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0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片] 匡山在武穴,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17: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1  2013年11月6日,匡山文化研究会在政协召开,会议由政协主席胡晓青主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11-6 17:33:29 | 只看该作者
如实回答:不知道是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1-6 19:12:10 | 只看该作者
匡山,是武穴最富饶、最壮观的自然山脉。西游记的原型好像就在匡山,诗人李白、鲍照等都曾在匡山留下足迹和诗篇。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前去领略一下它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1-6 23:23:0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说不知道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7 07:41:45 | 只看该作者
匡山研究,明年要召开一次大型上档次的研讨会,为匡山正名,为匡山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7 12:3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叫太平山,更好.太平山上有个太平庙,有个太平大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03: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匡山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的思考
--湖北一尖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熙权
2013年11月5日
一.        匡山是区位优势明显的风水宝地
“匡山”出自东周时的古匡国。匡山位于湖北省东部黄冈市所辖的武穴市,与江西庐山隔江相峙,由于以一尖山为主峰的太平山和横冈山等巍巍大别山向南伸向长江的余脉古称“匡山”,形成北匡南庐,故合称“匡庐”,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北宋赵匡胤登基后,遂改“匡山”为“大王山”、后改为“东冲山”,1949年后又改为“太平山”。白居易在《祭匡山文》中曰:“江州司马白居易谨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匡山神之灵,恭维神道正直聪明,扶持匡庐福利动植。……既置草堂,欲居其中,参禅养素。而开构池宇,在神域中。”四日后,白居易又在《祭庐山文》中曰:“居易夙闻匡庐天下神秀,幸因在官,得造兹山。……亦欲摆去烦恼,渐归空门,……余生终老,愿托于斯。”
汉武帝执政时,其叔刘安在六安称“淮南王”发动叛乱。汉武帝刘彻亲自率军坐镇寻阳石城(即现荆竹水库处),故称“三河口”,即东彭河、西彭河和石水,石水属余川镇石水村,往梅川方向还有邢家园村和灵山,四祖道信父母的坟墓就在灵山支脉的慧山,现武穴市梅川粮库。刘彻屯兵马于匡山一尖山,向宕村有“放马场”,龙门冲村有“驾马浴”自然村,即皇帝坐骑洗澡处。汉武帝到一尖山“东风积雪”(后又称“东冲积雪”)后惊叹:“危呼!壮哉!仙境兮!”六个月,汉武帝平定叛乱后回朝。(公元前106年)
李白来匡山有两个原因,一是追思鲍照,二是追随李璘(永王,玄宗九太子),企图隔江而治,后被囚禁。李白在匡山住了两个多月时间,拜祭鲍照读书台后,又到“东冲积雪”(广济十景之一),诗曰:“小雪飞旋回九天,群立孤峰不觉寒。眼前景色写不尽,明远拟作行路难。”后又到青山林寺与香陵祖师谈经论道,诗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尔后当他登上八卦顶时,又作《夜宿峰顶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杜甫因思念李白还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一尖山海拔1064米,是匡山主峰,横亘在武穴、蕲春和黄梅之间,鄂皖赣三省交界,当地盛传“一尖二尖,伸手摸天。”山上有数百亩茶园,数千亩松涛,数万亩竹海,是原生态的植物园和森林大氧吧。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润,沙性土壤肥沃疏松,森林广覆,植被丰富,有3720多种植物,其中杉树王、迎客松、银杏王为鄂东罕见,山中还留有第四纪冰川遗址,山泉、湖泊、坡地和山峰等地形地貌,形态各异,素有“地质公园”之称,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自然山水画卷,春踏青、夏消暑、秋赏红叶、冬观雾凇,不是世外,却胜桃源,“人间六月天,避暑在一尖”,已是家喻户晓的民谣。相传玄天上帝真武祖师在此修道,唐朝尉迟恭诗云:“此山真武地,八面九龙吟。黑白龟蛇将,青狮把寺门。”清代周正诗云:“深林饥虎啸,悬瀑老猴号。真武威风在,匡庐一担挑。”
