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妙舍莲开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八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品邢园白茶

文/龚太亚

集天地之瑞气

纳日月之精华

在武穴故里静立了千余年         

把岁月熬成一壶琼液        

酝酿成邢园白茶

细细品嚼

如四十岁女人的味道

质朴  厚重  温纯

纹理犹如国画里的线描

婉转而豪放

饮淡日子

拿一把鈅匙

打开日子的门

邢园白茶一个劲儿打盹

呼吸着你的呼吸

一种温热溢满于心

邢园白茶在水杯里彳亍

喝茶声

咂暖杯外酸楚的天气

让苦涩在虚空里飞逝

氤氲腾起

弥漫了夜空

月光于杯中行吟

打捞出许多事物

在甘醇与芳香中飞翔

清香抚平生活的忙碌与烦躁

醉在心灵的沙漠里

飘不断茶韵悠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浴佛井传记 (外两篇)
                       龚太亚
    在原广济老县城梅川南门,有一口千年的古井,叫“浴佛井”,人们清楚可见:井内圆外方,井口长0.6米,宽0.53米,一块正六边形的青石井圈覆盖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岗石镶嵌而成。井圈每个角和边都刻有一朵荷花瓣,雕刻精细,形态逼真,好像12朵盛开的莲花。井口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镌明代万历年间所书“浴佛井”三个大字,苍劲雄浑。
“浴佛井”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呢!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司马道信于公元580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午时,生于永宁县(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镇)。其父司马申,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司马申为首任县令,第二年三月初三日己丑,生子司马道信。
     公元583年,司马道信三岁时在梅川县衙北门竹影寺(今梅川镇小学)读私塾。公元585年春,北门外济北寺和尚诵经念佛,神曲妙音,悦耳动听,司马道信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诚信学佛。第二年,司马道信弃学入佛门,其父司马申见道信出家学佛,一气之下,辞官回河南老家,不久病故。司马道信在济北寺一年,见僧人戒行不纯,道信陈谏多次无效后,公元587年,司马道信离开济北寺,到横岗山天柱峰舍身崖旁坐禅修炼。公元599年,蕲春县、永宁县、黄梅县一带发生瘟疫,百姓劫难,司马道信不顾禅殿琐事,日夜上山采中药,为百姓治病,制住了瘟疫,挽救了百姓生命。
    机缘巧合,道信得到三祖僧璨的衣钵,后来寄居在江西庐山大林寺。当广济僧众知道司马禅师在庐山大林寺后,便把他请回了梅川。道信禅师在家乡人的支持下,在黄梅县和永宁县交界的双峰山上建造了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双峰寺(又名正觉寺、四祖寺),定居在此。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并且大胆改革,将“一衣一钵,随缘而生”的乞食云游生活方式改成农禅结合的生活方式,受到众僧的欢迎。不久,道信禅师在各地信徒达到500多人,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开始形成规模。

