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江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欣耀故事集 客居渥太华的日子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女儿出生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一个要求面试的通知。这个职位我是在当地的《渥太华公民报》里面的一个小豆腐块上看到的,递了简历申请之后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就业市场日趋艰难,很多被裁员下来的人都没有被市场消化掉,更何况我这样的新人呢。反正现在还有工打,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就当再多经历一次面试经历吧。
话说回来,经过了多次面试经历之后,我的面试技巧、能力也提高了不少。比如,我把面试中经常会问到的问题列出来,根据自己的情况试着回答,并写下来仔细斟酌修改,然后背下来。这样就可以尽量弥补语言不好的缺陷。面试中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就从容作答,显得比较流畅就会给对方增加一些好的印象。如果对方再问一些其他的问题,那只能是临场发挥,凭自己的本事了。
也许是面试经验增多,心理压力不大的原因吧,这次面试感觉还算不错。虽然对方面试人员包括有老板,项目经理,技术领队3个人,轮流提问题,俺都能应付下来,感觉还不错。但由于以前失败过很多次,心里还是没有把握能拿下这个职位。因为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各公司常常以"没有本地本行工作经验(所谓的加拿大经验)"为理由来拒绝新来者的申请,即使申请者的专业素质完全符合要求。可是如果没有第一份工作,又怎么能获得"本地经验"呢?这不成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悖论了吗?
幸运之神终于光顾了我。两天之后,我收到了那个项目经理给我的电子邮件,说他们同意给我那个职位,但是个合同工,6个月时间。之后视情况来定是否可以续合同。工资不是很多,是此行的入门水平,但比起数据录入是高了不少了。工资多少问题不是很大,关键就是要进入专业领域,就像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就会撬动地球一样,俺没有他那么牛,只希望能有一个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的空间。哦,那一刻的心情,岂止一个喜悦可以形容得了! 我第一时间内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哺乳的妻子,她将信将疑,一定要看看原件。带着她逐字逐句地看完那封邮件之后,她情不自禁地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呵呵,好甜蜜呀! 我想,以前她的心里也承受了很多担忧吧,现在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感谢我的女儿,正是她的出世才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运,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生活。以后所知道的情况证明我那时拿到那个职位实在是运气得不能再运气了,比如当时有几十上百个人同时申请那个职位,本地人外来人都有;我是第一个进入那个项目团队的华人;技术领队(白人女士)的先生是一个祖籍台山的华裔,这样她至少是不会歧视华人了;工作中第一个共事的是个给了我很多帮助的善良的印度人;在同期很多其他公司业绩不好大量裁员,许多人苦于长期找不到专业工,不得不再回学校读书,或者回国去了的大环境下,我这份工作的合同期过后却还能够一续再续,以至于持续到如今。 无论什么言语都无法形容我那时的心情,和对女儿的感谢。我甚至都想跑到雪地里打几个滚,痛痛快快地喊上几声。但为了避免被送到精神病房,我没有那样做,就在心中暗喜吧。
我在给一个朋友的电话中把找到工作归于是女儿给我带来好运的时候,他也表示有同感。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后得到了仕途中重要的一次升迁,从此官运亨通。我不信神,但从17日女儿出生到29日我正式上班,短短的10多天内完成了我之前殚精竭虑苦苦追求的目标,也许,真的是有天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2:47 | 只看该作者
(10)

招我进去的那家公司是个很小的咨询公司,成立没有多久,人数也不多,但它的客户却是加拿大最大的提供通讯服务的企业----贝尔公司。这个小公司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由客户提供办公室和办公设备。办公地点在位于魁北克省境内与渥太华隔河相望的赫尔市(HULL),旁边就是加拿大最大的联邦政府大楼群(这是为考虑安抚魁独势力以及就业率,才安置于此),差不多有10栋左右的大楼通过架空的走廊连接在一起,号称是北美地区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楼群。得益于很多家在渥太华的联邦政府雇员也工作于此,所以虽然我每天要来往两个省/城市之间工作生活,交通却非常便利,中间只需要转一次公交车。正好可以拿武穴作个类比:武穴位于湖北省的边缘,过了长江就到了江西省的码头镇。这似乎又是一个巧合。

开始上班的一段时间内,主要困难还是在语言上。本地人说话语速非常快,而且很多口头语还有俚语,还不讲究语法,我很难跟上他们的思路。每个周一上午的例会上,还要求每个人叙述上周完成了什么,本周将要作些什么。所以一到周日晚上的时候,俺就有些紧张,失眠睡不着觉,要先想好明天要说些什么,暗暗地背下来。第二天开会的时候照着想好的说出来。好在团队负责人比较照顾我的面子,也没怎么为难,有的地方还尽量帮助我说得更顺畅更地道一些。其他听不懂的地方,也只好在本子上记下来,会后再找别人问清楚。

