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匡山文化] 匡山名义与武穴关系考(一)三大历史地名花开江北果结江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1 08: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匡山名义与武穴关系考
          一、三大历史地名花开江北果结江南
      武穴市,即1987年县改市前原广济县境,其地理位置在长江中游北岸;九江市则属江西邻省管辖,位置在武穴市对江南岸。但曾经的历史长河中,武穴与九江两地同处大江浔阳江段九派浔阳之地,共属跨江而治的同一行政区域,历史攸久;两地人民来往密切,关系深厚,感情亲于兄弟。比如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前,从行政管辖上说,广济县是湖北属县,但在长江当中的新洲上,仍然有九江县(德化县)插花管辖的地域,直到上世纪1936年才将九江分辖的地域划归广济。又从计划经济时代商品流通渠道上说,广济的下乡部份,仍属华东区属,商品由九江市二级站供应,九江市“保障供给”的八大公司和“袜子局”(“物资局“的九江口音)与武穴市改市前的广济县的相关单位是上下级对口单位,义不容辞,要管广济县生活用品和“袜子(物资)”供应的,就是例子。再从历史变迁说,早在公元前164年西汉文帝十六年时,武穴市60%地域属汉置寻阳县,九江市为汉置柴桑县,两地不但是兄弟县的关系,而且还于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曾由此两县组成过行政单位寻阳郡国,郡治设在寻阳县,寻阳郡国的首任行政主管为历史名人温峤(288—329)。行政中心位于长江北岸,还由江北行政中心,管着过几百年江南哩。一直到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新立永宁县治前,约计743年间,今武穴市和九江市两行政单元,是长年共在一大行政区划内,所以位于江南的九江市与位于江北的武穴市,可有许多历史的话头叙说,也留下不少历史“纠结”,比如历史地名上,往往让人弄颠倒了。有名的三大历史地名花开江北果结江南的是:
      一)彭蠡古泽仓桑巨变:武穴和九江都是彭蠡古泽沿境的地名,武穴下乡还正处彭蠡古泽消失前的水中间,说明彭蠡古泽中心的地理位置在大江之北不在江南,当时绕彭蠡泽周匝,可数今之阳新、蕲春、武穴,黄梅、宿松、太湖、潜山、怀宁、安庆、望江、安庆、彭泽、湖口、九江、瑞昌等15市、县,彭蠡泽确然似一葫芦形的大水瓢。所以《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引《禹贡》指示:“九江(即大江、长江)在(古泽彭蠡之)南”说得正确。但因为到了魏晋之际的公元400年顷,大江之北的古彭蠡泽干涸消失了,在江南的江西省境内一大片名为鄡(qiāo敲)阳的辽阔的平原,汉高祖在此还设立过鄡阳县,王莽时还改名豫章县的、有行政建建制之陆地,发生了沧海桑田巨变,突然地消失了,又突然新生成出一个潘阳新湖,这不是现今的鄱阳湖。后人们不明所以,以为古彭蠡泽就是新潘阳湖,文人们还将新出现的一汪巨水潘阳湖视作古彭蠡泽来歌韵,历史家们甚至于反诬说“禹贡”将彭蠡古泽的地理位置的南北方向弄反了。
      二)浔阳古地行政变化:按书面地名介绍: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似乎天设地造地名“浔阳”就是位于长工江之南的九江市名,其实也数典忘祖,忽略其出处了。 中国地理位置有谓:“山南水北谓之阳”,单从字义上说,不言而喻:寻阳、浔阳,在长江之北不在长江之南。从行政区划说,从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于江北长期属于广济辖的蔡山立寻阳县,历史上虽曾有无数次变更,但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德化县更名“九江”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九江县城关命名为“浔阳镇”,为特种甲级镇后,其“寻阳”一名,才最终公认是江南所专有。从地名来说,晋张僧鉴《浔阳记》:“浔,水名也。(在大)江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于“浔”立条编辑为:“浔本水名,在江北 ,南流入大江。汉因以名县,而江遂得浔阳之称。” 顾祖禹(1631-1692)《读史方舆纪要•卷76》数次提到:武穴市田家镇顺长江下游北岸,曾有“浔阳镇”、“浔水镇”等古地名记载,可知这“寻阳”两字,古在长江之北。到了魏晋之际,公元400年顷,同样因为发生海水南浸,导 致了彭蠡泽水域沧桑巨变,汉立的寻阳县由长江北移到长江以南后,寻阳之名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83》所说的:“成帝咸和(326-334)中,移江州治寻阳,而江南之寻阳著,江北之寻阳益晦”。 才有后来的“寻阳”之名,为九江所专有的。
      三)匡山本是古匡人灭国后避难江北的隐居处所:本文下面将细说的,古匡人受周人逼迫南迁后,立国于大江之北的肥西一带,春秋之际的公元前600年顷,再次被楚灭国后,古匡山为匡人逃亡隐身之处,在大别山尾脉安徽天柱山至武穴市北鄙的横岗山一带,作为古匡人后来安身立命之处,后因谓之“匡”山。百度网文《匡姓源流》说得不错: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立县时的寻阳,后名)广济县境,即今湖北省黄冈市的武穴市一带。
