻,尤其是同辈姑娘,都会涌来“送嫁”、“陪哭” ,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动情越好,婚后就会越发旺。

人们这么认为也是有根据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后娘,对前娘留下的女儿相当刻薄,对自己的女儿却如掌上明珠,托在手上怕嗲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前娘女儿长大后,草率地找了个人家。出嫁前几天,为掩众人耳目,天天假腥腥地流眼泪,说是舍不得女儿。临上轿时,更是三把眼泪四把流,边哭边叮嘱女儿要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即使日后生活艰危,也不要回娘家,指望着就此将她扫地出门。

前娘女儿出嫁后,后娘费尽心机,为自己女儿选了个富家女婿,出嫁时不仅满副嫁妆,临上轿时还喜笑颜开地说了不少吉利话儿,指望女儿婆家百事顺利。谁知,亲生女儿到婆家不久,便终日同婆婆吵嘴,闹得家中鸡犬不宁。丈夫劝其不了,欲将她逐出家门,一气之下,她吊死了。

恰恰相反,前娘女儿非常孝敬公婆,夫妻协力同心,没几年工夫就把家庭搞红火了。她叹息后娘孤单,把后娘接到婆家来一起居住。邻居告诉她说,后娘在你出嫁时哭哭啼啼,那是存心咒你啊!但她不是这么看,总是说后娘心疼她、向着她,就因为哭了才发旺些。

自此,“哭了发旺些” 便很快传开了,并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当然,尽管各地“哭嫁” 的形式略有差异,但多半有相同的阶段性。一般在嫁前一个月,便开始“哭嫁了,这属于学哭阶段。此时,姑娘一般不出闺房,前来参与陪哭的,多半是同塆同龄姑娘或婶娘、嫂子们。她们进门后,姑娘得按辈份或年龄依次敬茶,宽裕或讲究的人家,还送手帕。这些陪哭者,多数是来交流感情的,特别是一块儿长大的姑娘们,一旦离开,便恋恋不舍,孩童时的天真生活和后来的一些琐事历历在目,因此哭词也比较丰富,能哭出内心感受和留恋之情。不过,其中也不乏是来学哭的。“哭嫁” 没有固定的哭词和谢词,有些还需要婶辈们指点和提醒,边哭边学。此时的闺房,有时哭声骤起,有时笑声不断。有的家境比较好的人家,这当儿正是女儿向父母和直系亲眷索要嫁妆的机会。比如有人就这样哭过:

我的老子娘啊,我要柏树打凉床啊,
娘耶姨啊,我要柏树打钱柜啊!
樟树木箱四角长啊,四只木箱靠爷娘啊,
女儿全凭娘家看得起啊,还要银洋压箱底……

出嫁前三天,则是“哭嫁” 的高峰阶段,也是母女、姨婶、姐妹们感情流露和难舍难离的关键时期。此时“哭嫁” ,多是真情,没有假意。

出嫁的当天晚上,是“哭嫁” 的最后阶段。挨亲的亲友中女性,全都会集中在闺房,有的陪哭,有的劝阻,看热闹的一层又一层,挤得水泄不通,就连窗戶、门口外,到处都是客人和围观者。散席后的上轿那阵子,牵轿人拉,送轿人扯,母女抱头痛哭,难舍难分,“哭嫁” 到了顶峰。这当儿,也是姑娘索要“送轿礼” 的最佳时候,新娘子搭着红盖头,双手顶着轿门,边哭边呼唤着“我要舅舅舅娘来送我耶娘啊” ,此时舅父非来不可,除了说些“莫哭,莫哭” 之类的劝慰话儿,还得往外甥女手中塞“压轿钱” ,也叫“压荷包钱” 。接着,还要把姑父、姨父、叔父等等亲人一一哭唤到轿前,这样既完成了出闺前的礼节,又收获了上轿时的“压轿钱”。

应该说,“哭嫁” 属于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圣洁而又热闹浪漫的民风民俗。这种纯朴的民风民俗,一直延伸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生活舒适了,许多东西被进步的文化格调替代了。加上如今迎娶一般是小轿车而不是古老的木轿,新娘子往轿车里一钻,“嘀嘀” 几声,风驰电掣,就一溜烟地走了。一位在温州打工的女孩子在出嫁时说:过去“哭嫁” ,是因为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加上年轻人埋怨贫困,借此机会释放内心的郁闷和无奈。现在么年代,么样的生活节奏?时时都能跟父母谈话或见面,还用得哭吗?

“哭嫁” ,再也不能被当代青年所接受,已经与现代生活越走越远了。因此,类似“哭嫁” 等民风民俗,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和追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4-1 11:23:32 | 只看该作者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人們都怕麻煩了  還有就是來自西方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了   不知道這種鄉風習俗還能流傳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5 06:30:10 | 只看该作者
shsong1986 发表于 2011-4-1 11:23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人們都怕麻煩了  還有就是來自西方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了   不知道這種鄉風習 ...

因比渐渐远离生活了,现时已不多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2 11:59 , Processed in 0.0466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