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51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武穴春秋》改版复刊方案。投稿可以在此跟贴。多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5 16: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春秋》改版复刊方案

    为充分发挥史志资政育人功能,深入挖掘武穴市史志资源,宣传武穴历史,建设文化强市,为武穴跨越式发展增强历史底蕴。我办决定从2014年5月开始对创办于1992年的《武穴春秋》进行改版,改版后的《武穴春秋》将打造成大型史志人文类专刊,成为在外武穴籍人联络故乡情、在校学生了解故乡事、在岗武穴干部职工汲取故乡智的强大平台。该刊将全面展示您所全知道的、您不全知道的、您全不知道的、您想知道的武穴往事。现就改版后的《武穴春秋》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该刊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韵味,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武穴历史与现状,存真求实,钩沉探幽,服务当今,通鉴后世。
    二、组织领导 加强对该刊工作的领导,成立专班,负责协调编辑工作。该刊由武穴市委办、市政府办分管,武穴史志办主办,同时组建编委会和编辑部。
1、《武穴春秋》编委会
名誉顾问: 吴美景  郝胜勇  杨石明  郑勇平  胡晓青
顾    问:颜宏启  秦龙志  尹胜利  向  博  汪国斌  
          蔡  军  伍雄军  高维鹏  吕巨斌  曹跃先  
        余  良 熊观华  程飞龙  夏灿明  朱葆和
        宋怀远   
主   任:  高维鹏  
编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暂定)
        吴晓亮  张建军  徐亚荣  郭友德  王卫平
        王红光  周小平  夏柱彬  雷世达  王学平
          王新开 王金和  吕永兴  张民主  史  纪  
          罗与之  祝吉光  范青保 徐国庆  陈  良  
          干海波  宋银华  刘胜德  刘志宏  程道炳  
          蓝和贵  张光锐  劳补奎 朱国树  舒广辉
          余  辉  朱泽民  廖正保 刘寿真  田序凯  
          范立志  田树斌  帅又龙 方  君  郭江林
          戴益民  苏  琳  夏树林   陶勇军 李必胜  
          陈绍华  陈淑先  柳晓春  曾曙光  陈宇航  
          叶  东
2、《武穴春秋》编辑部
名誉主编:向  博  高维鹏
执行主编:向武华
副主编:  刘敬东  伍金容  郑银桃
责任编辑:程瑞库  夏慧君
特邀编辑:程道炳
三、刊物改版构想
   1、改版宗旨 博采武穴历史资源,广播武穴历史文化,丰富武穴历史视野,借鉴武穴历史经验,记载武穴历史进程,服务武穴跨越发展,追求严肃性和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史料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栏目设置 《武穴春秋》改版后暂定为不定期出刊,待条件成熟后再设为月刊或双月刊。主要栏目设置包括:①“风云录”;②“沧海潮”;③“亲历记”;④“名人传”⑤旧影窗”;⑥“珍闻辑”;⑦“时代志”;⑧“群言堂”;⑨“文荟苑”;⑩“古镜台”;⑾“春秋笔”;⑿“他山石”;⒀“桑梓情”;⒁“创业史”;⒂“图说武穴;”⒃“回眸”;⒄“市井旧话”;⒅“武穴名胜”⒆书画墨迹等等。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视情况发展变化予以适度调整,渐至相对稳定。
   3、来稿要求。来稿内容以武穴历史人文为主,兼及武穴周边地区,要求做到客观真实、具体详尽、生动准确,能够提供图片的尽量提供图片。所有采用的稿件付给一定稿酬。
   4、装帧设计及出版发行 按照出版物质量标准进行印刷、装帧,拟采用8开本,每期30面,彩色胶印,图文并茂,以达到庄重大度、美观新颖的效果。该刊由本办自办免费发行,视具体情况而逐步扩大发行量。
                     
                       武穴市委史志办公室
        2014年4月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4-15 16:40:5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复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7:04: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多支持,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4-17 10:07:22 | 只看该作者