给了我很大帮助的是跟我在同一个组的印度人,名叫Arun,工作非常勤奋、认真,乐于助人,此后我们一直是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朋友。英语虽然不是印度的的官方语言,但由于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象香港一样,很多家境不错的人都选择英语作为教育的首选语言,而且很多公司都只用英语,所以他们的英语要比中国人强很多,尤其是口语方面。Arun曾经在美国留学过,以前是学商科的,后来才转为计算机专业,英语很标准,也符合语法,没有多数印度人所带有的特别的口音。跟他讲话我感觉要比跟本地人轻松很多,所以这就成了我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一个桥梁,语言能力就在日常的工作中慢慢地得到了提高。

搞清楚了要工作的内容,具体到编程序上就比较简单了,对我们这样从国内那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出来的人来说,的确不是难事,很快就上了手,高效地完成了分配的各项任务。因为我知道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现在格外地珍惜这个机会,工作很卖力。以至于以前就有的十二指肠溃疡又发作了,时不时地困扰着我。后来看到周围的同事们都是在不紧不慢地做事,到点就关上电脑回家享受生活,悠闲的很。也许这也是"加拿大经验"的一部分吧,俺也尝试着放松一些,不再给自己施加更多的压力,来日方长啊。慢慢地,身体也恢复过来了,真让人高兴。

半年很快就过去了,俺的合同也到期了。老板及时地跟我发来了电子邮件,对俺前期的工作赞赏了一番(也许是负责人和Arun的美言吧),然后跟我再续合同,工资上调30%,基本达到了市场上应有的平均水平。我的能力终于获得了认可!

这工作还是一样的内容,别的公司的工作不见得就难很多(就相似的职位来说),就是入门的门槛实在太高了! 多少人,包括曾经的我,不知道为了迈过这道门槛付出了多少心血! 唉,真是太不公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3:24 | 只看该作者
(11)
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就打算搬出亲戚家住了。毕竟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还有个小婴儿,生活对大家都有诸多不便。况且寄人篱下的生活,我也不是很喜欢。于是我着手寻找租房。


租房主要有三种,与人分租独立房子、共管联屋和公寓。我们原来就是跟亲戚住在房子里面的,所以不会再去考虑分租房子了。共管联屋一般是2层的小房子,还带有地下室,这对我们三个人来说,太大还太贵,也不在考虑之列。所以我们主要寻找的公寓。全市所有的公寓出租信息都在每月出版的一本广告上面,放在各个公共汽车站或者公共场合,供人免费取阅,里面列出了各个公寓里面的设施,各种套房的出租价格以及是否还有空缺。由于那时有很多象我们一样的外来人到这里来"淘金",所以公寓出租价格一路上扬,一般的公寓1房1厅月租金高达800加元,2房的要1千以上,决无还价的可能。外来人除了要出示工作合同或者工资单之外,还要本地人担保,否则免问。我们起初还想找个便宜的,象600元左右的,但到现场一看,发现那种价位的房子都是政府的廉价福利房,是给低收入阶层或者国外来的难民住的,房子维护得差不说,周围环境也不好,酗酒、吸毒的都有。想想还是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丑陋的东西最好迟一些看到,尽管那是生活中的现实。 所以咬咬牙决定贵就贵吧,找到了一个交通便利、环境干净整洁、生活还算方便的公寓,租下了1房1厅,租期暂定为一年。此公寓带有一个室外的游泳池,附近还有两个免费公共网球场,我算是一见倾心了。在办完了签租约、预交租金、找人担保等一系列手续后,我们去宜家(IKEA)买了一些简单的新家具,搬出了亲戚家,从此开始了我们三人小世界的生活。

女儿和我都喜欢看电视,她看她的动画片,我看我的新闻节目或者其他电视剧,好在这些节目的时间是错开的,互不干扰。加拿大鼓励多元文化,所以有幸能够看到各种少数族裔的电视节目。有一个基地在多伦多的多元文化电视台,每周一到周五晚9时至10时是华语节目,播出本地、国际、香港、体育、财经和文化新闻,周末晚9时到11时放映一部香港(有时也有台湾和韩国的)电影。由于该华语节目是由早期香港移民创办的,所以以粤语为主,普通话较少。我们来之前就在广州工作,所以如鱼得水,感觉很亲切。 该台周末的上午和下午还有印度人的电视节目,我也比较喜欢。小时候看过一些印度电影,如《流浪者》什么的,对其中的歌舞印象很深刻。令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如今的印度歌舞已经将传统性和现代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有象街舞那样强烈的节奏和摆动,也富有悠久传统的味道,拍出的MTV节目具有非常好的视觉效果,我个人感觉比起纯西方的MTV要好看得多。(跟华人一样,荧屏上的印度俊男靓女要比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漂亮得多,呵呵。) 印度的电影工场名叫Bollywood,是否效颦Hollywood(好莱坞),我没有去查证,它的大部分电影还是跟以前差不多,故事情节中穿插着很多歌舞,很有特色,可以很好地消闲。

