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一四八、梅 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8 08: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一四八、梅 均
      武穴市大法寺镇42中等自然村垸之一,或34行政村之一,该行政村包括邱周垸、韩祥、墩上、铁炉咀、梅均等五个自然垸。
      梅均村位于武穴至大法寺公路上桂村的右侧,与中桂村、下桂村等均相邻,村境有九牛山和磨盘山。九牛山以九个山峰相连,形似九牛并立,故名“九牛山”。故老相传,该山原是九头神牛,因触犯天条被贬凡间;同时有“武穴市境内民间三大风水宝地之一”传闻。梅均村距风景区“仙姑山”正北向约千米许,由小水泥路绕道经“团山村”附近可通,所以梅均也是武穴地区石材丰富,风景优胜之境,为旅游资源开发备用地。
      在人文方面,梅均系历史著名移民村。据1995年版《广济县志》载:梅均垸始祖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即由江西瑞州(高安)“奉诏拈阄迁济邑”,是奉旨成批平调进入广济的。原来南宋初年,蕲、黄、广受金人和伪齐刘豫将李成所苦,人口大减,故须以移民补充。
      我们知道,中国科举兴于唐代,但留下和文字资料不多。到了宋季,科举取士制度己经成热,而留下的完整保留下来的科举取士名单仅两榜,一榜是《绍兴十八年登科录》,计353人;一榜是《宝祐四年登科录》,计601名,合954人,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一。为什么这两榜名单被人们留传下来?因绍兴十八年登科的状元为朱熹,宝祐四年登科的状元是有名的文天祥,正是因为两人的名气很大,所以其榜文才被有心人着意而侥幸地留传了下来;而也正因为有了朱熹登科的《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即《进士登科录》和《宝祐四年登科录》名单阵容,才对宋代的科举制度留下了极宝贵的原始资料。也因此,前科绍兴十八年进士,被命名为朱朱熹同科,后者宝祐四年进士,则名之为文天祥同科。文天祥同科进士中有同胞兄弟两人的,一名梅应春,一名梅应申,则都是今武穴大法寺镇梅均人。其弟弟梅应申初任绍兴路同知,累官至四川置制使、监察御史。
      哥哥梅应春(1232~1276)嘗知餘干縣。淳祐間进礼部尚书。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知泸州兼泸州安抚使,因其境遇坎坷,为有争议历史人物,或则遗臭万年,或则留芳千古,故比其弟弟梅应申的名气要大得多。
      泸州在四川抗蒙前线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3年)武穴人天才军事家余 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的头年,当年即创筑山城5处:神臂山、大良平、运山、云顶、矍塘城,作为二级行政单位泸州、广安军、普州、蓬州、利州的新的治所,以抵抗蒙古骑兵的入侵。泸州治所即在武穴人余 玠所创筑的神臂山上,是余 玠设险以步制骑所进行的“山城防御体系”五大重镇之一。到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梅应春知梅应春兼泸州安抚使时,据《元统一志辑本•卷5》由余 玠创筑神臂城算起,共屹立于抗蒙西线长达33年之久。不幸的是,梅应春守泸州刚巧上任,据《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德祐元年(1275)“六月戊午(十八日,7月13日),知泸州梅应春以城降(蒙)。”
      上述文字中的知泸州梅应春以城降(蒙),是纯粹历史记载,还是有政治作弄的成份,是历史争议的主题。有人认为上述史实以记作“泸州城陷,知泸州梅应春被俘杀”为接近史实。众所周知《宋史》是宋灭亡后由元人主持纂修的,而梅应春被俘后,名义上被劝降并授了“二臣”职务,所以被元人记为“梅应春以城降”也说得过去。但梅应春作“二臣”仅有其名,是蒙军的“政治操作”,并无为蒙人作事的实际,且他被俘至被杀的一年多时间,始终过的是俘虏生活。第二年,据《宋史•张玨传》(卷四五一)“咸淳二年十二月,珏遣其将史炤、王立以死士五十斧西门入,大战城中,复其城”。就是说,泸州城曾于第二年十二月被宋军收复,此时过着俘居生活的梅应春闻听得泸州城被宋军收复,即作诗庆贺,并以文字表示其仍是宋臣的衷心。梅应春著有《望楚山赋》、《金缕歌六叠》、《寓瀘遗稿》等。《寓瀘遗稿》已佚。其余文字载于明弘治《黄州府志》卷五,可以查核。
      至于武穴人,可从清初列为乡贤的名单中有梅氏兄弟为表态:梅应春是列入广济乡贤的正面人物。广济乡贤供奉名录列下:余玠、梅应春、梅应申、张宴然、何朝举、姚楚山、张绍祖、徐麟、干克成、王佐、陈刱、张根、郑达、张本端、陈恺、孙英、王钦、孙乔、史玉明、王大漠、舒贤、舒其志、吴亮嗣、胡士容、陈王道、张易宗、 张步云、金之纯、胡海、胡浩、张金和、吴自守、韩绅、胡笃生、刘醇骥、舒益生、李奇观、张先基、刘登仕、梅朗中、朱翼治、张仁熙、金德崇、金德嘉、郭存会、胡魁楚、胡一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6-28 20:59:14 | 只看该作者
梅均风水西横斜里,水往西流。梅府与梅应春、梅应申的关系,应该提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8:37:48 | 只看该作者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6-28 20:59
梅均风水西横斜里,水往西流。梅府与梅应春、梅应申的关系,应该提到。