     且说司马道信降生后,三天三夜啼哭不止,这下可把司马申夫妇急坏了,司马申到处寻找名医治疗,街上算命点卦的先生都找遍了,偏方也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一家人终日郁郁寡欢。一日,一位买中草药的生意人路过梅川,衣着黑长衫,满头花发,长白的胡须,背包上贴着“专治疑难杂症”的字样,正好路过司马申的门口,司马申夫妇见状,连忙将他迎进屋里。寒暄一阵之后,得知此人是长白山而来的老佛人,以中买草药为名,普济众生。听完老佛人的介绍,司马申烦躁的心一下子愉悦起来,连忙将刚刚出生婴儿啼哭不止之事一一道来,老佛人听后,默默点头。随即到房前屋后走走,发现屋后有一口水井,细细打量,于是,将千年灵芝施舍于井,跪地佛拜,以求井水永不枯竭,并能医治百姓之疾苦。十多分钟过后,老佛人说:“客家,请不必为儿子啼哭烦心,你拿来水瓢,舀三瓢水,一次给孩子喝一口,连续三次,保证孩子以后再不啼哭。另外,不孕之妇,喝了此井之水,定能早生贵子。不过,喝水之前,默誓生男生女,千真万确。”说完,老佛人捋捋胡须,转身走了。任凭司马申夫妇怎样挽留,老佛人执意去买药。司马申赶上一阵,人群中,老佛人一下子就不见踪影了。
    回后,司马申迫不及待地拿瓢舀水,发现井水清澈见底,一些绿苔都没有了,只见一只白蝴蝶在井里飞来飞去。司马申感到蹊跷:这老佛人来回挥手,嘴里翕翕,是用了什么佛法?这样显灵?司马申不敢再想了,按老佛人所说,连续让小道信喝了两次井水,刚喝下第三次水时,嚎啕大哭的道信顷刻间破涕为笑。为了证实老佛人所言,司马申又秘传街坊20多年不育之妇李某喝下此井之水。次年果真生了个胖娃娃,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从此,司马申下令,全县百姓要保护好这口宝井,并取名为 “浴佛井”。
      1400多年过去, “浴佛井”的水,从来没有干枯过,不管是干旱或者多雨之年,井水仍然满满的,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有身体不适者喝下一口浴佛井水,顿觉心胸开阔,清目爽神。多少年来,到梅川四祖寺观光者,少不了喝一口“浴佛井”的水,有些游人还买来大大的瓶子,盛满井水,带回家人喝,以求健康。正如中国十大名僧之一本焕大师在梅川“浴佛井”旁所云:“没有浴佛井,就没有四祖。没有四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的确如此!
为弘扬佛法,普济僧众,坚光法师,不负重托,在武穴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斥巨资,沥心血,聚善众之智,亲自为四祖殿设计,筑基饬材,立洪宇于惠山之上。如今,高高的惠山上,矗立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寺宇,在阳光照耀下,庄重肃穆,熠熠生辉!
每年三月初三,四祖庙会,更吸引八方来宾。真是:梅川四祖,香客盈门;浴佛井水,舒心养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五月(外一首)
      胡巨勇
提起五月的画笔
那禅坐在麦芒之上的梦
便多了
几分阵痛与沉重

乡村的五月
是镰刀的心事
预定的产期
守望的田野
铺开金色的承诺
摇曳着庄稼人
挥汗如雨的想象
面对五月
饱满金色的麦穗
是乡村唯一的语言

乡村的五月
是我用目光吻遍的诗行
它阳光般流淌的诗意
生长着酽绿的乡情
擦亮收获的渴望
我纯朴的父老乡亲
用脊梁弯曲成镰刀的形象
点缀成我酝酿的诗歌韵脚
注释时光和流水
注释爱和生命

             @ 初夏里的蛙鸣

以一种虔诚的方式
敲击初夏的夜
生命里的吟唱
皱褶了五月的记忆
掷地有声

是最抒情的绽放
抚摸风的心事
枕着稻花香
催眠乡村的梦
蛙鸣咬破夜的宁静
铺开季节温馨的情怀
借一些语言文字亦或月光
是谁解读乡村的呓语
是谁紧握岁月的脉搏
而此刻,我用诗心咀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乡音(外二首)
         
    文/周永文
当秋风里的棉铃
领回一朵朵流浪的白云
当秋菊携酒归隐
走进我灵感喂养的意境
我又一次手捧月光
写下老家遇土生根的清明

这么多年,我已习惯
用一行行文字展示心迹
选择笔尖沙沙作响的灵感
以身相许
在泪水倾盆的怀念里
耗尽笔墨里的才气
捕捉辗瞬即逝的光阴

当我手捧乡音里的牵挂
写下文昌村往事
写下路边的百头菊
写下一头老牛的背影
写下在这买与卖的年代
所有的口袋都是欲望的容器
我已遍体鳞伤
感谢晨曦将露珠演变成
时光幻化的泪水
陪我在万卷诗书的炎凉里
一次次走出
忧郁填平的森林……