最快乐的事情是带着女儿到处去玩。渥太华的夏天不是很热,最高温度不过33度,还比较干燥,只是由于臭氧层稀薄,阳光非常强烈。由于这里冬天实在太长气候太严酷,巨大反差之下,人们喜欢在夏季尽情享受阳光,个个戴着酷酷的太阳镜进行户外活动。对于来自夏日温度常在38摄氏度以上地区的我来说,这里的夏天真是太舒服了。我们带着女儿去玩滑梯、荡秋千,草地上玩球、水塘边喂鸭子,湖上划船、池中嬉水,给她拍照留影, 各个公园、水边、沙滩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为了能让国内的亲人也能看到她的成长,我买来了数码相机,拍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通过电子邮件寄给他们看。 看着女儿高兴的笑脸,听着她甜脆的笑声,觉得这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图画,最悦耳的声音呢。

说到嬉水,不得不说一件事情。有一次Arun来我们公寓,跟我们一起去游泳池玩。这里所有的公共游泳池都要配备救生员当值的,所以虽然Arun不会游,他也不担心,就站在浅水区里玩,试着自己学游泳,我带着女儿在旁边玩。池里有几个少年玩水玩的比较大,掀起的波浪慢慢地把Arun推到了深水处,他从水里面抬起头的时候,发现脚已经踩不到池底了,立马手忙脚乱起来,身子也沉了下去。 要说还是我细心,我打小就常在武穴八户塘游泳,知道意外一般都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在带女儿玩的时候,留了个心观察他。在看到他刚沉下去时候,我一手抱紧女儿,腾出另外一只手,一把抓住他的手,将他拽住拉到我的旁边站住。好悬哪,要是他离我再远点,我可就够不着了。回头望望岸上的救生员,他正瞅着坐在岸边的身穿比基尼的美女呢。我跟Arun相视一笑,说:"再也不能相信这些救生员了,他们太不可信赖了。" 以后在多个不同的场合Arun都提起过这件事情,直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4:42 | 只看该作者
(12)
2001年9月11日,是我们登陆加拿大整一年的时候,也是一个已经载入了史册的日子。


那天上午,我如常一样乘公车不紧不慢的去上班,一路上想着今天该如何庆祝或者纪念我们来这里整一年。下了车站,看到路上有不少联邦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雇员在工会的怂恿下进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福利云云,打着各式各样的牌子在大楼外面走来走去。想到现在就业市场如此严峻,心里面不禁埋怨他们,真是一帮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们做着简单稳定的工作,拿着不菲的来自于纳税人的薪水和养老保险,享受着悠闲的工作方式(每天不长的工作时间内除了午餐之外,至少还有两次咖啡时间),工作效率却极为低下,还三天两头地在有"黑社会"之称的工会组织下,用罢工的形式来威胁政府,以获得更高的待遇,却从不考虑影响了多少老百姓的生活。真应该把他们全部换掉,让他们也尝尝失业的滋味。 客观地说,对于私营企业,我举双手赞成成立工会来保证员工的利益,但是对政府经营的部门象公交公司、学校、医院、公共卫生、公共服务部门等则应该严格限制工会的权利。可怜加拿大的普通老百姓,经常遇到的就是这些官营单位罢工的折磨,更可耻的是,公交公司偏偏选择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公共卫生选择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罢工,有一年多伦多垃圾工在大夏天罢工一个多星期,整个城市臭翻了天,百姓怨声载道,他们就是想通过这样来达到威胁政府的目的。想要改革,更是阻力重重,比中国还难。

走到办公室,看到几个同事正在一起聊着什么,我也凑过去打了个招呼。他们告诉我,知道纽约的世贸大楼被炸了吗?我说你别开玩笑了,那哪儿能呢。他们很严肃地说,真的,不信你上网去看CNN的新闻。我赶紧上网看看,果然如此,那时还只是刚刚炸了第一栋,真是大吃一惊,恍如战争爆发一般。然后我戴上耳机,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工作。接着坏消息频频传来,连续撞击五角大楼和世贸第二栋楼,还有一架民航客机坠毁,最终那两栋著名的双子星楼轰然到地,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了。 一时间,人心惶惶,电台一会说多少架飞机失踪,一会又说多少架坠毁,谣言满天飞。美国政府反应还算比较快,马上下令所有美国境内的民航客机不得升空,还在空中的客机备降就近的加拿大机场。这时候已经无人有心工作了,纷纷打电话向亲戚朋友询问情况,因为一般的加国人都有亲戚朋友在美国生活的。作为首都的渥太华离纽约很近,飞机一扭头就飞过来了,担心恐怖分子也会袭击加拿大,所以我们旁边的联邦政府大楼立即疏散,除了安全部门留守外,其他全部回家。那些刚刚还在罢工的人也即时做鸟兽散,估计至少要歇好长一段时间吧。

我们办公室所在的大楼是属于电信公司的,也属于重要机构,保安明显加强,出入严格检查证件。我们还被通知如果不是必须的话,不要去市中心地区,因为那里已经被封锁,尤其是美国大使馆和以色列大使馆附近地区。美国大使馆平时就是这里保安最严密的建筑物,甚至比加拿大总督、总理、国防部等建筑更要严格。环绕使馆外的道路全都被占用一个车道,密密匝匝地浇筑着粗大的水泥墩,以防止汽车炸弹的袭击。现在更是如临大敌,禁止任何车辆、任何飞行物经过此地。

