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妙舍莲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二辑)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7:58:43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说实话,今天的当代中国诗歌几乎正在处于一个毫无标准的时代,各种面孔粉墨登场,然后又黯然消褪,一拨人为一拨人喝彩,一拨人又被另一拨人围攻,谁都掌握着自己的真理,谁都想戳穿别人的谎言,就我个人而言,一些不变的真理,我已坚持了二十多年,但一个糟杂的时代容不得真声真话,没有上位的声音终将无人倾听。
起码我们要拥有真吧,起码我们要拥有爱吧,起码我们要拥有善吧?起码我们要拥有美吧?起码我们要拥有干净、清明、简单、质朴、直接这样一些基本的质地吧。
我喜欢、我相信布尔津就是这样的地方,遥远而僻静,原初而质朴,这也是张好好与生俱来的生命底色和精神质地,所以她才能够几乎是凭着直觉在暗夜里前行。
就像那条河,来自她生命源头的地方:








额尔齐斯河的那一头,仍然是额尔齐斯河
生在斯,长在斯,美如斯
河水低头,默默回
旋,凝视我,拥抱我
款款长发,婉转的嗓音,和暖暖的心曲
一身洁净,立在戈壁上,用森林的花环
笼住银色的身体,长长地瞭望我
我将永不迷失。

---------《我将永不迷失》

她不会迷失,而是越来越清晰和豁朗,她不会迷失,而是越来越深入地抵达。

她说:我从来都不属于任何圈子。我相信。这种独立的精神和信念无论是在她的诗篇里,还是在她的小说里,散文随笔里,乃至是在她批评里都可以随处可见。她文字的真诚、炽烈,她写作初衷的诚实,她对责任、道义、担当的坚守与维护,都坚定而鲜明。
这一切,才是最基本的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2:30 | 只看该作者
傍晚开车经过龙坪镇(外六首)

文/向武华

像个过路人
像个真正的过路人
晚霞满天
晚霞满江
夕阳加速燃烧
一盏巨大的快要熄灭的灯
收害后的田野
旅客散尽的码头
人烟稀少的菜市场
面江独坐的年轻人
散步到小镇郊外的三两男女
停产的棉纺厂
门牌陈旧的小酒店
堆满垃圾的排水沟
冒着浓烟从江边运木材的改装车
这切曾经多么熟悉
现在又是多么陌生
像一阵烟雾,像一点点黑暗的火星
迷人的江边小镇
她的荒凉
像一个消失的吻
像一个小女孩染红的蓬乱的头发
像一杯酒
此时我已有些醉意
加大油门
超速离开
从后视镜里
我看到这个小镇
像一张油画
慢慢燃烧成一堆灰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3:25 | 只看该作者
补记去年冬天的一件事

厨房装修进入尾声
天下着雪
后院堆满了废旧的
抽烟机、电饭煲、铁锅
我对泥匠师傅说
这些也许还有些用
他说是的
我说我不会修理
不懂这些东西
他笑了
你们读书人
哪做得来这些粗活
他说他都行
水电家用电器都没有问题
他一直站在雪地里
头发上沾着雪粒
我说
这些东西你都拿去吧
他有些犹豫
想想了说
我这回去
就要准备儿子结婚
我以后再来运吧
……
现在这些东西边
都长出青草了
他还没有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5:48 | 只看该作者
黄尾鲴

野钓所至
许多地方让我们叹息不已
明明一处世外桃源的
好港汊、好山池、好沟渠、
好水库、好溪河、好深潭
不是饲养投了化肥、猪粪
甚至生物药渣
就是丢满了塑料瓶、旧鞋破袜
各种生活垃圾
只有几处生活饮水的水库
让我们醉心地尝到
水美鱼肥的味道
前两日一个钓友
发了一张钓获照片
全是清一色的黄尾鳃
这可了不得
黄尾鳃是有名的生态鱼
对水质要求特别高
第二天我们赶过去
果然是一处神仙之地
在风景区的半山腰上
水库周围茂竹修树
几户山里人家安安静静
黄尾鳃如翩翩君子
俊美清朗
如此美好
仅此一家彭河水库
能容她
能养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6:40 | 只看该作者


