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一网情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建设] 专家提出湖北可开挖“嘉阳(武穴)运河”构想引热议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12-2 21:17:42 | 只看该作者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为了长江的安澜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其目的就是恢复长江流域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人民和谐安康。
  一、长江之痛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的18.8%。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支流众多,其中支流长度500公里以上的有1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437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湖泊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约为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长江流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稀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居中国七大流域首位。长江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9960亿立方米,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8亿千瓦,可开发量约2.6亿千瓦。森林资源蕴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以上,人口占全国的38.5%,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长江流域的过度索取和破坏,给母亲河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灾难。
  一是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长江流域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载过重,人地、人粮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中上游地区,过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曾达到50%以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下降到10%左右,198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9%。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态环境质量低下成为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上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80年代达到6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24亿吨,其中长江上游地区为重灾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24万平方公里,年侵蚀量19.48亿吨,分别占全流域的80%和87%,且水土流失的强度大。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水利工程和江河湖泊的严重淤积,全流域每年损失的水库库容量达12亿立方米,相当于报废12座大型水库。上世纪50-80年代,流域内的湖泊面积由2.2万平方公里锐减为1.2万平方公里,损失调蓄能力100亿立方米。
  三是旱涝和泥石流等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洪涝、旱灾、泥石流成为长江流域的3大灾害,并且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灾害强度持续加重、成灾范围不断扩大。洪涝灾害是长江流域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灾害次数和强度居我国7大流域之首。1981年7月四川特大洪水,造成全省119个县市1500万人受灾,数座县城被淹,仅工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5亿元。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长江上游地区分布有大小滑坡15万处、泥石流沟万余条,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害县市多达135个,其中嘉陵江上游、三峡库区和金沙江下游就有大小滑坡1.6万多处、泥石流沟4000余条。1994年重庆市武隆县兴顺乡发生了530万立方米的岩体崩塌,30万立方米岩体坠入乌江,形成110米长、100米宽、100米高的碎石坝,导致乌江断航达数月之久,造成4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2010年8月份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损失更加惨重,造成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严峻的生态形势已危及到长江流域的国土保安,制约着流域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长江之根
  没有森林,就没有长江的安澜,恢复森林就是根治长江水患和维护三峡大坝安全的根本之策。因此,为改善长江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原林业部组织编制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总体规划》,1989年6月,原国家计委批准了该规划。到2000年底,一期建设工程结束。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恢复植被,工程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安徽、江西等12个省、直辖市271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工程区总土地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85%。 新世纪之初,国家批复并实施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2001—2010年)》。工程建设区域包括长江、淮河流域,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5个县(市、区),总面积216.15万平方公里。长防林二期工程以增加森林资源、优化体系结构和增强体系功能为重点,以全面改善长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目前正在实施第三期(2011年-2020年)工程规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12-2 21:19:49 | 只看该作者
  三、长江之变
  经过20余年的建设,尤其是近10年的建设,长防工程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森林资源得到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2002—2011年,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045.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435.65万亩,封山育林完成602.85万亩,飞播造林完成6.57万亩。目前,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8%,林木绿化率达到45.4%,近10年来,造林绿化总体质量明显提高,每年营造林合格率和核实率平均达到了90%以上。
  长防工程已成为沿江各省区的重点林业工程。江苏省长防林工程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实施时间最长的林业生态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长防林工程共完成营造林478.4万亩,封山育林19.5万亩,中幼林抚育268.5万亩,低效林改造81万亩,完成园林化乡镇建设14个、绿化合格村(示范村)建设13200个。项目总投资90亿元,其中地方配套、自筹资金86亿元。
  近10年来,各地在营造林工作中尤其注重林分质量的提高。通过在工程建设中新造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补阔及封山育林,工程区内针叶纯林面积不断减少,阔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不断增加。如江西省混交林比例由10年前的22.1%增加到目前的31.9%,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林分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生态防护功能显著提高。
  (二)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长江生态安全。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采取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主的生物措施,并相辅与工程措施,形成了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的生态屏障,增强了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如湖南省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0年前的900余万亩,下降到目前的700万亩,土壤侵蚀总量由10年前的5115万吨/年降低到目前的2615万吨/年。据调查,江西瑞金市的主要河流绵江河每立方米洪水的含沙量已由10年前的0.324公斤下降到目前的0.273公斤。工程区通过实施村庄绿化、绿色通道、高标准农田林网等工程建设,城乡绿化面貌明显改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长防林工程快速地增加了林草植被,许多原来寸草不生的荒山野岭,现已林草茂盛,郁郁葱葱,植物种类逐渐增加,动物栖息地得到保护,多年不见的鸟兽重新出现,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大提高。此外,利用滩涂河洲及湖泊周围造林,不仅保护了湖泊湿地,为珍稀野生禽鸟提供栖息和越冬场所,还有效地抑制钉螺孽生,减少血吸虫滋生场所,改善了疫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
  (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长防林工程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各地创新建设理念,丰富建设内涵,挖掘建设工程的内在经济潜能,优化林种、树种结构,选择一些既有较高的生态防护功能,又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基地,成为区域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一大批农户通过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和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走上致富之路。
  江苏省通过大力发展意杨、梨果、银杏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树种,以及苗木花卉产业,并将其融入长防林工程建设之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徐州、宿迁、淮安的部分地区,林业产业对农民增收起着显著作用,杨树产业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该省林业生产上的一大特色,部分林农经营模式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发展经济的首选经营手段,林-茶复合经营的产值是纯茶园的2倍。湖北省地处江汉 平原的石首市,以长防林工程为龙头,带动全市杨树加工业快速发展,2009年该市林业产业实现税收达到了9000万元,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1/4,林业成了全市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浙江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竹产业、油茶、花卉苗木、森林旅游、山核桃、香榧等高效生态产业,积极引导农民投身二、三产业,加快了兴林富民步伐。
  实施长防林工程,为工程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门前打工”的良好机会,工程区群众通过参加造林、护林,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为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江西省2010年工程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5075元,是10年前的2.4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12-2 21:40:22 | 只看该作者
愚公移山!

