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50|回复: 14

[杏坛扫描] 麦  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 0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麦  忙
                               文 冰城冷雪
  往年,布谷鸟声开始嘹亮时,大人们便忙霍开了。餐桌上一改过去单调的干菜,逐渐出现了鸡蛋,新鲜的蚕豆荚。长时期的菜荒终于过去了。上学时,我们开始惦记橱柜里的花生米、小虾、干鱼。。。。。。这段时日,女人们格外的注意男人的身子骨。母亲总要用冰糖给父亲蒸煮个糖心蛋。父亲喝糖水鸡蛋的声音被我竖着耳朵听得分外出神。母亲除了照顾父亲的营养,还须搜罗出破旧的衣物,刷洗干净,摞上补丁。父亲将头年冬天在家打出的草蔀,成捆成捆地搬到堂屋,翻出用钝的镰刀去铁匠铺重新淬火、开锋,检查牛角松动的扁拐(扁担一种,两头是用生铁打成,像牛角),重新上钉。垸里地多的农户则要去湖区雇些劳力,预备着新春的麦收。家里的粪桶,也早早地挑到菜园子,洗得格外光亮。农忙,最怕的是耽搁。乡亲们总希望,农忙没有草棵子绊住,顺顺溜溜地。
  不知不觉地忙碌中,在几日艳阳哺乳下,地里的麦子,也由青转黄,大片大片的麦浪开始起伏、翻滚。人们站在这浩瀚麦海里,无需号令,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的竞夺。麦海上空布谷鸟声成天的嘹亮,阵风吹来,人在海浪里若隐若现,蒸蒸热浪扑来,只觉眉梢、身上、衣上已全是汗淋淋的。麦林里匍匐着“扑哧”的割麦声和着沉重的脚步声,那些声音走过的麦穗一溜一溜倒在麦茬上。几垄麦倒下来,男人们忙着拆草蔀,年幼的孩子负责拢麦秸,年长的同女人们一起埋头躬腰在麦垄上赶着麦浪。
  麦林深处开始飘出年轻男子的歌声、釆茶戏。少妇们也跟着接茬打趣,插科打诨。此时,说笑声此起彼伏,麦田的紧张,似乎在说笑声中松弛下来。说媒的,唱小曲的,麦地里奔跑的小孩,都成了茫茫一片,溶在繁忙的麦忙中。
  我父母一向不苟言笑,哥哥随着母亲一起在麦垄上奔挪。我将两人麦垄上的麦穗合抱,递过父亲的膝下。父亲接过麦子,将分岔的麦穗一溜溜理顺了,稳妥了,汇在一起。只见他单膝跪紧麦束,两手提草蔀两端,“嗨哟”一声,蜷着的身子全倾在了麦捆中部,然后麻利地拧上草结。简短的三两下,就完成了一次对土地的顶礼膜拜。这多年,走过诸多地方,见过诸多的仪式、祭祀,它们都没有像父亲这样对皇天厚土的虔诚和直接,也从未见过对土地如此炽热的感情。
  整个割麦的过程,我负责收拢麦秸,手脚并用,不停奔走。拢麦时要求麦穗朝上,防止因抱力不足,麦穗过重而滑落,折断的麦芒粘在裤褂里,麦芒刺肤犹如虫蚁啮肉,常在肉心。我又担心因为拢麦太慢而遭受大人的斥责,这种情况下大多不敢理会的。寻常上学,若是平时戏耍的伙伴多有得罪,我们几日便在一起讨论此时寻仇的办法:将新春的麦穗粘在裤管内,诱其奔跑,二三里路的光景,那麦穗定然能在裤腰带上寻着。这时便也痛痒难耐了。我们当即嘻嘻哈哈地笑着跑开了。拢麦时的痛痒,大多因大人们的吆喝便也淡忘了,只是稍息时,孩子们便脱下裤褂,顶着炎炎毒日坐在田沟边,细心的捉起芒尖来。许是光着身子的缘故,大人们大抵是要斥责的。
  勤劳的家乡人在赣鄂一带是声名显赫的,且不说我们龙坪的砖瓦远销上海,单讲贩夫走卒,在农忙季节,亦忙得不亦乐乎。农事季节,除了年迈四肢不灵的,几乎老少上阵。少妇们背着奶娃也要去田间地头。一年的辛苦下来,就指着这一关口子从老天爷口里夺粮了。村子里几近万人空巷。小贩们也赶趟儿的来到田间地头。馋坏了我们这些小孩。
  平时不舍给零花钱的父母,看着人家孩子“叭嗒”“叭嗒”地吃相,心里难受,或是从裤角里抠出几角零票,买些给孩子,也有赊欠的。小贩们倒爽快,二话不说,拈起吃食,塞给孩子。所买的吃食大多是大白馍、包子、花卷、美甜粑。家里宽裕的孩子能吃上烧饼、麻花、糯米糖。瞅着小贩们的生意红火,在家守店的再也坐不住了,拖着板车,整箱整箱的汽水拉到了田间。卖冷饮的,冰棍的,雪糕的,全全上阵,叫卖声一声高过一声。此时的麦田,俨然不单是抢麦的战场了。
  小孩们吃完,赶紧投入紧张的抢麦中。许是吃饱了,愈发卖劲赶活了。通常我们也会得到大人们额外的奖赏,得到许诺再吃一次,哪里还顾得上麦芒在背啊,耳边全响着叫卖之声。金黄的麦地里,满地的撒欢!满地的兴奋!
麦子是要即割即收,来不得半点马虎。乡邻们,趁着几日的天晴,愣是把四围啃成青皮地,整天整车往麦场拉着麦子,堆成垛,堆成墙。也有堆在路边,用雨布盖着。硕宽的马路,几日内变得拥挤不堪。