回到家,登陆1周年纪念是没有可能了,所能作的就只有看电视里面的跟踪报道。各电视台在不厌其烦地反复播放着那些令人震惊的画面:飞机撞向大楼,浓烟冒起,大楼象积木似的倒下,惊恐四散的人群,还有勇敢的救火人员和警察。就算是经历过某重大事件的我,也被这些惨烈的情景惊呆了。"911"是北美统一使用的紧急救助电话,包括急救、火警、匪警、交通事故,甚至家庭暴力都是打这个电话,恐怖分子选择在这一天行动,又选择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和军事中心的五角大楼作为袭击目标,可见策划者挑战强权之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次事件对美国的打击太大,所以随后发动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对加拿大而言,生活方面,某些族群遭受了很大的歧视,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个国家是种族歧视最少的地方。我的一位同事的丈夫,是个外表典型的阿拉伯人,本来要去新加坡出差,因担心机场/民航方面的盘问,更担心机上乘客对他另眼相看,不得不放弃;还有阿拉伯族的小孩被其他族裔小孩欺负的事情经常发生。同样作为少数族裔,我很同情他们,也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希望类似印尼华人的惨痛遭遇不再重演。经济方面,本来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更是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保险业赔的一塌糊涂,旅游业一蹶不振,我们这个行业更是余波荡漾,公司裁员、倒闭消息不断。不久就传来了Bell公司要削减预算的消息,我们这个项目组也可能在其中。老板大为紧张,在会议上宣布禁止我们上班时浏览网站,一旦发现立即走人。工作时间要保证,不能随便迟到早退,提交客户的内容要保证100%正确等等。紧张气氛之下,我也不得不削减生活中一些暂时不必须的财务支出,以防备工作丢失后还能继续支撑下去。

好在最后Bell并没有裁减我们的项目,我们得以继续留在那里,我暗自庆幸不用再去劳心劳力地找工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5:06 | 只看该作者
(13)
秋天过后,天气慢慢转凉了,漫长的冬季马上就会到来,买车的事情就摆上了桌面。以前跟亲戚住在一起,出去买东西都是由他开车带着,不用自己操心。后来我们搬出来之后,每周去市场买菜只能靠自己坐公车去了,虽说交通还算便利,但一到周末,车次的频率就会降低很多。从家里出去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电话输入最近的车站号码来查询公车什么时候到达,但回来的时候就常常要等很长时间,而且是大包小包的肩挑手提,很不方便,尤其是女儿跟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更是窘状迭出。我已经尝过冬天在外面行走的那种滋味,所以决定要在冬天到来之前买下车。


买车之前先要考下驾驶执照。为了安全,安大略省的普通小车驾驶执照采用分级制,估计是全世界需时最长的了。首先要通过交通知识考试以拿到可以作为日常身份证用的初级驾照(称为G1),然后等候至少8个月才能进行路试,通过了这个路试之后拿到G2驾照。在那段时间内只能学车,不能独立开车。拿到G2后才可以独立开车,但还有诸多限制,如不能在凌晨时分开车,所有乘客必须系安全带,血液中0酒精度等。拿到G2后一年,才能参加另一次路试以取得最后的G照,除了酒精度不能超过0.8%外,别的限制取消。如果从第一次拿到G1开始,5年内没有拿到G照,则所有的过程重新开始。由于考车比较严格,也没有可能走后门以拿到驾照,这种分级制度一方面使得路面相对比较安全(注意只是相对),另一方面也养肥了很多驾校和教官。

我以前在国内就已经拿到车牌,但是没有什么驾驶经验,而且两边的交通规则有些不同,为了培养正确的驾驶习惯,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进入驾校学习,一是为了学到正确的驾驶技术,二是为了能在拿到正规驾校证明后能降低保险费用。学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0小时的知识课,主要是关于汽车和交通规则方面的,这些跟国内除了交通规则有些不同外,基本差不多。但老师一再强调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质的,所以时时要意识到生命第一、安全驾驶,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部分是10小时的驾驶课,由一个教官带着在各种路上练习驾驶。我的驾驶课分9次进行,开始的时候每次1小时,后边的两次每次1个半小时以准备考试。教官是个白人,车子是他自己的,练习开始的时候还不错,经常能听到他说一些赞赏的话,可是到后来,他就处处挑我的刺,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不是刹车踩狠了,就是方向盘打重了,真是口水多过茶,搞的我都没有信心去参加路试了。大概他是太心疼自己的车了,可是既然你是作这行的,就应该能够承受这样的事情吧。

10个小时的练习之后,我没有要他带我去参加考试,又再付费请了一个老华人私下来指导,毕竟用中文交流起来方便很多。他比较有经验,针对路试总结了几条注意事项,让我记下来,在练习的时候不断巩固。加上平时我在跟Arun一起去打网球的时候,蹭他的车来练手,所以考试比较顺利,一把拿下G2。