像往年的端午一样
一大早出门
买了六把艾草
每把一元钱
多少年也没有看她涨过价
就是最穷的人家
也能买上几把
沾沾节日的香气
这就是老天的大公平
最好的东西
也是最普通的东西
如同阳光空气微风
雨滴、梦和爱
人人生而有之
她还有一些好听的名子
古远又鲜活
像溪流一样咚咚
响在每一个角落
冰台
艾绒
医草
萧茅
蕲艾
蓬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7:24 | 只看该作者
雨天

夏日的雨天
院子里的树木
潮湿而沉重
躺在木靠椅上
看一部旧电影
音乐有些忧伤
对话很寂寞
不知什么时候
就睡着了
醒过来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
旧电影在上演高潮
男女主角
正激烈地争吵
每一句话
都像粗大的雨滴
打在阔大的树叶上
或车玻璃上
闪在脑里就一句话
这些贵族
这些珠宝闪烁的丽人
为什么那么不满足
自己的生活
一梦而过
谁又满意过自己
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08:19 | 只看该作者
在邻县濯港镇丁字街村的一条林荫小路上

很多时候
来到一个崭新的
无名的小地方
几户人家
一坡竹林
或一畦菜地
或一片水田
或一截沟渠
好像被人世遗忘
好像周朝的村落
我很享受这样
隐秘的地方
站于一角
向四周观望
深呼吸
吐纳出很多浊气
在邻县濯港镇
丁字街村的一条
林荫路上
我站在一棵高大的响叶杨下
痛痛快快地洒了一泡尿
我的影子和树的影子
一块映在
清澈的渠水中
很长时间
这条小路上
都没有车辆
和行人通过
好像留足了机会
让我去沉思
曾经的一个少年
热爱在林荫小路上
徜徉、读书、幻想
被金色的夕阳
镀着傲慢的光圈
糟糕的事情早已发生
即使不饮酒
已是满身酒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10:03 | 只看该作者
临江小镇

涨水的季节
大都在农历五月初
江里的水比棉地稻田、堤坝和沟渠边
疯长的鸭舌草、沼泽蕨、灰菜
龙葵、五蕊柳、野莴苣、凤毛菊
这些漫山遍野的无名花草
还要野蛮,像一头发怒地公牛
她漫上来了
黄水汤汤地扫荡着所到之处
我们看到的最奇妙的景象是
在河流上浮着一片片杨树林
这样的季节,在休息日
我喜欢开车到邻县的一个叫“蔡山闸”
的地方垂钓
大数时候鱼获不多
两三条黄颡鱼、十几尾鲫鱼
更多的是船丁、小白条这样的小鱼
坐在江边,每到傍晚
洗干净渔具我才开始环顾四周
夕阳西下
江边的玉米地更加悄无声息
几条挖沙船废弃一样经久停在那里
这也许是荒芜
而我们称其为安静
这个地方离我生活过的一个小镇
不过一两里路远
镇上的人去坐船
往往会赶早
要穿过树林走上很长的一段路
做小孩时
我经常一个人走这样寂寞的路
一路幻想,整个平原好像到处都是小灵精
不知有多少次
我开车经过这个临江小镇
都会想到一所破败的高中
最年轻的时候,我在这里教过五年书
还有什么比时光更野蛮?
那些春天的野草灌木吗?
那些汤汤而逝的不绝江水吗?
人声嘈杂的小镇菜市场
灯光零星的小镇剧院
在江水淹没河滩的季节
我想起的东西
越来越少
甚至就是深夜停靠小镇的
一声船笛
珍贵的就是那么一点点
谁也无法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14:45 | 只看该作者
羽微微的诗