文学稿件可以投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08:54:37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不过考虑到刊物的风格,内容以写桑梓情、忆故乡事、录风俗物为主。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18 14:06:48 | 只看该作者
寇宝昌散文投稿《武穴春秋》
      故乡的四季
      异乡喧嚣的日子总会让我想起家乡的那片原野。
      那片原野的西部和北部都是茂密的丛林。丛林深处的一些村落甚至以树命名。那都是引人遐想的美丽名字。就因为这样一片原野,我有时竟要奇怪地发出感谢,感谢那些强加给先辈的苦难,没有这些苦难,我今生就无缘结识这样一片原野。它拥抱了我,使我真正领略了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美。
      我喜爱那里所有的季节,包括最寒冷的冬天。那是真实无误的冬天,雪岭一道道像长城一样,都是罕见的大风搅成的。一个人想顺利地踏过雪岭是绝无可能的。冬夜,所有的农家都不忘准备一把铁锹放在门侧,以防一夜袭来的大雪堵住屋门。
      那时的冬天是真正严肃的日子。我们在岁月中不能少了严肃。一年四季的不冷不热是歉收和疾病蔓延的原因之一。正因为有那样的日子,原野上的人才备柴、狩猎、制厚重的棉衣皮帽,还造出矮小温暖的土屋,造出火热烤人的大炕。窗上结满冰花,用嘴呵出一块光亮,望外面的雪枝悬冰、银山琼岗、冻得飞跑的家禽。对春天的怀念何等强烈,这种怀念像火一样炙人。岁月在冷与热、忙碌与消闲的巨大反差中变得多情多趣,也耐过得多。它绝不像今天,一晃就是一年。岁月的消耗把生命磨钝了,磨得庸常麻木了。
      那时迎接一个春天多么隆重,不要说人,不要说一些大动物,就是小小的沙地蜥蜴也要一蹦三跳,就是那些麻雀也要连唱三夜。河冰裂了,渠水响了,小狗跑到雪岭后面小心地侦察季节,兴奋得一声不吭。
      柳树最早激动,接着是白杨、杏树。一点点渗出的绿色、红色,那一片斑斓,与各种欢腾不息的动物交融在一起。你倾听苏醒的喧哗和变奏,这时才会理解春天为什么被千万遍地歌唱描叙而不至厌烦。春天太活了,太亮了,太安慰人了。噜噜响的河渠留下了半边绿水半边冰凌,有多少鱼在青青的水草下窥视。太阳把田野晒得水雾濛濛,牛的叫声从世界的这一端传到哪一端。
      春天的喧闹过了许久,惹人注目的道道雪岭才开始慢慢融化。从岭顶淌下的小溪越来越欢,它把搅在一起的砂与雪分离开来,冲刷得清新分明。被雪水洗过的沙粒多么干净,一颗是一颗。每到了傍晚溪水就和缓下来,融化的速度放慢了。接着就是一夜的沉默、小声私语,都是关于冬的回忆。
      雪岭一扫而光之时,才是夏天的开端。初夏的平原上稚果与鲜花数不胜数,让人想到那个富丽堂皇的秋天无论多么棒,也要感谢火爆的夏天。夏天从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华丽得令人瞠目结舌。自然界走入了最随意最洒脱的季节,一切都在尽情地生长和繁殖,绿色像大海的浪涌一样铺满泥土。下雨了,一场豪放的冲刷洗涤,天晴之后又蛙鼓齐鸣,庄稼、丛林,一切绿色的生命都闪闪发光。
      盛夏的火热让人难忘。河湾里的蒲苇茂盛得难以想象。谁都会相信,在这重重叠叠的绿海中正孕育潜藏了无数的隐秘。夜晚站在堤上,听水鸟嘎嘎大叫,听大鱼溅水的声音,再迎着满河道的南风,多么快意。乘凉的人点起驱蚊的艾草,仰着头,一边看天上的繁星,一边讲如真似幻的故事。有人还不断地起身到野地里摘一些不太成熟的果实,聊胜于无地咀嚼着,他们在提前品咂一份甘甜。
      就这样,平原等待的秋天终于挨近了、来临了。富足宽容的季节里,不要说果园和庄稼地了,就是在丛林中,那些野生的浆果也采摘不完。秋天的蘑菇长在松下,长在柳条棵子中,甚至长在大树的半腰。它们是泥土生出的另一类果实,神秘而又美丽,让人们在劳动间隙里一低头一扬脸就拾起一个欣喜。
      收来浆果、坚果,收来粮食和蔬菜,从山上到菜园。当年育成的鸡膘肥体壮,光华得像养分充足的大娃娃。狗随主人到田野里忙秋了,留在院子里的是温柔顽皮的猫。猫与鸡、鸭子和猪逗玩,互相追逐打闹,乐此不疲。所有的家养动物都胖墩墩的,皮毛闪亮,像抹了一层油。
      秋天还是老人们提着马扎、互相交换烟叶的日子。他们一边吸烟一边数念旧事,高兴了就骂骂老婆子和当年的伪军什么的。
      “你知道河西头那个炮楼是怎么端的吗?”一个黑脸老人抽出烟嘴大嚷。旁边的人都不吭。“是穿花褂的四奶奶鼓捣的,她通队伍!”他用烟锅比划着。
      这个秋天哪,果实和传奇一块丰收了。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西前卫大街10号 哈工大附中语文组 寇宝昌 150086 电话:13836193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18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故乡门前的一条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故乡门前有一条河,虽没有漓江秀丽,也没有长江伟大,但,我从孩提记事起到15岁时,几乎天天与这条河相守相依!
