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郭德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十七辑)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2:30 | 只看该作者
故乡古井

文、苏锦秀

从原野里浩浩荡荡奔过来的公路,毫不客气地把小山村一劈为二,路左边是坐拥良田的担丘岸上垸,路右侧是斜依仙人坝水库的刘圈(juan)垸。大年初十,年味仍浓,陪同久居上海的叔叔回垸拜访亲朋旧友,叔叔将车开得很慢,仔细地察看路面后欣慰地说:“看这路,呵呵,这么多年了,还完好如初!”杨二岭村的村际公路由叔叔承修,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井水清啊,井水甜。我离开人群,独自走向古井,儿时的记忆汹涌而来——青石板铺成的井面,清澈的井水从小方桌子桌面般大小的井口里打量着人间,也打量着30年前常来汲水的小小少年。儿时每到酷夏,祖母总是要我拎着她那个宜兴产的宝贝紫砂壶,跨过公路,穿过整个刘圈垸,到垸里最后头的古井边,把水壶灌满井水拎回家。每每来汲一次水,毒辣的太阳会晒得我满脸通红,途中滚烫的石子把我赤裸的双足烙得生痛,满满一大壶的水,农田里回家的祖父几口气就能喝干,我得保持壶里总有满壶或半壶水,才能不挨祖母的骂。幼小的我,恨死了每日数次的拎水任务,我不明白祖父为啥那么喜欢喝刘圈垸的井水,而我们担丘岸上垸的水井就在我们家旁边,数十步就可走到。有次见祖母不在家,我很聪明地悄悄从家里的水缸里把紫砂壶灌满后,就和小伙伴们玩耍去了。中午回家的祖父照例提起茶壶咕咚咕咚地大口喝水,才喝几口就停下,疑问祖母,今天没去古井拎水?在祖母的审问下,我当然是嘴硬,祖父看我死不认账的倔强样子,倒乐呵呵地摸着我的头笑起来:“伢啊,咱垸的新井伴着池塘边,井水有泥味;刘圈垸的古井是山泉水,清凉、甘甜……”都记不起来,那次有没有挨祖母的打,只记得从那次起,每年夏天都老老实实地一日数次拎着祖母的紫砂壶来提水,直到我12岁那年离开故里远赴异乡。







山色秀美,湖水澄清,山水相依,景色怡人,待到油菜花开黄成海,那将是多么绝妙的乡村胜景!30年前,我迫不及待地逃离了贫瘠的故乡,辗转半生归来,发觉只有故乡,也唯有故乡才能让尘心安宁,让灵魂沉静。无论飞得多高,无论走得多远,浓浓的乡愁早已融入游子的血脉,故乡永远是游子的根啊,故乡永远系着游子的魂!我无以为报我美丽的家乡,唯有拙笔写下《记住乡愁》:

《记住乡愁》

苏锦秀

乡愁是不老的炊烟

在奶奶的笑容里,千呼万唤

乡愁是屹立的老屋

在爷爷的皱纹里,梦萦魂牵

乡愁是翩跹的河水

在母亲的眼睛里,生息繁衍

乡愁是参禅的青山

在父亲的臂弯里,亘古不变

乡愁是奔腾的原野

在牧童的短笛里,放飞春天

乡愁是热恋的土地

在游子的脚步里,归心似箭

乡愁是陈酿的妙笔

绘不完一幅幅锦绣画卷

乡愁是月夜的诗篇

吟不尽一首首美丽家园

乡愁是岁月不能抹去的

永远的胎记

乡愁是光阴无法缝补的

疼痛的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3:36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夏景

文、苏锦秀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仿佛只是在杏花春雨里打了个盹,一不小心,就一脚踩进了明晃晃的夏天。蛙声邀来蝉鸣,急不可待地扯起嗓子,奏响铺天盖地的大合唱,迎接着夏天盛装而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最先赶来的是麦香,每一颗麦穗,都是漫长的寒冬里郁积的心结,麦随风里熟,夏风一拂,千穗齐笑,万结皆开,一颗颗都红着脸,含羞弯腰。栀子花也结伴而来,一树一树地开满,洁白晶亮,吐尽芬芳,演绎着生命里辉煌的绝唱。仲夏苦夜短,银河里的星星和月亮还没玩够,早起的公鸡就唱起了晨曲,伸长了脖子要叨出酣睡在山那边的朝阳。村头的小溪顺高山而下,一路欢唱,溪水清如镜,棒槌声声响,谁家的小媳妇说了个笑话,惹得溪边吃草的黄牛哞哞欢叫。晨风扰醒了院里桂树下酣睡的老农,抖落发梢和眉间的露水,提起烟袋,荷锄而出。菜园要浇水,果林要除草,稻田要杀虫,棉地要肥料,手执新锄如魔杖,夏辛苦,秋满仓。盛夏的太阳是金子,晒到哪里哪里亮,晒得瓜果阵阵香,晒来稻子粒粒黄,晒出棉花朵朵白,晒亮日子喜洋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正午的太阳白得耀眼,烈焰像射向大地的千万利箭,远烤绵延青山,近烘碧绿原野,山野一派葳蕤葱茏,有笔难描田园景色。老谋深算的古树们自有办法,撑起一把把绿色的巨伞,把道道灼人的利箭都阻挡在厚厚的华盖之外,大地在一柄柄绿伞的掩映下陷入午睡,宁静素雅,岁月安详。



