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07|回复: 0

鲜榨果汁,喝进多少添加剂?已成行业“潜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3 1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日前,仪征马集费先生向工商部门反映了一件令他气愤的事:他们一家三口在某饭店就餐时,为女儿点了一杯“鲜榨橙汁”;饭后不久,女儿就上吐下泻。送到医院后,大夫说是吃了不卫生的食物。
  大家一起吃饭,为什么只有女儿“吃了不卫生的食物”?费先生将疑点指向了鲜榨果汁。他再次来到那家饭店,悄悄找到果汁加工点,眼前一幕让他震惊:加工者将浓缩果汁倒进杯里,然后打开自来水龙头,直接往里面兑水……
  工商暗访
  加了料,三片木瓜一扎汁
  接到投诉后,仪征工商部门执法人员于近日对一些餐饮店展开了暗访,目睹了“鲜榨果汁”的出炉过程——
  在某酒店,工作人员在一台搅拌机中放入三四片木瓜,随后从一无任何标签的塑料瓶中倒出黄色液体加入搅拌机,又用汤匙从三盒粉末中各挖出少许加入,再加水搅拌,一扎木瓜汁就出炉了。闻起来香味扑鼻,看上去橙色诱人,每扎标价48元……
  工作人员称,如果是纯果汁,对于木瓜等汁水不多的水果来说,两三个也榨不出一扎。
  暗查中,工商人员发现:部分经营单位制作的果蔬汁,从浓度上看都是兑过水的。有的苹果汁、橙汁是用干果粉勾兑的;有的玉米汁是用陈旧的玉米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加一些香精、糖精或牛奶等辅助原料勾兑的。这些勾兑后的饮料,饮用后对人体有害;而玉米浸泡时间过久,原料极易发生质变,并发酵成酒精。
  优果粉,一只西瓜二十扎汁
  在对一家茶吧的暗查中,工商人员在库房发现了“添加配方”:12个塑料瓶上贴着各种水果标签,如“玉米伴侣”“柳橙” “红枣”“奇异果”等。这些“鲜榨果汁伴侣”,其实是安赛蜜、香精、苯甲酸钠、酸度调节剂、日落黄、柠檬黄、诱惑红之类的添加剂。而在为鲜榨果汁添加人工色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是“凭经验滴几滴”,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添加。
  检查中,工商人员还发现了一种所谓的“优果粉”。经营者承认,“鲜榨果汁”用这个最划算,1000毫升的果汁只需要40克左右就可以了,顾客根本喝不出来!用这种方法,一只西瓜可以炮制出20扎“鲜榨西瓜汁”;一个黄橙可炮制出近10扎“橙汁”。
  据工商人员初步估算,一包500克的“优果粉”零售价28元,加一点水果就可以制作出20多扎所谓的“鲜榨果汁”。在餐饮店,这些所谓的“鲜榨果汁”一般要卖几十元一扎!利润之高,令人乍舌。
  业界自述
  加了料,口感好过纯果汁
  据我市一中档酒楼胡经理介绍,他们酒楼也制作销售鲜榨果汁,一般制作方法是: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橙子等,店员就将其直接榨汁;如果想用玉米、绿豆等水分少的食品榨汁,店员会先将食品榨好,后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和蜂蜜,从而确保其口感。
  据其透露,以前曾有外地公司在得知他们酒楼有鲜榨果汁业务后,前来向他们推销一些果汁配方,如“果汁伴侣”等,以及各种浓缩添加剂。他们试过这样的配方,用水果加上这些添加粉调出来的果汁,口感比纯水果榨出的果汁还要好些。
  胡经理婉转地透露,外地公司在推销期间曾告知他们,目前很多销售鲜榨果汁的饭店、酒楼,都使用了这类食品添加剂,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销量。
  仪征工商局的检查中发现,约6成水,加入少许果汁,兑入添加剂制成的“果汁”,却以“鲜榨果汁”“纯果汁”的名义销售给消费者,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法规之惑
  何为纯果汁,无明确定义
  “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带果肉的果味饮料,而不能叫‘鲜榨果汁’。”仪征工商局专家说。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鲜榨果汁应是纯水果现榨的产品,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这种现做现卖的散装果汁给出明确定义。
  目前,有关监管部门的检查,仅是针对企业制售果汁的场所环境卫生、人员体检以及现榨果汁配料制作过程,以及经营资质等方面,至于到底勾兑多少水、多少鲜榨果汁“伴侣”,由于没有相应国家标准,很难判定其是否违规。实际检查中,即便发现鲜榨果汁是勾兑而成的,也无法查处。“果汁中,纯果汁的含量应该是30%还是90%?能否添加色素……这些尚没有相关规定,执法人员难以操作。”
  遇鲜“诈”果汁,可投诉
  工商部门表示,商家在推销鲜榨果汁时,如果没有告知消费者其鲜榨果汁添加了添加剂,而暗自添加时,应视为消费欺诈行为。此举既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消费者可据此向工商部门举报,并提出相关索赔。
  工商部门指出,如果经营者在没有如实明示的情况下,将调配、还原的果汁饮品,冠以“鲜(现)榨果汁”的名义,就涉嫌“对商品或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对此,工商部门可予以立案查处。
  卫生提示
  盛夏时,慎用鲜榨果汁
  仪征市工商局的调查中还发现,该市多数饭店的“鲜榨果汁”都没有符合食品卫生规定的相关要求。
  根据规定,加工果盘、果汁应在酒店的凉菜加工间进行,被加工的果品应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盛装饮料的杯盘也要经过消毒处理。
  此外,一些餐饮店制作果蔬汁的设备是小型果汁压榨机,制作果蔬汁的场所就设在餐厅吧台内,且有的榨汁机长期不清洗、不消毒,里面已藏污纳垢,导致这些“新鲜”饮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
  时下正值肠道疾病高发季节,如果果汁生产时间、卫生得不到保障,消费者不但可能被“榨”走金钱,还可能被“榨”走健康。通讯员高燕记者 高锦岭 见习记者 曹锋 苏扬
  【提醒】
  滥用添加剂有害
  工商部门表示,现榨果汁中兑入柠檬酸、果胶等食品添加剂是可以的,但不能滥用。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使用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卫生部近日发布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鲜榨”果汁中滥用添加剂的问题已被列入整顿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2-22 12:07 , Processed in 0.0346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