   故乡门前的一条河为太白湖水系的支流,北至闻名遐迩的郑公塔古镇,由北至南流淌六华里,与太白湖浩瀚水面融合再转西向,通龙坪,过武穴,接长江。河床平常涨水期约100余米宽,干旱期也在50米左右。
   故乡门前的一条河养育了我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爷爷每每在我面前提到解放前的腊事,总是神采飞扬,兴奋难抑。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时家乡的祖辈几乎户户都有木船,大户人家船大能载货三、两吨,贫困人家船也能载个吨多重。往返运输货物大多顺长江而下,远至南京。爷爷说当年故乡门前的码头甚是繁华热闹!每天在那集结的人群不亚于一个大戏场。
   大概在民国十五年前吧?爷爷有一次跟着老爷爷送货行至江阴段,被地方小财主看中我爷爷勤劳、机灵、魁梧,将其姑娘许配爷爷,奶奶与爷爷随船回乡,二老相依为命,共同经营打理,日子过得虽不算红火,但衣着温饱尝能淡过。
   随后数十年,在我家这条船上先后有了我的大伯(民国十五年生),爸爸,三叔,四叔,一家六口,与世无争,风里雨里,忙碌于此,不敢倦怠!
   解放后,合作社成立,故乡不少船只连同主要劳动力被政府收编,仅我近房的伯父、叔爷就有十多人转为吃商品粮、月月拿工资的国家工人,那时个个羡慕不已!我爷爷考虑到一是家里船小且破烂,不想占国家的便宜,二是生的子女多(解放后还有二个姑姑,一家八口人),拿这点工资是养不活家人而没有加入合作社。
   解放后我家生活在故乡已是极为典型的穷困户,家庭成份是雇农,由此可想而知?!
   64年我出生了,我出生是在三间土砖茅草房(四厢房各在两边,中间一正堂屋),能记事的时候是全家十多口人全都挤在这茅草房里(大伯成家占一厢房,我家占一厢房,另一厢房有我两叔、两姑与爷爷奶奶共住),爷爷和奶奶穿的是打了几十层补丁大布衣,爸爸和叔父是破麻袋加草绳缠身。爸爸讲起当年他和大伯一起讨饭一事,曾狗咬多次,我们听了泪不成行。
   70年代,与爷爷第一个分家的是我爸爸,在爷爷那三间土房边爸爸扯债建起了一间土砖茅房。爸爸工作月薪不到20元,我兄妹四人幼小,还有我母亲身体一直患风湿性筋骨病,不能劳动,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我母亲在家一年养一头猪,那时,人就养不活凭什么养猪?这又得益和感谢我的四叔无私的帮忙!我四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故乡门前那河去推剪湖草,无论天睛下雨,从没间断。我每次所看到的是我四叔都是在天刚亮时,一担又绿又翠又肥的湖草送到我家时,四叔已是满身汗淋,全身湿透,分不清是水是汗?因此,那几年我家每到年关都有一头又大又肥的肉猪出售,大大的缓解了家中的贫困!
   同是在70年代中下期,我小学毕业后升至郑公塔中学,三年中学的我又与门前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与故乡的同龄人都是走读生,从家到学校如走旱路有七里多远,走水路不到四里,一天来回六个往返,走旱路定要迟到,走水路时间基本能解决不迟到的现象。水路虽便,但要是遇到没有船只载渡,也很令人棘手头疼,唯有淌水过河!夏天水深就游过去,冬天水浅脱下长裤提着鞋一脚深一脚浅,小心翼翼跋涉到对岸,那寒水钻骨的味道不用说也是人人皆知!
    80年代初,上面大的政策来了,退湖还田!故乡门前那条河几乎在一夜间平为农田!昔日那清澈透底、几百年来为故乡父老留下的一条生命源泉,荡然无存!唯有沿河两岸的堤坝依旧在静卧那伸曲她的双腿,仿佛喃喃地向来往行人倾诉着过去辉煌厚重的历史!
    故乡的河,无论你怎么变迁,也不管年轮划过多远,永远抹不掉您在我心中的思念和我对您的感恩!爱戴!
                                                                                                                                                                                                        联系电话:135812368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6:04: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寇宝昌、泰平洋两位同学赐稿,你们的稿子我先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1 11:28:3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5 12:31:59 | 只看该作者
好事情,提升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3 12:17 , Processed in 0.0701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