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61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十四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3 09: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5:21:44 | 只看该作者
【七绝(新韵)】抗击新冠肺炎
抗疫昭彰华夏魂,
八方救助战江滨。
践行宗旨人心聚,
决胜全凭主义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42:39 | 只看该作者
人与特定地域地理之间的相互依存既是一种恒定的物质关系,也不排除人在与自然万物长期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相互启迪的形而上力量的存在。在我看来在那么多人纷纷放弃曾经风光一时的“西部诗”后,胡杨如一位充满自信的孤胆英雄,手持丈八蛇矛,坚定而孤绝地挺立在戈壁大漠之间,在有敦煌、阳关和玉门关与他并肩守望的河西偏西苍茫大地寻找西部大地与他渴望获取的诗歌之间的隐秘,一定有他已经发现的隐匿在西部大地上的秘密:“无垠的戈壁/草都没有,怎么会有一棵树/人们看见它敦实的样子/人们看见它,忠诚的守卫/就找到了自己最后一个春天”(《一棵树》)事实上,从“远处的山,黑的机理,一点点淡化,直至淹没/不知道还有多少荒草、碎石,在雪中安眠//矮小的树,高大的树,顶着雪//如愁事骤来,白了少年头”(《雪》)的物我相融,到“当我从黑暗中走出,在刺眼的阳光/和呛鼻的沙尘中/像是从遥远的西晋赶来//脑子里装满了一个时代/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在敦煌西晋墓》)里由古及今并直逼诗人个体的心灵和内心可以看出,胡杨对西部大地山川、自然物象的迷恋与沉醉说明,他已经从凝聚了西部生命与精神汁液的事物中,感知并发现了探寻西部大地的生活本相与生命的精神密码:“这里,风在吹/石头的面容各有沧桑//这里,马奔跑、冲刺或者横卧/都像一把刀/既是只剩下几根骨头/也是一把生锈的刀”在题为《敦煌、嘉峪关和文学梦》的自述中,胡杨也说:“ 大自然是诗歌的矿藏,走进自然,处处如诗,难怪许多草原民族都在不断地迁徙中完成生活的全部,他们在寻找诗意的同时,也在诠释自己的生命。”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从我的‘我在’去工作”一样,胡杨对西部自然地理的专注与迷恋,是因为作为诗人的胡杨试图在与苍茫旷远的西部大地身心俱到的交流交往中,以在场者的心态获取天地万物与西部生命之间相依相存的秘密状态。事实上,由于“我在”,河西走廊、祁连山麓、长城脚下每一刻日出日落,过去年代的羌笛杨柳、驿马戍族、边关夜月都不可阻挡、真实自在地进入并融入他生活与生命深处,无可异议地成为胡杨面向西部自我表达与言说的自在之物:“我愿意是长了又枯、枯了又长,黄绿相间的骆驼刺/像是你身体上的汗毛,不离不弃”(《新店台》)“坐看炊烟,路断黄昏/我的柴门大开/你有一路上的辛酸/我有一盆老豆腐和半碟咸菜”(《黄昏》)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胡杨对西部山川地理、自然万物精神与生命意义上的体认和认知,不仅让他已经确认的经由充满个体经验的“微观地理”无所不能、包容广袤西部自然万象辽阔境地,还让胡杨在进入创作状态之际只要与在他看来具有神性和灵性的西部自然地理、历史与现实相遇,就可以抵达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我相融的“无我”之境:“那些沉默的骨头,那些在风中/呜呜作响的骨头/今夜,想起了自己从前的形成//可以是一杯浊酒,可以是偷偷擦拭掉的泪/可以强忍住握紧一粒种子/让它回到春天”(《星野》)从类似这样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与辽阔河西大地同甘共苦、共同经历的过程中,西部大地特有的自然物象已经与胡杨的精神情感合二为一、相互映照、互为依据。这种天人合一的经历与感受,不仅开拓了胡杨式西部表达的视野与意境,也不断开掘着胡杨生活、生命、诗歌的深度与广度:“它身体里的火它身体里的烟/无法平静那惊心动魄的血/哪怕是一只蜥蜴的爬动/也会是一阵心悸和恐惧”(《烽火台》)由于对传统“西部诗”意象、地理、地域上生命与精神意义层面坚持不懈的开掘,胡杨笔下的西部意象已经成为具备血肉和灵魂的生命本体。这正如苏珊·朗格所言“生活幻象是所有诗歌艺术最基本的幻象”一样,几十年来胡杨与西部大地神情聚到的交流与交往,让胡杨成为西部大地神情俱茂的言说者和西部精神情感身体力行的体验者。如果具体到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西部诗已经越来越淡出当代诗坛视野境况的话,我甚至认为由于胡杨和他饱历西部自然地理、地域文化滋润诗歌作品的存在,时至今日,我们还有幸能够体味到西部大地所拥有的“一棵树,戈壁在喊它的名字/甚至一只野兔子,也在疾速的逃窜中/向着一棵树的方向//戈壁上,行走的人/被自己的旅程远远丢掉/被自己剩下的旅程悄悄淹没”(《一棵树》)的苍茫与旷远、浑厚和坚韧。