文/羽微微


《约等于蓝》

不可能一开始,就是蓝。
要若无其事地泡泡茶,想想别的
打几个电话。或者把屋子里的书收拾好
如果外面不是阴天。就站在阳光下
假装是一株蔷薇,正在微笑
你知道,美好的事物都是慢慢开始的。
不可能一开始,就是蓝。


《允许》

已经很久了。我突然想停下来
允许自己哀伤,长时间地。
允许影子和我一起回忆。我允许
我比影子,略微淡灰
允许有个声音问我:你,究竟在哪里?
我允许自己走在大街上,是冷的。
我一天比一天更冷。我允许
自己,一天比一天
更冷

《但》

我长了腮。但不潜水。
我长了翅膀,但不飞翔。
我长了光环,但不祈祷。

我长了海。但不肯蓝。
我还在身上长了许多时间,但不快乐。
我长了药方,但不痊愈。
我长了花瓣,但不柔软,也不盛开。

最后我长了死亡。但不害怕。
但我竟然不害怕。


《满脸绯红》

如果这个时候你亲我
我希望可以满脸绯红。我希望一个我爱的人亲我
然后满脸绯红
然后回到他身边
做一个,安静的小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17:25 | 只看该作者
广济传统美食文化溯源

文/地老天荒

武穴原名广济,地处吴头楚尾的鄂皖赣毗连地区,先民多来自五湖四海,其传统习俗与其他地区交流融合,兼收并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清《湖广通志》载称:“广济县风俗醇庞近古,然好气任侠。”清康熙《广济县志》载称:“广济俗多朴茂,民爱稼穑,士喜读书,以孝友为先,然其人椎(注:意为朴实)而戆(注:读音“壮”,意为厚道而刚直)。”民众敦厚淳朴,勤劳克俭,重孝义,知廉耻,勇悍倔强的习性世代相继。一是崇尚勤俭,珍爱诚实。居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不喜铺张。论世,注重亲历,少虚妄狂热、言过其实表现。待人,诚实笃厚,讲求信用,鄙弃虚情假意。处事,崇尚果决勇敢,计出必行,行必有终。二是尚农尊读,乐土重乡。在重耕读的同时,形成了郡人乐土重乡的习气。常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固守家园、眷恋故乡的感情十分看重,对子孙忘祖、浪荡弃业者特别鄙视。三是急公好义,崇尚气节。有生息与共、忧患同当、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良好风气。乡间一家有难,大家排解。同时,对邪恶势力和品行深恶痛绝,嫉恶如仇。四是殷勤好客,注重礼仪。广济先民普遍讲究家有来客不论亲疏贵贱一律以礼相迎的习俗,即使在外为官,回乡仍照俗礼行之,不然受人非议,被人看不起。

武穴码头是长江中游的深水码头,这里移民众多,舟车络绎,商贾云集,商业十分发达,近代以来素有小汉口之称。为了生存,各地的能工巧匠蜂拥而至,落地生根。自1876年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纷纷进入广济,先后有美、德、日等27家外洋号、商家在广济开设分支机构。广济人既受到帝国主义的直接掠夺,又最先受到商品文化熏陶,地方民族工商业随之发展。1875年兴办煤矿,比慈禧太后“奏准”开办我国第一个矿产业开滦煤矿还早三年;1885年开始近代炉炼铸造;1897年开办邮局;1918年创办光明电灯厂;1922年兴办和丰米厂;1928年倡修梅武公路,开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都是在鄂东开先河的,先后产生了以“理发名师”蔡竹坡、“实业巨头”郭鼎存、“商家总管”陈正斋、“竹艺大师”章水泉等为代表的一批有胆识、有技艺、有商品经济头脑的实业家。