落日熔金,夕阳如醉,晚霞踏暮而来,轻挥水袖,为天空披上绚烂的七彩霞衣。老农荷锄而归,牧童抛了水牛弃了短笛,成群结队,跃入池塘戏水。夜如纱,星如棋,空调、电脑和电视机,远不及村头的香樟树有魅力,男女老少扛来竹床聚于树下,谈今论古谈天说地,直教满天的星星都眨着眼睛,侧耳倾听着盛开在夏夜大地上的笑语欢声。月光像一把银剪,剪开了天和地,萤火虫却不同意,快乐地把裁缝活儿做上了天,提着灯笼,把天地两幅画又缝在了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4:42 | 只看该作者
探幽黄梅县大河镇之黄龙潭

文|苏锦秀

黄梅县大河镇的四祖寺闻名遐迩,其镇内的黄龙潭却是初次听说。友人邀约,雨后初霁,欣然前往。



车入大河镇,一路向北,行至大庙。突有水声喧哗,左拐,一条清澈的河流映入眼帘,新旧两桥并列横跨河上。没有护栏的旧石桥虽简易古朴,却让人倍感亲切,久卧在河底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挡不住一路欢腾的流水,跌撞出无数洁白的水花,水石相戏,是大自然里我们听不懂的无休无止的情话。独立桥上,看这小桥、流水、人家,只觉岁月静好,恍若置身画卷,顿觉神清气爽,心如阳春飞花。

奇峰竞秀列画屏,胜似世外桃源境。车过团山村,青山连绵处,有湖水浩渺,山下湖边的村庄随意散落,黄亮亮的枇杷压满枝头,水牛在公路边悠闲地吃草,高大的母猪率领着一群小猪崽散步,毫不客气地霸占着整个路面,一点都不把我们的喇叭放在眼里……满目苍翠,我们在群山的皱折里盘旋上行,板栗花儿漫山遍野,雨后空气清新如蜜,阳光也忍不住钻出云层,叫人心生无限欢喜。



第一潭中濯凡尘,十八岭下望仙境。沿右边山谷里的龙潭山庄步行而下,听说马上就可到十八盘时,因半月前攀过泰山的十八盘而心里暗笑——这大山里的小小山径,竟然也大言不惭十八盘?轻松转至十八盘底时,又是水,哗哗的涧水,越过润底的巨石,奔流而下,一座小小的水泥拱桥渡涧而过,我们在深山谷底潮湿而狭窄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行。前方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景,竟能享此美名?

有缘能观山裹寺,无缘怎识洞合潭。越涧右转,2500多年的黄龄古洞道观在云缠雾绕中,静静地藏在一片苍翠碧绿里,才明白黄龄洞为道观建筑,黄龙潭是自然景致。弃观寻潭,只容一人独行的山路荒芜得不敢抬头四望,唯恐一不小心就滑入脚下的涧水之中,只有深深地呼吸,把这清凉甘甜的空气尽情贪吸肺中。谷中脆鸟婉转,绿枝掩映水面,石块堆叠涧中,浪花如玉飞溅,都是幽,都是静,都是看不够的谷底秀色。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只有一些刻在山石上的不同年代的碑文,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处绝佳的风景。



不到黄龙潭,何谈世外仙。午后的太阳从大山的肩膀上探进头来,在涧水上闪烁着点点碎光,我们踩着阳光溯源而上,水声,还是水声,如虎啸如雷鸣,在空谷里回荡。远远望见一匹白练垂挂在悬崖绝壁上,近看,白瀑宽约10米,在瀑口分三股汇成一匹,如奔腾的万马冲破云天,急着从峡谷轰然而下。时值暮春初夏多雨季节,恰又昨日一天骤雨,雨水更加充足,怒瀑一泻30余米,气呑山河,壮观磅礴,抛珠溅玉,撼人心魄。试着走近瀑布,潭底卷起的阵阵冷风毫不客气地掀起我的裙裾,寒凉,冷冽,入骨,晕眩。

不到黄龙潭,枉称黄梅客。友人遥望潭口赞叹:一潭骑马,二潭坐轿,三潭瓜果园,四潭龙吟笑,五潭到大庙,五潭瀑布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潭中巨石全被侵蚀得或黄或褐,如卧黄龙,由此得名黄龙潭。一潭如飘雪拖练,二潭如碎玉摧冰,三潭如黄龙走潭,虽然一潭和二潭隐藏在峡谷深壑,常人绝难一见,友人还是赤足攀援到黄龙潭的潭口,探奇揽胜。