尤其是唐高祖李渊赐封的一尖山“八卦顶”,意为封顶。古有 “天生八卦在一尖”之说,相传太上老君在此山顶修炼仙丹,并自云:“打坐一尖,伸手摸天,地上是神,天上是仙。”九条山脉延绵相向,宛如九条青龙聚首一顶,有诗云:“一尖发脉九条龙,弯弯扭扭到游红。卓锡泉边歇一脚,白蛇驮龟建龙宫。”这里的“游红”是指太平山的游红寨庙,也是九龙之一的一条龙的龙尾;卓锡泉是指禅宗四祖司马道信用锡杖凿岩而成的现一尖山匡山酒店后山的“卓锡一泉”,如今的九龙吐液的“龙涎十八瀑”亦由此而来;“白蛇驮龟”是一尖山风景区南门“广济门”进门口的第一个景点,所建的“龙宫”就是白蛇驮龟景点下面的龙王庙和小龙潭。故此,一尖山“八卦顶”自古被称为“九龙参顶”或“九龙朝圣”之风水宝地。
一尖山“八卦顶”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山拜李耳(老子)回朝改县名的圣地。据考证,李隆基起初信奉道教,尤其崇拜老子李耳,他登上一尖山“八卦顶”朝拜太上老君后,返回途中经过永宁县,发现一尖山下佛教盛行,寺庙林立。原来,一尖山是一山多教,不仅佛道合一,而且还有外国的基督教、天主教的牧师也来登山拜佛求道。佛教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就出生于一尖山西麓的梅川镇,其父司马申于公元579年由河北泌阳来永宁县任县令(县府在今武穴市梅川镇),次年生道信。四祖道信七岁打坐诵经学佛,师从三祖僧灿,十四岁拜师参禅,得衣钵成佛,后又传给五祖弘忍。在一尖山“八卦顶”的释尊大佛旁边还有“祖爷(四祖)打坐”遗迹。自从唐高祖李渊把一尖山封为“八卦山”“八卦顶”后,遂以“八卦顶”为中心封“八大教主、五大祖师”。四祖道信被封为“大医禅师”西山教主,五祖弘忍被封为“大满禅师”东山教主,六祖慧能被封为“大鉴禅师”南山教主。道信大师带领僧徒三千余人垦山地,建庙宇,推行“农禅并作”,是禅宗佛教中国化的创始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傅印曾题词“广济佛国”,原中国佛道协会名誉主席本焕大师亦题词“中国禅宗源道信”,由此佛教盛行,奉为“佛国”,享誉世界。唐僧在西天取经回国后,也对禅宗甲天下的“佛国”念念不忘,至今在此还存有“孙悟空庙”。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三十周年感叹:“广施佛法,济度众生”,遂改“永宁县”为“广济县”,“佛国”乃是“广济”的代名词,在古代还流传这样一首楹联:“广济广济广广济,长安长安长长安。”直至1987年才撤县设立“武穴市”。20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总统尼赫鲁访华,要求攀登一尖山八卦顶,但因当时道路交通不便而未能如愿。
有诗盛赞一尖山好风水,“面向庐山朝背座,长江玉带绕东冲。”“东冲”指东冲山。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流经一尖山西边和南麓时,居然形成一个横向的大“S”型,一尖山宛如太极图的阳极,而湖北咸宁宛如太极图的阴极,即长江由北向南盖住咸宁后又向东流去,转而向南再向北,长江如玉带似的端端正正地由南向北兜揽着一尖山,而庐山又处在长江南岸,这就形成正南面庐山风景区、西北面咸宁温泉区与东北面一尖山风景区的三足鼎立之势。
二.        匡山是旅游开发价值巨大的风景区
匡山地处吴头楚尾,“吴有匡庐,楚有横岗”,自古交通便捷。水路有长江,武穴港是鄂东门户;铁路有京九线贯穿南北,武穴站是重要客货站点;航空不仅有武汉和南昌两大省会城市机场,车距均约两个半小时;而且还有九江和黄冈(已规划)两个地区级城市机场,车距均约一小时;公路交通更是发达,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和连接鄂皖赣的柳界老公路都经过一尖山南麓,分别相距十一公里和五公里,都有新建的双向双车道水泥公路直达一尖山下,再有十三公里盘山水泥路通往一尖山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红色旅游公路由西北面的红安县和麻城市延伸至一尖山上,计划于2014年9月正式通车。若以武汉作为全国高铁枢纽,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小时高铁交通圈,而一尖山与武汉相距仅130公里,几乎全线高速,约两小时车距,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匡山风景区六小时旅游圈。
三.        匡山文化底蕴厚重,承载儒释道三教
匡山主峰一尖山是中国诗歌的摇篮。一尖山不仅九山环绕,吞云吐雾,林深叶茂,流莺鸣谷,是一处原生态自然美景,而且地灵人杰,圣贤辈出,文豪荟萃。在一尖山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千百年来无数圣贤名流来此登高揽胜,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和美妙的诗篇。南北朝时期大诗人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在一尖山明月峰隐居三年,拜妙严庵高僧慧定为师,至今遗有“鲍照读书台”,1984年就被武穴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鲍照登上一尖山后,感慨万千,题诗曰:“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昼夜卷雾雨,冬夏结寒霜。