乡愁的密码

思乡之痛,没有良药根治
当你以一枚邮票的方式
亲近老家,泪水撒向
千年不败的清明
小小的邮票便成了
一张张乡愁的密码

有多少乡愁的密码
被贴上端午的粽香
被盖上中秋的月圆
被挂成一串串腊肉
春运的方向是团圆的方向
有亲人的地方才叫家

而今,有了视频
想家时在手机上
就能摸到父母的脸
乡愁于是变成了
一道道思念的划痕
父母的草药煎煮着病痛
被隔山隔北的盲音过滤后
只剩下一张张幸福的
期待和笑脸

期待和笑脸
是父母给儿女设置的
另一道密码……





相 信
                           
此刻我和我的乡邻
把酒桑田,唠叨谚语
把内心的冷暖托付给
乡情的潮汐
小村此起彼伏的吆喝
全是光不流啾的乳名
温饱和牵挂都随一缕缕炊烟
飘进晚风的惬意憧憬里

春雨细细,好似对寒流
折断的光阴只字不提
我的刚刚从城市打工归来的乡亲
学会与一场春雨讨价还价
开始对一头老牛谈论交情
劝导我在体力不支时注意休息
而我明知乡愁是一贴
容易过期的膏药
依旧不思悔改
躲在一场春雨的补丁里
向一杯原浆的汾酒
索取诗意
为灵感的内伤一根根
扎下汉字的银针……

此刻晚霞的彤红里
尚存一息水洗的深蓝
这就够了
相信这黄昏之后的每一场春雨
都会改变春天的表情
相信在漫漫长夜里
会有灵感的萤火带给我
激荡人心的抒情
相信文字的光芒
会与意念达成默契
让每一朵鲜花都来
验证我对春天的命名
相信诗歌坚韧的魅力
会让夜莺张开翅膀
拥抱我命中注定的俯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元的诚信

武穴市实验小学  四(1)班  周柏成

   辅导老师:郭美珍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一朵灿烂的鲜花;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得到真正的钱币;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得到别人那赞许的目光。而我也有这样一件诚实的事,至今令我难忘。我在我的记忆电脑中搜寻着……

那是在我5岁的时候,夜色已经笼罩大地。爸爸带我到超市买盐,我发现柜台里有一辆小汽车标价10元,真漂亮,便神不知、鬼不觉,用我那小小的身躯挡住他人的视线,用闪电般的速度将小汽车放进口袋里,连忙跟着爸爸若无其事出了超市门。小汽车在我的口袋里蹦蹦跳跳的,也没人发现它。到了家里,我连忙跑到房间里,把门关上,玩我那小汽车,自己还“嘀嘀”地模仿着小汽车的声音,心想:真好玩,这个小汽车是我梦寐以求的宝贝了!

风轻轻地吹着,月色多么美好!晚上,我睡觉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我在一个房间里玩耍,突然小汽车变形了,变成了一只红色的狮子!我正要坐上它的背时,它用愤怒的眼光看着我,对我生气地说:“我不属于你的,我是属于那些用钱币买我的诚实之人!把我还给超市,否则我要吃掉你!“说完,便对我吼了一声,向我冲了过来,用狮子的利爪向我扑过来。风猛烈地吹着,月色被乌云遮住了,没有一点光亮。

我赶紧醒了过来,吓出一身冷汗,想:幸好这不是真的,还是赶紧还回去吧,否则噩梦成真了!我赶紧起床,悄悄地从房间走来把门打开,就溜到外面去了。

我边走边想:我该怎么说呢?我真的好喜欢这辆小汽车呀!可我想起昨日的噩梦,便不由自主地往超市走去。到了超市门,我又不敢进去,又不想进去。

花儿把身板挺直,真是神气十足;草也在微风的引导下,和柳树跳起舞来,好像在给我加油打气呢!我吸了一口冷气,依然走进去,在超市里东张西望,正在找玩具区的负责人,啊!找到了,我慢慢地向那里走去,想跟小汽车呆得久远一些。到了那位阿姨面前,我胆怯地把小汽车拿出来,低着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此时我的脸红红的,心火辣辣的。用眼睛的余光看着小汽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站住。”只听见阿姨的一句话,我就被阿姨的气浪给震住了。我想:我难道弄坏了什么东西零件了?阿姨说:“你已经付了钱,这个小汽车归你了。”我有些疑惑不解,对阿姨说:“我没有付钱呀!”阿姨说:“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实是精神上的财富,是一大笔钱财,所以这小汽车归你了。”

我非常激动,接过阿姨手中的玩具,只说了两声“谢谢”,便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了。我边走边望着小汽车,多么可爱的小精灵,我如获至宝,情不自禁地轻轻吻了它一下,然后紧紧地拿在手上,好像生怕它被人抢走似的!一不小心,我的食指触动了变形开关,小汽车成了一只凶猛的狮子!它一直“望”着我,好像对我说:“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了,我是你的伙伴了。”我喜滋滋地踏上回家的路了。

