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88|回复: 11

[原创] 龙 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2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龙 坪

     走到镇中心,是一个现在很流行的小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喷泉,一条金光闪闪、张牙舞爪的龙威风八面地昂首挺立在那里,泉水从龙口和龙身四周高高地喷出。这就是龙坪古镇,位于长江吴头楚尾处的江畔,在晴朗的日子,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江的庐山上的建筑上琉璃瓦的璨璨反光。这是我的家乡——湖北省武穴市龙坪镇。
龙坪古镇象一条长龙一样静卧在蜿延千里的长江大堤的脚下,镇子不大,一条六、七里长小街依江而建。父辈说:龙坪街道本来铺的都是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洁鉴人,两边的房屋,清一色的青砖古瓦,木门木窗,古色古香。讲究的门户,檐牙高啄,雕龙描凤,青砖黑瓦,刹是好看,而且两边房屋的檐伸出街,下雨天走在街上不用打伞。到我小的时候,龙坪街只有上街和下街以及一些小巷还是这样的古旧,正街已经改造得很现代:街道已铺成水泥路面,两边的房屋改建成了水泥楼房。儿时不知青砖古屋和青石块路的珍贵,常常围着水泥楼房看稀奇。小时还看到龙坪上街有一个城门,城门上有一大横石匾,上书“龙坪镇”三个遒劲的大字。城门现在还在,那块石匾已不见了,据说被汽车撞垮了。

     儿时的龙坪街,吸引我的除了新华书店里连环画,副食店里的吃食,还有满街的木屐铺、油伞铺、鼎罐铺,还有油面铺和晒在江堤上的象竖琴一样的油面架。

     以前没有胶鞋,纵使后来有,乡下人也穿不起。于是,就兴旺发达了龙坪的木屐业。我小时候见到也常穿的龙坪木屐不是电影电视上见到的那样,是用木料锯成十来公分宽、二十多公分长、四五公分厚的木块,一面刨光略凹,另一面横着锯成笔架形,在两个架尖的两边上各钉一个铁钉脚(共四个),光面上钉上用布做的鞋帮就成了。说是容易,做好却不容易:木料要轻,重了走路费劲,还要结实,不然不经穿;鞋帮上好后在用桐油油了晒,晒了再油,这样才不进水,而且耐磨,讲究的人家还在上面描花呢;钉钉脚也有很多讲究:不但要钉结实,还要钉平,这样才舒适而又经穿。象祖祖辈辈许许多多的龙坪的一样,我也是穿着木屐长大的——穿着木屐走雨路,穿着木屐上学,穿着木屐戏玩。最难忘的是雪地上穿木屐,雪块沾在屐底下成了球,偏偏少年的心性是越好玩越要比着玩,于是到最后一个个一身雪水,甚至有的跛着脚(崴了)。

       龙坪的老人把布伞叫洋伞。我儿时雨天用的是油伞——和现在的布伞一样,只是伞柄和伞骨都是竹做的,伞面用土布蒙好再漆上桐油,虽说粗笨了一点,但那时候只有家景好点的人家才用,家景不好的只能披蓑衣戴斗笠。

       鼎罐在龙坪叫锣罐,外地人才叫它鼎罐,这鼎罐在龙坪是家家必用,用它煮饭,用它烧水,用它蒸菜,炒菜就用不上了。所谓鼎罐,顾名思义,就是象古鼎一样,可谓大有古风。我小时候,村里人每家都有大大小小几个鼎罐,煮饭的烧水的煮猪食的(那时大部分家庭都养有猪)各司其职,鼎罐是铸铁铸的,后来也出了铝制的,一则铝制的鼎罐轻巧,二则铝比铁传热快,省柴火。龙坪铸鼎罐的店铺很多,邻近的安徽江西都有很多客商慕名而来。鼎罐煮饭很有特色:米淘洗好后放入鼎罐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滗出米汤,再放火上略焖就好了,由于鼎罐的特殊工艺和造型,饭吃完了,鼎罐底下一层金黄色的锅巴,倒入米汤再添把火,锅巴米汤粥的那个香气真是叫人难忘。我每次回龙坪,锅巴米汤粥是必吃的。

