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阿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穴名人] 武穴名人大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6-26 09:47:12 | 只看该作者

武穴名人郭超人

<p><font size="4">&nbsp;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font></p><p><font size="4">一支饱蘸激情、挥写历史风云的笔,从此永远停住;一颗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心,仿佛仍在燃烧──各界人士今天上午挥泪送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闻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font></p><p><font size="4">6月15日走完65年人生旅程的郭超人,直至逝世的前两天,还抱病主持新华社社长办公会议,为他毕生奋斗的“建设更大更强的世界性通讯社”事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font></p><p><font size="4">得知郭超人病逝的噩耗,江泽民、李鹏、朱(金字旁容)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吴仪、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邹家华、吴阶平、彭(佩去人旁加王旁)云、何鲁丽、曹志、丁石孙、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肖扬、韩杼滨、叶选平、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任建新、李贵鲜、陈俊生、张思卿、钱正英、马万祺、胡启立、陈锦华、白立忱等同志,分别以各种方式对郭超人的逝世表示哀悼,对他的亲属表示慰问。</font></p><p><font size="4">郭超人1956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西藏工作,在那里工作了14年。作为新华社记者,他在44年的新闻生涯中,抒写过西藏百万农奴埋葬农奴制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报道过我国登山健儿第一次把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颂扬过亿万人民在驯水征战中创造的可歌可泣的业绩,记录过“四人帮”一伙被押上历史审判台的庄严一幕,讴歌过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写下的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结集出版为《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非洲笔记》等。他的新闻论著《喉舌论》,凝集着他走上新华社领导岗位后,对党的新闻工作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通讯社实践的思考与探索。</font></p><p><font size="4">郭超人1934年10月生于湖北广济县(现武穴市),历任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社长、党组书记,是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作为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负责人,郭超人曾任第九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通讯社组织主席。 </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6-26 09:48:09 | 只看该作者

武穴名人方掬芬

<font size="4">方掬芬,话剧女演员。湖北广济(今武穴)人。苏州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肄业。195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训练班。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副院长,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在《岳云》、《报童》、《以革命的名义》等儿童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善于运用形体动作细节和性格化语言刻画儿童少年个性特征。著有《漫长的童年》。 </font>

点评

蔡国庆是不是方的儿子?  发表于 2013-9-13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6-26 09:50:18 | 只看该作者

武穴名人陈播

<font size="4">湖北广济(今武穴)人。1938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入延安抗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七分校文工团编辑、副团长,抗大七分校文工队队长。1945年手任晋绥军区宣传队队长,西北野战军战斗剧社副社长、社长。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文化部副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总政文化部顾问,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顾问,中国文联第三、四影协书记处书记和第三、四届常务理事。 </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7-3 22:28:47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保明</b></font></div><div align="center">很多人都知道,原子就是核能,原子在重核裂变和轻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br/><br/>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有一个专门机构——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它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从事原子能农业应用的科研单位。这个机构的“掌门人”就是土生土长的武穴人,他叫张保明,现任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在中国原子能农业领域释放着不同寻常的“能量”。<br/><br/>张保明,出生于贫瘠的横岗乡村。看到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仍混不到肚儿圆,他自小便萌生出学习掌握科技,提高种田水平,改变家乡面貌的理想。1975年,张保明高中毕业,成了方圆十几里的第一个高中生。公社党委看上他了,把他选到横岗农技站,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这样他迈出了探索农业高产高效秘密的第一步。<br/><br/>1977年,高考恢复了。他如愿以偿地考入华中农业大学。<br/><br/>1981年,大学毕业的张保明被国家农业部“抢”了过去,把这位品学兼优的苗子分配到农业工程局。可他不改初衷,志愿到环境恶劣的地方从事农业科研与推广,释放自己积累的科技知识能量。几年下来,他走进“天苍苍,地茫茫,风吹沙飞显荒凉”的大西北,参与柴达木盆地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研究;奔赴黄淮海平原,参与盐域地综合治理工程典型规划设计的研究。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他个人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br/><br/>1990年,从河北荐任丘市挂职担任科技副市长回京的张保明来不及一洗风尘,又远赴贵州开展科技扶贫。有人为他鸣不平:“保明亏了,刚回来又要下去。”可他笑着说:“能够在生产一线,把自己所学的科技知识用上去,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我这不是亏了,而是赚了!”他充满激情地在云贵高原上撒播科技的种子,带领农民实施玉米“丰收计划”。从良种引进到育苗移栽,从应用技术推广到田间生产管理,张保明是“指挥员”,更是技术员,确保玉米亩产平均增收20%,使贵州不少地区“玉米经济”初成雏型。<br/><br/>儿时的愿望如“原子”般释放着张保明身上的潜量,催逼着他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近成功,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1990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1992年升任所长助理,1994年出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成为农业部系统司局级领导;1997年,他调任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党委书记,1999年兼任所长,成为中国农业技术最前沿领域的科研“掌门人”。<br/><br/>张保明带着他的同事和属下揭开了原子能农业应用的一层层神秘面纱:农业辐照中心通过核能诱发突变和相关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获得了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通过核射线辐照,开发了农副产品和食品保鲜、杀菌新技术;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探索空间环境诱变农作物的作用机理,获得农作物新种质和优良新品种,走在了世界前列。害虫防治研究室利用核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成功地实现了亚洲玉米螟、桃小食心虫和棉铃虫等重要害虫的人工饲养,确定了一些害虫的辐照适期和辐照不育的剂量,只要将经过核辐照的害虫放回自然与野生虫交尾,可实现后代害虫的不育,从而灭绝害虫……张保明领导他的原子能应用研究所,有效地将核技术、空间技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及产后加工等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农业放射生态、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应用、辐射不育防治害虫、农用标记化合物的研制和电镜质谱分析等方面,在国内外同行中形成了特色优势。<br/><br/></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7-3 22:30:09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清友</b></font></div><p>密云水库—这个承载着中国首都北京首要供水源的中国华北最大的水库,王清友是它的主要设计者;新辛迪亚水利枢纽—这个改变象征人类文明之源的幼发拉底河面貌的伊拉克最大的水利工程,王清友是它的技术总负责人;三峡工程—这个动态投资高达2039亿元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壮观的水利建设工程,王清友是它的技术专家……<br/><br/>今年七十花甲的“治水大师”王清友,出自北京清华园,来自大金仓头埠。他的家乡得水独优:由于武山湖水路通畅,商贾云集,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乡。1932年,“治水大师”出生在仓头埠一个家境不错的农民家庭。武湖明月、武水波涛、武山倒影,使王清友自小对水就滋生莫大的眷恋和钟爱之情。然而,仓头亦为水所忧。水利不兴,水患不停,水灾不断,又使他过早地产生了驯水治水的强烈愿望。