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hl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言献策] 武穴长江边惊现罕见野生江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2-17 16:55:12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见的蛮多..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2-17 23:34:50 | 只看该作者
上学的时候常常见到哦!不过这些年没再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2-18 12:40:05 | 只看该作者
真为那两只小动物担心,因为武穴江段污染比起其他地方更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2-18 22:02:05 | 只看该作者
可恨的是玉湖路开了一家“河豚馆”,网友们发贴讨伐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2-18 22:33:57 | 只看该作者
小精灵重返武穴说明武穴的环境污染治理非常有成效。建议为环保局向市政府报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2-19 09:53:15 | 只看该作者
危言耸听了,兄弟!
我是长年累月的在长江上漂的,那个说它频临绝迹?我们经常看到
2.那个说它的露面是因为被大船影响,才不得不露面的?你的想象力也难免太丰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2-22 12:38:47 | 只看该作者
知道这东西,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还真没见过这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2-22 13:14:53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没见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2-24 00:23:11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少见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3-10 16:19:32 | 只看该作者

野生江豚成群归来 摄影发烧友偶拍罕见镜头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刘艳新/文 通讯员 胡国炼/摄
  武穴市教育局干部胡国炼是个摄影爱好者,喜欢背个相机到处转悠。本月,他两次偶然在江边拍到江中嬉戏的“大鱼”,时而跃出水面,时而逐浪而行,他用网名“拾光映影”将拍到的第一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专家和网友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惊喜地发现,这些“大鱼”就是“消失”很久的野生江豚,有一张照片甚至还可以看到江豚背上的伤痕。专家们呼吁:从鄂州至武穴江段应尽快建立野生江豚保护区,保护这种像大熊猫一样古老的水生动物。
  江豚江中嬉戏
  网友镜头幸运“捕获”
  2月14日早上6时,胡国炼早早地起床,背着相机到江边散步,准备在江边拍摄日出的照片。7时左右,他突然看到几个黑黑的“家伙”在江面嬉戏,偶尔从水里露出水面但时间非常短,并发出很大的呼吸声,像羊叫的声音。当时,几个“黑家伙”的附近正好有一艘大船经过。他当时惊喜大喊“好大的鱼啊!”并立即摁下快门,连拍了几张图片,其中有一张图片拍摄到两个“黑家伙”。
  等他将这组照片下载到电脑上看时,他怀疑这些黑黑的“家伙”并不是鱼,那又是什么呢?
  次日,他用网名“拾光映影”将这组照片上传到大楚网论坛上。好奇的网友将这些图片发给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他专门从事白鳍豚、江豚保护和研究工作,郝博士一看到照片就表示,胡国炼拍到的就是江豚。
  郝博士说,这些年他们一直在省内长江江段考察野生江豚,除了石首保护区外,5年内没有发现过野生江豚的身影,特别是成群结队地出现更是罕见。
  再次拍到江豚
  触目伤痕让人痛心
  胡国炼得知自己拍摄的竟然是罕见的江豚,非常高兴。22日下午,他拿起相机,再次到江边,希望幸运再次降临到自己身上。当他沿着江滩慢慢地走时,遇到一位散步的老人,当这位老人听说他再来碰运气,要拍摄江中嬉戏的野生江豚时,当即表示,不可能再遇到,并说自己已有近十年没有看到江豚了!
  他沿着江滩走了一公里路,正当灰心时,突然听到一阵“咩咩”的叫声,他朝江中一看,“唉呀,好大的一只江豚!”在江面一冲一冲地,时而逆流劈浪,时而随波逐流,他立即举起相机,连拍了几张,终于有两张照片记录了水面的江豚。
  昨日,胡国炼通过网络向记者传来了几张珍贵的图片。他说,有一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江豚背部有伤痕,那是一道白色的口子。他连声感叹,“长江中的野生江豚为何越来越罕见,因为它们生存太艰难了!”
  海事执法人员
  近期多次目睹江豚
  既然摄影发烧友能拍摄到江豚,在江上工作的海事执法人员或渔民是否看到过野生江豚?
