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762|回复: 33

[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7 2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妻说原来每年“六一”,都会将孩子带到照相馆照张相,自从婆(我的奶奶)过世后的两年里,就再没有照了。正在网上闲逛的我,听妻这一说,心情一下沉重起来,婆生前的点点滴滴便一下子浮现眼前。

两年前的今天,好象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晚上9点多钟,婆走完了83年的人生历程离开了人世。记得那是儿童节的前一天,女儿化了装在学校表演节目,下午不上学,妻照例将她和弟弟带去照相。傍晚刚要吃饭的时候,突然接到弟弟电话,说婆快不行了。我急忙冒雨赶往龙坪。

老家是长江中间的一个孤洲,夜里是没有船渡河的。兄弟四人在龙坪集中拢后,找到船老板少云叔,那时他正和几个人在一个餐馆里吃饭,只好等他们吃完。也许天意让我不能为婆送终。赶到船上的时候,接到姐夫的电话,叫买些香纸回去。问他婆现在怎样,不知是电话信号不好没听清楚,还是姐夫瞎说,他说婆已过世了。于是,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返回龙坪街去买香纸。

登上新洲河岸时,又接到姐夫电话,叫我们赶快回去,说婆真的不行了。此时才知道婆并没有落气。弟弟骑了一辆摩托,带着细弟先走了,我和三弟冒着越下越大的雨,踏着泥泞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赶。

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家门口时,已听到了家里人的哭声。我知道,婆没有等到我这个她最疼爱的大孙子先走了。弟弟哽咽着说,又不搞快点,快5分钟不就赶上了。我和三弟无语,跪在婆的床前烧着纸钱,泪水哗哗直流。

家乡风俗是很在意送终的,在老人断气之前守在身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送终,只有送了终才算是尽孝,反之,则不能称为孝子。爷爷过世时,我也没能够为他老人家送终尽孝。当时,远在深圳,家里人怕影响我工作瞒着我。也许是心灵感应,那几天,我心情特别烦躁,害怕家里出什么事,打电话到家里,没一个电话打不得通,最后打到一个堂弟的手机上,才知道那天爷爷出殡。当父亲电话里说爷爷活了83岁高寿,后事也办得很好,叫我不要难过时,我一言未发,泪如泉涌。




婆是龙坪向文赵华二人,有一个很乡村很土地的名字:赵桂花。我常这样想着:赵府生养出这样的一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贤良淑德,母仪生前后世的女儿,嫁到王家是王家的福分,赵府为王家立下了大功。婆膝下儿孙满堂,有子孙40余人,且都和和顺顺,平平安安,保持着从太祖辈至今四世同堂的盛况。因此,一直以来,不管在哪,凡遇着赵姓人,就会有种遇到亲人的感觉。

我是睡着爷爷奶奶的床长大的,直到读初中时家里做了新房才与弟弟一床。已想不出为什么是我睡婆的床,也许是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大点吧,也许是爷爷奶奶疼爱我这个长孙吧。一个大家庭,13口人,住的地方特窄。记得小时灶屋是土砖砌成的,后门口靠竹林的那面墙是用竹子稻草和泥浆糊成的,冬天渗风穿雨,坐在灶门口还是冻得不行。透过稻草墙的孔隙,可以看到竹园里青青的竹叶在雨水中翻腾着,听到竹林中的小鸟在风雨中啾叫着。冻得瑟缩的我总是想,小鸟们不冷吗?

小时多病,刚出生几天高烧不退,尚未满月就被父母抱着九江武汉到处跑。这一病就是15年,大大小小的病从未间断,将一家人淘得个半死。那时80多岁的太婆还健在,我是家里长玄孙和长孙,看得合个命根子似的。也正因如此,犯错时,袒护我最多的就是婆。由于读书时一大半时间在卫生所和家里,成绩特差,于是厌学,总是想心事找理由不上学,有时没病也说自己病了,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头昏肚子痛;有时不听话,趁家里人不在家,同婆闹别扭,还动手打婆。婆嘱咐垸里人不要告诉母亲,不然我肯定又要驮打;有时同一些小伙伴到地里去偷瓜,瓜主赶来大骂;有时玩水大冬天玩得没太阳晒的棉袄一身湿;有时我同弟弟打架,将弟弟一张小白脸抓得横一条痕竖一条迹……这一件件,一桩桩,让母亲气得不行,找起来就是一顿打。婆便舍死忘生的抱着我。母亲气不过,便冲婆吼着说,一块肉要煮熟吃!看你将他惯成个么样?他身体病秧秧做不动庄稼,读书又不行,将来靠么子活命哟,难不成还能靠得着你不成?母亲打我,父亲是不会反对的,爷爷也是叫打不叫饶。见母亲那么生气,叔叔婶婶自不敢多言,姑姑姐姐弟弟妹妹们更是缩在一角不敢吱声。母亲生气的时候婆大都是抱着我不闹,等母亲气颠颠地走后,婆才似自言自语又似是对我说:叫黑莫,一个虫儿总有一个露水养,怕么事?在这时候,我总觉得婆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