诚实是一件外套,是心灵的圣洁;诚实是一双小手,是解开心结的双手;诚实是一对翅膀,让你向远方翱翔。是啊,如果每个人都有诚实,世界该多美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的桂花树
                                                                                武穴市实验小学四(一)班姚衍舟
   我喜欢绿草如茵、翠绿欲滴的草地;欣赏过争奇斗艳、含苞待放的桃花;赞美过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校园里思齐楼西边的桂花树。(排比句开头引出文章主题)
   桂花树的叶子老一点的是墨绿色,年轻的是翠绿的,刚长出来的是嫩绿的。每当有风吹过来,桂花树上的这些叶子就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好像风就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让人一听就又想冲动跳舞的感觉。(桂花树色彩美、动态美写出来了)
   上课的时候,我总能闻到这桂花树的香气,真是应了那句“桂花树开,香飘十里”啊!(引用恰到好处)
   远看桂花树,它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敢和人们打招呼。(生动、形象)
   近看,它的枝干像一个高大、挺拔的哨兵,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让别人侵犯教学楼,树皮既坚硬又很柔软,你走过去,轻轻一扒,就扒下了一块皮,树枝密密麻麻的,好像一个巨大的雨伞,为这些灌木丛遮风挡雨,树干越长越粗,最后,互相缠绕着。(由远到近,从上到下观察有序)
   桂花树上的桂子,也就是果子上有白色的斑点,有的像芒果;有的像鸭梨;还有的像莲子呢,真是千姿百态,可爱极了!(比喻恰当,可亲可感)
   秋天的时候,桂子宝宝变成了一朵朵米黄色的花朵,一阵春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香气扑鼻而来,像夏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也像一个个小天使,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欣赏它们,也让我沁人沁脾。(有想象力,边观察边想象,内容具体)
   灌木草像一名名小学生,手拉着手保护着这棵珍贵有美丽的桂花树,也像一个个小淘气,在桂花树下乘凉、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也总觉得听到它们在说悄悄话,笑声此起彼伏,欢声如雷,不知为什么,我也跟着笑起来了,让人哭笑不得。
    每来到学校,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桂花树,因为我常想:如果小学毕业了,在看不到校园里的那棵桂花树,心里还有点小失落。可我想到桂花树的桂子可以做桂花糕和酥糖,心里又产生对桂花树的敬佩之情!
   虽然桂花树没有柏树那样树干不弯曲,没有葵树那样粗粗壮壮,没有松树的叶子那样可爱,但在我心里,桂花树永远都是最美,最珍贵的!(联想到桂花树的价值,深化主题)
    桂花树,你让我流连忘返,也让我更加喜欢你,正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看不见你的时候,非常想念你!(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评语:这是一篇状物记叙文。小作者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把校园的桂花树“移植”到读者心中。描写细腻,想象合理,生动形象,具体。联想自然,把校园的桂花树的价值提升,表达喜爱之情。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的 课 余 生 活

武穴市实验小学四(1)班    陶佳奇

             指导老师:郭美珍

兴趣就像天上的繁星,装点着美丽的夜空。在我的夜空中,也有一颗闪耀的繁星,它就是我最喜爱的课余生活——打兵乓球。(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否是受到爸爸妈妈的遗传,我爱上了打兵乓球,一有时间就会约几个小伙伴去练习兵乓球。有一天,天气晴朗,我象往常一样约了一个朋友去体育馆“切磋”球技,可由于某些原因,妈妈没同意,我很失落可又很不甘心,一是怕自己没能遵守诺言,更重要是经受不住兵乓球的诱惑。于是,我适时看准机会,让自己表现很好来“取悦”妈妈,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呀,妈妈终于答应我可以去打兵乓球了,我高兴极了!(你是聪明的孩子,为了打球,花费了不少心思。)

到了体育馆,真是人山人海呀!有的孩子在广场上溜滑轮,有的在畅快地骑自行车,还有很多大哥哥在打篮球。(一个排比句就把广场上热闹非凡的情景表达出来了)