人与地域环境的关系犹如染色体和辨别一个人血缘族亲的DNA一样,是不可更改的。但从人的发展来看,同源染色体也会发生分离与裂变。具体到生存环境和地域文化对一位诗人、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影响而言,决定同一地域诗人和艺术家创作取向差异的核心要素,是诗人、作家、艺术家所拥有的思想深度、文化精神和艺术取向。与其他生活在西部的诗人不同,胡杨的生活、工作经历决定了他对西部自然地理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不仅具有唯一性,而且也具有不可复制性。长期在新闻和文化单位工作的工作经历、散文与诗歌并举的创作经验、为给《中国国家地理》撰稿而多次深入人迹罕至的西部秘境对西部自然地理的认知与感受,让胡杨对西部大地亘古荒寂的雪山、大漠、戈壁、荒原多了一份感性的体验和由衷的敬畏。所以和过去年代的西部诗人相比,胡杨所呈现的西部自然永远都弥漫着一种既令人敬畏又有血有肉的精神意象:“很多年了,它的晶粒/像一盏灯,铺在我走过的路上”(《盐湖》)“哈日嘎纳花静静地开放/祁连山低头抚慰她/但她也在风暴中孤独地颤抖/她的叹息/被牧人长长地一声吆喝/盖住了/像寒冷的孩子披了一件长裙”(《祁连山下》)也是在这种诗歌意识浸润下,胡杨诗里经常出现的诸如沙漠、戈壁、胡杨、烽火台、芨芨草等自然物象,已经远非与自己诗歌文本和精神情感无关的身外之物或地理标识,而是诗人将置身特定地域地理和文化精神背景下感知诗歌、表达生命必不可少的源泉与媒介:“夕阳的余光,篝火的灰烬/我们剩余的时光,我们更多的时光/会有更多的牛、羊、马和骆驼出生/它们一直陪伴着这座山,陪伴着/苍天之父汗腾格里、大地母亲于都斤 额客/牧人之星玛勒奇奥登”(《祁连山:裕固牧人》)“戈壁上的碎石,沙漠上的沙子,零星的草,芨芨和梭梭/奔跑中呼唤那条河流,不想它就此浅尝辄止/像一个世外桃源,像一场酒宴,像一次大醉不醒”(《居延海》)由于经由个体经验和情感确认的西部自然物象与诗人精神情感的相互映照,胡杨为我们所展示的西部大地不仅苍凉高远,而且具有生命的神性。更多的时候,胡杨像一位西部大地饱含深情的沉迷者,茫无目的地游走于大漠戈壁、长城烽燧之间,孤寂而心迷神醉地遥望苍茫大地、俯身寻觅早已埋葬在浩荡黄沙下的历史碎影,渴望借助诗歌的力量探寻、揭秘西部大地人与自然既相互对峙,又相互依存的生命秘密:“三跌水,在戈壁上/它是一次浪漫的重逢/遇见它,这水,一跌,一跌,一跌/在身体里,能流一辈子”(《三跌水》)“把戈壁切开之后的流出的血,在哪里/那个抱了锡壶,匆匆赶路的人,在哪里//阳光跌入,风跌入,几丛灌木的枝叶被折断/远远躲开的那只鹰在哪里”(《峡谷》)“在疙瘩井,一半的月光被收容,一半的星星/在清水中摇晃/夏天的酷热,烧伤一半/幼稚的秧苗”(《疙瘩井》)辽阔强大的自然神力,不仅让流经戈壁的水拥有了跌宕起伏的经历,一条幽深冷寂的峡谷、一眼戈壁深处的水井,都让胡杨对西部大地以及虽然渺小却顽强不屈生存其间的生命,充满感慨和敬意。胡杨有如钉子一样锐利而坚定的诗句所呈现的西部自然与生命的现实遭际就是如此:“荒野上,最贫瘠的土地选择了你/最寂寞的时光选择了你”(《胡杨》)就像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胡杨树千年不朽的生命力一样,西部戈壁大漠的冷峻与苍凉也锻造了胡杨诗歌尖锐硬朗的诗歌品性:“几只嘎嘎嘎乱叫的乌鸦飞走的时候/男人们猛喝一口酒,然后把剩下的酒倒在地上/库穆塔格,就远了”(《库穆塔格》)不仅如此,胡杨对西部大地人与自然之间看似对立对峙却又相克相生关系的把握与确认,也是对西部大地生命本体的赞美与体认:“黑山里的雪,一行羊蹄印,爬上了山坡/与那山崖上舞蹈的人,狩猎的人,汇合为一处”(《雪》)“长城下的一队骆驼,风里,雨里/它们望着前方,像一座座蠕动的城堡”(《长城下的一队骆驼》)“我真正听懂了一棵树,它哗啦啦地拍打秋天的天空/阳关因它而年轻,也因它而古老/就像一盏钟表,储藏了无穷无尽的时间”(《阳关下的一棵树》)这一切,都是辽阔苍茫的西部大地给一位坚持坚定、苦心经营他梦想中的西部诗歌地理的诗人的奖赏与馈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41:59 | 只看该作者
在西部地理背景下