……游子思故居,离客滞新乡。新知有客慰,追故游子伤。”这是迄今发现历代诗人在鄂东九县中最早的一首古诗。鲍照祖籍山西太原,出身贫寒,在南朝刘宋王朝时,与谢灵运、颜延之为元嘉“三大家”,就其成就则居其首,他前承秦汉,后启唐宋,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鲍照在一尖山读书作诗时甚为用功,鸡鸣即早起习武,晚上用山上松明子照明写作,直至深夜。常常面对浩浩长江和魏巍庐山诗兴大发,提笔一挥而就,他生动地描写了长江和庐山神态:“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湖,峰与辰汉相接。……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还有更加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和《拟行路难》(共十八首)等。不仅诗仙李白追随鲍照的足迹,许多文人墨客都来一尖山登高揽胜。同时,李白还模仿鲍照的“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而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诗句。又模仿鲍照的《拟行路难》而写下的《行路难》等。杜甫在《春日忆李白》的诗中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都来鲍照读书台追思鲍照,明代刘养微《东冲山鲍照读书台》诗云:“鲍子读书台,危峰生翠微。六朝孤石老,千载到人稀。衡岳通元气,匡山对落晖。登台重回首,怀古一沾衣。”清代张礼源《鲍照读书台在东冲明月峰》诗云:“崇台划削似天成,记取风流旧著名。只此丹崖安木榻,曾持彩笔赋芜城。摩挲一卷云烟老,寂历空山风雨中。晚节莫怜才意尽,至今遗迹尚峥嵘。”清代胡醇更是理解鲍照的怀才不遇,在《登鲍明远读书台怀古》诗中云:“木落寒崖鹳雀哀,夕阳愁入鲍家台。流空日月堂堂去,拍座烟云故故来。骨肉至情难作别,帝王大度不容才。古今何限穷途泪,万里江山一酒杯。”清代翰林学士广济龙坪人金德嘉会员告老还乡,登山凭吊,对鲍照万分敬仰,也题诗悼念曰:“山鸡啼彻九天闻,万仞芙蓉五色云。台下青青书带草,至今人识鲍参军。”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也来鲍照读书台追思鲍照并盛赞一尖山“不亚武当风。”有诗云:“横岗突兀九蟠龙,云雾交参隐现中。万里徐途观圣景,千年古刹仰题封。南岩召鹿鸣宏寿,北凼阄鲵纪祖功。殿宇擎天吴楚界,巍峨不亚武当风。”细细读来,我们发现,徐霞客还将自己的名字“徐”、“宏”、“祖”三字嵌入诗中,既自然又真切。
四、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匡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政府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匡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综合协调工作。
2.制定匡山宣传和推介工作计划,形成长期的推介平台和具体的推介活动。如:每年举办一次匡山中秋诗会;每年拍摄一部以匡山为题材的电视剧,道信在匡山,李白在匡山,鲍照在匡山,李时珍在匡山,等等。通过人大批准财政预算以确保执行。
3.以市文物保护局名义命名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如:鲍照读书台、八卦顶、祖爷打坐成佛处、诰石、白居易祭匡山处、李白种杏田处、四祖卓锡泉、佛影石、灵龟石、净光寺、妙严禅寺、青山林寺、峰顶寺、龙王庙、真武殿、太平天国古城墙,等等。
4.制定各部门支持匡山旅游开发的硬性规定和办事要求。使各部门都为匡山旅游开发建设做一份贡献。以“我为匡山开发能做什么?”为题,深入开展一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并形成综合文本予以“我为匡山开发已做了什么”来落实。

(该文为作者在武穴市政协举办的匡山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点评

赞一个!: 3.0
赞一个!: 3
  发表于 2013-11-7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8 09:15:14 | 只看该作者
柳假,你这个匡山名字,我么听成和武穴话“哐散”一样。
“哐散”晓得不?
实话说,扒皮哥觉得这个名字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10 20:54: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有潜力的文化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11 17:52:29 | 只看该作者
武穴本土的文化工程建设很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7 10:07 , Processed in 0.0674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