我们来到体育馆里面,只见到处都是打兵乓球的人,“兵乓”声、人们的喝彩声交汇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乐曲,让我手心里痒痒的,我都迫不及待了。我和朋友转了一周,终于看到角落里还剩下一张空的球台,而这时,对面又有两个大哥哥走了过来,我生怕这仅剩的一张台被他们给占去了,于是我们飞快地跑到球台旁,来了个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抢到了最后一张球台。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做了做热身运动,就开始了我们的球技切磋。首先,我们用猜拳头来决定谁先开球,最后我赢了。我选择了先开球,而我的朋友也毫不客气的选择了我这边的台,我只好跟他交换位置。“得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厉害”,于是我把球往上一抛,给它来了个下旋,而且是往他的右边,我心想这个球我赢定了,没想到,他一搓给我发的球搓回来了,我居然没接到。“哎,看来不能太轻敌了,这个球我得来个假动作,引你上当。”我把球往上一抛,先做了一个下旋的假动作,然后突然把球拍往上一侧,发了个正手球,他果然上当了,以为我发的是下旋球,就往上一搓,只见球被打飞了,都飞了两层楼高了,真是飞球直上三千尺呀!我得意地说“兄弟,你这是打兵乓球呢还是打羽毛球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接着轮到他发球了,我得小心点,只见他发了一个搓球,正好往我手里打,“真是自投罗网”我用力的往上一拉,把那个球拉了回去,由于球被我拉得太高,他没接着,这一轮我领先了,“耶!”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我”旗开得胜,欣喜若狂)

第二轮,他先发球,这回他发了个正手球,我用力一抽,原以为会是一漂亮的回球,可惜,我用力过猛,球没落到台上,我很不幸的失了一分,就这样,我变得紧张起来,我们的比分也一直不相上下,居然打成了平手。“还剩最后一个球了,这个球可决定着我们的胜负哟!我一定要打败你!”朋友向我宣战道,“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看球!”我不甘示弱地回答,边说边发了个正手球,他也轻松地打了回来,“兵兵乓乓”我们一口气战了好几个回合,双方都卯足了劲儿,谁都不想输掉这关键的一球,我得全力以赴了,这时,他不小心打高了一个球,“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心里暗喜,于是,我用力的一抽,只见球在我拍子力量的作用下画了一个完美的曲线,干脆落到对面的台上,又调皮地蹦走了,朋友还来不及接,“我赢了!我赢了!”我欣喜若狂地大喊道,朋友也无奈地笑着说:“这回你赢了,我甘拜下风,不过我们下次还来PK,我下次一定要赢。”“好呀!谁怕谁!”我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说,这球打得真尽兴,我们都十分开心!(用词准确,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衬托高兴的心情)

打兵乓球是我最爱的课余活动,我还希望长大打好兵乓球进入国家兵乓球队,增强球技,为国争光!(首尾呼应,点明中心)

评语:课余生活健身健脑。小作者笔下紧张激烈的球赛扣人心弦,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迹。小作者多处描写了打球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尤其是“我”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球技高超,信心满满的球场高手形象跃然纸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乱麻蕴藏

文/余秋雨



      远远看去,宋代就像一团乱麻。


      乱到什么程度?我想用一句俏皮话来表述:乱到连最不怕乱的历史学家也越讲越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讲乱更不知道如何来摆脱乱。

     
      既然如此,所有的中国人也就找不到了从乱局中泅身而出的理由。宋代是我们大家的,它再乱,也像祖母头上的乱发,等待我们去梳理。我们没有理由让乱发长久地遮蔽祖母也就是遮蔽我们自己。


      根据小时候的经验,祖母是不现任我们梳理的,却喜欢我们把小手当作梳子在她的头上游戏。有时她还会高兴地说:“对,就这地方,再给我敲两下!”她常年患有头痛,我们不经意地碰到了某个穴位。


      梳理宋代,情景也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宋代还没有开门,中国似乎已经乱成一片。


      从唐王朝灭亡到宋王朝建立,中间隔了五十几年。在这短短的五十几年时间内,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王朝,史称“五代”;南方又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再加上山西的一个,史称“十国”。就这样“五代十国”响响亮亮地作为一个正式名称进入中国历史,史籍间也一本正经地排列着《五代本纪》、《十国世家》之类,乍一看还以为是概括了多么漫长的年代呢。
把十几个各自独立的皇帝挤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景自可想象。更麻烦的是,这些皇帝为了表明自己正统,喜欢沿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朝代名称,例如梁、唐、晋、汉、周等等,人们不得不一一加一个“后”字来表示区别,也实在让人头晕的了。


