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小椰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边县市] 罗田引资50亿元建“大别山古城”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35:43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ongyuanjituan.com/

http://www.tyjt.cc/zjty/index.jhtml

同元集团


有意向开发古镇的政府请与以下方式联系我公司:
                                王部长:13769286966
                                江部长:18623338766
                                梁小姐:18623422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39:40 | 只看该作者
恒业集团,全称云南恒业古镇文化旅游投资集团[1],是以文化旅游古镇开发,房地产开发,国际旅行社及旅游综合服务运营,文化旅游产业金融投资,商业资产及酒店经营管理,矿业开发为主的云南综合性大型知名企业。文化旅游古镇开发、国际旅行社和旅游综合服务发展区域辐射全国。[1]

集团拥有从事文化研究,文化旅游策划,产品研究设计,古建筑建设,商业及酒店运营管理,旅游推广运营,景区及物业管理的专业团队。2010年至今,云南恒业古镇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旗下有云南恒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普洱恒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江苏恒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恒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恒业矿业有限公司,五家规模化子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团结路466号。

恒业集团董事长罗晓祥先生,曾任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完成了彝人古镇旅游核心区的全部建设;恒业集团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吕仁忠先生,曾任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文化是文明进步之源,也是恒业集团的灵魂,把中国最经典的古建筑文化元素及恒业长期积累的旅游商业管理理念注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之中。依托优秀团队的无限想象力,敢为人先地创造,不断追求完美。建一座百年不拆的古城,建一座千年不倒的古城,建一座留给后世的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04:30 | 只看该作者
梅川古镇、龙坪古镇、蕲州古镇、郑公塔古镇、大别山古镇......

大别山古镇已经横空而起了......其它古镇怎么办呢?{: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13:41 | 只看该作者
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领导组赴云南、重庆考察古镇文化旅游项目

  2012年07月23日  来源: 宣城市政府网


  7月10日至1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领导组组长张建军率队赴云南楚雄、重庆长寿两地考察古镇文化旅游项目,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办事处人员陪同考察。

   在重庆同元集团副总经理、福建平潭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静玉,福建平潭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清山等陪同下,张建军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由同元集团投资建设的云南“彝人古镇”和重庆“长寿古镇”两个文化旅游项目,观看了古镇项目宣传片,并与同元集团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该公司古镇文化旅游项目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同时诚邀同元集团来宣城投资发展。同元集团对在宣城投资建设古镇文化旅游项目表示极大兴趣,今年2月和6月,已先后两次派员来宣城实地考察,对项目进行初步选址和规划。

  据了解,同元集团拟在全国打造20个古镇项目,已建和在建的项目有:云南彝人古镇、石羊古镇、重庆长寿古镇、河北滦州古城、福建海坛古城、山西黎侯古城、湖南桃花源古镇、广东阳江古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

第一旅游网:www.toptour.cn      发布时间:2012-06-06  

[摘要]      “新古镇”开发,实质上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新古镇”开发更加强调商业功能,它们大多依托城镇产业发展,融合旅游功能,旅居一体化,商业配套功能更为齐全,商业模式也更多采用城市商业开发运作。

  □ 李关平 邓李娜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一、探索与争议中的中国古镇旅游

  根据行业通行概念认为,古镇依托特定的环境氛围,保留并传承着一定地域的独特个性和民俗特色,是历史的积淀,也是传统的延续。但随着古镇旅游的深入开发以及新资本、新势力的介入,一类新型的“古镇”旅游应时而勃兴,与传统古镇因“古”而兴“游”不同的是,这些新兴古镇则是因“游”而创“古”,它们都是应旅游发展的时代机遇而生,正是这点引发了诸多争议。

  以彝人古镇为例,它的开发由楚雄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始于2005年,项目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太阳历公园以西、龙川江以东、楚大高速公路以南,完全是在新城里面全新打造一个“古镇”。项目占地约174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是可旅游、可商住、可买可卖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彝人古镇是以“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