——胡杨诗歌创作的地域特质

文、王若冰

和世间万物一样,人也是环境的产物。对于一生都沉溺于内心与灵魂的触摸与审视并试图借助诗歌的光芒洞穿世间生命本相的诗人来说,生存环境、生活地域与生活状况对其感知生命隐秘、结构诗歌形态、企图抵达人类精神秘境的影响尤其显著。一生都生活在河西走廊戈壁大漠深处、每天都要面对“到处都是沙子/只有这几个人/静悄悄地走着”(《沙漠地带》)空旷辽远意境中的诗人胡杨及其诗歌创作便是明证:“一场大雪中,没有谁会阻挡/一群白羊的出栏/它们悄无声息,互相拥挤着/踏过嘉峪关,这无人可敌的城墙/被它们轻松地淹没/像是母亲,为孩子盖上了被子”(《嘉峪关,落了一场雪》)几十年来,胡杨就像古旧年代执着而悲壮的戍边士卒,将自己的心灵与肉体毫无遮拦地交付于为戈壁、大漠、雪山、草原恒久拥抱的河西大地,茫茫戈壁、浩瀚沙漠、巍巍雪山也以它特有的血性、气质、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他交融交流、彼此融合,最终将胡杨塑造成为一位怀抱心灵烛火游走于河西大地,与苍凉广袤的西部万物物我相容、相互言说的诗人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我甚至觉得胡杨坚持以河西大地地理与历史为背景的创作实绩,让他成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走衰微的“西部诗”孤傲而执着的坚守者和捍卫者。

和大多数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西部的同龄诗人一样,胡杨不仅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为“朦胧诗”陷入困境之际的中国诗坛带来一股清新而强劲的西北风的“西部诗”的(或曰“新边塞诗”)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迄今为止日渐式微的“西部诗”诗歌精神与品性孜孜不倦的探求者、身体力行的开拓者。因此,西部特殊的地理地域特征、河西走廊特有的历史文化血脉,既是胡杨三十多年诗歌创作无法拒绝的地理背景,也是胡杨诗歌不可更改的文化胎记:“阳光下,烽火台像是在打盹/牧人在背阴的一面/偷听它的鼾声//广阔的戈壁/羊群散布在远处/像是牧人手中的风筝”(《烽火台下》)“沉默如沙,沙漫戈壁/一阵风不慌不忙从水塘里爬出,途径绿洲的果园/驿路上,汉塞向前/向那些金黄的杏子,致敬”(《汉塞》)几十年过去了,在那么多曾经吸吮着西部大地乳汁长大的诗人在走向异乡、并在背离曾经给予他最初和最重要的诗歌营养“西部诗”的路上愈行愈远、不断迷失并丧失自己的时候,一生都生活在汉唐边城嘉峪关的胡杨则心无旁骛,迷途不返地迷醉于对广袤苍凉的河西走廊自然地理、文化精神的探寻与寻觅,并试图从戈壁大漠、长城烽燧的历史与现实中,锻造一种与西部大地天地万物血脉相通、只属于西部大地的诗歌文本:“羊群把它看做风沙中的一只鸟/而野狼和孤狸/则守候在它的叶片里//所有的果实都成熟了/芳香的味道在河谷里像水一样/流动/而它,黄金一样凝重/躲在无人喝彩的山洼里”(《莫高窟南侧的胡杨林》)尽管诸如曾经被当年的西部诗人反复吟诵过的戈壁、大漠、长城、烽燧、芨芨草、骆驼刺等意象,在胡杨早年和近些年的作品中频频出现,但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西部诗人为了将自己的作品打扮为“西部诗”不同,在诸如“泉水映着月光/整夜整夜//运走/草原的银子”(《堡子滩》)“几十只羊/在戈壁上//他们,填补着/空旷的戈壁”(《戈壁上的帐篷》)“它不行,它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必须站着,高高地站着/它看见了云的诡秘/看见了风的残忍”(《弓背的烽火台》)一类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明确地发现,同样的草原上的月亮、空旷的戈壁滩和历经沧桑的烽火台,在胡杨笔下绝非早年西部诗人为描摹西部而强硬楔入、冰冷生硬的装饰物,而是浸润了诗人生命体验、西部自然自在呼吸、河西大地历史文化意识的精神意象。这正如有人在评论胡杨诗歌创作与西部地理之间关系时所言一样,胡杨对传统“西部诗”(或曰“新边塞诗”)的开拓与延展,乃是因为在经历并目睹了“西部诗”与西部自然万物油水分离的弊端后,有意识从早年“西部诗”“宏大的集体主义抒情和公共性的历史文化复制中,步步后退到出生地的个人微观地理,然后在清空了的地理版图上,进行勘探式的重新扫描”的结果。仅凭这一点,我以为胡杨对“西部诗”的开拓不仅是独立的,而且对于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的“西部诗”涅槃再生也具有开创性价值和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9:28 | 只看该作者
手术》