       龙坪的特产最叫绝的当属油面。据说龙坪油面在古代是贡品,名气很大,现在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满街都是,但真正做得好的只有上街头金家的,那是祖传技艺,不轻传外人的。小时候我常到江堤上看人做油面:看做面师傅将一排排手指粗的面条拉成细丝,看晾晒在江堤上的一排排象笠琴一样面架,看做面师傅将晒好的雪白的油面收下来一束束地盘放在箩筐里挑回去。最难忘的是吃油面,油面易煮,入开锅即熟,口感非常好,如果再加点肉汤或者鸡汤,不要连舌头也一起吞下肚。

       我现在无法看到铺着光光的石板的龙坪街,也看不到老式油伞,也很难听到在雨天里木屐踏在地上的“咔咔”声,木屐还可在工艺店和保守的人家一见——龙坪有女儿出嫁木屐作陪嫁的风俗,龙坪的老屋要么已面目全非,要么就是破烂不堪,前不久有一个电视剧组在龙坪拍老街外景,修缮了一段老街,我在网上看了街景,有点旧时模样,却显得不伦不类:房屋是老模老样,石板街却成了水泥街。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看到江浙及安徽的江南古镇旅游经济如此火热,当初“改造”龙坪的决策者们不知作何感想。龙坪现在的决策者显然也想分旅游一杯羹,这一点只要看到龙坪满街的统一制作的“龙坪油面,相思无限”的广告牌就知道,还有龙坪在古代(好像是明朝)中了个会元,现在把新规划修建的一条街叫会元街。虽然惊异于荷兰的木鞋闻名于世而龙坪的木屐默默无闻且将老死故土,虽然也感叹龙坪的油伞行将凋零,虽然也想看到“脚着龙坪屐,身登青云梯”一类的广告,但还是祈愿他们不要再一次心血来潮,给龙坪再来一次大折腾——迎合人们的怀古心理而重新“恢复”龙坪的古韵。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知道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中原大地孕育了多少象龙坪这样的古镇?只要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让经济跟上发展的步伐,让人们过上富足舒心的日子,让龙坪古镇更文明整洁,何愁“天下无人不识君”呢!

     不管她如何发展,不管她如何变化,龙坪永远是我萦回梦绕的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p>欢迎一诺千金朋友光临文学版</p><p>看罢你的《龙坪》,对家乡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2: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没有去过龙坪,对龙坪不是很了解。通过楼主的文章,对龙坪有了一定的了解。</font></p><p><font size="4">以前广济县有一句话,叫龙坪的木屐武穴的伞,兰杰的假儿不可坎(就是姑娘个个漂亮,不用挑的意思)。小时候,一到下雨天,我们都穿着木屐,特别是冬天,不用脱掉棉鞋,真是方便极了。现在比较少见。</font></p><p><font size="4">龙坪的油面,也是很有名气的。有一句话:线鸡(鸡太监)下油面,不加油不加盐,可以吃三大碗。既点名了油面是咸的,又说明油面好吃。一般的客人来,是鸡蛋下挂面。尊贵的客人来,就是肉下油面。现在也很少见了。</font></p><p><font size="4">龙坪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古有金德嘉会元,今有江涛大文豪!</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4: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哈,看完,想去龙坪了,欢迎楼主的到来....</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5: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隶书" color="#0909f7" size="5">写得很好,展现了龙坪的古今风貌!</font></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耗子哥拍摄的龙坪老街,觉得除了老房子破旧了些、石板路换成了水泥路,其它的跟印象中的老街吻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12: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和邵版都说得很好,很想去见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14: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坪的确是宝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从来没去过龙坪,去年去了一次,印象不深,看完楼主的文章似乎对龙坪有了一些印象。
期待楼主更多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08: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坪是个出能人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9-25 15:25 , Processed in 0.0389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