下面的事情就是开始选车了。新车很贵,保险费高,而且我担心开车经验不足,会蹭到新车而心疼,所以主要的选择对象在二手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很活跃,公共场所到处可见类似于出租公寓广告那样的汽车交易广告,由于这里可选的车很多,美国的、欧洲的、日本或韩国的,车型和年份又有不同,还要考虑油耗低,零件维护费用低,搞得花多乱人眼,而且旧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如人意,以至于看了几个月都没有定下来。我自己对车是一窍不通,所以基本上都是跟朋友Arun和Manu一起去看的,慢慢地也学到了一些皮毛。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Manu,他也是个印度人,是那年夏天由Arun介绍进入我们公司的。他先移民到多伦多,不容易找到工作,由朋友介绍给Arun,来到了渥太华,因为他们的老家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Arun自己先简单面试了他之后,就介绍给我们老板和负责人,他们面试之后也就同意了。Manu的家境不错,父亲在国内开工厂,他很早就在印度开车了,从小接受的也是英语教育,所以他英语口语相当不错,尽管有一些印度口音,加上有Arun的推荐,找工作还算顺利。从此我们既是同事,也是朋友。但世事难料,Manu来渥太华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我会在后面的章节再说。

12月中旬的时候,天气已经冷下来,带着女儿出行已经很不方便。我不能再犹豫了,在广告上看好一辆车,由于当时Arun有事回印度,就只约了Manu一起去看。那是一辆97年的白色丰田花冠(Toyota Corolla),外形不错,年份也不久,只是在美国被撞过外壳,现在已经修复了。我们试开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就是它了!我当机立断。办好了付费、号牌、保险、移交等手续后,我就高高兴兴而又战战兢兢地开着平生第一次拥有的汽车回家了。

汽车是个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交通事故,造成惨痛的后果。就算自己开车万分小心,也有可能别人犯错误而撞向自己。这里16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开车,上不封顶(老年人每隔一段时间才做一次视力测试),即使残疾人也有专门设计的方向盘和刹车。悲剧不仅仅发生在少年鲁莽开车的时候,或者风雪路滑的天气,老人或病人突发昏厥而致使车辆失控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也偶有所闻。我刚来这里时注意到所有公共场所、人行道、楼梯都会有专门供残疾人轮椅通行的设计,觉得考虑的真是太周到太人道了,充分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会不会是因为在这个汽车盛行的国度,谁都无法保证将来会不会出事故,而成为那个群体的一分子,所以才会如此关注? 不信神的我在尽量安全驾驶的同时,只能祈求祖宗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们永远出入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5:54 | 只看该作者
(14)
在随后的圣诞节假期里,有人邀请我们去多伦多玩玩,于是我们进行了买车后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因为早就听说去那里的高速公路非常繁忙,加上对去年几乎同样季节去蒙特利尔时差点发生车祸的事情心有余悸,所以我想找个熟手跟我一起去。正好Manu也想去多伦多探望朋友,他自己的车比较旧,原本打算租辆车去。我跟他说甭租了,我们一起去吧,你来开车,还省了租车费汽油费呢。于是我们一起上路了,他开车,我看路,双保险。


此地的汽油费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多税,用于修路养路,因此公路上没有收费站,车跑起来非常顺畅。平时遵纪守法的加拿大人到了高速公路上,绝大部分都超速行驶,限速100公里,一般都跑110、120,离多伦多越近,开得愈加疯狂,130、140的都很多,本来警察就不多,他们也懒得管这些超速者,只是偶尔抓一两个,似乎有些罚不责众的意思,这个令人感到有些失望。越接近大多(伦多)地区,路变得越宽,从单向2车道,3车道,一直到十几个车道一起铺开,满眼都是快速移动的车流,让人惊叹不已,真不愧为加国头号大都市!不熟悉道路的人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暗自庆幸让Manu来开车真是个英明的决定。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开车从渥太华到多伦多,不过他的驾龄比较长,开车比较稳妥。也许是因为他是一个素食者的原因吧,精力不能持续太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高速公路旁边的咖啡店里休息一下。所以走走停停,460公里的路程,我们花了差不多7个小时才到,女儿在后座上醒了又睡,睡了又醒,我想她也够辛苦的。能安全到达,这就足够了。

朋友带我们参观了多伦多,除了城市大些,市中心楼高些外,环境跟渥太华差别不大。但这里的华人很多(有40万之多),穿着也洋气好看一些,已经成为那里最大的少数民族社区了。市中心的老唐人街现在人气不旺,而且显得旧、乱。华人最多的区是士嘉堡(Scarborough),到处都有华人的店铺食肆,打着中文招牌,非常亲切。更有华人投资者,建造了一个很大的仿香港的太古广场(Pacific Mall),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华人经营的商店,现在成为华人必游之地,几乎要取代以前的唐人街。走在里面,恍如身在国内。难怪我听说一个本地白人说,他在里面都觉得自己是外国人了。