      宋朝,就是在这样的乱局中建立起来的。


      结束混乱,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谁料想,却迎来更大范围内的危机。原先的“五代十国”都是汉族政权,而宋朝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名族政权。风起云涌般的马蹄声永远回荡在耳边,令人沮丧的 战报不断从前方传来,什么办法都想过了还是没有办法,除了失败感就是屈辱感,这就是宋朝。


      先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立国时间早于宋朝,领土面积也大于宋朝,宋朝哪里是它的对手?留下的是杨家将一门抗敌的故事。然后是西北方向的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一次次进攻宋朝,宋朝也是屡战屡败。再后来,辽的背后女真族建立的金,领土也比宋大,先把辽灭了,又来灭宋,宋朝的剩余力量南迁,成为南宋。南宋在军事上更是不可收拾,留下的只是杰出将领岳飞被枉杀的故事。等到蒙古族的骑兵一来,原先的这个族那个族,这个国那个国,这个军那个军,全都齐刷刷地灰飞烟灭,中华历史也就郑重地走向了唐之后的又一个大统王朝——元朝,留下的只是文天祥他们英勇拒降的故事。


      这么一段历史,如果硬要把宋朝选出来作为主角,确实会越想越不是味道:怎么周边的力量都与自己过不去?但是,如果从宏观的中华历史来看,其他各方也同样是主角,每一个主角都有自己的立场系统,构成了一重重诡谲不定的漩涡,根本无法受制于同一个价值坐标。宋朝固然有英雄,其他各方也有英雄,而且都是中华名族的英雄。宋朝固然受委屈,但也做过不少自以为颇有韬略的坏事,像“联金灭辽”、“联蒙灭金”之类,不仅使乱局更乱,而且
一再踩踏了政治伦理的底线,也加速了自身的亡。


      这么一想,我们在谈论宋朝的时候,就不会像过去那样充满失败感和侮辱感了。
在热闹的中华大家庭里,成败荣辱驳杂交错,大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站高了一看也就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成败荣辱。如果有哪一方面一直像天生的受气包一样不断地血泪控诉、咬牙自励,反而令人疑惑。浩荡的历史进程容不得太多 单向情感,复杂的政治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断。秋风起,不要把最后飘落的枫叶当作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作仇敌。


      历史自有正义,但它存在于一些更宏观、更基本的命题上,大多与朝廷的兴衰关系不大。三


       蒙古族的马蹄使得原来一直在互相较劲的西辽、西夏、金和南宋全都落败,好像大家一起走向了死亡。是不是这样呢?不是。


       死亡的是朝廷,而不是文明。


       朝廷的存在方式是更替型的,必然会你死我活的;文明的存在反方式是积累型的,有可能长期延续。


       两相比较,朝廷的存灭,实在是太小太小的事情了。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文人那么固执,至今还牢捧着宫廷史管的职业话语不放,把那些太小太小的事情当作历史的命脉,而完全不在乎九州大地真实的文明生态。


       宋代,最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文明生态。


       一提它的文明生态,它完全改变了形象,立即成了一个繁荣、富庶、高雅、精致、开明的时代,稳坐在中国历史的高位上蔼然微笑。


       这是宋代?


       不错,这是宋代。


       宋代的文明生态,首先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上。我本人由于很多年前写作《中国戏剧史》,花费不少时间研究宋代的市井生活,比骄傲仔细地阅读过《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梁录》、《武林旧事》等著作,知道北宋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两座都城的惊人景象。本来唐代的长安城已经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所在了,而汴京和临安的商市,比之于长安又大大超越了。


       长安的坊和市,都是封闭式的;而汴京的街和巷,则完全是开放式的。手工业也比长安多了四倍左右,鳞次栉比地延伸为一种摩肩接踵式的热闹。这一点,我们总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种热闹,在唐代的长安城里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到夜间就闭坊收市了,而宋代的都城却完全没有这种限制,不少店铺的夜市一直开到三更,乃至四更,而到看五更又开始了早市。