<br/><br/>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正是这一年,一场特大洪涝灾难不期而至,淹没了湖圩,淹没了庄稼,也淹没了王清友一家安宁的生活,又因家庭突发事件,17岁的王清友辍学回家,按照家人的安排务农求生。但他知道: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治水。于是,他立下“学科学治水患,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志向,硬是靠着助学金、打着赤脚读完了高中。<br/><br/>1953年,王清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系。在清华园,他有幸成为张光斗、张任等“治水泰斗”的得意弟子,他那强烈的治水理想和为理想而发愤求学的刻苦精神,受到“治水泰斗”们的青睐和器重。从而使他很快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水利技术工作者中的佼佼者。<br/><br/>1958年,国家计划在北京密云县修一座超大型水库,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首都缺水的问题。这是一个受到周恩来总经理经常过问的重大过程,也是新中国在一穷二白情况下动工兴建的一个特大工程。清华园的优秀“治水学子”王清友挑起了“大梁”,先后担任设计组副组长和组长,负责全面设计工作。<br/><br/>王清友走马上任了,一干就是12个春秋。他同千千万万个水库建设者一样,住一样的席棚,吃一样的黑窝头。冬日里,寒风刺骨,呼呼地掀拽着席棚,棚内棚外都似冰窟,来自南方的王清友硬挺着去实地踏勘,无论河汊、河谷,都留下他的足迹,以致留下个关节炎这个终身之“恙”。12年间,他全程参与了水库的修建、完善、加固和抗震三个时期的技术设计工作,完成了380张图纸、50册计算书、20篇生产报告、35万字工程总结,“潮河主坝”、“九松山副坝”、“北白岩土坝防渗墙”、“白河抽水蓄能电站反调节水库”、“走马庄隧道加固和大跨度渡槽”等一批工程设计至今仍被推崇为“设计经典”。密云水库完工之时,首都人民欢呼雀跃,当时媒体大肆演染,称“王清友同他的导师们给北京人端来了一碗清水”。<br/><br/>1986年,王清友被请到了伊拉克。那里,有一项伊拉克举国上下关心,世界业内人关注的水利建设工程,有一项由中建六局承建的我国对外承包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涉外水利建设项目——新辛迪亚水利枢纽工程。这项静态投资2.5亿美元的巨大工程,旨在保护、开发与长江一起并列为人类文明之源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比利斯河的丰富资源,是伊拉克水利建设的最大的“国字号”工程。<br/><br/>把祖国荣誉当作职责,把治水事业视为神圣,54岁的大师“出马”了。他远渡重洋,飞赴工地,应聘担任了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组长。在工地,五十好几的“小老头”成了“拼命三郎”,一处处河坝、一道道船闸、一条条鱼梯、一座座桥梁,他都亲临一线,以自己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拦河坝、船闸、电站、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32项工程的建设中,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赢得了伊方“博士团”伸出的大拇指和钦佩的目光,确保中建六局按期向伊拉克政府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1992年4月,全世界瞩目北京。在人民大会举行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三峡建还是不建”将尘埃落定。4月3日这天,王清友从中午就坐在电视机前,注视着屏里的会场,注视着会场上那鲜红、灿烂、耀眼的国徽和国旗,等待着表决结果那牵动人心的那一刻。历史期待着这一刻。已将治水与自己生命融为一全的王清友,比更多的人体会到“等待的切肤之痛。三峡问题争议了73年,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几乎耗去了一个世纪。长江洪水不治,中国人梦也不宁,中国水利工作者夜不能寐。他是多么渴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山峡上马,能亲自为三峡效力啊!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终于盼到了。<br/><br/>王清友梦寐已求的夙愿终于实现了。<br/><br/>1996年,他出征“三峡”,被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聘为二期围堰建设专家组专家。“这一生,能参加这样的工程,壮哉!”于是王清友激情满怀,倾其所“学”。二期围堰防渗墙设计,是整个三峡工程核心的技术之一。经过一次次踏勘、一次次思考、一次次反复论证,王清友和国内一些专家提出采用塑性混凝土筑建防渗墙!这一设计方案,“老字辈”的大师点头颔首,信服认同。其实,在新辛迪亚水利工程中,他就主持了防渗墙塑性砼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回国后,他又在十三陵电站、黄河小浪底工程进行应用,并加以改进完善。大师艺高胆大,用塑性混凝土建成的三峡防渗墙防渗效果良好,创造了世界奇迹。<br/><br/>作为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的一位知名教授,王清友还参加过广东寮尖东莞香山大道设计,组织指导广深高速公路两座桥梁的施工,组织实施了珠光建筑设计、珠海国际工程咨询等大型建<br/><br/>设工程的技术实践;更热心教学,潜心科研,为培养新生代“水师”而传道、授业、解惑。即使进入花甲之年,他仍然同时为本科生、培训生、研究生、博士生上基础课,先后开过《水工建筑物》、《水工钢筋混凝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施工》、《高等力学》、《国外承包工程技术管理》等课程;手所手地教学生增才干、长本领;还率领学生从事科研,在塑性混凝土防参墙研究与推广、修建防渗结构应力对比研究、软土地基桩基研究、粘性土抗裂缝及土石坝滑坡的研究等课题方面,培养了一批崭露头角的“明日大师”……<br/><br/>治水“大师”代代传续,治水事业代代创新。