如果不是眼角磕破
在医院眼科缝上几针
我就不会感觉到
那蓝色的一块手术布
像是蓝天和白云
而空留出来的圆孔
又好像是天上的太阳
如果遇到好天气
一定是谁在太阳之外
盯着大地上的万物
做着一台台手术
2019.6.24


《与陇南书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晚饭后
我和五岁半的女儿
走出家门
为的是把她因为换牙
下午刚刚掉落的一颗牙齿
扔到房顶上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
最后,不约而同
选择了
这么一个地方
2019.6.24


《干净老头》

他每天总能出现在步行街
他坐在长椅边上翘着二郎腿
他的身边总放一个热水壶
他手里总举着一个mp3播放器
他喜欢听的歌几乎全是老歌
他今天播放的是《白毛女》
他低头认真听“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他说他记不得年轻时候的事了
他说他弟弟每天会给他做饭吃
他看着我给他拍一张特写
他一边听歌一边喃喃自语
他的眼神越来越深邃犹如黑洞
他明天如果再来你一定能见到他
他如果明天不来你就再等等
2019.6.25


《无题》

我热烈地爱着我和我的祖国
却不爱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
2019.6.25


《一个脱口而出的词》

下午上班路上
在学校门口
在密集的人群中
看见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
怎么那么像一个人
“邝鑫”
这是一个我已带毕业多年的
学生的名字
这么多年来
这个词语
自从他六年级毕业
最后一天离开学校后
就再也没有
从我嘴边说起过
2019.6.25


《投稿》

我现在的投稿
除了给学校校刊
就是给《新诗典》
前者基本上只要投
就全部录用
后者则不同了
投的难度越来越大
刚开始投还有自动回复信息
最近连这个都没有了
看见群里有几个订货者
也在询问
对此我显得更加坦然
但仍然坚持投
从那个夏天开始
已过了三年
2019.6.25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9:02 | 只看该作者
鬼石的诗(14首)

文、鬼石

《如果爱》

表演结束后
从两套卡通人偶服装
一只熊
和一只兔子中
探出两个脑袋来
一个是幼儿园的园长
另一个是执行园长
刚才还阴翳的天空
突然就被一道光戳破
很快拨云见日了
2019.6.1


《幸福》

庆六一儿童节活动上
一位曾给月亮写过诗的孩子
把她手里的一束鲜花
跑过来送给了我
其实她在两三天前
就已经给我说了这件事
让我做好准备
可是幸福还是来得太突然了
她像一阵风跑来
又迅速地跑回了舞台
继续唱她的歌
说着她对老师的祝福
我看着这一束鲜花
感觉自己和月亮一样幸福
2019.6.1


《雨的印记》

深夜十一时
点开微信语音
一位天水著名电视主持人
的声音
在房间里流淌
这个声音
自带低音炮
窗外的雨声
似乎是另一条
线路上
播放出来的伴奏
我们俩在聊
一首诗
到底该不该
被读出来
2019.6.4


《我又更换了一个楼道里
用坏了的声控灯座和灯泡》

到了晚上
只需打一个响指
就能扫除一大片黑夜
2019.6.5


《命》

白云低头
看见大地上
一条条的
臭水沟
2019.6.8


《非礼勿视》

吃一次炒拉条
回家就洗一次白T恤
又吃一次炒拉条
回家又洗一次白T恤
再一次吃炒拉条
右手拿筷子
用左手掌挡其前胸
却遭遇旁边两人
异样的眼神
2019.6.14


《画画》

周末的下午
上完画画班
自个儿回家
走在大街上
看着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风儿在身边吹
我突然觉得
自己像是被谁
用颜料画出来的
2019.6.15


《红纸》

诗人蒋雪峰
拿着手机
在李白墓前
一边看一边读
读祭文和诗
这让我想到了
有一次
为了不影响
举办方的情绪
我找了一张红纸
将手机放在
红纸的上面
才读完了一首诗
然后把红纸转给了
下一个人
2019.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6:22 | 只看该作者
礼 花





该托运的已经托运了

剩下随身挎包,和一副皮囊

我在指定的小台子上站定

自动张开双臂,当我的右手手指

与安检员的探测棒相触





霎时冒出了火花,像公然冒犯

来电了!在我和同性安检员之间

就像冬天,当我的手碰到车门

也会这样猝不及防

我是一个带电的人

一个动辄缩手的人

安检员笑着把我打发给了

他的女同伴

我的手回避着探测棒

旁观的另一位警员打趣说:

