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文化] (史纪读史笔记之九)白居易《祭匡山文》发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08:35: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白居易《祭匡山文》发凡
                 (史纪读史笔记之九)
       武穴出了位园林文化专家,为就职于湖北工业大学的夏广政教授,他于2013年7月21日,应《长江日报•爱上层楼》读书会约,在解放公园与书友见面,解读中国园林深刻内涵,题目:《园林就是人间天堂》。他禅述的主旨为“文人造园,要讲的是文人的故事”。引例说:今九江市的庐山,是文人白居易所造的:他在庐山先是盖了间茅草屋,并不花钱。接着就写了份《庐山草堂记》,那就值钱了;值钱到“堪称中国造园的经典之作”。
      据史载,白居易在庐山盖了间茅草屋的第二年,即唐宪宗元和十二(817)年的三月辛酉朔二十一(817年4月11日)写了篇《祭匡山文》,向匡山神灵表示“赋命蹇薄,与时参差,愿於灵山,栖止陋质”;他似乎选定庐山要安家于斯了。
      四天后,白居易于三月二十五日“乙酉”,又发了一篇名《祭庐山文》的大作,说是“今葺构既成,游息方始,爰以洁敬,荐兹馨香。不敢媚神,不敢禳福,但使疫疠不作,魑魅不逢,猛兽毒虫,各安其所。苟人居之静谧,则神道之光明。斋心露诚,庶几有答。尚飨。”文章主旨是不求神佛保佑,只要求与庐山生灵“和平共处”,彼此相安。
      问题是:白居易的祭“匡山”与“庐山”,是俩山之各名呢,还是“匡、庐”同一山名?如果“匡、庐”是同一山有俩名,又何必写两份“祭文”祀于同一神灵?若指的不是同一山名,那么,至少在作者心目中,就另有“匡山”其名的影子了;那么,这另一名为“匡山”它又在哪儿呢?这与俗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的立意就大有区别了。
      查庐山记名源头出于释惠远(334-416)的《庐山记略》。按《庐山记略》:“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循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裕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将其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商周时有名为姓匡名裕的先生,逃避战乱,躲到此山中来了。或说他有幸遇到了一位神仙,神仙带着他来到庐山,就山岩为居室。时人以之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简而言之,就是“一位匡姓的北方人在山上建了长住的庐舍,被称名为庐山。”这是今之庐山最通俗最简捷的介绍词了。《庐山记略》的作者惠远和尚,对于武穴人来说,并不生疏,释慧远虽是庐山佛教净土宗的创始人,却在来庐山前,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先就在今武穴蓝杰村附近的双河口驻锡立庙“黄牙寺”,且主持了六年。六年后,于太元六年(381),由本县(寻阳)移驻时本县所属江南辖地庐山,再建庐山东林寺,立莲社于斯,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为佛教净土宗祖庙。数典不能忘祖啊,今日之武穴,从历史来说与今之九江和庐山,曾是儿时竹马之交,亲近着哩。
      有以下历史,白居易都是大致清楚的:匡山与庐山不能混为一山!
      一、历史上早有“匡”地名或国名的记载,如《左传•定公六年》:“二月,(定)公侵郑取匡”。其国在今河南东部扶沟县。《后汉书•郡国志》:“长垣县有匡城”有今河北,《论语•子罕》:“子畏于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今湖北罗田有匡河、匡河铺、匡河村等地名;今安徽合肥市城中有匡河,匡河路等,都可以寻到古匡国、匡姓人活动的影子。
      二、历史所谓“九江”、“寻阳”,其治所原在长江之北的寻阳同一行政区域(今武穴市)。释慧远到庐山开创佛门净土宗时,刚好寻阳治所从江北搬到江南不到40年。此时江南江北还是一家,其“寻阳”地属今名武穴市的,占今武穴市域六成以上。武穴市十分之六的辖地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寻阳县时,是寻阳辖境的主体,从公元前164年立治起,到慧远和尚上庐山的公元381年,己有545年的历史。今武穴和当时庐山共县,还有198年才另立置永宁县治。