王清友为此骄傲而自豪,为此还在奉献<br/><br/>余热……<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7-3 22:31:32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乘务长梅宏</b></font></div><p>今年27岁的梅宏,如今已有9年“空姐”的历史。她出生于一个飞行世家,父亲是国航飞行总队一位技术最棒的机长,母亲是中国第一代“空姐”,长期为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做乘务服务,是国航系统“明星级”人物。从小耳闻目睹,使梅宏对蓝天多了一份热切向往,对“空姐”事业多了一份急切追求。1993年,高中毕业的梅宏考入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当上了一名许多女孩梦寐以求的“空姐”,开始秉承父亲对蓝天的挚爱,继承母亲对乘客的微笑。<br/><br/>刚上蓝天,梅宏便发现“空姐”职业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那么浪漫。形形色色的乘机旅客并不仅仅满足于一杯茶、一份餐等物质上的享受,他们更多的希望在飞机上能够得到像家一样的温馨之情。这就要求机务人员,特别是作为乘务人员的“空姐”,必须面对一个个陌生的乘客,送上自己的真诚的关爱,付出自己真挚的微笑。从此,梅宏的微笑成了她生活中的主流色彩,成了她性格里的绝大部分。每一次同乘客的交谈,流出自然的微笑,每一次与乘客交流,露出无私的微笑;心情好时,笑得那么开心,心情坏时,笑得仍那么甜蜜;微笑不但装在心里,挂在脸上,刻在眉间,而且渗透到梅宏在机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播撒到天南海北、境内境外的每一位乘客心中。<br/><br/>有一次,梅宏带班从北京飞海口,由于海口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飞机无法降落,只能备降南京。旅客们得到这个消息通知,一个个情绪激动,无名之火冲乘务人员发泄。梅宏直起身子,走到客舱中间,一脸微笑,反复解释。正当让不少旅客的心情渐渐平静的时候,一位旅客气呼呼地说:“什么天气不好,别骗人了,你们国航的飞机从来没有正常过。”她赶紧走过去,微笑地说:“实在对不起,我是本架飞机的乘务长,对于航班延误带给您的不便,我代表全体机组向您表示歉意。您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备降完全是为了您和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听了她的话,那位旅客不再大声叫嚷,语气缓和了许多:“飞机延误不能怪你们,我实在太着急了,爱人在医院生小孩,我真想早点赶回去!”梅宏微笑着:“不要担心,您爱人一定会顺利地为您生个胖小宝宝。看您一脸福相,一定会母子平安的。我代表全体机组人员恭喜您!”几句话说得旅客眉开眼笑,怒气不再:“借你吉言,刚才我心急了,脾气大了,我向你们道歉。”真诚的微笑化解了旅客们的不安,亲切的话语安抚了旅客们的不平静的心,客舱中沉闷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每一位乘务人员都出来与客人聊天……时间慢慢过去,海口天气转好,飞机重返蓝天,一小时后到达海口机场。临分别时,梅宏拿出飞机上的玩具送给那位旅客:“祝您的小宝宝健康、快乐!”客人十分感动:“谢谢你的祝福,谢谢你的微笑……”<br/><br/>父母的言传身教,自己的实践历练,梅宏的微笑一天天成熟起来。1995年,由于她的微笑出类拔萃,被选去飞国际航班;1999年,同样由于她的微笑卓尔超群,被选去飞首长专机,直接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为此,她自加压力,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中,相继自学了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十多种国家语言,还发奋4年,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士学位,使她那更具文化内涵的“中国微笑”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走进了多不胜数的旅客之中,走近了光芒四射的焦点人物群体。近年来,梅宏的微笑不但获得港首董建华、澳首何厚铧、媒体大王默多克等世界级人物的称赞,而且受到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2000年7月,江总书记在飞赴莫斯科参加海上七国首脑会议途中,一再称赞她的微笑“不简单”;2001年5月,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和夫人朱琳在出访途中的宴会上,微笑地接受了梅宏的敬酒;2000年6月,素以严肃著称的朱镕基总理被她的微笑所感染,在机舱亲切地与她合影留念……中国的大人物与中国的一个小人物,共同向世界定格了一个个“中国式”的微笑。<br/><br/>“小人物”梅宏的微笑,不光属于她自己和她的家庭,更多的是属于同事,属于国航,属于中国。<br/><br/>“小人物”梅宏的微笑,不光是在展示“航空小姐”的风采和现代女性的丰姿,更多的是在展示中国表情,展示中国形象,展示中国魅力!<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7-3 22:32:37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永磁专家夏平畴</b></font></div><p>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98年6月2日。<br/><br/>这一天,在世界科技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从休斯敦“肯迪航天中心”跃上九天,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承载着人类探索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br/><br/>这一天,让亿万中国人欢欣鼓舞: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制成功的人类历史上首个用于太空科学实验的大型磁体——阿尔法磁谱仪的最关键设备,随着“发现号”冲出地球。