  等到脱粒的时刻,人数足够,我们小孩家已经帮不上大忙了,也有帮着装袋的,大多得到大人的允诺,欢喜地回家去了。女人们先帮衬着在地上铺上雨布,待男人们装好脱粒机后,先自回家准备丰盛的饭菜去了。麦场这时几乎成了男人的世界,他们忙着拆草蔀,喂脱粒,赶麦秸,铲麦子,一路是忙霍得尘土飞扬。空气中除卷起的麦芒,还多出了一分新麦的清香。整个麦场通宵达旦的机器轰鸣,人与自然的竞夺,完然到达了高潮。此时的女人们,依旧空闲不得,她们割上两斤肉,剖开两条鱼,刨鱼鳞,摘肠子,煎鱼,煎鸡蛋。。。。。。星夜时分,她们守着满桌子的菜肴,等着男人们归来。
  待到麦子全装袋运回家后,她们又忙着张罗掀麦的器具,再将脱粒不清的麦子重新掀扬。风中的麦壳,犹如杨花,顺着巷子口洋洋撒撒。风头上,衣袂飘飘地女子自是百处动人。
  经过几日的曝晒,收下的麦子总算是安然入库了。男人们忙着将麦秸拖到十几里外的造纸厂,女人们忙着赶新麦子磨成粉,做成大白馒头。我们到处寻着篱笆菇,或是雨天去江堤的石板上,扒开旧年的腐草,一片一片地拾掇起干净的青草菇。回到家,将它们浸在水中,除去草茎。母亲揭开封存的辣椒糊坛子,炒几把陈花生,和着青草菇,篱笆菇,韭菜煮将开来。待到水声沸腾,再撒上些细葱,稍闷一阵。
揭开锅盖,满屋子的香气弥漫在夜里。小的们忙着争第一勺汤,舀上一碗,“哧溜溜”喝起来,喝得一路顺畅淋漓。偶尔,齿间撞上一两粒花生,即刻大嚼,顿时是满口生津。花生的细末,丝丝润滑,我们嚼着新蒸的馒头。窗外,漆黑的夜,也因昏黄灯光下喝汤嚼着新麦馍馍而格外的温柔。
在家乡,流传着一句谚语,“正月东嘬西嘬,二月抛藤扭索(一种草绳),三月犁耙水响,四月相公脱脚。”每每过完六一,自难相忘,想起父母,想今日走出农门,杜鹃啼血,又到麦忙时,偷得浮生半日闲,堆积的旧时光,纷踏而来!


注:发表作品时,请用笔名,谢谢!
 
电话:13409809778
邮编:435400:
QQ:107621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想在教育之窗开一个“师文艺苑”,让教师们来抒发下对世界的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的好朴实的美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浓浓的爱意。对家乡对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仔细的读完了,虽然有些字词平时少见,故读出来有点辛苦,但回忆是一幕幕的,描写得很具体生动,很有画面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13:0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老师的文采真好,只是麦收过啦。我读初中是的语文老师也是文字达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0: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珍妮 发表于 2013-9-1 09:35
很仔细的读完了,虽然有些字词平时少见,故读出来有点辛苦,但回忆是一幕幕的,描写得很具体生动,很有画面 ...

谢谢来读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强 发表于 2013-9-1 13:01
冰老师的文采真好,只是麦收过啦。我读初中是的语文老师也是文字达人

这篇文章本是卖钱用的,现在时效过了才拿到网上来保存,谢谢你的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5 0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不是美甜粑吧,应该是米甜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14:4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儿时场景
浮现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8-23 03:50 , Processed in 0.0467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