小时的一句荒唐话,也让我记忆特别深刻。那时我总是病,什么头痛,肚子痛,牙痛,什么小儿麻痹症,小肠气,肺炎……一茬接一茬的病痛,让我幼小的心中蕴育了许多忧郁的种子。有一天,因病没上学的我,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了,突然对婆说,我只想活30岁就够了。婆大惊失色,赶上来捂住我的嘴说,莫瞎说,活100岁。听她的口气,看她的神色,也着实让我吓了一跳。那是婆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表现过的一种威严,现在想来,那更接近于一种命令。

爷爷奶奶年岁大,叔爷伯伢及姑父偶尔也送些东西孝敬二老。有什么好吃的,婆总不忘我留一份。许是见我体弱多病,许是我乃他们的长孙。那时冰糖、蜜枣、肉食之类很少见,婆动不动就撇开姊妹们,将我一个人叫到房中独食。有一回,我在门前与姊妹们跳房子玩,婆在灶门口伸出一半头来喊我,我正玩得兴起,扭头问有么事,婆说你上午拿的扫地帚放到哪去了?我一头雾水,我上午哪有拿扫帚呀?于是婆怎么叫,我就是不肯过去,更没在意婆使出许多示意的脸色让我过去。后来,母亲过来悄悄告诉我,肯定有么事好吃的。于是,我连忙过去。果然,是鱿鱼炖肉,只有我和爷爷两个人吃。记得许多时候,好吃的东西都只能是我和爷爷两人吃的。想想好笑,那时撇开兄弟姐妹吃独食竟没有一丝惭愧的感觉。



婆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情温顺的人,许多时候表现出乡村妇女少有的包容和大度,甚至表现出封建时代女人特有的软弱和依顺。

爷爷有典型大男子主义倾向和封建家长作风。婆私底下唠叨最多也最耿耿于怀的是,爷爷从来就没有喊过她一声名字,做什么事都是嗨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听过爷爷喊过一声婆的名字。有时相隔好远,小声喊听不见,爷爷总朝婆的方向高喊,回来下……或是高喊,某某东西放哪里了呀……如果喊两声婆没听见,爷爷还会不耐烦的骂人。听婆唠叨这事还是很小的时候,她曾说有一回娘家来了个婶娘,爷爷挑了一担柴往地上一放,就冲婆嗨喊,扁拐放这里哈。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人。那婶娘看了,心疼地说,罢啦,云尔还是古样的人呀!爷爷叫王普云,云尔是他的小名。等我们长大了就再也没听到她提这事。也许我们太忙,已没有心情听她说这些,也许几十年的人生风雨已让她习惯了这样的境况。一生相守,一生相伴,竟换不来一声叫唤,可她仍然是无怨无悔,夫唱妇随,和和睦睦,养儿育女。很难体会,这得要多大的包容与多宽的胸怀呀!

婆一生省吃俭用,有什么东西都想着爷爷,想着子孙,可从来就没有想到她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婆有这样的一个毛病,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说不想吃,吃不下去,或是怕吃了过不得。其实,她是舍不得。于是,我们这些小字辈总是叫她吃,如果她不吃就夹到她碗里。爷爷与婆之间让我们晚辈看不惯也不敢说的事是,每有好吃的东西,婆总是做给爷爷吃,大多时婆只在一边看着爷爷吃。如一起吃饭,好吃的菜婆也不伸筷子,如果爷爷先吃完,婆会主动将那好吃的菜端起来,放到吊篮里,留给爷爷二餐吃。最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许多回婆饭还未吃完,而爷爷吃完后就亲自将好菜端走放上吊篮。这几十年的定势,让爷爷这样做时是心安理得,婆也是心甘情愿,过去那种夫为妻君的观念就是如此的现实和残酷。当然,爷爷并不是一个坏人,曾当过生产小队的队长,是一个深受邻里尊敬的长者。