幽谷空灵,我寻一块立于水中的山石,临水独坐,看涧水奔流一去不返。近期事事不遂人意,又难与人言,身体的不适,内心的郁结,没有陪伴和慰藉,只好久宅在家,不刷微信朋友圈,不上QQ,在时光里静默,一点一点地燃起内心的光芒,照亮黑暗,走出困顿。

再上十八盘时,抬头看群山环绕,惊觉人生此际,如同身在谷底,每登一步,都是向上,都在抵达光明,有何所惧?——这一刻的顿悟,让我为之振奋,不枉夏探黄龙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6:03 | 只看该作者
寻访世外仙境老祖寺

文、苏锦秀





去过黄梅老祖寺的朋友们,几乎都是用同一种神情同一样语句向我描述——老祖寺,那真是山高路远啊,那真是世外桃源啊!单凭这份深山古寺的意境,就让我对老祖寺神往不已,念念不忘。

“万山幽险外,千载老禅源”。炎炎夏日,偶遇一位信佛的友人,欣然结伴拜谒老祖寺。车入黄梅大河镇,片刻便一头扎进山中,淹没在郁郁葱葱的绿浪里,偶尔在某个急弯之后,才得见身后已是青山堆积,抬眼向前,仍是群峰隐在云际,我们的车辆如同一只小小的蚂蚁,在群山的皱折里缓缓爬行。山路劈开层层叠叠的绿,无数的岔道前,我们竟不敢相信精准的导航,惶惑着不停地下车寻问路人,无数次地折返,感觉有着唐僧西天取经般地曲折艰难。从一座高高的山头翻过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圈莲花状的青山,当有粉墙黛瓦的农家乐在山谷里齐整地探出头来时,我们相视一笑,终于到了——六朝古刹老祖寺!



“瓣瓣莲花涌,灵根拟可扪”。紫云山中,七座峰峦相对,状若莲瓣相聚,因此得名莲花峰,峰内的老祖寺如莲心吐蕊,依山拥水,遗世自立,仿佛人间仙境,被誉为“紫云佛国”。徐徐清风,自远方的山谷悠悠逛来,掠过盈盈湖水,柔柔轻吻面颊,瞬间就拂去了一个多小时翻山越岭的劳苦,只觉身心怡然。让我笑出声来的,是寺门口一组大理石雕的小和尚,动作表情又萌又憨,让人心无比柔软,顿生无限爱怜。友人一再低声苛责我,在寺庙里要恭敬要严肃不可嘻哈!看着这些萌态可掬的小和尚,我还是忍俊不禁地掩脸浅笑,弱弱地回问友人:我来佛前,唯求安康快乐,我现在这么开心,佛会不准我笑吗?友人摇头不语,领我进入寺内,认真地教我如何静手焚香,佛前如何叩拜。



“老寺云封古佛场,重兴几度现祥光”。友人拜佛的娴熟和虔诚,让我为之动容——全心向佛之人,必定心藏苦难,我不知道友人心中的千山万壑,亦不会相问,却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我们在寺内几堵幕墙前驻足留连,或是瓷砖烧制的彩釉图画,或是喷绘而成的文图并茂,都在详尽地记述着六朝古刹老祖寺的变迁:老祖寺乃东晋年间由印度来华高僧千岁宝掌禅师开山创建,岁月荏苒,战祸兵乱,数度荒废,老祖寺得幸在2009年新建落成,古刹重辉。沧桑赋予灵秀,连寺内的清风都像无数轻盈漫舞的精灵,从殿后的林梢上,从寺内的修竹间,从回廊的转角处,从吟诵的经声里……悄然结伴而来,在这寂静空灵的午后,安抚灵魂,心尘拂尽。



“前北后南千世远,靠山面水万年长”。从老祖寺右侧信步绕出,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碧绿的茶园,一垅垅茶树随坡体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极了一条条墨绿的丝带在山坡上痴缠。还是风,还是从远方的山谷闲逛过来的清新的风,溜过绿得滴翠的茶园后,越过路面,在宽阔的青莲湖上尽情撒欢,水底下五彩斑斓的金鱼旁若无人,成群结队游曳嬉戏,引得无数游人争相观赏。我们跟着风的脚步,折回到寺前的湖上凉亭小憩,虽是夏日如蒸,片刻却觉风凉入骨。有电话来扰,手机铃声婉转而深情,友人告诉我此曲为梦然所唱,歌名是——《没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单》……我们在曲中沉醉,友人说,等老了,就隐居于山水之中,我说,那我赶紧报个名行不?