      但据下文的传说交待:西周或秦汉前古匡国灭国时,其中有匡姓七兄弟逃到了江南,于一大山上结芦而居,也因名匡氏居所为“芦山”。后一说法出了名,因此“匡芦”连用,后来由文人抄作,竟显名于大江之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6-2 19:25:39 | 只看该作者
       1、“古彭蠡泽就是新潘阳湖”,此说不甚严谨,先生曾说“海昏县一夜之间被淹没”,其实不是那样,该县被并至都昌了;
        2、“百度网文《匡姓源流》说得不错: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立县时的寻阳,后名)广济县境,即今湖北省黄冈市的武穴市一带。”此百度之言肯定是武穴人手笔,并且是没有经典依据的言辞,不足为凭。真正的匡国在哪里?还需要让大量的史料依据来说明。
         顺祝先生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4:45:41 | 只看该作者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4-6-2 19:25
1、“古彭蠡泽就是新潘阳湖”,此说不甚严谨,先生曾说“海昏县一夜之间被淹没”,其实不是那样,该 ...


      1、原文是“后人们不明所以,以为古彭蠡泽就是新潘阳湖”。
      关于历史上的海昏县,
历600多年沧桑的古城神秘消失,是汉代豫章郡所辖十八城之一,可至今踪迹难寻。
      2007年9月19日《网易》曾发布《江西发现东晋墓确证千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古城》:中新社南昌九月十九日电(记者 吴庆才)江西民间至今流传的“沉掉海昏县,立起吴城来”的歌谣,今天首次得到了实物佐证。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今天向本社记者透露,几天前在南昌发现的东晋古墓墓主身份原为一千五百多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县骑都尉。
  十四日,一名普通的挖土机工人挖出了一个千年古墓,考古专家从中出土了铜镜、墨碇、青瓷小灯盏、银耳挖、木器、漆器、梳子、木枕等二十余件文物,甚至还有一根长约二十四点五厘米,标有刻度的直尺。
  李国利表示,本次考古发现还是以记载了墓主身份的“名刺”最为重要。所谓“名刺”类似于现在的名片。经考古专家努力,这个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名片”现出了其主人的身份,上书:“豫章郡海昏县都郎吉阳里骑都尉周涉年五十六字子常”。
  从“名片”可知,墓主为豫章郡海昏县都郎吉阳里的一名骑都尉,名叫周涉,字子常。从另一个棺木找到的名刺,则只能看清“问起居海昏字子常”的字样。根据此前在南昌发现的西晋吴应墓和东吴高荣墓出土的类似名刺的格式可推测,该名刺完整应为“弟子周涉再拜问起居海昏字子常”。考古中还发现一个印章,上用篆体刻写着六个字,正面刻着“周×言事”,反面则是“周×”,虽然周后那个字暂时无法判断,但专家判断应为“涉”,即墓主的印章。
  李国利告诉记者,骑都尉是主管地方军事的武官。据《中国历代职官辞典》记载:骑都尉,汉武帝始置。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即相当于从五品。不过,本次考古却没发现武官墓常见的剑等兵器,专家推测此官职可能是墓主去世后虚封的。
  尽管骑都尉这一官职并不显要,但令专家兴奋的则是“海昏县”几个字。海昏古城就像楼兰古城那样被历史“风化”的无影无踪,如今首次发现实物虽不能完全揭开古城消失之迷,却足以佐证古城的存在,对研究古城的历史也有重要意义。
  海昏古城是汉代豫章郡所辖十八城之一,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0一年)立海昏县,县治设在与吴城镇隔河相望的芦潭村附近。这块低洼的鄱阳盆地原本人烟稠密,东吴名将太史慈曾在此升堂断案。随着湖水不断入侵,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四二五),海昏沉没,商业迁至地势较高的吴城,故民间一直有“沉掉海昏,浮起吴城”的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5:08:21 | 只看该作者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4-6-2 19:25
1、“古彭蠡泽就是新潘阳湖”,此说不甚严谨,先生曾说“海昏县一夜之间被淹没”,其实不是那样,该 ...


2、“此百度之言”我只说他并未言错,但并未以此百度之言为历史依据。依据请听下文分解。
      顺颂节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4 21:43:3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武穴的先生们能先就南庐北匡进行专题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 21:55 , Processed in 0.0522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