       这样的都城景象,是不是一种畸形的虚假繁荣呢?并不。


       都城以数量巨大的全国市镇做基座,在北宋时,全国的市镇总量已接近两千。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因此,熙熙攘攘的街头脚步还是汇集了大地的真实。据历史学家黄仁宇统计,当时的商品流量如果折合成现在的价格,差不多达到了六十亿至七十亿美元。可以断言,宋代的经济水平,是当时世界之最。


       作为城市后方的农村,情况如何?宋代无疑是中国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水稻种植面积比唐代扩大了一倍,种植技术更是迅速提高,江浙一带的水稻亩产量,已达到八九百斤。此外,蚕桑丝织进入了专业化生产阶段,产量和质量都突飞猛进。


        由于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口在宋代进入一亿大关。


       至于科技,宋代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巅峰。例如把原先的雕版印刷进到活字印刷,把指南针用于航海,把火药用于战争,都是宋代发生的事。这些技术,都相继传到西方,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在宋代,还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著作,像沈括的《梦溪笔谈》、秦九韶的《数书九章》、苏颂的《新仪象法要》、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慈的《洗冤集录》等等,各门学科都出现了一种认真研究的专业气氛。


       说到这里我需要提供一个时间概念。宋代历时三百二十年,这期间西方仍然陷落在中世纪的漫漫荒路中,只有意大利佛罗伦萨那几条有鹅卵石铺成的深巷见,开始出现一点市民社会的清风。在南宋王朝最终结束的那一年,被称作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的但丁,才十四岁。直到一百七十年后,文艺复兴的第一位大师达.芬奇才出生。由文艺复兴所引发的欧洲社会大发展,更是以后的事了。


       可见,宋代的辉煌,在当时的世界上实在是堪称独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宋代的文化,更不待说。


       我不想急急地搬出苏东坡、朱熹、陆游、辛弃疾、郭熙、梁楷来说事,而要特别指出宋代所开拓的一个重大文化走向:文官政治的正式建立。


       宋朝一开始就想用大批文官来取代武将,为的是防止再出现五代十国这样的军阀割据局面。大批文官从哪里来?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从全国的平民寒士中挑选。因此,又必须进一步完善隋唐时期就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禁止以往举荐贵族弟子的弊端。为了让平民寒士具备考试资格,又随之在全国广办公私教育,为科举制度开辟人才基础。


       按照这个逻辑层层展开,全国的文化资源获得空前的开展,文化空间获得极大的拓展,上上下下的文化气氛,也立即变得浓郁起来。


       所幸的是,这个逻辑还在一步步延伸:为了让文官拥有足够的尊严来执掌行政,不在气势上输于那些曾经战功卓著的武将,朝廷给了文官以极高的待遇。有的史学家认真研究过宋代文官的薪金酬劳标准,结果下了一跳,认为标准之高在中国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不仅如此,宋太祖赵匡胤在登基之初还立誓不杀士大夫和议论国是者,也就是保护有异议的知识分子。这项禁令,直到一百六十多年后的宋高宗赵构,才被触犯。但总的来说,宋代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日子,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请看,文官政治的逻辑一旦建立,正常推延的结果就必然如此。退出的不仅是武将、贵族,而且是以前种种不尊重文化人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文化就有可能在权力结构中显现自己的魅力了。本来朝廷是想利用文化的,而结果文化也利用了朝廷。这种互相利用,最后的赢家是文化。 五

      宋代的文官政治是真诚实施的,而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只把文化当作一种装扮。

      平心而论,在中国古代,一切官员都会有一点谈论经典、舞文弄墨的本事,一切文人也都会有一点建功立业、修齐治平的雄心。因此,要制造政治和文化的蜜月假象十分容易,要在文化人中选一批谏官、谋士、史笔、文侍也不困难。难的是,能不能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灵魂来问鼎最有权力的官僚机器?历来几乎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宋代回答了。

      你看,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人如果没有当政,他们的文化成就也早于使他们取得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但是,他们又先后担任了朝廷的最高行政首脑。两种顶级高端的对接,会遇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全世界都很难找到这样的先例。

      我曾经花费不少时间钻研这些文化大师当政后的各种政见,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斗争,但后来突然醒悟: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政见,而是他们是谁。

      这正像几位哲人在山巅舞剑,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剑术,而是他们是哲人,他们在山巅。是谁把他们找出来的,又安排到了山巅?