工商业的兴起,能工巧匠的聚居,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的美食口味,极大地丰富了广济饮食文化,造就了一批有名的厨师和名菜,广济美食文化由此应运而生。广济民间俗称午餐为“喝茶”,晚餐为“过夜”,颇令人玩味。饮食风味,烹调习惯酸、咸、辣、甜等味,不求偏颇,喜爱“滚(烫)、烂、淡”。菜肴多佑以香葱、大蒜、辣椒,少用醋,爱用酱油。腌菜主要有腐乳、麦酱、萝卜角、腌辣椒、酸豇豆、水白菜、晒干菜等。卷煎、山药炖肉、豆泡炖肉、蓑衣丸子等四碗菜为“家乡菜”。还有墨鱼炖肉、米粉蒸肉、山粉丸子、油面蒸肉,以及用鸡鸭猪肉混沌的三鲜汤。喜庆办酒席,出菜碗数必以双数,一般为十大碗,也有八大碗,十二大碗,十四大碗,以头道菜定席名。烹饪方法除炒、蒸、烧、炸、炖,还有“铁板烧”、“罐煨汤”、“凉伴菜”、“自助火锅”等。清末至民国时期,同庆酒楼、同心酒楼、普云春酒楼最为著名。李毛尔的藕粉,马元银、李焕清的米粑,李老头的萝卜饼,周阳春的藕粉蓑衣丸子等都另有风味。此外,还有凤凰鱼翅、一品海参、红烧青鱼尾、梅花鸡茸鱼肚等广济传统名菜。而广济美食如佛手山药、龙坪细油面、广济豆泡、大金板鸭、春燕皮蛋、广济法饼等,地方名菜如卷煎、蓑衣丸、山粉丸、山药豆泡炖鱼头、红烧青鱼尾等,广为市民和外籍回乡同胞的喜爱,外地人品尝也会津津乐道,成为广济美食文化最亮丽的风景。   

酥糖:“董糖”的传说

广济酥糖是湖北名点之一,流传久远。广济酥糖原名董糖,据考证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一位姓董的人,很孝敬母亲。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病,咳嗽不已,数日不能进食,他访问邻里并经名医指点,用熟芝麻粉、米糖等调制一种酥糖给母亲吃,母亲吃后,食欲渐增,病情好转并恢复健康。这件事很快传为美谈,传到糕点作坊后,作坊老板按照董氏配料制成酥糖,上市后深受市民喜爱,称之为“董糖”,后经多项改进,并加入广济桂花,把这种酥糖改成为广济地方名点,“董糖”亦更名为“广济桂花酥糖”。

广济酥糖作为武穴的一种地方食品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流传甚广。在长江沿线也有一些地方生产酥糖,但无论是从生产加工工艺,还是产品配方以及产品口味上,唯独广济酥糖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广济酥糖作为武穴流传四百余年的一个知名品牌,在中华民族食品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并被收录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俗志》。

云片糕:乾隆皇帝赐名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旧时系贡糕,专供朝廷御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名点。云片糕采用优质糯米、精炼植物油、白砂糖和橙片为原料,经过严格的工艺加工而成,其色如白云、片似薄翼、质地细腻、口感绵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少皆宜的食品。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镇,河下镇紧靠大运河,是盐商富贵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盘桓几日。结果,乾隆被一个姓汪的大盐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园驻跸了。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乾隆在汪家花园的暖厅里凭窗赏雪。他这个人是向来喜欢卖弄文才的。赏雪之际,免不了要吟一两首诗。所以,他哼哼唧唧地做起《雪景》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光是片儿片儿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他望着窗外飞舞的鹅毛大雪发愁,急得脑门子直冒汗。这首诗不过四句头,做不出真够塌台的!就在这当儿,汪盐商棒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乾隆一看,正中下怀,趁这吃茶点的岔儿,便把窘相遮盖过去啦。乾隆这时的眼光,全被玛瑙盘子里两碟同样的细点吸引住了。一碟小长方块,都是切成的薄片儿,晶莹洁白,惹人喜爱。乾隆竟忘了用牙筷,顺手先拈两片,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顿时大加赞美:“何来佳点,如此大快口福!”他一面赞叹,一面一片片抓着吃。眨眼式夫已经吃下十多片,这才抬起头来向汪盐商道:“此物是何名称?市上可有出售?”汪盐商回奏:“此乃小臣家传糕点,外间并无售卖之处。既蒙皇上赏识,小臣斗胆叩请恩赐佳名。”乾隆又一一查问糕点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汪盐商加油添醋地吹嘘了一番,说得神乎其神。乾隆信以为真,简直听呆了。乾隆答应给汪盐商家传糕点起个典雅的名称。他思索一会,忽然想起自己没有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岂不就象外面飞舞的雪片吗?依联看来,就赐名‘雪片糕’吧!”汪盐商真心叩头谢恩,接着捧来了文房四宝,请乾隆挥毫题字。哪晓得乾隆高兴得笔下大意了,在金笺纸上把“雪片糕”错写成“云片糕”,因它是皇帝御笔,哪能随便更正。后来糕饼店铺里就以讹传讹,沿用了“云片糕”这个名称。

