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66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基层贪腐、乡匪村霸,这些农村问题中央看到了、办法找到了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5-6-22 07:2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的宗族特色,说白了就是落后的封建农业生产关系,是制约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所以只有毁掉这些,才能进步,否则村官就是土皇帝,永远变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6-22 07:3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就必须土地完全私有化,不能有集体产权,然后土地自由交易,资本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22 22:0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你是湖北人?因为生长在这里还是祖先是湖北的?国际上惯例重视出生地,和生活的地方。而同姓大户这样所谓近亲有意义吗?这么好就近亲繁殖好了。往前十八代数数,谁都是移民,装什么本地人,有本事都窝在家别来北上广!农民工都要遣返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22 22: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移民文化,多元文化推动进步,中国人还纯吗?早已有多民族,多人种基因。古人尚知帮理不帮亲,再看看农村选举,作为基层民主的基本构成,充斥的是关系,人情,家族势利。所以不要再骂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不要说关系社会没有民主法制,细胞如此,肌体能好到哪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22 22:4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资本主义当年就是土地买卖,变相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大量农民变成无产者,成为工人,完成了对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击,中国现在用市场造就了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如果都在外地安居乐业,也算功德圆满,可偏偏还要回来。所以国家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尽可能集中土地使用,赶农民进城,可是只要土地在,祖屋在,祖坟山在,一切还是难,所以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不是有意为之,只要破除旧的,就会带来发展机遇,拉动g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22 22:4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资本主义当年就是土地买卖,变相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大量农民变成无产者,成为工人,完成了对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击,中国现在用市场造就了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如果都在外地安居乐业,也算功德圆满,可偏偏还要回来。所以国家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尽可能集中土地使用,赶农民进城,可是只要土地在,祖屋在,祖坟山在,一切还是难,所以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不是有意为之,只要破除旧的,就会带来发展机遇,拉动g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22 22:5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不要说我反传统文化,中国人要继承就继承汉唐遗风!老祖宗的东西也是变化的,没什么不能变!继承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天下大同的民族胸襟,怎么就变成了排外的唯亲的宗族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22 23:2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2 19:32
破除农村宗族文化?太没责任的话。。。。。。。。。。这种结构在中国是破不了,就算破了,现在不是还有在 ...

秦晖在对20世纪末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的研究中发现,汉唐间“非宗族化”的吏民社会或编户齐民社会是传统帝国的社会基础。吴简反映出东汉末年至孙吴长沙郡一带的社会组织面貌,一方面乡、里、邱等国家划定的基层行政建制对乡村社会具有实际的控制,另一方面,从聚落的角度看,这些区域的住户呈现出极端的多姓杂居状态,这种杂居的状态是国家“不许族居”政策的结果。[7]实际上,既使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聚族而居的现象,但由于国家制度的限制,民间社会并没有谱牒、祠堂、族田义庄等宗族制度,族人之间因而缺乏相互关联的有效机制,人们头脑中并没有多少血缘宗法伦理观念。根据明仁和胡氏墓田记,谓自高祖移居仁和横塘以来至本宗建祠堂、置族谱,150年间,虽子孙“日就蕃衍”,却“贫富相嫌不相往来认识,一如路人”。 [8]
那么,民间社会的宗族组织是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实上,中国的宗族组织是在宋代之后才开始制度化地存在于民间社会。宋朝以前只是在世族和门阀贵族阶层存在谱牒、祖先信仰、继嗣观念、家族公产等制度性的宗族元素。这即是所谓的“门第等级制宗族制度”。其功能主要是贵族阶层区别门第以及为国家选官入仕提供依据。但由于战争对世族庄园制的摧毁,科举制的逐步确立对以往按谱牒选官入仕的制度的改变,以及商品经济造成的地权频繁变动等原因,使原来享有特权的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衰弱。[9]宋代以后,伴随着士族庄园制的瓦解,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得到发展,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分散的个体小农。因此,国家需要针对社会结构的变迁采取新的治理模式,以维护帝国的社会秩序。
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人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出把存在于门阀贵族阶层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逐步改造为适用于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并通过祠堂、族谱、族田、族长等宗族制度将分散的小农整合起来。有了这些逐渐成为正统的意识形态的铺垫,宋至明清各代,国家和官僚儒士便一方面透过各种渠道加深人们的血缘宗法伦理观念,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转变“不准族居”的政策,积极鼓励乡村社会累世聚居。同时国家也废除了对于乡村社会建祠及祭祀祖先的限制。
到了清朝,在帝国治国的政治纲领《圣谕广训》中,明确规定要“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体现了国家对宗族的重视。[10]而“笃宗族”的具体措施则表现在国家直接支持、保护民间修建祠堂。祠堂建成后,须有族规,清朝承认族规的法律效力,承认祠堂的审判权,甚至对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清政府也曾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此外,为了稳定宗族的经济基础,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并给予族田赋税方面的优待。
总之,在国家的有意推动下,明清以来,民间建祠、修谱、祭祖、置族田的活动可谓是盛极一时。乡村社会的宗族变成一个具有浓厚政治性质的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着维护地方的秩序、进行思想教化、承担赋役的政治治理功能,从而成为传统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23 00: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毛爷爷在的时候,宗族观念不是和很多神仙庙一起被破四旧运动搞定了吗?旧势力抬头,影响国家发展的话搞掂还不是中央一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23 12:1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 发表于 2015-6-23 09:06
我的神,长篇大论出来了。。。。。。。。。就看到你一个声音:基层建设好不好都是老百姓没有被上楼的原因。 ...

上不上楼?对!都盖火柴盒一样的三到四层私房,难看不说,在乡村也密挨密!农村还像农村?对!服装可以改,住房可以改,婚姻自由可以改。但宗族文化不能改,争地打架不能改,聘礼重金不能改!小桥流水没了,纯朴民风没了,封建迷信和宗族思想却保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1 11:12 , Processed in 0.0663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