<br/><br/>这一天,令武穴人民骄傲:担任“发现号”永磁体项目总负责的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永磁专家夏平畴就是出生于梅川夏柳村的武穴人。<br/><br/>1938年,夏平畴刚满一岁,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铁蹄贱踏了原本富饶的武穴。为了躲避鬼子的魔力,夏平畴一家颠沛流离,辗转来到贵阳。1945年日本投降,全家又回到夏柳,平畴终于安定下来,在当地读私塾。谁知,1948年,国民党垂死顽抗,迫于无奈,全家再次迁至贵阳。1949年全国解放,夏平畴拿着国家助学金读书了。<br/><br/>少年夏平畴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白天上课,晚上还想方设法地找个安静地方看书。那时,学生睡的都是大通铺,只点一盏灯,光线不好,加之寝室吵吵闹闹,夏平畴每天天一黑就躲进寝室旁食堂的米仓,点支蜡烛坐在米上看书。1955年,从贵阳一中高中毕业的夏平畴一举考入了重庆大学机电系。“宝剑锋从磨砺出”。5年后,他步入了被称为我国最高科学殿堂的中国科学院。<br/><br/>41载寒暑春秋,他在这片沃土辛勤耕耘,矢志不渝。从最初的电机项目研究开始,夏平畴一步步走近磁场,走进磁场,驾驭磁场、运筹磁场。磁场无处不在,磁场深藏奥妙,在磁场运筹的夏平畴开始将磁场中一个又一个神秘面纱揭开,将磁场中一个又一个复杂的运简化,使之成为一个又一个被驯服的,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先进工具。<br/><br/>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他与广州机床研究所合作,运用永磁电机及永磁磁场数值分析技术制成了我国首台用于数控机床的永磁直流何服电动机。80年代后期,夏平畴作为主要参加者又一次研发成功“SP—15柱磁其振成像系统”该系统一度获得当年的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花了5年时间,又一次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用于医疗诊断的CT机的磁共振体,让“磁”为人类健康服务。90年前后,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为了适应永磁电机计算机自动设计的需要,夏平畴又开展了永磁场有限无分析技术的研究,一举研制成功磁场分析、设计软件系统为今后我国有关永磁研发的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br/>除了一项项研究成果,夏平畴还担任博士导师,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讲授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引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运筹磁场的夏平畴被一步推向国内权威永磁专家的位置。还曾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COM PUMAG中国联办公室主任。1994年,世界各国众多物理学家走在一起。他们在酝酿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计划——探测太空是否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而探索宇宙的成因。然而,探测用的磁谱仪需要的重量轻、磁场强度大的永磁体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来。美国专家的方案经论证被否决了。前苏联<br/><br/>专家的设想经论证被否认了。负责“发现号”磁谱仪研制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宗西肇中心急<br/><br/>如焚。<br/><br/>就在这时,就在从多科学家为之紧锁眉头的时候,夏平畴与科院电工所学长韩朔及冯之鑫教授合写的一篇关于制造大型永磁材料的文章在国外物理学杂志发表,引起了丁肇中教授的关注。丁教授立即飞赴北京,与夏平畴和他的同事共商大型永磁铁研制大计,希望在磁场运筹多年夏平畴拿出一套方案。夏平畴内心激动不已:如果能研制成功,这将是中国人的光荣,也将是世界科技的又一进步。连续三天三夜,他闭门不出,一套套方案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本本参考书籍资料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到窗棂的时候,夏平畴的设计方案日渐清晰:“发现号”的永磁铁必须无铁、无漏、无不均匀。坐在北京饭店等得焦灼不安的丁肇中先生听了他的方案,紧锁的眉头扭在一起:“三无”方案是不是幻想?夏平畴从自己背来的几十公斤演算资料,——为丁先生讲解。讲着,讲着,丁先生深深被吸引住了,他感受到夏平畴的“三无”设计思想与自己作为物理专家的思维达成了高度一致。很快,美国能源部和宇航局批准了夏平畴的设计方案,并确定委托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着专磁体研制。<br/><br/>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夜,也不知碰到了多少个问题,始终在磁场运畴的夏平畴和项目组成员终于研制出重约1.9吨,磁场中心强度高达1400高斯的阿尔法磁谱仪的大型磁体,比要求磁体重量最高限度还少100公斤。夏平畴成功了!阿尔法磁谱仪成功了!1988年,夏平畴和他的“阿尔法磁谱仪”被评为全国科技十大新闻……<br/><br/>磁场无处不在,磁场应用无边。65岁高龄的夏平畴仍在磁场运筹不己。他正有领头开展着石油油井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人体骨结疏松的磁疗方法。污水磁分离处理技术人体左心辅助用<br/><br/>磁传动血流泵等,在国内外领先的项目的研究,将我国稀土资源和材料生产转变为高水平的永磁产品,尽快形成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作为自己的一种历史责任,老骥伏枥志千里,不用扬鞭自奋蹄……<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7-3 22:39:59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北京美雅服饰公司总经理张在正</b></font></div><p>他是中国八亿农民中的一员,也是千千万万个进入都市创业,扎根都市发展的农民的农民代表。