  在彝人古镇开发成功之后,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又先后介入投资开发重庆长寿古镇、唐山滦州古城和大姚石羊古镇,大有将文化主题地产型古镇向全国复制之势,其引发的争议话题也在全国扩散开来。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创造的历史,这类“古镇”的历史只能从其建成之日算起;二是构造的形态,这类“古镇”根据开发需要将相关重要元素或基因进行复制或移植而来;三是叠加的功能,这些“古镇”应旅游、房地产、影视、文化产业等发展需求而生;四是现代的业态,这些“古镇”的开发往往借旅游或文化传承之名而植入了丰富多样的现代业态。这类“古镇”的出现,因为他们既依托了原有古镇的历史文脉,又不受传统古镇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限制,又占据了城市发展与文化复兴之机,从而在发展形式上更加灵活、业态构建上更加全面、文化表现上更具生命力。

  其实,我们今天视之为“历史文化古镇”的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江南的周庄、乌镇、同里等古镇,还是四川的洛带、平乐、黄龙溪等古镇,它们在几百年前建设之初,也是在模仿其他古镇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接时代或个性需求的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它们今天展示给我们的丰富古镇文化内涵和特色。只不过,不同时代的建造驱动力不同而已,为旅游而造古镇本身,与以前的为炫富或藏富而造古镇相比,并没有什么可厚非之处。只要是以恢复历史文化,以打造未来文化遗产为己任,真正把这类新兴古镇做成精品,就应该是崇高而伟大的。

  二、“新古镇”的文化内涵突破

  新一轮的以对接现代消费市场需求、融合城镇产业空间更新、文化产业复苏发展为特征的文化主题地产型古镇正逐步兴起。这些“新古镇”旅游的出现,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在对原有古镇历史遗产文化内涵进行自觉性延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旅游空间形态。

  1.历史延续与文化复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逼迫之下,历史城镇空间逐渐消失或被新的城镇建筑代替,历史古镇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保护与拯救角度当中,其价值因其易失而弥足珍贵。新兴古镇则没有这种毁灭的悲壮感,而以一种非常自觉的现代文化心态,对历史空间载体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和重构,它是对其历史文化的强势复兴,也能更好地将古镇的历史空间和生活方式得以时代化的传承和展示。

  2.原真保护与创造转化。历史古镇面临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主要是古镇的原真性保存与现代化、商业化开发之间的博弈。中国土木建筑结构的特点使得古镇建筑的存续相对较难,在旅游开发中,对古镇的盲目改建和商业化开发,使得某些古镇失去历史原貌。而新兴古镇基本不受制于保护有形载体的两难选择,而把自身的关注力放在传统文化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上。

  三、“新古镇”旅游兴起的背景

  1.新城开发创新。一座城市应该有自己的根和魂,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有鲜明的城市形象。目前国内的新城建设,虽然在规划层面都极为强调传统文脉的延续与发扬,但往往停留于“龙”、“凤”、“中轴线”等近乎虚无的空间意象抽象和一些点缀性的传统文化雕塑符号上。新城开发如何避免千城一面?文化主题地产型古镇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这类城市文脉延续、以旅游为导向实现城市土地综合发展的多元需求。

  2.历史古镇创新。从历史古镇本身来看,产业衰退、人口流失、资源损坏、文化消散等问题重重,新兴古镇摘掉了保护的紧箍咒,可以根据地形条件进行充分创意,同时又有土地指标的优势,往往比较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推动古镇以一种更为市场化、商业化和消费化的形态进行开发。这类古镇开发,往往以恢复城市记忆为主题,在引入传统古镇自然景观、原始纯朴的人居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打造主题式消费情境,开启休闲时代的生活新方式,从而找到历史文化古镇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