  昨日,记者与黄石海事局富池海事处处长熊胜刚联系,他说,近两年,他在江中巡航时没有发现过江豚,但他向记者提供了九江海事局武穴海事处孟处长的电话。
  孟处长称,该处刊江执法大队董志军等人今年也看到过江豚。记者随后又与董志军联系,他说,今年1月下旬,他驾海巡艇在江面上巡航时,发现几只江豚在水面扑腾,但个头小。今年2月10日左右,他再次发现江豚,这次比上次还多,有五六只在一起嬉戏。
  董志军说,他当时也感到奇怪,他有好几年没有看到江豚了。他记得,2000年以前,他在江边经常可以看到江豚,那时看到的江豚个头大,有时看到它们时,是一排排的,在水面扑腾时,发出像羊一样的叫声,场面很壮观,现在很难得看到它们。今年看到两次,纯属意外,令人惊喜!可惜,江豚出水、入水很快,他的相机因速度慢,抓拍不到这样的镜头。江豚在江面出现,一般是出来透气,出现后一般会变天,如下雨、刮风等。
  董志军说,武穴海事处刊江办事处在江边一条趸船上办公,推门便见长江,以前他们吃饭时,丢一块肉在长江里,顿时无数条小鱼游过来争抢食物,非常有趣。现在丢一块肉在江里,难得见到鱼过来抢食。他好几年都没看到江豚了,可能是与食物有关,江豚喜欢成群结队地出来觅食,它们往往并排在江中驱赶小鱼,将它们赶到江边后再捕食。
  另外,近几年难见江豚,可能与渔民过度捕鱼有关,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也可能与渔民非法捕鱼有关,有的渔民用电打鱼,可以将水下10米深的鱼打死,还有的用杀伤力极大的滚钩捕鱼。以前有时看到死亡的江豚,背部就有伤痕。
  长江黄石段
  曾频现死亡江豚
  看到活的江豚,让人感到惊喜与幸运,看到死亡的江豚,则让人感到痛心疾首!
  2006年10月19日下午,滨江公园江边出现一只死亡江豚,此江豚长1米多,已经腐烂。
  2007年7月10日,黄石大桥航道站工作人员在维护航道时,发现一只大江豚死于黄石港江段水面。据介绍,这是他们发现的最大江豚尸体。这只长1.5米,重约35公斤的银灰色雌性江豚,侧浮在江面上,全身多处是鱼钩划伤的痕迹。大家认为江豚死亡原因是非法捕捞。
  2007年11月15日,黄石渔政处几名工作人员用快艇,将一只迷路的江豚送到江心,并目送它游远。此后,这只江豚又曾多次出现在江边。3天后,码头工人发现这只江豚的尸体。经过测量,这只江豚体长149厘米,体重45公斤,大约6岁,是只成年江豚。11月18日,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对这只江豚进行解剖,发现其肠和胃都是空的,估计已经多日未进食,其肺部和肝脏都有病变。这只死亡江豚目前由湖北师范学院生科院保存。
  2007年12月9日,几位钓友在黄石滨江公园江边又发现一只死江豚。当天下午,该江豚尸体由黄石运至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白鳍豚馆,这是一只雌性成年江豚,正处于哺乳期,身长约1.65米,重约70公斤,没有外伤。解剖后发现,江豚的肝部和其余部分内脏颜色发黑,不排除它是受污染致病而死亡的可能性。这已是黄石江段2007年发现的第3只死亡江豚。
  专家曾写提案
  呼吁建立江豚保护区
  昨日,记者将武穴江段出现成群江豚这一消息告诉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教授侯建军,这位致力于环境科学与水生生物研究的教授欣喜地说,“太难得了!”
  侯教授说,长江黄石周边是江豚的重要栖息水域之一,从鄂州杨叶至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76公里。2006年,我国联合日本等7国,用高科技从宜昌至上海江段调查江豚,当时江豚有1200多只,有些江豚生活在黄石周边,因此该区域也是长江江豚主要栖息和索饵场所。
  侯教授建议从鄂州杨叶至武穴江段建立黄石江豚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身为民盟黄石代主委的他还为此写过政协提案。他说,目前沿江有安徽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保护区、江苏省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岳阳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等。
  侯教授说,通过近几年的截污减排,长江黄石周边的水质变好,最近测量除总磷略有超标外,其余项目均达标,所以目前建立黄石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行的,而且从目前的形势,以及江豚成群再现武穴江段来看,刻不容缓。通过建立保护区,成立专门的江豚保护机构,出台保护江豚措施,对江豚活动的通道、摄食和栖息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江豚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侯教授说,一只江豚每天食鱼的总量是它体重的四分之一,有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环境,江豚才能够生存、繁殖。他建议,建立保护区后应杜绝渔民在此江段捕鱼,各地政府将渔民请上岸,财政对持证渔船进行补贴,并对渔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改行。目前,有一批汉川渔民常年在富池、武穴一带捕鱼,应将他们请走,相关部门特别要严厉打击用电捕鱼的违法行为。
  昨日,黄石水利水产局副局长余炳华说,武穴江段出现成群结队的江豚令人惊喜,这说明长江水生环境变好,沿江两岸的渔政部门应深入调查和采取保护措施。建立黄石江豚自然保护区的建议非常好,但首先要通过多方调查和论证,因跨地区,可以由我市提建议,由省里向国家申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5 01:01 , Processed in 0.0535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