     这帮妥子不晓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12-2 21:55:00 | 只看该作者
李明博:修建贯穿半岛大运河
发布时间:2008-01-11 06:10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的权力交接小组10日向外界透露,一些外国的投资者已经显示出对韩国贯穿朝鲜半岛大运河这个宏伟计划的强烈兴趣。
     有着商业背景的韩国新总统李明博提出了“修建由17条水路组成、贯穿朝鲜半岛、总长达3100公里的大运河计划。”这个宏伟计划将耗资15兆韩币(160亿美元)。据新华社电

通江达海的韩国“大运河”

2013-03-30 02:45: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韩国京仁运河“阿拉航道”景观见闻

    站在80多米高的“阿拉航道”景观瞭望台上,一条宽阔的人工河尽收眼底。咖啡店、水乡园、客运站、水运码头、人工瀑布、生态公园、文艺广场、自行车道等休闲娱乐设施,在人工河两岸排开,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在专用车道上骑自行车健身的,在河边观光、游玩、散步的,则与这些美丽的景色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而来自世界各地的飞机,在不远处的仁川机场频频起降,更是为这幅画面平添了别样的景致。

  这就是连接汉江与西海、连通首尔与仁川、有韩国“大运河”之称的京仁运河。历时三年的京仁运河,于2010年正式动工,2012年竣工。就是这条通江达海的人工运河,将首尔变成了“沿海城市”,拉近了首尔与外界的距离。世界各国的船舶,可以通过这条运河直接驶入韩国首都首尔。被韩国人称作“阿拉航道”的京仁运河,全长18公里,拥有两个港区、三座船闸、15座桥梁。

  别看京仁运河还不到20公里长,但它对韩国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这条运河是一个古老的愿望,早在800多年前,就有人试图开挖这条航道了。但是,限于以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能力,很难实施这么浩大的工程,这个愿望也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京仁运河,是在平地与高山间开挖的,将大山劈为两半,施工量大,施工难度也很高。京仁运河总投资达2.5兆韩元,移动土方达3000万立方米。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国家级重点工程,政府投资只占五分之一,大部分资金都是管理部门成功运作来的,这也给其他地区与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说明京仁运河的意义,有关人员指着地图作了介绍。开挖这条运河,既能发展航运,又能发挥蓄水泄洪等多种功能。既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又可以推动旅游产业,京仁运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已彰显出来。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迅速提升,两岸也很快变成投资的热土,地价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了3倍。目前,沿河住宅、饭店等设施都在热火朝天地兴建。