群山静默,秀水无言。看天外双峰默然相对,望碧空云彩聚散悠然,真希望时光能凝止于此刻,在这紫云佛国,俗念尽抛,就这样与友相伴,地老天荒,直至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8:39 | 只看该作者
那年,泰山

文、苏锦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幼时读此诗句后,泰山便已种在我心里了,一种就是几十年。都说人的一生,不过是在追逐少年的梦想,初夏五月,病休得空,说走就走,直奔泰山而来。

火车拥挤,一夜苦旅。晨曦微露,由天外村乘车,在满目的绿意里沿山势盘旋而上,车至中天门,攀登泰山的行程已达一半。中天门,如同人生刚刚迈步,缺乏了岁月的沧桑和厚重,我既为泰山而来,不经十八盘到南天门,岂算泰山客?沿途入眼都是石头,或垂在天际,或悬在云中,或矗在眼前,或堆在路边……2千余处碑碣石刻,有些因年代久远而模糊,有些为近代所刻而醒目,无不彰显着泰山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而那些绿树呢?树是泰山舞动的精灵,树是泰山无言的诗篇。望人松,钻天柏,古槐树……或在峭壁上迎客,或从岩石中钻出,遍身的苍翠迎风随意一抖,抖落的都是千年的故事,千年的光阴。只不过早上七点多钟,迎面就有游客纷纷下山,大都身披棉衣,步履缓慢,天气晴好,想必是昨夜留宿山顶看日出的英雄吧?沿途的挑山工们挑着沉重的命运,挑着泰山的四季,步伐沉稳,一言不发。在山间蜿蜒一个多小时,不断地寻问,到底何处才是十八盘?

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陡峭艰辛的十八盘,险如天梯的十八盘,恰似崎岖坎坷的人生之路,步步惊寒,步步如棋。举头,石阶如削,南天门悬在天际;回望,苍生如蚁,队伍在蠕动挪移。1600级台阶的十八盘,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还十八,唯有在漫卷的雄风中低头拾级独行,把尘世的繁杂纷扰和爱恨纠缠踩在脚下,抛在身后,超越自我,笑对人生。累了,渴了,随意席地而坐,低头看见脚边阶上横刻:海拔1400米处。



十八盘的尽头,越来越急的山风呼啸着把我卷起,穿南天门而过,右转进入天街。无限风光在险峰——天街随山势一个转身,如入避风之港,怒风瞬间消失,山披万道霞光,宫观寺庙林立,海棠漫山绽放。循天街顺势而上,终见“五岳独尊”巨大石刻。相传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盘古逝后倒地时,双脚化着西岳,腹为中岳,左臂南岳,右臂北岳,头部化成东岳泰山,自此,五岳之首的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雄踞齐鲁,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因大而稳,因稳而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国泰民安。终达泰山海拔1545米的主峰玉皇顶,横冲直撞的山风又从四面包抄而来,强劲的风中,在玉皇顶的环廊里一览众山——雄奇、险秀、深幽、巍峨、静穆……的泰山,自玉皇顶一路绵亘而去,群峰纵横,层峦如叠,林茂石堆,溪河飞溅,雄峻中既不失文化的厚重神圣,沉浑里又藏着自然的清丽神奇。山到绝顶我为峰,日近云低,天高地阔,众生是如此卑微,心里一定要自有光芒,去照亮尘世的黑暗和寒凉。猎猎风中,看累累的同心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突然有种孤独感,恍惚想像着,世间若有真爱,那就执手登临泰山极顶吧,于天地之间,于群峰之巅,不悼过往,不问将来,只需轻轻一拥,纵然是别后各自老去,便觉此生亦好!



由山顶信步下行,迂回曲折中,来到桃花源索道口,缆车在沟壑深谷中悠然滑行,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桃花屿景区里新开辟的环山公路,誉为泰山的后花园,公路两侧的步游道顺涧水悠然而下,成群结队的蝌蚪拖着黑尾巴在水潭里嬉戏。弃车徒步,步游道边绿树繁盛修竹苍翠,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午后的阳光从枝叶间筛下点点金光,恰又松涛阵阵,幽谷空灵,连时间,也忘了奔跑,而我,也忘了是右腿骨折未好。

泰山阅人无数,我只是匆匆过客。在站台上等候列车时,惊见残阳如血,瑰丽绚烂,美如梦幻。千辛万苦而来,无缘一睹泰山日出,竟遇见落霞漫天,仿佛也在为此次泰山之行点赞。余生无论再走遍多少好山好水,怎能不记得——那年,泰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19:41 | 只看该作者
扑进黄山大峡谷

作者 苏锦秀





我急切地需要一次旅行。说走就走,闺蜜相伴,出湖北,过江西,达安徽。我们像一只断线的风筝,慌张而潦草地一头扑进黄山。

从黄山北门上山,排云亭前,导游建议我们去走西海大峡谷。西海大峡谷又被称为白云谷,是黄山最精华、最深邃的部分。大峡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飞来石,对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的山谷。谷内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神秘和奇险是此谷风景的突出特点……我们紧随导游下行,观景之地,导游耐心解说奇绝景观;险窄之处,导游千叮万嘱注意安全。