“这回应该没事,因为是异性。”



——多么圆满的解释

但我宁愿适得其反

为我和她之间

一生仅此一次的相遇,我甘愿献上

小小的礼花

2018.9.24,10.8





夜鱼 简评:



余笑忠有很多另辟蹊径的诗歌路径,无论谦和还是尖锐,大都能以细腻真切的细节做支撑。不说尽,发现与思考都在细节里。这首诗也是如此,第一段平实叙述的场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机场安检本身带着某种不安的对抗,诗人抓住了这种不安,让诗性有了个切实的起点,通过摩擦生静电这一小插曲,找到了很好的诗性隐喻。“我是一个带电的人/一个动辄缩手的人”,让人莞尔的自我调侃,幽默而又不失温暖地化解了对抗也化解了尴尬,一种久违了的东方谦谦君子风,在富有现场感的具体情境中扑面而来。

文学如何与社会现实关联?也许并没想象中那么艰难。在戾气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在美好德行渐行渐远的今天,诗人何为?如何拨开时代浮躁之气,透出人性亲善?余笑忠的很多诗歌,在这方面都可以成为典范案例。

由是,我觉得诗歌有时不必蹦得太紧,无论是力沉千钧的紧张对抗,还是四两拨千斤的从容,性情和境界是关键,只要到了同样的高度,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地相遇。



https://mp.weixin.qq.com/s/rR20CWn01xJ6OalmvDTXGQ







我们在一天天变矮





我们每年给孩子量身高

让他站在门边,站得笔直

他的身高记录

是墙纸上标出的线条、数字

后来那房子拆了

从老房子到新房子,少年的他

最大的变化是饭量倍增

跟着真是不愁长了,也不屑于

每年为自己的身高留一道印记

他有他的森林,他们的森林

到处都是风吹草动

而我们将变矮

我们以为,在他摊开的草图上

我们起码是一块镇纸

但我们最终成了

草叶间的蘑菇

2020.5.15





南狐 简评:



丈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时间中,所有相对应的事物都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这首诗将这变化写得如此生动有趣,且富含哲理,令人难以忘怀。尤其为人父母者,无不感同身受。是啊,在变化中,我们最终成了草叶间的蘑菇。



https://mp.weixin.qq.com/s/HcHUJ3xEZCnonjKwH-OqaQ







二月一日,晨起观雪





不要向沉默的人探问

何以沉默的缘由



早起的人看到清静的雪

昨夜,雪兀自下着,不声不响



盲人在盲人的世界里

我们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



我后悔曾拉一个会唱歌的盲女合影

她的顺从,有如雪

落在艰深的大海上     

我本该只向她躬身行礼

2015.2.1





于贵锋 简评:



《二月一日,晨起观雪》一诗,可以当做是“沉默诗学”与“羞耻(羞愧)诗学”结合的典范,但这样说显然有些过于“艰深”。当“她的顺从,有如雪”这行出现时,实际上我更愿意把这首诗当作是诗人的一次自我深省。开始的沉默,其实源头都在“拉盲女合影”这样一件事,那是已经“后悔”的一件事;“昨夜,雪兀自下着,不声不响”,“早起的人”看到了,雪的“不声不响”与观雪者的“沉默”之间,有一种声音状态上的相似性,建立起推进诗歌的一种勾连与合理性。“不要向沉默的人探问/何以沉默的缘由”,因为后悔(做错了),正在生自己闷气,可能加上这件事的错处或者严重程度又难以为外人道,所以就不要打听不要“探问缘由”了。“不要探问”这种拒绝的态度中,所体现的羞耻感(指向自我)的强度,同时引发一种强烈的“羞愧感”(面向盲女)。



为什么“后悔”“羞耻”“羞愧”?不能(想)对外人道不等于自己不知道。“盲人在盲人的世界里/我们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这就是“后悔”的人内心的声音和给出的“答案(缘由)”。

这和《接梦话》一诗的两个“主角(主体)”惊人地相似,同构异形。我们以为盲人什么都看不见,处于黑暗中;而站在盲人的角度,站在盲人的世界,实际正好相反。“会唱歌的盲女”揭示出,处于两个“世界”中的人,建立起连接与联系的,依靠的(又)是“声音”。面对这声音,除了听之外,“我”做出的反应,或者说用以“接梦话”的“行为”,就是“拉她合影”。两首诗中,“接梦话”有区别吗?在《接梦话》中,“梦里人”是“答非所问”,还处于自己的梦境;梦外人,“像在安抚”,在守护。在《二月一日,晨起观雪》中,盲女“顺从”了,“离开”了她自己的世界,配合了“我”的行为。“拉她合影”这一日常行旅中的“好心”举动,由于立足“我”的世界,必然会站在并体现“我”的立场和想法。不错,我认为在这儿,诗人正是意识到了这种行为本身,可能蕴含着“明暗”优越感、同情心携带的道德优势,会对“盲女”造成伤害,且因为盲女可能意识不到、而且“顺从”,伤害性就更大。此其一。其二,这种行为其实在先入为主地颠倒和破坏“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种原本平等的、彼此独立存在的关系,被强行打乱了、破坏了;“我”不是在“守护”“安抚”,而是让“我”这个主体吞噬了另一个主体。这或许才是感到“后悔”的最大理由——在对个人行为自省中产生了极强的羞耻感、羞愧感。观雪,就是在观雪的“不声不响”,她本应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下着”,成为自己、做自己。观雪,也是观己,观自己的“沉默”,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后悔”事。正道是:一想起后悔的事,“雪”便落了下来。至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前面所述联想的“合理性”,更是一种深度的“契合性”。