婆从不惹是生非,从小到大没见过她与一个邻里吵过一回嘴,没过见她与一位亲朋红过一回脸。婆很爱孩子,也很会教育孩子。遇到母亲打我或是打姐弟的时候,她总是护着我们,等生气的母亲走后,便小声嘀咕说,人古个好宽,我宽古几个人是错冒打他们一下,个个走出起差些哪个?!我是从来未见过婆打过人的,连脾气都很少发。据大姑讲,婆自小到大就没打过父亲他们姊妹四个一下。有一回,细叔逃学,被爷爷撞见,走上去就是几栗子。回家的时候,婆见细叔头上鼓起好几个大疱,心疼得掉了一夜的泪。



看似柔弱的婆,也是很有担当的。他和爷爷一起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让我们晚辈感到无比骄傲。

婆姊妹四人,三男一女。二舅公夫人早逝,自己也病入膏肓,临终前,一个唯一的女儿只有2岁,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床前围满了亲人,这个说,叫女儿跟我好吗?那个说,叫女儿跟我好吗?二舅公都未应声。最后,婆上前说,哥,叫女儿跟我要得摆?二舅公终于点了下头,紧紧闭上了双眼。

爷爷八岁丧父,荒年还同太婆一起到江西要过饭,孤儿寡母被富人家呼狗追咬,受尽苦寒。爷爷与我们谈起这事就恨得要死。将二舅公的女儿仙容姑接回家的那会,爷爷奶奶已生育了四个子女,吃了上顿愁下顿,再添一口人能不能养活可真是一件大事。然而,我记事时起,就知道自己有三个姑,到很大的时候才知道仙容姑是抱养过来的。那时她早已融入我们这个大家族之中。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婆怕仙容姑到别人家吃苦,就想将她嫁给细叔。细叔同意了,可仙容姑死活都不肯,婆只好作罢。后来,将她嫁出,也有了一个很幸福的家庭。读了书以后才知道,婆的那个决定是多么的错误,那可是近亲结婚呀,弄不好,王家出个妥子那就麻烦大了。

等到我们都成家立业了,更懂得人间真情的珍贵。现在,爷爷奶奶相继过世,我们将仙容姑及老表看得更起,礼上行走不是亲姑胜亲姑。




婆尽管不吃斋受戒,但却是一个虔诚信佛之人,有一副菩萨心肠。跟着她一起生活,从小就受到熏陶,心中装满了菩萨的神威和鬼怪的诡秘。

记得小时,她叫神仙婆给我看病,说是走马胎,意思是说我现在的生命又投胎在别的怀孕妇女的肚子中了,当那妇女孩子出生之时,我现在的生命就结束了。于是取了一个脸盘,取了升子(量米的器具),取了镜子,点上菜油灯,放到水缸中作法。说这样能将照到自己投胎到了哪里,然后寻到回家的路。当婆很虔诚很认真且口中念念有词的时候,我只是用新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一切,幼小的心灵已开始思考着生命的轮回。

有时生病,神仙婆说我是受了骇,意思是受到惊吓将魂魄吓掉了,要收骇。记得每次收骇都是隔壁的大爷爷来收的,用一个小茶盅放了一盅米进去,用手绢包了,命我闭着双眼躺在床上,大爷爷就边口中念念有词,边手拿着那包着米的茶盅在我的头上转着圈。记得起句是什么“南虎章,北虎章……”,大爷爷念得极快,根本就听不清念的是什么。约半小时,打开手绢观看那米形,如果米参差不齐,有深有浅说明骇得好凶还要收一回,如果米是平整的,说明叫骇成功了。收骇的米最后要做饭给我吃掉,这样才能消灾。不知为什么,后来,我受了骇,就是爷爷为我收。我很奇怪,两个大老爷们怎么都能够做到收骇这份活呢,也许能够吓走小鬼的只有大男人的阳刚之气吧。这只是我长大后的想法,而那时我对这一切都已习惯,对大人们总是围着我转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幸福和安全的感觉。