      三、郦道元《水经注•第三十九章》讲了许多“匡姓”氏族与庐山相关的“故事”,内容庞杂;总的来说大多是“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但有一条,《水经注》将与“庐山”对举的有“庐江”一地。今“庐山”既是商周前匡氏族的一支人南来过江后建“庐”安身立命的处所之一,于是也可以推测,西周当有一支匡氏部落整体地南逃到长江边上建“庐”立国,得地名为“庐江”。(请另阅下文,由下文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四、其实匡裕也不是一个人上山建庐而居,传说里他也来了七兄弟。同时,他也不是一次性由北方逃避战乱就上了庐山,而是随着匡姓一族人南逃,在庐江一带安身立国后,于公元前600-800年间,再次失国四散磔离,除了众多的匡姓人另谋求生之路而外,也信由匡裕一支人上了庐山。中国庐山只此一处,别无分店。但若说匡山,除了有传言庐山也名“匡山”之外,还有无其它和为“匡山”的山头呢?有啊,至少杜甫有名的诗《不见》说的“匡山”,就不是“匡庐”同举的庐山,这诗是专说给大诗人李白听的。杜诗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首诗是杜甫诗中与李白关系的名篇,为后人广泛传诵,白居易当然也拜读了的。这是本文说白居易作《祭匡山文》不指庐山,另有别举的主要根据。
      五、古人中有一位为唐诗“鼻祖”者,名为鲍照(424—453),曾在古寻阳今武穴的太平山筑台读书,素为广济文人敬之如师,史志上也留下许多记载。历来评论认为鲍照的古诗对唐诗的定型起了启蒙和师导作用。对古诗研究有成的沈德潜,在《古诗源》卷十一就说:“明远(鲍照字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朱熹说得更明确:“鲍明远才健,其诗乃《选》之变体,李太白专学之” (《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论文下》)。既然李白对鲍照是敬之如师,鲍照建了读书台的地方就在与庐山同为寻阳的江北高山上,而同时李白又正好兄弟老婆都在寻阳,也即“家”在寻阳,明显地,杜甫“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就是要他找着鲍照读书的圣地,安下心来读点古文,再别在江湖上东奔西颠瞎胡闹了。李白其时到了武穴太白湖,有民间传说和本名“太白湖”湖名为证;另外李白到了古广济今黄梅县属的蔡山江心寺,写下了“莫惊天上人”的名篇,也有武穴先贤金德嘉和黄梅先贤杨自发录于旧《志》的诗为证。金德嘉《蔡山江心寺》说:“星辰手摘江心寺,隔岸平临五老峰。伏枕游人不成寐,鸡鸣海口又瞳眬。”(录自乾隆辛未(1751)《广济县志•卷之三》)杨自发《江心寺》说:“孤峰一角水之涯,灵鹫飞来立浅沙。浪打山唇潮欲上,天代楼角月初斜。谪仙泼墨还留石,支循裁梅尚着花。却忆曹成谈往事,记功碑字绾龙蛇。(1984年版《黄梅县志•艺文志》转录1876丙子《黄梅县志》)。李白到没到武穴太平山,有待考据,但杜甫所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匡山”尤其是“头白好归来”所按指古乐府《白头吟》,是杜甫、鲍照、李白和白居易都熟知的,且白居易还写过《反鲍明远<白头吟>》,用这两句诗文,对照鲍照“读书台”古迹,此所谓“匡山读书处”,决不会是指四川李白从师就读过的“大匡山”,而是指点着鲍照在太平山即江北“匡山”的读书处,是更是贴近当时实际的不二选处。
      今武穴市还有一位专攻古史的专家名胡杰雄。他有《武穴市及周边地区历史和地理》长文上于网上。据该文介绍:武穴辖境,历史上“曾先后以国隶属有英、六、弦、匡、潜、舒、吴、越、楚、衡山、淮南等国”。并说“西周时,大别山南麓曾建有匡国,国灭后此地称匡山,与庐山隔江相望,总称为匡庐。”此说法的实证,请待下文《地下挖出个古匡国》,详为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08:45:33 | 只看该作者
附有关文字三篇:

鲍照与白居易的《白头吟》与《反白头呤》.jpg (180.13 KB, 下载次数: 1)

鲍照与白居易的《白头吟》与《反白头呤》.jpg

白居易祭匡山文.jpg (121.16 KB, 下载次数: 1)

白居易祭匡山文.jpg

释慧远:庐山记略.jpg (539.08 KB, 下载次数: 1)

释慧远:庐山记略.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9 03:21 , Processed in 0.0588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