“我本该只向她躬身行礼”,是在道歉,也是致敬。道歉是因为自己的“惊扰”,而致敬是基于“如雪的顺从”。梦外人顺着梦里人,盲女顺从了“我”,雪顺从了天空和“艰深的大海”。这好像是对某种秩序的“维护(守护)”,其实更是对事物纹理的一种顺应,是“自然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5:52 | 只看该作者
留 白





从前有一位画家

嫌他门前的梧桐树脏

命家童每天擦洗,而且

水也必须是干净的

日复一日,他眼中的树

还是脏,惠能的那一套

他置若罔闻。这个洁癖大王

惜墨如金,画作冷寂萧条

多留白

不过,留白之处

被后代帝王

题词、钤印



他被征税官抓捕

因为龙涎香的味道

暴露了他的藏身之处

他遭受的奇耻大辱

是狱卒用铁链将他拴在

厕所的马桶边

画家忧愤而死。惟有死

才是最大的、最后的留白



但这样的留白谁不会呢

就像被他折腾死了的梧桐树

俗物一经燃烧,必有烟火

尽管无补于

画中的烟霞之色,也不可能

与龙涎香同日而语

唯有他天下第一的洁癖

像他笔下省略的波浪

——那永远喂养不大的孩子

2019.8.15





张永伟 简评:



第一次见到余笑忠,是2000年。那次在武汉大学做诗歌活动,别人都站着朗诵,惟有他坐在舞台地板上。觉得他是个好玩的人,一般好玩的诗人多会写有趣的诗歌。后来读到他一首诗,大约是春日无事可做,无聊而美丽,印象很深。《留白》这首,读了多遍,觉得他从一个幽默的人,变成了冷幽默。梧桐在中国,是吸引凤凰的树,高而雅。而画家仍然嫌其脏,可见画家之洁癖,若洗耳之巢父。慧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八大画鱼,无草无水,天地留白。不过,留白再多,亦会被后世帝王攻占、弄脏。散发龙涎香的画家,被拴于马桶,可想其悲惨:“惟有死/才是最大、最后的留白”。这样的留白,谁不会呢?大约当代艺术家,好多不会。没有留白,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留白。结尾两句,出人意料,几乎是神来之笔。给天地和余笑忠的诗歌留下了最大的留白:“他笔下省略的波浪/——那永远喂养不大的孩子”。



https://mp.weixin.qq.com/s/mSm-6U5-wFHj4W4hC3l00Q







乐 观





路边两棵小树,每逢仲春

浓密的枝叶合拢了

像一道拱门



我乐于看到

人们弯腰从那里经过



如果,这只是园林工人偷懒之故

那就让他们继续偷懒

如果,是他们手下留情

就请他们继续手下留情



冬天,那里畅行无阻

人们无需弯腰屈身

但我觉得那里仍有一道拱门



就像果树,在我们眼中

一直是果树

哪怕它光秃秃的



就像你,哪怕你一再加深

我的昏迷

2018.4.29





刘亚武 简评:



余笑忠的文字很有现场感,擅长观察生活日常,并从中提炼诗意,总能给予我们新鲜而又意外的阅读快感。如同这首《乐观》,在全诗架构上,他以高超叙事技巧层层推进,直达一个高点后戛然而止,让我们讶异之余又深以为然。



诗的开始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路边两棵小树,每逢仲春,浓密的枝叶合拢了,像一道拱门”。应该说这样的画面,一般人可能会熟视无睹,甚至会感觉有所不便,但敏感的诗人发现这是一道“春天的门”,他乐于看到人们弯腰经过,并在内心祈祷园林工人不要清障。至此全诗有三节在写这道美丽而浪漫的春天之门,尤其第三节貌似有些不厌其烦,但其实为全诗后期的发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诗人继而跳跃写到冬天那道门已经在形式上不见了,但他内心感觉还虚拟地存在,细想起来确实这样。毋庸置疑,人的思维或心理总是存在一种巨大的惯性。为了佐证这一点,他又举了果实的例子,“就像果树,在我们眼中,一直是果树,哪怕它光秃秃的”。