经历20年的曲折坎坷,他终于圆梦北京,成了北京天海服装市场上最大的工服加工生产商。昔日武穴“小裁缝”,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出都市弄潮的人生活剧。<br/><br/>1967年他出生于四望山下一个叫紫石村的穷地方。种了一辈子田地的父母期盼他能平安长大,给他取了“狗儿”这个“贱名”。至今,乡里乡亲除了他的师友和亲朋,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个堂堂正正的学名:张在正。<br/><br/>1982年,读书比伙伴晚两年的“狗儿”该上高中了,可家里已没有能力让他扇动求学的翅膀。他知道,只要张开那双翅膀,自己一定能飞越一个个能称得上“都”的城市天空,但他更知道,在一个连石头都是紫色的村庄中,一对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离开过四望山的农民夫妇,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承载儿子越飞越远的梦想。“道路靠自己摸索,命运靠自己改写!”他打算先好好学门手艺,然后再好好合计前程。苦于个头不高,能“走四方”的木匠、泥瓦匠都不适合,“狗儿”只好拜师学了裁缝。于是,张在正开始了裁剪世界、缝制生活的人生历程。<br/><br/>1985年,18岁的热血男儿张在正“出师”了。由于有一技在身,初出牛犊的“都市”之梦,与他青春的激情一起在不停地律动。他扛着缝纫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四望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进都市,混出名堂!那时,他口袋里只有20多元钱。20多元的盘缠能走到哪儿?伫立在武穴江边,他想也没想地选择了九江,既因为到九江只要几毛钱的路费,更因为九江是东吴的国都。<br/><br/>轮船停靠九江港,张在正又不知何去何从正。当他彷徨之中,与一位好心的同乡大妈不期而遇。在九江以拖板车为生的大妈收留了这个都市寻梦的小老乡,让他在自家门口摆出缝纫机,揽些零星的活计安顿求生。3个月过去了,吃了上餐愁下顿的贫困生活没有丁点变化,张在正苦闷不已。一天傍晚,他不由自主地来到码头,看着江水东流,望着白鹭高飞,生发出“何处圆梦”的无限感慨。一位陌生人走过来攀谈,张在正一古脑地诉说了自己的苦闷与梦想。当他得知陌生人来自景德镇,脑子里立马闪过“瓷都”二字,相信那儿将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于是,他又一次背起缝纫机,来到这个冠称为“都”的城市。<br/><br/>落脚瓷都,他勤快地为城里人裁裁剪剪、缝缝补补,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有小有积蓄。3年后,做梦都想在都市发展产业的张在正,试着涉足瓷器生意,谁知,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帮他进货的朋友以次充优,让他欠下了不少的债务。他苦不堪言,倾其所有,还清债务,怆然离开了“瓷都”这个伤心之地。<br/><br/>回到四望,漂亮能干的张巧兰做了他的新娘。1989年,蜜月刚过,张在正又呆不住了,他还要出去闯荡,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茫茫世界,他又该去向何方?“古都西安,那里一定有我们的立身之地。”贤惠的妻子同意了他的决定,还从姐姐那儿借了200元钱作为他们仅有的费用。<br/><br/>到了西安后,张在正干的还是老本行。夫妻俩没日没夜地加工成批服装,批发销售,生意日渐红火。然而,好景不长。一个骗子的黑手遮盖了他们日渐晴朗的天空。张在正万万没有想到,生意场上的朋友帮他们办的是假暂住证。而被民警抓住的骗子反过头,又张狂地向他索要2万元赔偿。无奈之下,夫妻俩带着从家乡招来的10多名员工偷偷地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br/><br/>是雄鹰就要展翅飞翔,是水手就要不停弄潮。1992年10月,阅历丰富的张在正执拗地开始了他新的都市之旅。这次,他选的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城。他带着妻子、带着梦想、带着20多名同乡员工,在木樨园服装批发市场租了处摊位,在城郊开了个服装加工厂,开始打造自己都市弄潮的崭新事业。<br/><br/>到了1996年,夫妻俩勤扒苦做,诚信经营,在“天海”市场小有名气,家底也丰厚起来。如何把家业盘大?他在思考,在尝试。正是这一年,他试着做了一批中式服装,并排挂在摊位一处并不显眼的位置。然而,就是这套适合酒店服务生穿着的服装给他带来了成就大事业的好运,订单一批接一批,张国正负责管外销,妻子坐镇抓生产,一帮子伙计们加班加点,每天都要完成好几百件的加工任务,仅这一款式,张在正就赚了近20万元。这一赚,让张在正开了窍:人无我有,市场不愁:人有我优,发展无忧!他将“天海”所有的摊位跑了个遍,见整个市场上工服生产加工还少有人涉足。利润可观,市场看好,于是,他停下了时装加工的业务,把事业发展方向定位在加工系列工服上,并果断地添置设备,扩大厂房,增加员工,相继开发生产了100多种不同款式的工服品种,适应了不同行业对产品的要求,成为“天海”最大的工服加工商,还出口到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br/><br/>从吴都到瓷都,从瓷都到古都,从古都再到首都,他终于圆梦了。20年摸爬滚打的张在正,每逢与重要客户到酒店洽谈,昔日的“狗儿”会自豪地说,北京亚洲大酒店的员工制服是我加工的,北京凯莱酒店的员工制服也是我加工的……<br/><br/>“狗儿”的自豪,不正是中国农民的自豪么?他们昨天迫切地向往都市,今天终于豪迈地走进都市!<br/><br/>张在正的成功,不正是中国农民的成功么?他们今天为园梦都市而苦苦奋斗,明天将为入主都市而傲立潮头!<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7-3 22:41:12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彭友良</b></font></div></font><p><font size="5">是闻名世界的“863”计划中植物病理研究项目的攻关带头人;他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中国跨世纪人才”……<br/><br/>24年前,沿着太白湖畔的乡间小道,一位17岁的农家孩子莽莽撞撞地走进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门;24年来,循着湖北武汉——日本东京——首都北京的城市轨道,这位农民儿子风风光光地走进了中国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最高境界。