  在京仁运河的入海处,记者还看到了风力发电的高塔。原来,这家拥有900多名硕士博士和200多台尖端设备的公司,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发电、海水淡化、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向全球60多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宁夏银川市穿城而过的艾依河,也是一条人工河。目前,银川市正在寻求与韩国的技术合作。韩国已经派技术人员到过银川,今年还将选派专家再来探讨更具体的合作。京仁运河的治理理念,也许可为银川艾依河的开发提供借鉴。这是银川人的愿望,也是韩国有关技术人员的愿望。 (光明日报记者庄电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12-3 00: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12-3 15:37:12 | 只看该作者
发青烧,是不是脑残的才想出这么个歪点子,试想下;直接从簰洲湾开挖到富河,你说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那自从三峡蓄水后,长江一直是枯水的多,江运更是纸上弹兵。江水要是从上游不流经武汉黄石,武汉黄石成死城是无疑的了。没有长江之水带走武汉的垃圾,没有长江来水补充武汉的地下水或是长江的水位降低了,武汉地区的吃水都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12-6 15:27:44 | 只看该作者
渴不死的鱼 发表于 2014-12-3 15:37
发青烧,是不是脑残的才想出这么个歪点子,试想下;直接从簰洲湾开挖到富河,你说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那自 ...

重庆和云南的河都见过底, 洞庭湖与鄱阳湖也一样见过底!

是挖,还是不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12-6 15:32:39 | 只看该作者
哪一天长江见了底,武山湖和太白湖的水可以划船。所以省社科院的专家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

长江水干了,嘉阳运河说不定还可以走船!因为可以用幕阜山下水库和湖泊里的水灌注运河,而且运河里有很多船闸,可以拦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12-6 15:43:04 | 只看该作者
鄱阳湖困境:不死水,便枯水

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高洪水位时容积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如果加上已被人工控制的鄱阳湖诸多湖汊,容积相当于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的库容。另外,鄱阳湖汇聚了江西版图97%以上区域的水系,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肺”。

但1997年,一座横跨鄱阳湖的大桥建成。从那时起,鄱阳湖水文水境已起变化,鄱阳湖遭遇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枯水困境。尤其三峡大坝高程蓄水后,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期来得更早更长。“如果再不对枯水期实施人工干预,若干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担忧。这一人工干预,最终体现为拦水大坝,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但从2009年起,修建水利工程的设想就一再被挑战。专家预计,除了可能造成部分物种灭绝,鄱阳湖水利工程修筑时间长,湖区通航及渔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此外,水坝的建成将可能使洪涝灾害增加并更难控制,且工程一旦运行,不仅将影响长江下游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供水安全,而且必然会延长鄱阳湖换水周期,降低其自净能力,使其成为一滩死水。(腾讯新闻综合南方周末、科学时报报道)

http://news.qq.com/a/20140812/00603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12-6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湘西拦河筑坝120多座

    澧水洞庭入口关闸蓄水


    28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防汛办透露,全州各河流水位普遍较低,部分站最低水位接近历史最低,现有125条溪河断流,158座水库干涸,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库山塘处于或接近死水位。据各县市28日上报统计,全州共115个乡镇53.4万多人不同程度因旱受灾,56.51万亩稻田因旱无水翻耕。灾情发生后,湘西州委、州政府临时拦河筑坝120多座、紧急开疏渠道210多公里,抗救面积达25.27万亩。

    又讯 洞庭湖的水除了来源降雨之外还必须依赖湘资沅澧四脉水源的注入,其中沅水、澧水是灌入西洞庭湖的主要水源,至今年发生春夏连旱以来,这两处的水源经流的线开始关闸截流,最终导致注入洞庭湖的水量大减。艳洲大坝是澧水注入洞庭湖的最后一道关口,工作人员说,这次关闭水闸蓄水,目的不是发电,是为了抗旱,即使把大坝的水放入洞庭湖,也是杯水车薪,对洞庭湖的抗旱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目前艳洲大坝上游水位一直保持在30米左右,水量还比较充沛,大坝的另一端,下游水位明显偏低,部分河床已经裸露,近百公里外的西洞庭湖干枯见底。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 ... ontent_2288874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0 21:05 , Processed in 0.0527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