在繁华的多伦多度过了一个平淡的圣诞节之后,回程的时候仍然是由Manu来开车,不过遭遇到了暴风雪,我们更加小心。路上不时看到有因为路滑而冲入路边的车辆,以及种种险象环生。唉,冬季开车真是一点乐趣都没有。Manu经验丰富,一方面保持与前车的足够距离,另一方面看到后车跟的太近,就适时换线,摆脱跟车,让我也学到了一些实用开车技巧。如同来时一样,一路走走停停,总算平安回到家了。

这次长途旅行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检验了我们买的这辆车性能是比较让人信赖的,我感到颇为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7:22 | 只看该作者
(15)

新的一年开始了,生活中却没有多少新鲜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逐渐趋于平淡。人总是有些不知足,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在熟悉上手之后就一直没有提高,变得枯燥起来,而且"玻璃天花板效应"(少数民族很难升职)也慢慢显现。我也曾经尝试过向别的公司投简历,寻找新的机会,但就业大环境依然低迷,应者寥寥。南边美国的机会要稍微多一些,但只有本地公民才能去申请,外来移民除非是非你不可了,基本可能性为零。试了几次不行,便没有了兴趣,惰性占了上峰,就甘于平淡,守着目前那个鸡肋般的工作,享受家庭生活吧。

有了车后,周末出行的确是方便了许多。市里组织的活动,现在也可以带着女儿去凑凑热闹了,象二月份尚在冬季的冰雪节,五月份的郁金香节,都是一年一度规模比较大的、历时几个星期的大型活动,很有意思,甚至吸引了很多国外的游客。华人社区最大的节日自然就是春节了,我们除了自己在家里庆祝之外,还参加了当地华人社团租用大型会馆组织的春节联欢。由于春节的时候是寒冬季节,这些活动只能在室内举行,那是一个类似于庙会性质的活动,有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也有各种传统的小吃,小摊小贩。市长也代表政府来祝贺一番,还能够从财政中拨款给每个参加的儿童一个小红包,里面装一个Quater(2角5分)的硬币,很让孩子们开心一番。文艺表演水平一般,挺多算国内的县市级水平,跟电视里面可以看到的国内中央台水平不可相提并论,只是能让这里长大的小孩子们感受一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不少洋人带着明显是亚洲面孔的小孩来这里玩,有些还能够表演节目。无一例外,这些小孩都是女孩,她们的家长都是白人。一打听,原来这些女孩都是本地人去中国的孤儿院领养过来的,对领养家庭的要求还比较高,比如收入、教育程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花费也不菲,大约领养一个要花费2万多加元,还不能够任意挑选喜爱的小孩,只能是排到哪个就领养哪个。我一方面庆幸这些女孩能够生活在一个绝不愧对"儿童天堂"称号的社会里,另一方面对那些领养她们,并鼓励她们学习、了解自己本族传统文化的白人由衷地感谢,将心比心,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有些家庭自己本来是有小孩,也会出于爱心再领养一个)。只是不知道,那些女孩长大后面对跟父母之间的种族差异,心里会怎么想?

日子过的很平淡,一页一页就这么飞快地揭着。其间,为了准备父母过来探亲,我们又搬到一个两房一厅的公寓,离渥太华河边很近,附近有3个公园,风景很不错。夏天的时候,公园里可以BBQ(烧烤)、可以放风筝、打球、游泳,还可以喂鸭子,或者看河里的点点帆船。周末的时候还能够欣赏到各种流派的露天音乐会。 可惜父母第一次申请签证因为我用的是香港领馆而不是北京使馆的申请表,而导致文件不全被拒签,不能够在最好的季节来到这里看看。

父母是在第二次签证批准后,在这年的秋季过来探亲的,见到以前只能在照片上看的孙女,自然喜爱有加。我也请了两个星期的长假,抓住好天气的尾巴,不仅开车带着他们游遍本地名胜,并远赴多伦多、蒙特利尔,还到达位于加美边境的尼亚加拉,观赏那两个举世闻名的大瀑布。看着他们跟女儿的兴奋的笑容,长途跋涉的疲惫便随着那瀑布巨大的轰鸣声消失了。

只是好季节很快就过了,随后而来便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人整天只能呆在门窗紧闭的家里,父母明显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想出去走走还担心会滑倒在雪地或有冰的人行道上,比不得年轻人。虽说有中文频道的电视,但天天只能看这一个台,枯燥的很,只好什么电视连续剧都跟着看,别无选择。饮食上也不习惯一个星期买一次菜,觉得天天吃的都不是新鲜菜。语言不通,也没有熟人或朋友,在附近的生活区内看到有老年华人,就会聊上好一阵子。有赌场组织老年人周末去赌博,送10元赌金,包一顿饭,但要求在赌场呆一整天。他们也去看过,但不参与赌在那里呆着就很无聊,一两次之后也就不去了。直到次年3月份中旬,他们在住了半年之后要回国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冰天雪地。 我知道,他们一定住的不是很开心,虽然经历了很多个节日,东西方的都有,像中秋节、万圣节(俗称鬼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冰雪节,但快乐的日子总是少数。这都是我的错,要是第一次签证就通过那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7:55 | 只看该作者
(16)
日子依旧无可救药地平淡的过着,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到文化的差异和内心深处的孤独。周围的朋友们也都有着一样的心境,偶尔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除了工作、孩子、住房或者股票之外,就是谈论国内的事情,要么大发牢骚,要么深情回忆。 在这样的日子里,发生一点点的事情,都足以成为餐桌上的谈资。