最奇不过黄山松。黄山松原本为油松,由于在黄山独特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异下,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千峰万壑之中,黄山松以石为母,或破石而出,或绕石而过,枝干坚韧、针叶粗短、苍翠浓密、色绿深沉;或傲立峰巅,或倒挂峭壁,或倚崖独秀,或纵横堆叠,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忽正、忽悬、忽横、忽斜、忽躺、忽侧、忽起、忽歇……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奇特绝美的黄山松!由于黄山松生于石中,异常艰苦的生长环境导致生长速度奇慢,也许高不过几尺的一棵黄山松,树龄却是以百年计数的。而黄山松的根,却常常比树干长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根深,方能坚韧地咬定石头拼力生长;只有根深,方能顽强地抵御霜雪永挺雄姿!抚松感叹,人生亦多艰难困苦,当借松自勉,万丈红尘中修炼出一颗素心,淡定从容,与世无争;世事苍茫里磨砺出一身傲骨,不畏艰险,自强不息。



最妙乃是黄山云。若说苍翠的奇松是黄山的铠甲,坚硬的怪石是黄山的骨骼,那么如梦如幻的云海,就是黄山的灵魂了!身旁的导游说:黄山因山高峰多、谷深林密和雨水充沛等自然条件,一年四季均有云海可观。每年的5月至11月,都是观赏黄山云海的理想季节,尤其是雨雪天气后,天空突然放晴就会云蒸霞蔚,气势磅礴,浪花飞溅,云涛拍岸,波澜壮阔,瑰丽壮观。队友们听后,正遗憾没遇到云海奇观呢,行至大峡谷一悬崖峭壁处,突然风起云涌,瞬间置身云海,白浪滔滔,排山倒海,聚散奔突,变幻无穷,仿佛都是山间奔放而灵动的灵魂。只需伸手,随便就可扯来一缕云雾,围在脖间;偶一抬头,就和一团白云撞个满怀。



最美还是黄山景。西海大峡谷,总是藏着意想不到的美!一大堆的山,有名的无名的,毫不客气地竖过来横过去,或下降,或迂回,我们在悬崖峭壁里穿插,眼看着前面就没路了,路断在了云雾里,可走到断处一转身,路又接上了。行走在云海里,难见队友首尾,只听到阵阵笑声在石壁上摔得清脆而响亮———多么自由而爽朗的笑声啊,有着超凡脱俗的干净和纯真,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人如虫蚁,多么的渺小卑微,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秀丽的景色能涤去红尘中纠结的爱恨,让人暂抛欢乐苦痛,只有清爽洁净的灵魂,如这谷间快乐游荡的白云。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一段话:这一级一级的石阶,在黄山赤裸的石壁上开花,凝聚了多少黄山人的心血啊!1983年,黄山园林部门组织了一支6人的探险队,多次攀崖越险,九死一生,才确定了西海大峡谷现在的旅游线路。看此黄山道,想这人间路和人生梦,不都是要历尽磨难才有成功的精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21:19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冬景

作者 苏锦秀

几片飘零的枫叶,带着对枝头的深深眷恋,对秋天最后张望了一眼,归于大地,陷入冬眠。落叶仿佛才只是打了一个浅浅的瞌睡,毛茸茸的霜花就潜入了冬夜。草垛下,瓦顶上,原野里,都像敷上了一层白霜,恰似爱美的妇人,在脸上搽了一层薄薄的脂粉。枯草霜花白,霜花把卷心菜的叶子都镶上了一圈蕾丝花边,穿着蕾丝花边裙的卷心菜,自顾自地孕育着冬的心事,向着自己的内心生长,开出一朵一朵硕大的霜花。



冬天被冻哭了,眼泪化着漫天飞舞的大雪,雪花呓语,化解着冬天的孤独与严寒。厚厚的雪,是冬天的棉被,覆盖了金秋所有斑斓的画面,覆盖了红尘所有记忆的悲喜。经了霜雪,方能掘出生命的醴泉。青松傲立腰身,腊梅展开笑颜。冬日的严寒和冷冽,委托着傲雪的梅花说出。踏雪寻梅,红的、白的、黄的梅花,一树又一树,上承天露,下接地气,吞吐着自己的美丽,雪画梅枝,清幽幽地打开缱倦缠绵的心事,灵秀飘逸的暗香沁人肺腑,让人醉在了这花香里。



能比腊梅更香的,那就是火烤兔肉了。老农们步履稳健的走入大雪掩埋的山坡、麦田和菜地里,昏花的老眼,远远的就能瞅见雪地上野兔的脚印,巧妙地在树脚下,坟窝边,麦地里下套。第二天一早,老农们沿着昨天下套的路线,胸有成竹地一路寻去,总会满载而归。往年大雪天里捕获的野兔,都会送到山外的集子上贱卖,换些零钞以补贴家用。如今这宝贝野兔啊,多少钱多少钱都不卖,腌好,晒干,晾挂在屋檐下,映在了游子思乡的梦中。