发饼:县官夫人生子报喜

发饼是武穴传统名点之一,是一种方便食品,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发饼是用酒曲作为原材料发酵的美味食品,主要原料为精面粉、白糖、奶粉、甜酒、纯碱、苏打等,经面团调制、甜酒发醇、融糖、发酵、成型、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饼呈扁圆形,表面呈麦骨黄色,底面棕黄色,饼质醇厚,入口松软,甜而不腻,奶香浓郁,甘甜味美,回味无穷,是粗粮美食的绝佳代表,也是风味独特的大众化食品。

相传广济首任知县司马申来自河南沁阳,年过五十膝下无子。为了后继有嗣,夫人郑氏在家人陪护下来灵山求神拜佛,回家时走到一处紫罗藤遮掩洞口,忽闻一股沉香味随风飘出,洞内传出梆声伴奏的诵经声,郑氏喜出望外进入洞内,见有一尊瘦骨嶙峋的木雕佛像,一位身着破僧衣的和尚坐在莲花蒲墩念经。郑氏喜之不尽,急忙三叩九拜,祈祷敬香拜佛,临走时,将身上剩余的九文钱全部投入功德箱内。

郑氏回到家后,精神饱满,身心愉快,对丈夫司马申说与灵山结了佛缘。司马申听后也很高兴,就想吃老家河南的烧饼,急忙安排厨房做烧饼吃。晚上三更,司马申从书房办完公文回房歇息,推开房门,突见一道十分耀眼的白光闪入夫人腹中,银光出现,满室飘香,司马申大叫一声“夫人”,只见夫人双手捧着一个用手绢包着的烧饼,惊恐地说:“我,我,我刚才梦见把月亮吞进肚子……”司马申听后,连忙把饼子虔诚地用双手捧起来,放在头顶上,朝着夫人三鞠躬:“夫人,这是祥光,这是吉兆,恭喜你,饼子报喜,状元及第!”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司马道信出生时,司马申做了很多烧饼,见人就发,人们不知何故发饼子给大家吃,司马申忙笑着说:“夫人怀孕时,是饼子报的喜,所以饼子向我报喜,也向你们报喜。”人们听说后,纷纷拿块红纸把饼子包起来,拿回家放在祖宗神龛上供奉三天,再分给大家吃,其意是向祖宗报喜,求祖宗保佑,并相互传告县官生子报喜。“发饼!发饼!”自此后人们生了儿子,学着县官的做法,向亲朋好友送饼子报喜。于是,“生儿子送发饼”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往下传,一直传到现在。不但如此,遇上哪家修建房子喜封金顶,人们也会用红纸圈住发饼,分给前来道喜的人。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或重大祭祀节日,民众用发饼拜祭寺庙敬神,乞求风调雨顺、家庭和睦,老少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4-30 18:43 , Processed in 0.05947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