  3.主题公园创新。主题公园+小镇,是将主题娱乐与主题商业进行结合开发的有效形式,几乎每个主题公园都会配套商业小镇或度假小镇,如华侨城的因特拉根小镇等。当主题公园将题材越来越转向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时,配套的商业街区或小镇也越来越多地取自于中国古镇文化。中国最早的主题小镇大多来源于影视基地这一类主题公园形式,随着主题公园本身的深化发展,在影视功能的基础上,如何增加和丰富小镇的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和休闲度假功能,成为这一类小镇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地产开发创新。从地产本身来讲,文化地产开发将投资眼光投向古镇,似乎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潮流。如新沧浪房产2006年推出的同里新江南,以古典园林别墅为代表的苏州留园姑苏人家等。新城开发、古镇创新、主题公园和地产等都将眼光放在古镇开发上,复古小镇为现代创新提供了资本、原料和市场,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有时代创新价值的范本,比单纯依托一个历史古镇开发更有开发空间和余地。

  四、“新古镇”旅游的新动向及特点

  1.依托新城而生。传统历史古镇因受到文物保护和空间场地等方面的制约,其发展不可能无限地以古镇的形态扩散,必然要求在客观上形成新的多元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城发展为背景的古镇开发应运而生,如彜人古镇、长寿古镇几乎都处于新城发展区。“新古镇”的开发,部分承担了城市功能和人口的转移作用,集中呈现出一种明确的旅居一体的功能形态。

  2.以地产为主导。在中国房地产业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依托古镇开发旅游地产,成为中国古镇开发不可避免的潮流。可以说,旅游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度假地产的兴起,是古镇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动力。而新时代古镇的开发,大多将旅游区域开发与文化复兴、城市经营进行有效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说,“新古镇”开发,实质上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

  3.商业功能齐全。传统的古镇商业开发主要依附于旅游产业,大多数采用的是“住宿+餐饮+景点”的操作模式,功能配套相对单一;而“新古镇”开发则更加强调商业功能,它们大多依托城镇产业发展,融合旅游功能,旅居一体化,商业配套功能更为齐全,商业模式也更多采用城市商业开发运作。

  4.资本操作性强。资本介入是推动中国古镇开发的重要因素。与传统古镇开发与资本之间的暧昧博弈关系相比,“新古镇”的开发则完全投入了资本的怀抱,它们的开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以资本为核心的整体策划能力、设计能力、运作能力和推广能力的充分整合。由于这类古镇开发收益点更为多元化,相对投资风险较低。

  5.现代技术和材料的融入。与传统古镇强调修旧如旧相比,“新古镇”的开发更多强调现代技术和材料的综合运用。在这方面,如何更好地协调传统古建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会到现代建筑技术之中,成为这类古镇开发的重要任务,这也使中国古镇开发具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6.多元文化的植入。新兴古镇发展运营中,艺术、商业、生态和外来文化更多地植入进来,创意的成分越来越多。以现代需求为核心去活化历史,激活文化,这将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激活传统文化,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积累有效的经验。

  五、“新古镇”旅游规划技术的思考

  1.导入肌理。肌理是古镇区别于其他建筑群落形式的一种文化DNA。任何古镇的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都是古镇肌理问题。有了独特的古镇肌理,才能有效地将生活空间、精神空间、娱乐空间等软性空间进行有效的植入或叠加。在城市化的驱动力下,城市空间拓展要求进一步拓展原来的城市范围,城市文化复兴也要求将传统的历史文化更多地通过创造性空间再现得以激活。“新古镇”旅游具有主题软化物质空间、融通各产业链、平衡各分区功能的天然优势,可进一步协调产业空间、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之间的比例,提升城市空间的形态多样性。

  2.融入文理。本土文化延续与传承是“新古镇”开发的灵魂所在。其建设与开发必须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高度,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建筑和空间在形质上可以是新的,但要有传统的内涵,有传统的文脉延伸,有传统的精神气质,要通过纳故于新、推陈出新、返旧开新等手段,延续城市空间肌理,演绎传统艺术,传统元素符号景观化,打造新文化形态、新文化生活、新文化景观,形成“新古镇”特有的新个性魅力。