这一切还没有结束,诗人终于写下这样的诗行:“就像你,哪怕你一再加深我的昏迷”,一下让读者有些目瞪口呆,但因为有前面五小节充足的铺垫,一切又显得如此浑然天成。是的,诗人虽只说了半句,留了白。总体看来,全诗如浪涛翻滚层层涌来,又一气呵成云收雨住。表面看来似乎是心理的巨大惯性,但同时如果不是天性的敦厚和乐观,又岂能有如此发现和洞见?



https://mp.weixin.qq.com/s/6y0B76uk2ucHTojtem4aw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5:17 | 只看该作者
答 问







从前,我安静下来就可以写诗

现在,我写诗以求安静



从前,风起云涌

在我看来,一朵云落后于另一朵

现在,雁阵在天空中转向

我看到它们依然保持着队形



从前,乱云有泼墨的快意

现在,倾盆大雨也只是一滴一滴



从前,我的诗是晨间的鸟鸣

现在,我的诗是深夜的一声狗吠



从前,我是性急的啤酒泡沫

现在,我是这样的一条河

河床上的乱石多过沙子,河水

宛如从伤痕累累之地夺路而出



从前,我渴望知己

现在,我接受知己成为异己



我将学会接受未来

也请未来接受这虚空

面包中的气泡,老树和火山石

空心的部分

2020.11.1





杨四平 简评:



诗题“答问”,而文本并未出现常见的问答形式,只是提供了诗人的答案,其实,提问已隐藏在答案中。是别人提问,还是自问自答,本身就给读者提供了充裕的空间,激发着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可以把控的,那就是,回答者是“我”,所问的是有关“我”的从前与现在的问题。而“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几乎可以简括“我”的一生。从这些回答中我们知道,“我”的从前、现在和未来绝然不同,从前的“我”可以安静、激进、洒脱、抒情、性急、交心(依次是诗的前六节里“从前”所指),现在的“我”与之或对立,或对抗,或对话,未来的“我”则超然于从前和现在的“我”,朝向没有是是非非的虚空,获得了哲学乃至佛教的虚空。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哲学,哲学还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交给宗教。这首诗读到最后,留给我的是如许地山笔下的空山灵雨。诗中以“我”为中心,反复出现从前和现在,有时用两行做一节,有时用四行做一节,在整饬中有变化,有排比而不呆板,于重复中寄寓规律之美,同时,有不少警句,如“我接受知己成为异己”等,又使这首诗具有了思想之美。



原载:https://mp.weixin.qq.com/s/Tl9HlffTNcIH_7JTEDeHWg







引 水





取水之前,往压水泵里

倒上一瓢水,我们学着顺势按压

井水汩汩而出,这么快

就涌泉相报



后来我们用上了自来水

水龙头更加慷慨

只是再也无从知晓

水,来自哪里



已无饮水思源之必要

但要谈起井水,我还是会想起

黎明时分弯腰按压水泵的动作

少年的我曾大汗涔涔



如果遇上这样一个井台

我知道,我仍然会跃跃欲试

让井水灌满两只木桶

我知道,还是那样,在担水之前

——我甘愿卑躬屈膝

2019.4.15





安琪 简评:



阅读是一种唤醒和思索,读《引水》,沉埋于童年的“压水泵”便从乡村走出,在眼前晃动它亲切的身影。如同诗中所述,每次看到压水泵,我也总是跃跃欲试跑去压水,“让井水灌满两只木桶”,这是1960年代人的共同记忆,他们深知,每一口水都得凭自己的力气获得,他们感谢井水对人类的哺育,懂得在担水之前“卑躬屈膝”。我特别喜欢此处的“卑躬屈膝”,它还原了这个词最本真的字面意,弯下腰、屈下膝盖,方能把一桶水抬起,如果用它的俗常解释“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也是可以的,面对自然无私的奉献,人类理当懂得谦恭——陈旧、负面的词汇就这样被诗人刷出了新义。



阅读是一种挑战和激励,压水泵、水龙头,为什么在你眼中习见的物事在他人笔下是诗,你是否太过麻木于生活?是啊,谁去想水龙头的水来自哪里,但作者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并且拿它与井水做对比从而赋予了它一重深意:太过容易得到的往往不被珍视。康诺利说“成功是最阴险的敌人”,我想说,毫不费力的拥有也是,它会让人忘本、让人丧失感恩之心。那么,打开水龙头,感受水的冰凉,感谢千里迢迢来自知名或不知名的某条河流的情意,向一切滋养我们的水致敬!