雪花是冬天发出的请柬,牵引着游子归家的脚步,催得那些散落在五湖四海的游子们,归心似箭,回家过年。远方的游子们穿越千山万水,不畏千辛万苦,候鸟般地飞回故园热土。老农在堂屋里燃一堆松树兜,一家人围在火堆边,闲话,喝酒,烤兔。那个香,那个乐,那个醉啊……呛出了远归游子幸福的眼泪,流落异乡的千种辛酸,万般艰险,都化云烟。团聚的欢笑,如春雷,在熊熊的火苗间,在浓浓的肉香里,噼噼啪啪地炸响,炸响一年的风调雨顺,炸响一年的丰收在望!炸响一年的美好梦想,炸响一年的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26:01 | 只看该作者
西塞山前白鹭飞



苏锦秀

在黄石工作的父亲,带着年幼的我乘船逆水而行,船到富池口,父亲指给我看半壁山:山如刀劈,矗立于江,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船至黄石东,父亲又指给我看矶头山:山似剑削,壁立江心,突兀峥嵘,三面环江,易守难攻。遥望矶头山,年幼的我非常纳闷,怎么也看不出鸡头的样子啊。三十年后的一个春日午后,朋友伴我相游西塞山,才知道鸡头山其实是矶头山,也就是美丽的西塞山。



西塞山之美,美在经典诗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小学的课本里学到唐代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时,就深深地记住了春风细雨、鳜鱼戏水、渔舟白鹭、树绿桃红的美丽景象,无比向往。一首经典流传一千余年,成就一处千年的名胜古迹,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立于断壁,壁上观江,江水湍急,赞山之奇,咏景之丽,激情满怀,留下那些瑰丽的摩崖石刻,叹为观止,为山增色。



西塞山之美,美在秀丽景色。春日正好,漫山古树葱茏,阳光渗不透层层叠叠的树冠,浓荫蔽日,林深谷幽;树荫下的青草没有阳光的普照,却仍然生机勃勃,绵密如毯;老藤卯足了劲在古树上攀爬,林间的灌木也不甘示弱,各自为营……满眼是绿,连空气也绿得滴雨,满心满肺的甘冽和清凉。一拐弯一抬头,就与一树树粉嘟嘟的桃花撞个满怀,看那些绯红的花儿,将开未开的含羞带嗔,如妙龄少女红唇轻启;烁烁绽放的尽展芳华,如优雅妇人风姿绰约……一朵朵,一树树,和林里清脆婉转的鸟声一起,装扮着西塞山的春天。



西塞山之美,美在地势奇特。相传秦始皇挥鞭南下时,一鞭劈山,顺江而流各存半壁,一半是富池半壁山,一半是黄石西塞山。西塞山断江而踞,横山锁水,磅礴雄奇,是长江中游第一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年间的战火硝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日寇侵略铁蹄,大规模的兵争多达百次。轮轮古炮,似在无声地诉说着昨日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骋怀今古千秋事,放眼乾坤万里心”,北望亭上,俯视滚滚长江翻腾东去,遥望长江北岸一览无余,天之下,峰之上,江之侧,极目远望,天地辽阔,只觉众生如蚁,万物卑微。



西塞山之美,美在凄婉传说。明代的西塞山,在桃花盛开之时,来了一位进京赶考的穷秀才,年轻的秀才是山下贾家的远亲,贾家的主人不肯借钱资助盘缠路费,一位仗义的丫头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相送。秀才走后,主人发现了情况,诬陷丫头与秀才隐有私情,丫头誓死以示清白,死后化为牡丹。功成名就的秀才前来报恩,费尽周折才知丫头已逝,空留花魂,秀才苦苦寻找,终在龙窟寺前找到了丫头化身的那株牡丹,花开洁白,花香袭人。可惜那株在始建于唐朝的龙窟寺前存活了几百年的牡丹花,二战期间被日本人抢走,空留余憾。