  3.创意生态。生态既是古镇肌理的一部分,也是提升现代“新古镇”生气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从园林小镇到田园小镇,虽然生态概念上层出不穷,但大多数古镇的生态还是一种景观性的生态,是一种有附着感的生态,而古镇与生态并没有完全融为一体。“新古镇”的生态建设,不仅是指古镇的环境绿化,更多需要通过旅游功能的引入来激活古镇生态的价值兑现,将多彩、快乐和健康等积极元素注入古镇的发展理念中,使古镇建设在视觉上是多彩的,在精神上是快乐的,在品质上是健康的。打造多彩生态、快乐生态和健康生态。

  4.植入业态。古镇人气的高低取决于在古镇吸引力基础上的丰富业态支撑。“新古镇”开发不仅要考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经营层面的管理与提升。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度假等基本功能业态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化发展节事、消费、购物、娱乐和体验等新兴业态,通过业态尤其是“夜态”内容的丰富,打造古镇吸引力,提升古镇人气。

  (作者单位:北京大地风景国际旅游咨询集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31:51 | 只看该作者
椰树觉得,干脆打造一个“中国5000年楼阁文化博览园”挺不错,将会不差于太湖5000年文博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37:20 | 只看该作者
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不过在建筑组群中给建筑物命名仍有保持这种区分原则的。如清代皇家的几处大戏园,主体舞台建筑平面近方形的均称阁,观戏扮戏的狭长形重屋均称楼。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武帝时建造的井干楼高达“五十丈”。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历史上有些用于庋藏的建筑物也称为阁,但不一定是高大的建筑,如石渠阁、天一阁(见藏书楼)等。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干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20:41:17 | 只看该作者
海口琼山规划旧州古文化旅游镇计划投60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12月04日11:15  

  本报讯(记者李佳飞实习生穆兰)日前,海口市琼山区政府与中国(香港)通达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旧州古文化旅游镇建设项目的合作签约仪式在海口举行。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将深入挖掘旧州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富有特色文化的旅游风情镇。

  据了解,旧州镇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部的南渡江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曾是海南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和海南古代商贸的集散地,现有汉珠崖郡遗址、隋唐崖州郡治遗址、古渡江古码头、旧州古集市、侯家大院古民居等。

  项目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3.87平方公里,目前以“一带、两圈、四组团”的格局初步拟定了建设方案,其中,“一带”就指沿江宜居游、沿江绿色景观、十里百村文化长廊带;“两圈”是指经济文化活动、度假、集贸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圈和自然村落旅游圈;“四组团”是指遗址、神岭、陆吴、工艺园等4个度假旅游主题的功能组团。

  中国(香港)通达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计划使用6年至8年时间建设完成,其中,汉珠崖郡、隋唐崖州遗址文化园、神岭景区等预计可在2014年底前顺利开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20:43:16 | 只看该作者
安徽投资70亿元打造“杏花村古镇”综合旅游项目

2013年10月10日17:08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张希)今天上午,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政府与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投资70亿元人民币打造“杏花村古镇”综合旅游项目。同时,池州市政府还对“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进行了全面推介。

    池州市濒临长江,人文旅游资源、山水资源极其丰富,素有“一城山水半城诗”的美誉,是安徽省着力打造的皖南国际旅游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杏花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时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清明》。伟光汇通与池州市政府合作的杏花村古镇项目作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核心区,计划投资70亿元人民币,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深入挖掘杏花村的人文历史价值,再现“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世外桃源美景,建成后不但成为皖南文化旅游精品项目,还将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此次池州市政府抓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良机,规划35平方公里打造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呈现池州“一山、一村、一园”(九华山、杏花村、大愿文化园)的旅游格局。届时,整个池州将变成一座真正的旅游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22 10:22 , Processed in 0.060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