2003年初,多伦多发现了几例SARS(国内称为非典)病人,香港、台湾也有不少,究其源头,无一例外都指向中国广东。当死亡的病人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远,国外的媒体都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时的卫生部长张某人依然在电视上说没有问题,真是快让人气炸了肺。你想维护中国面子可以理解(当然也有可能是另有人指使),可是国内那么多人的身体健康你就不管了?结果愈演愈烈,导致整个世界都对中国人另眼相看,渥太华也发生了有华人女士被公车司机拒绝上车的恶劣事件,结果大量华人纷纷声援,谴责当事司机,并要求道歉。好在中国政府领导及时撤换了此厮,并采取得力措施,力挽狂澜于既倒,尽管损失了五一黄金周的经济收入,毕竟还是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实事求是,及时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维护中国尊严,赢得世人尊重的做法。

2004年初爆发的禽流感使得"武穴"两字在国际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让俺既感到分外亲切,也格外牵肠挂肚。这次政府做的相当不错,没有丝毫拖延,温总理还两次到访武穴,疫情也很快就被控制并解决了。如果这不是传染病,俺还真有些私心,希望这个事件持续的久一些,多让"武穴"在电视上出现几次。

2003年8月14日下午,发生了北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加拿大和美国东部的十几个省和州大面积停电,包括渥太华所在的安大略省,影响了的人数以千万计。开始的时候疑为恐怖袭击,大为紧张,后经查明只是某地一条过热的电线下垂到一棵树上,立即在相互紧密衔接的电网中引发一系列激烈的连锁反应而导致。有意思的是,我工作的办公室是在与渥太华隔河相望的魁北克省内,属于另一个电网,所以上班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那边已经发生了大停电。下班后乘坐公车回到渥太华,才知道发生了事故。所有的交通灯也不工作了,路上汽车大排长龙。不过加人的高素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在没有警察的路口处大家都自动按照交通规则中的"停牌"来做,到路口处停下,先到者先行,虽然很慢,但井然有序。

现代社会是一个离不开电的时代,没了电真是什么都干不成。所有的商店关门,想买个手电筒都没不到。餐馆、酒吧也都歇业了,很多人又开车跑到对河的魁省去买东西吃。公寓里面的炉子是电炉,所以晚饭也是不可能做的了,俺才从魁省下班回来,也懒得再大老远回去买吃的去,只好跟妻子女儿搬着凳子坐在楼道里面,就着楼梯口的应急灯,把冰箱里面中午剩下来的饭菜唏哩哗啦一扫光,平时有些挑食的女儿此时没有了选择,给什么吃什么,鱼刺也要舔个一干二净。吃完晚饭,一边拿着收音机收听最新的关于事故处理的进展,一边走向附近的公园,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呆在那里聊天了,各个脸上都漾着兴奋的神情,都为遭遇这百年不遇的大停电而激动,似乎很高兴看到号称地球上最发达最强大的美国出了这么大个洋相。都是让淡得出鸟的日子给憋成这样的呀。电始终没有来,就这么一直聊到天全黑了才不情愿地分手回家,这天也怪,一颗星也没有,否则大家还可以在星光下大开夜谈会的。回到公寓,伸手不见五指,没有电筒,没有蜡烛,只好摸到女儿一辆带电池的可以闪光的玩具警车,还有一个可以发光的加拿大国旗状的纪念胸章,让它们不停地闪烁,借这么一点点的亮光,我们快速地洗漱完毕,上床睡觉,有没有电都有关系了。

第二天早上,电力开始逐渐部分恢复,我赶紧去商场买了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09:26 | 只看该作者
(17)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首在我学生时代就开始传唱的歌曲,仍然时不时地在耳边回想,在心中激荡。的确,尽管这里有优越的大环境,让人没有后顾之忧的福利制度,但具体到小环境,没有人比我们移民更能体会到客居异乡的无奈。


语言不行一直是个遗憾。不是我不想努力改进,而是我改变不了自然规律,或者说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天赋,人过了一定年龄,学新语言就有了困难,永远到不了用母语那种不假思索的程度。日常生活倒还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涉及到复杂的问题、或者别的领域的事情,再或者是在发生了纠纷的时候,那点语言能力就远远不够了,常常是只有听的份,那种感觉真不好受。

让许多外国人羡慕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看起来很好,但因为一方面医生和病人滥用这种制度,一些小病都要看多次,动辄就使用昂贵的仪器进行检查(医生过于依赖仪器,避免为误诊负责,加上病人病例少,水平普遍不高),从而向政府要钱,导致医疗开支成了无底洞,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另一方面医生行业协会在很多医生外流到美国挣大钱的时候,还人为设定极高的门槛,不承认别国的学历,拒外来医生于门槛之外,致使医生短缺,候诊时间延长,病情发展而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当医生的实在好挣钱,所以他们也是朝九晚五地上班,其他时间一概不能打扰,只有很少的医生在晚上或者周末值班,因而急诊就成了头痛的问题。