<br/><br/>他,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彭友良。<br/><br/>1961年,武穴太白湖畔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既喜上眉梢又愁眉不展。他们为头胎生个男孩而欢喜,却又为吃上餐愁下顿的生活多了张吃饭的嘴而忧虑。这位被父母取名为“彭友良”的男孩,自生下来就注定与中国农民吃饭问题联在一起,每当他被出工的父母带到田间劳作,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禁不住东张西望,心里一个劲地嘀咕不停:眼前这一片片参差不齐的稻子,要是没有病害虫灾,那么收成不就多了?大人们不就高兴了?这一“嘀咕”如同一颗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深深埋进彭友良幼时的心田,当他渡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岁月,在既将迈入华农大校门的那一刻,这颗早就生根了的种子突然发芽,忽然开花,猛然结果,让他作出了“向农作物病虫害宣战”的人生抉择。<br/><br/>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彭友良以一个农家孩子的韧性扎进农业知识的海洋中深潜求知,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成为华农大的高材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1983年,彭友良以优异成绩被选派出国深造。他东渡日本,在异国他乡,攻读植物病理学,以优秀的考分和论文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期盼,1991年,彭友良谢绝一切“留在国外发展”的劝阻,毅然结束8年留学生涯,进入中国农业大学任教,第二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次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中国最高农业学府里最年轻的教授……<br/><br/>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家孩子彭友良用15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从1993年起,他开始在中国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一领风骚,人生履历表上也开始闪烁着一道道耀眼风光:<br/><br/>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跨世纪人才”;<br/><br/>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br/><br/>1996年,再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励,累计获得奖金100万元;<br/><br/>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br/><br/>1995、1997年连续两次成为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报道人物;<br/><br/>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聘为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br/><br/>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863”和“973”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br/><br/>到2002年,带硕士生、博士生50多人,已有16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13名学生出国留学,2名学生晋升了教授……<br/><br/>“风光”后的农家孩子彭友良把这一切看得很淡。他说:“学问之道在于探索,只要有探索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有所作为;同时,学问之道永无止境,每攀上一级台阶,就会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每深入一步钻研,就会发现更深的奥秘。”从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语中,人们看到,农家孩子彭友良令人称道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更多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人们相信,大学教授彭友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无限的风光!<br/></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7-3 22:42:01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4"><b>武穴名人:北京中地时代软件工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陆争鸣</b></font></div><p><font size="5">有人描述说,21世纪的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迅速地改变着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的一个个层面……<br/><br/>有人形容说,21世纪的IT业竞争血雨腥风,各路英豪打拼,“诸子百家”争斗,无情地生发着一幕幕“弱者出局、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故事……<br/><br/>在首都大北京,在京城IT界,38岁的陆争鸣雄心万丈,“争鸣”十年,使他作为始创者之一的北京中地时代软件公司赫然成为全国地理信息系统(GIS)研发行业的“龙头老大”,他本人因此也在全国IT界“扬名立万”,被业内人士惊称为“IT黑马”。