“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美丽的西塞山,历史的烽烟炮火早已远去,龙窟寺牡丹也不知踪影,不变的唯有峭壁垂江,烟波浩渺,还有唐代张志和在桃花洞前,用心中诗意钓起一江春色,千年不朽,流传千年。苍茫尘世,颠沛流离,我借西塞山的春色自勉: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作者简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47:33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中的广济文化版图
郭 德 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员:
很高兴来市委党校进行诗歌讲座,这是我三十多年来诗歌创作生涯里还是第一次登上讲台,更多的时候,我只是一名与工匠一样的写作者,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诗歌中的广济文化版图》,本讲座以系统梳理我十几年来年体现广济文化的诗歌作品,向诗歌致敬,向武穴这片热土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所有写作者的母体,向文化的回归必将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武穴古称广济,建制千年,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商贸文化、禅宗文化、港口文化、竹艺文化等等都在武穴的俊美山川中呈现。
一、保护古迹,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
武穴现代港城的建设,离不开文化遗产的留存,建筑是活化石,是与历史对话的窗口,也是诗歌的土壤,十几年来,我和武穴的记者们一起,为武穴古迹的保护一次次呼吁,很高兴的看到,武穴居仁街中心辛亥革命文化遗迹郭家书屋、广济时光公园的饶汉祥故居成功修复,并辟为武穴革命历史展览馆,龙坪清代会元金德嘉老屋保护性修复,金德嘉雕像落成。
这是我在饶汉祥故居武穴革命史展览上看到的祖父郭利儒先生的名字,他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任广济县复盛区苏维埃主席,1930年在黄梅考田对敌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30岁。(图1-1,1-2,图2)
这是我在2015年国庆期间在修复前的郭家大屋策划举行的《郭家大屋的记忆摄影》活动,50多位文明诗友,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参加了活动,在活动后,我写下了诗歌《郭家大屋的记忆》(图3,图4)

<<郭家大屋的记忆>>

城门已经关上
石头闪着永恒的寒光
1930年,我的祖父
牺牲在末遮山的十万大山之中

祖父的古琴依然活着
在我2014年的抚摸中
空中也飘起剑气

祖父短暂的生命
是琴弦的沧海
此刻,他正在我的指间行走
此刻,我们的大屋,没有风声

龙坪镇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从2005年第一次在龙坪镇策划古筝演奏会开始,我在龙坪镇策划组织了多次文化活动,很高兴地看到,龙坪镇的各届领导一直在为文化做出不懈努力,徽派建筑会元街落成,清代硕儒,诗人金德嘉故居得以修复,由武穴原市委副书记/作家协会顾问熊观华倡导的诗词碑林傲然屹立,我相信文化是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世代人生生不息的接力。
这是我对龙坪诗词碑林的礼赞:(图13-1,13)
<<5月25日,在龙坪诗词碑林>>


花岗岩一样坚硬的诗歌
写着我们前世的命运 后世的理想
从未背叛过枕边的寒剑
以及一页扁舟的江湖

5月25日,长江的浪花
依然是我们愤怒的华发
长风中的剑鞘
一如古老的书院 逐次剥落的孤独
我是你闪电中的过客

一次铭刻或一次遗忘
都是黑暗中行进的灯笼
我看见诗歌的倒影下
密集的诗行如千山修竹
有露的衣袂飘飞

这是我对龙坪老街修复的呼吁:《小雨夜的龙坪老街》
(图5)
小雨是春天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1:48:10 | 只看该作者
或是天空的眼眶里
点点泪花
希望夜的温度不会降很多
就像一个安静的人
尽力的保存着心灵的温热
让美好不断地遇见




二、乡镇振兴,写在俊美山川的诗行
   近几年来,在广大的农村、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精准扶贫,创造了几千万人脱贫的人间奇迹,现在又开启了乡村振兴,历史乡村、美丽乡村、文化乡村必将为我们留住乡愁,留住记忆,留住诗情。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看到了乡村生态文化园的建设,希尔寨农庄、怡湖山庄、东城渔庄等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生态价值,旅游价值不断彰现。这是我写在梅川希尔寨的诗: (图6,图6-1)

<<希尔寨菊花盛开>>

那时候我带着我的铁甲纵横江湖
那时候江南铺满离人的眼泪
铺满菊花

我所有为皇冠的屠杀和征战
被菊花淹没
我看见一位忧伤的女子
从一滴泪中走过江南-----

这是最后的江南
即将被白雪覆盖的战士
在寒冷而美丽的菊花间消融

<<希尔寨弹筝的女子》
      

希尔寨弹筝的女子
是月亮上的女子

低眉处
指间的泉声
已经清悦

凝神处
筝声已润湿
希尔寨亘古的岩石
满山的花蕊

如月光照临
唐诗宋词
前世今生

希尔寨弹筝的女子
是月亮上的女子


这是我写在余川怡湖山庄的诗图7)
<<烟雨怡湖山庄>>



下雨的时候
适合到怡湖山庄看看

当雨下到朦胧了山水
你会遇到把湖水披在身上的女子

当雨柔软了亭台
你会决定在她的明眸中借宿一晚


这是我写在龙坪东城渔庄的诗(图8-1,8-2)
<<爱---写在东城渔庄>>
爱是玲珑的江南
你敲门的声音
一如微风
吹入了荷塘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看到了古老的茶园大法寺灵仙茶场、余川邢园茶场,作为农民增收的渠道正在不断发力,我看到了一代代茶艺师几十年如一日耕耘不息,我看到了梅川三月三四祖文化节,余川佛手山药节、大法寺油菜花节一届届成功举办。
这是我写在余川邢园茶场的诗(图9,9-2,9;3):
<<清明茶>>