刘波 简评:



这是一场记忆成就的诗歌之旅,但又不止于怀旧。中年诗人的写作,多不再纠缠于理想幻灭之感,所写皆寻来路,所言都有去处,一切内心深处发生的变革,只是在词语的从容组合里有了不同的切入方式。不知是什么场景拨动了诗人的心弦,那种按压水泵的动作,就成了少年记忆里最自然的一幕,动作娴熟,一气呵成,甚至都来不及思索与回味“引水”所带来的快感,半世人生可能就定格在了意义的追问之中。



诗人以现在和过去的对比,探究了历史的某种断裂或延续性,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我们的敏感也随之消失在了现代性对生活的挤压中,看似和过去没有了关联,但自我的认知还是会时常被清晰的记忆所唤醒。压水经验的再现,也许是诗人对当下的一个承诺,饮水思源不管有无必要,它仍然让诗人无法背叛曾经有过的体验,他通过记录和书写抵抗了遗忘,并给予这一场景记忆以更纯粹和干净的转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诗人在最后去做出那个假设?在我们回到古老的传统时,“引水”才让人有真正的家园之感。“跃跃欲试”此时体现为一种行动的信念,而“甘愿卑躬屈膝”虽然是连贯的动作,但又何尝没有一种对生活的敬畏呢?付出与收获的辩证法,记忆与现实的较量,都可能在这首诗中化为诗人更具象的修辞和内心秩序。他以细腻的笔法引出了我们看待人世的边界,即便我们能够在世俗世界里去剥离“引水”的象征意义,它最终还是在原始力量的呈现中被赋予了某种生活的仪式感。



https://mp.weixin.qq.com/s/3Q9AvhSfDaesGDmGAA1J7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9:34:28 | 只看该作者
诗九首及简评
文、余笑忠


母亲的比喻





今天,母亲在电话中说

有两只母鸡病了

厌食。粪便是白色的。咳嗽

我无法想象母鸡咳嗽的声音

尽管母亲打了个比方:

像人一样的咳嗽

我熟悉另一个比喻:“惟有爱和咳嗽

是藏不住的。”

母亲给两只鸡喂了药,但还未奏效

今年夏天,母亲说起老母鸡生病

也是打了个比方,说“像人一样地害病”

其实母亲的意思是说,那母鸡跟人一样

老而病弱

我真希望听到

母亲这样说起它们:像人一样笑出了眼泪

尽管,那也一样难以想象,但我们

必定会心一笑

2019.10.27



张二棍 简评:



一个不断苍老的母亲,养着“像人一样咳嗽”“像人一样地害病”的老母鸡。这首《母亲的比喻》,余笑忠惜墨如金、轻拿轻放,在从容冷静的叙述中,以生病的母鸡为引子,用母亲的两个比喻做中轴,句句夯实,层层推进,抛物线般说出了“惟有惟有爱和咳嗽/是藏不住的”,又在结尾处以扬为抑,化虚景为实情,“我真希望听到……像人一样笑出了眼泪……我们必定会心一笑”,让读者会心一笑,或鼻子一酸。



(原载《星星》诗刊2020年10月“诗歌理论版”读者推荐栏)







无 题





来不及吃的红薯发芽了

变成了不能吃的红薯

来不及说的话给咽回去了

变成了不能说的话



把发芽的红薯埋进土里吧

箴言如是说

把不能说的话埋进心底吧

就此陷入沉默



这是一个错误的类比

你的语言不会长出真实的叶子

你的沉默必将一无所获

石头不能借由雷霆、暴雨

改变什么



在如此严肃的话题下

一颗红薯显得微不足道

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悄悄发芽

俨然宣告它的新生

它有日益枯竭的一面

它有被唤醒的,天真的一面

2020.5.12





李建春 简评:



这首诗的语言简明、显豁,却又蕴含了逻辑陷阱和语义风暴。它的“日常性”,远不是那么温顺地“在生活中发现”,而是包含了诗人语言—发声—写作的决心:决不沉默,不能沉默,与“沉默是金”的俗见对抗。但是此诗还有更深奥、苦涩的智慧,是洞见了生命和死亡的真实的。全然当代,充满针对,但是又有道的意蕴。我们先看“错误的类比”。红薯发芽了不能吃,所以要埋进土里;话来不及说,时过境迁不能说了所以要埋进心里。如果仅仅根据明哲保身和某种修行的需要,这个类比是没问题的。但是第三节却发生了雷霆般的逆转:“你的语言不会长出真实的叶子/你的沉默必将一无所获/石头不能借由雷霆、暴雨/改变什么”,这几行诗突出了一个关于语言的现代观点:语言只有在言说中才成为语言,当说不说的沉默将会成为石头,即使雷霆、暴雨也改变不了。这的确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至此,这个新命题算是完成了,但是最后一节,说到红薯的“微不足道”,却又有所寄托:红薯“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悄悄发芽/俨然宣告它的新生/它有日益枯竭的一面,它有/被唤醒的、天真的一面”,这日益枯竭和被唤醒的天真,包含了诗人洞穿了死亡的语言意志,富有道蕴。



https://mp.weixin.qq.com/s/HKEeLzUbpMJXYPHI6MBCL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5 06:04 , Processed in 0.0886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