<br/><br/>“黑马”来自于鄂东武穴市。1964年金秋十月,四望镇一个名叫陆政的小山村里的一个普通的陆姓家庭喜添“男丁”。读过几年私塾的男主人望子成龙,给这个男孩取了个含意直白但寓意深远的名字:陆争鸣。从此,身负父辈们出人头地的期盼,肩背乡亲们走出山村的期翼,陆争鸣一路成长,一路拼杀,一路争鸣。<br/><br/>1980年,年仅16岁的高中生陆争鸣“一鸣惊人”,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物探系计算机专业,在当地第一个跳出“农门”,跳入“龙门”。<br/><br/>1984年,20岁的大学生陆争鸣又“一鸣惊人”,由于品学兼优,被分配到国家地矿部计算机中心,在偌大的首都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地;<br/><br/>1985年,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小伙子陆争鸣再次“一鸣惊人”,被地矿部推荐进入中央讲师团,如“钦差大臣”一般巡回在伟人辈出的三湘大地,讲授科技知识。<br/><br/>年轻有为、前途无量……被这些耀眼而贴切的词汇包裹着的陆争鸣,如果不再去“争鸣”,实现这些词汇所描述的目标必定会“一帆风顺”。然而,陆争鸣还要陆续“争鸣”!他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天平、单位的天平和专业的天平上,用几乎挑剔的标准丈量自己的“争鸣”本领,探寻自己的“争鸣”方向。一番丈量探寻下来,他得出结论:看好自己的行政机关,并不适合自己的发展;相反,自己钟爱的IT业却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产业,自己应该有所作为!<br/><br/>于是,1993年,29岁的公务员陆争鸣又一次“一鸣惊人”,走出千万人羡慕不已的国家部委机关,舍弃千万人梦寐已求的“金饭碗”,辞职下海,进入北京长地计算机公司。凭借优秀的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以及对I T业运作规则、市场组织的特殊悟性,陆争鸣如鱼得水,才两年时间,由项目经理攫升为公司副总经理,成为京城IT界的“蓝领”人物。<br/><br/>正当“长地”如日中天的时候,已小有积蓄的陆争鸣又作出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选择:激流勇退,以退为进。1997年至1999年,他为了攀登IT业的制高点,从I T业风云际会的前台退到幕后,加盟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以图从理论政策、技术、市场的全局上给自己“加油充电”。在这里,他前瞻性地了望到地理信息系统(G I S)研发的前景,整体性地掌握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土地规划利用管理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到GIS纵横延伸的走向与方法,结识和相会了一批G I S研发、推广应用的帅才、将才、干才,特别是得到中国G I S“掌门人”,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信才教授的赏识和器重。<br/><br/>机遇总是为有心人而准备的。2001年,沉默了700天的陆争鸣“出山”了:他与吴信才教授等G I S精英携手合作,以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城市为目标,以振兴民族软件为己任,合股组建了北京中地时代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出任常务副总经理。<br/><br/>“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吴信才教授的带领下,陆争鸣坚持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双管齐下”,驾驶他的“北京中地号”扬帆远航,已成功开发出城市规划、通讯管网、供水管网、燃气管网、综合管网、电力管网、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环境监测,以及GPS导航与监控,作战指挥等一系列应用系统,先后被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部委列入向全国推广的高科技产品,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863项目计划。在市场推广上,“北京中地”拥有自主版权的G I S软件平台M A P G I S,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G I 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拥有23家分公司和代理商,并建立起100多个规模较大的制图中心,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在内的国内外用户发展到1万余个,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用户量全国第一。<br/><br/>中地发展在全国IT业倍显风流。江泽民、李鹏、李岚清、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高度评价中地公司为国家信息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对辉煌的成绩,陆争鸣没有丝毫的满足,他眼前有许多争鸣的目标:公司上市;进军欧美市场;覆盖全国500个大中城市……只要时代在发展,在前进,他一定会永远与时代争鸣!</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4 17:05 , Processed in 0.0661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