      看上去是皇帝,其实背景要大很多。既然认认真真地实施了文官政治,那么,由文官政治的眼光看出来的官场弊端和社会痼疾能不能进一步消除?这个问题也必须交给文官自己来回答。回答的好不好,决定着中国以后的统治模式。

      先是那位一直抱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高尚情怀的范仲淹,提出了整顿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吏治改革方案,目的是让宋朝摆脱“冗官”之累而求其强。十余年后,王安石更是实施了牵动社会整体神经的经济改革方案,目的是让宋朝摆脱“冗费”之累而求其富。而且,立竿见影,国家的财政情况果然大有改观。但是,司马光则认为天下之富有定数,王安石式的国富必然导致实质性的民穷,而且还会斫伤社会的稳定秩序,因此反对变法,主张“守常”。我们大家都喜欢的苏东坡,明显地倾向于司马光,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又觉得王安石也有道理。

      按照现代政治学家的观点,王安石简直是一个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他的改革已涉及国家的金融管理,而且试图以金融管理来主导整个行政体制。这在当时自然不可能实现,但他以天才勃发的构想和义无反顾的行动展示了一种政治思想,成为公元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珍贵光亮。

      王安石以及他的政敌司马光,包括他们前前后后的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都是杰出的人文学者。他们在公元十一世纪集体呈现的高度政治才华,使中国政治第一次如此浓烈地焕发出理想主义的文化品性。

      这样的努力很容易失败,却又无所谓失败。因为我说过,胜败只是军事政治用语而不是文化用语。当文化大幅度介入,就只剩下能不能构成积累、是正面积累还是负面积累的问题了。

      我对那些年月情有独钟,全是因为这几个同时踩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的瘦骨嶙峋的身影。他们实在让人难忘。

      有人根据他们的凄凉后事,断言大文豪、大诗人、大学者、大历史学家不能从政这就错了。他们不从政也未必不凄凉,别人从政也未必不凄凉。凄凉是天地对一切高贵人生的自然总结,而不具备任何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这些人从政确实也有毛病,其中最大的毛病,是容易受到漂亮言词和动人表情的误导,重用一些不大不小的文人,而在这些文人中,则常常拥挤着极高比例的小人。对此,王安石和司马光两方面都受到了。王安石的首席助手吕惠卿最终成了用最险恶的方法揭发王安石的人,而司马光的铁杆拥戴者蔡京最终也成了用疯狂手段清算司马光的人,这是多么相似又多么沉重的教训。但是,即便把所有的教训加在一起,也不能导致王安石、司马光他们不能从政的结论。

      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见对立,各不相让,但从来没有人能够指出他们在个人私德上有任何明显的瑕疵,或互相之间有任何落井下石、互相陷害的痕迹。他们的对立,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争,不夹杂什么个人利益,因此不伤害对方的基本人格。他们两人,年岁相仿,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两岁,而且在王安石去世的五个月后也去世了。两颗文化巨星廉政治巨星几乎同时陨落的年份,是公元一0八六年.王安石去世时司马光已经病重,极感悲痛,命令厚恤厚葬.如果事情倒过来,王安石也一定如此,但他没有这个机会了。

      王安石晚年曾在自己乡居的地方与支持司马光的苏东坡见面,不仅亲自骑驴到码头迎接,而且还一起住了一段时间.两人分手时还相约买地毗邻而居,可见交情已经不浅.为此苏东坡写过一首诗给王安石:

                   骑驴渺渺入荒陂,
                   相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与苏东坡在一起的时日,一起游了南京的钟山.苏东坡的记游诗中有“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两句。王安石读了就说:“我一生写诗,写不出这样好的两句来。”

      不错,这是一个有太多高峰的时代,因此容易互相遮盖,障人耳目。但高峰毕竟是高峰,都有江远之眺、浮天情怀。

      文官政治的本性是君子政治。不管彼此的政见多么分歧,只要君子品性不失,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遗憾的是,这种情形只出现在宋代。其他时代被人称道的那些盛世政绩,主要有赖于比较开明的皇帝,与君子政治关系不大。

      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两句著名的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想借其中的“我”,作为君子政治的象征。

      至于何谓君子政治,可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是那里裹卷的权术还是太多。 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3-29 22:47 , Processed in 0.0577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