        据吴熊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八月撰《青林堤记》与安县令问对段文有:
     安公曰:堤之本末可得详欤?
     余曰:《水经》:江自蕲阳,东得铜零口,迳长风、积布,迤逦耸峙,与南岸下山矶对。又钓台半壁横踞江心,江流狭甚。阙势汹怒,而盤江以下复无崇山峻岭以束其势,遂折而北走,啮龟山之麓,东左得青林口,即今土人所称通江源也。考《水经注》:青林口系青林湖水注江之口,经所谓刊水,右对马头岸。疑即今月塘,非通江源也。通江源在马口《水经注》云,东陵乡西南流水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即今所称程家林也。程为邑著姓,祖墓胪青林山巅,往来者易以今名,不复知青林山名矣。山下为青林湖,湖之广可二十里许。湖之中有小山,可二里许,乡人遇寇警辄避于其上,因名武山。后复以山名湖,称武山湖,不复知青林湖名矣。春涨暴湧,舸舰舳舻由青林口迳道观山樊哙城下,汇万丈,连城,直达黄梅大洋,太白诸湖抵与下寻。故经云: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与江。此魏晋间青林口之水道也。
     父老相传,不知何代。江涨迅发,有大栰漂沦通江源。水涸,栰膠。久之,沙积砾沈,此口遂息壤以凐,不复有通江源,益不复知青林口名矣。
      *邑侯安公:安璇,赞黄人。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1661-1663)在任。1994年版《广济县志•水利•江堤》:“清康熙二年(1663)八月,大水。知县安璇率领武穴居民防汛抢险,对青林堤进行修整。”据上文和先生所引“梅均风水西横斜里,水往西流”,青林湖(武山湖)和青林江水确曾向西流于今马口处注入长江。如果说梅应春、梅应申生活的年代仍有水向西流的记载,则“通江源”由马口改道今武穴市内月塘的时间当在南宋元代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6-30 17:23:28 | 只看该作者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3-6-29 08:37
据吴熊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八月撰《青林堤记》与安县令问对段文有:
     安公曰:堤之本 ...

先生推测的时间在下非常赞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7:45:22 | 只看该作者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6-30 17:23
先生推测的时间在下非常赞同,谢谢。


          谢谢呼应。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5-9 04:11 , Processed in 0.0450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