亲戚的女儿有一次骨折了,竟然在急诊室里面等了7个钟头,还是在抗议了多次之后才见到了医生,接上断骨。我的女儿一天夜里便血,在急诊室里面等了4个多小时,那里护士倒是很多,按照规定她们不能诊断,都在聊天。问她们什么时候能看上医生,她们的回答是:不知道,只能等,等上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我看着周围那些走来走去却无所作为的护士们,心都要急肿了。好不容易见到值班医生,他慢条斯理地问了许多问题,结果处理不了,还要去等另外一个主治医生(晚上这个大医院只有这两个医生!!)。在又是询问、取样、又是X光检查了一通之后,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回去等检查结果吧,已经6个多小时过去了,女儿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幸好这次没有大的问题,要是真有什么病,对小孩来说几个小时就会有很多的变故的。

急诊要等,大病动手术更是要等,光是检查就是要等上1年半载,等病房又是按年来计算。 所以朋友之间就调侃如果真要得了大病,就不要想在这里治了,赶紧买飞机票回国吧,免费不免费无所谓了,小命要紧。不能说免费医疗制度不好,但应该有相配套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医生的积极性。许多年前在中国实行的医疗大锅饭已经被证明行不通,加拿大人仍然自大得很,守着陈旧的制度不思改革。我们也只有为自己祈福,不要得急病或者大病了。

最让人无奈的是到处可见的隐性歧视。之所以说是隐性的,就是因为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而且是抓不到证据的。不象国内存在的地区、城乡歧视,那些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消除,而种族特征却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人非同族,其心必异",种族和谐共处的确不是很容易。平心说来,加拿大应该是地球上各种族间相处最和谐的国度了,种族歧视的语言和行为是严厉禁止的,一旦违反并有证据就会被处以重罪,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生活中的各种隐性的歧视。象前面提到过的SARS流行期间,公车司机拒绝华人女士上车,那种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一般人是不敢这么嚣张的。

象我们工作的场所,我和Arun、Manu的位置就是安排在最外面的,大家都要经过的地方;平时工作时,阿拉伯裔的经理对我们这几个移民催得比较紧,工作量也压的大,但对本地白人从来就不催,工作量也少。这一点,同楼层工作的黑人哥们也看得出来。我开始的时候为保住饭碗,只能承受。后来也慢慢地变得强硬了,据理力争,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人都是欺软怕硬,那个经理的态度也因此有所好转。 有好几回在公共汽车上,司机对前面上车的客人微笑点头,但看到我的时候,却将头偏到另外的地方。记得还有一次在一家说法语的快餐店,我点了一份套餐后,就在旁边等着,后来好了,我就上去拿说是我的,服务员却按着那份餐不松手,眼睛看着我后面的一个白人女士,等那位说不是她的之后,这个服务员才放开手给我。这些例子生活中很多,我也希望自己不要太过于敏感,糊糊涂涂的过日子就行,不要累了自己的心。想想那些收养华人女孩的好人吧,觉得还是有不少善良的人的。

我们所住的公寓附近的自然环境虽不错,但由于是一片公寓区,流动人口多而且杂,治安不是很好。一些不良少年受父母的影响,对华人很不友善。一个朋友在路上走的时候,曾遭受过开车经过的少年用饮料瓶子故意砸在身上。有一次我带着女儿跟另外一个大女孩在儿童乐园玩,那个女孩被两个东欧过来的白人小孩叫唤"Chink"(英语中对华人的蔑称),还说什么你应该变脸之类的话。我除了叫他们闭嘴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他们只是未成年人,法律是偏向他们的。那儿附近还有不少阿拉伯移民,他们生了很多孩子,却从不关心他们的教育,仗着人多由着他们自己的小孩霸着乐园里面的秋千或者跟其他孩子争抢玩具,别的小孩家长出面干预,他们立马就开始加入争吵,有时甚至还把警察给招来了。 这样的场面我看到了不下3次。

为了给女儿好的生活环境,效仿昔日孟母三迁,我们毅然再次搬家,迁到一个安静的主要是本地居民的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9:12:29 | 只看该作者
欣耀同志:
   管理员向我推荐你的文章,说是相当的不错。我一口气读完,感觉真的很好。文笔好,照片也好。特别是你在异国他乡的经历,让人浮想联翩,久久地沉浸在其中。真是叫我惭愧,催我自新。说起来,我年龄比你大,经历也不少,在基层连队、部队机关、政府部门、外资企业、私人企业都干过,但没有你那么自信、向上,那么有成就感。真的感谢你,你为人在他乡的武穴游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希望有那么一天,通过管理员认识你,并成为好朋友!

                                                                                                                                                                 邵卫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4-20 11:47 , Processed in 0.0640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