有时,病不见好,家里人便觉得我骇得够凶,必须要叫魂。叫魂就是将因受惊吓而魂不附体四处游荡的魂魄喊叫回来。天断了黑,婆提着马灯,带了姑姑姐姐弟弟,其中一人拖着一把大杂帚,到垸前屋后,田杈路口叫魂。婆在前边喊:伢耶,魂-好-回-来-哟……后边的几个小孩便答着:回-来-啰……夜色中,那一闪一耀的马灯灯火,那一大几小若隐若现的身影,那悲悲切切凄凄凉凉的应答之声,阴阴悠悠,飘飘荡荡,使四野顿时笼罩着许许多多神秘的气息。

在婆的思想里,我的病大多是鬼找到了我,所以,总是想着驱鬼的方法。有时烧冥币,有时烧纸衣……母亲对鬼神一说总是有些抵触,说,哪有那么多鬼找他?婆总是暗底里叫菩萨保佑叫鬼神莫怪。

而今,生病时为我叫魂的婆,驮打时袒护着我的婆,天热为我打扇天冷为我捂脚的婆,省吃俭用喊我独吃的婆,已离开人世两年了,锦帛千卷怎书婆苦,转胎百世岂报婆恩?!也许婆在天国仍用一双慈爱的眼睛注视着我,注视着她深爱着的儿女子孙……婆啊婆,一生一世的苦辛,一生一世的慈爱,一生一世的忙碌,一生一世的功过如今盖棺定论沉睡尘土,留下的,只有子孙们对您的思念,对您的敬重,对您的愧疚……

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23: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永留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的一句荒唐话,也让我记忆特别深刻。那时我总是病,什么头痛,肚子痛,牙痛,什么小儿麻痹症,小肠气,肺炎……一茬接一茬的病痛,让我幼小的心中蕴育了许多忧郁的种子。有一天,因病没上学的我,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了,突然对婆说,我只想活30岁就够了。婆大惊失色,赶上来捂住我的嘴说,莫瞎说,活100岁。听她的口气,看她的神色,也着实让我吓了一跳。那是婆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表现过的一种威严,现在想来,那更接近于一种命令。

呵,婆的形象若然高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0: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婆才似自言自语又似是对我说:叫黑莫,一个虫儿总有一个露水养,怕么事?在这时候,我总觉得婆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

呵慈爱,贴心的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回,我在门前与姊妹们跳房子玩,婆在灶门口伸出一半头来喊我,我正玩得兴起,扭头问有么事,婆说你上午拿的扫地帚放到哪去了?我一头雾水,我上午哪有拿扫帚呀?于是婆怎么叫,我就是不肯过去,更没在意婆使出许多示意的脸色让我过去。后来,母亲过来悄悄告诉我,肯定有么事好吃的。于是,我连忙过去。果然,是鱿鱼炖肉,只有我和爷爷两个人吃。记得许多时候,好吃的东西都只能是我和爷爷两人吃的。想想好笑,那时撇开兄弟姐妹吃独食竟没有一丝惭愧的感觉。

呵,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这样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在很多人的身上出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病不见好,家里人便觉得我骇得够凶,必须要叫魂。叫魂就是将因受惊吓而魂不附体四处游荡的魂魄喊叫回来。天断了黑,婆提着马灯,带了姑姑姐姐弟弟,其中一人拖着一把大杂帚,到垸前屋后,田杈路口叫魂。婆在前边喊:伢耶,魂-好-回-来-哟……后边的几个小孩便答着:回-来-啰……夜色中,那一闪一耀的马灯灯火,那一大几小若隐若现的身影,那悲悲切切凄凄凉凉的应答之声,阴阴悠悠,飘飘荡荡,使四野顿时笼罩着许许多多神秘的气息。

呵,情景似若眼前重现,读之思婆已去......伤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字仿佛总也说不完,太多关于婆的文字,从笔下涌出.那些回忆,那些情景,已不复存在,而那份爱,浓于血的爱将永存......
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啊婆,一生一世的苦辛,一生一世的慈爱,一生一世的忙碌,一生一世的功过如今盖棺定论沉睡尘土,留下的,只有子孙们对您的思念,对您的敬重,对您的愧疚……

思念永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7: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涛 于 2009-6-8 08:41 编辑

拜读了,太好了!
请恕斗胆,因为是文字,有些句子,过于口语化,外地人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永留心中!
丁香花语 发表于 2009-6-7 23:07


谢谢丁香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5 15:36 , Processed in 0.0444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