.雨丝纤细的清明

茶,开始古老的发酵

沿着幸福的方向

包围我们的血液

让诞生与死亡一起达到绿色的完美

------------------------------------------------------------

茶圣陆羽,唐朝的诗歌供养的孤儿

我看见你在清香的茶园微笑

你从没有被超越

生与死一直是你掌心的两朵叶芽-----

--------------------------------------------------------------

在漫长的磨难中一言不发

种茶满山

这是我写在大法寺灵仙茶场的诗:(图10,图10-2)
<<七夕的大法寺灵仙茶场>>

七夕的大法寺灵仙茶场
安静的她
像来到人间的月亮

她离开时
月亮慢慢地升起
像爱上一个人那样
慢慢地升起

这是我写在梅川四祖道信文化节的诗:(图11,11-1)


<<三月初三>>
厚土之上,永远孤独的孩子
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
我的草舍与一枝檀香为邻

我仰望天空,日子的恩赐如阳光四射
而满地的油菜花开成海
有禅道中的金黄

我看见我死去的弟弟
像一条素面朝天的河流上,飞过的小鸟
多少年,时间一直带着赤脚的我们
在水边,在花海,在生与死之间
来回行走

我的妹妹在草舍边采撷三月三的芥菜
她晶亮的眼睛
在我的寒门闪耀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看到了梅川籍的教授张   在退休后多方呼吁,倾尽所有,建成了梅川灵山旅游公路,建成了白云禅寺,大王庙等旅游景点。因为我在多家媒体上呼吁在灵山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农民致富,而与张老师接触,心心相惜,文思如涌。
这是我写在灵山上的诗:(图12—1,12—2)

<<岁末的灵山之巅>>


三生之石
是谁的一颗清泪

菩提之上
风吹悲欢离合的闪电

一弯月
刻在你的眉心
宛若琥珀的灵符

岁末的灵山之巅
没有结局
没有开始

<<母亲灵山>>

佛是人间孤独的孩子
结庐灵山之巅的草叶
依然有母亲的绿
母亲的温度
----------
袅袅檀香
依稀是母亲几缕白发围绕
越来越厚的经书里
木鱼声点亮青灯
点亮佛的麦子酱和山药粥
---------
母亲节
佛在灵山上遥望灯火辉煌的梅川
那是母亲的人间
与佛泪眼相对的人间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看到更多的移民新村告别落后生机勃勃
<<移民梦>>

母亲,这是盛世的漂流
这是庄严的盛举
看不见颠沛流离的血泪
听不见饥肠辘辘的啼哭
母亲,故园的房舍重新在新区屹立
井水依然甘洌
而你一生钟爱的栀子花
依然在新居的院墙吐露芬芳
你倾尽虔诚的庙宇
依然在默默的迎接你的祈福

------------------------------
母亲,这是水的故事,土地的故事
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流淌
家园的根基与尊严一起闪光
世代人的守候如亘古的图腾
沿着土地的根系
我不断创造未来的幸福
没有了水患的围困
挣脱了大山的阻隔
谁在捍卫我的劳动
珍惜你的泪水
在迁移中将我们的双手握紧
---------------------------
母亲,我永远是俯身在这片土地之上
勤劳的农民
我永远是你有着太阳般古铜色肌肤的儿子
在劳动的艰辛中撑起家园的命运
我看见无数双温暖的手掌
在呵护,在托举
在新的黎明与我富强的梦想形影不离
一如古老的水边
热血与荆棘搓成的绳纤
拉着我们刚烈的梦想
逆流而上


三、与时俱进,让诗歌拥抱新的时代

几十年的诗歌写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对广济文化的书写,使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诗在潭桥风雨中”“功夫在诗外”。“任何灵感的产生都不可能闭门造车,诗人更多的是要走入文化的母体中,沉浸、认知而后升华,任何语言的张力都不可能是思维的本身,而是与文化元素的激情碰撞,所以我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位热情的文化活动策划者,组织才与参与者。这样才会在诗歌的背景上,融入更多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2、爱是一切诗歌的源起。这些年的诗歌写作,今天我 谈的一些诗歌,脂在各纸刊和自媒体平台得到了诗友们的认可,最重要的是源于一份爱,对母亲的爱,如《母亲灵山》,对爱情的向往,如《怡湖山庄》、《东城渔庄》等,对这片自然风物的爱,对人民的热爱,如《移民梦》等。有这份爱,每一位写作者都会勇敢地开启写作
3、与时俱进,叙写“中国风”,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诗作传统,,“赋”“比”“兴”的诗意转合都是现场诗作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现代诗之初,徐志摩、戴望舒等一批诗人更多地将古典诗歌融入西方现代诗歌流派元素,作了努力的探索,八十年代,现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 04:26 , Processed in 0.0508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