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美丽田园

[街谈巷议]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3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屎粪,牛屎粪,抵不倒化肥一斤半。
野句算个死人卵,三滴墨水辟佛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3 14: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如何振兴“徽州文化”
2017-02-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传下去活起来·走进文化生态保护区】

  重塑活色生香的文化家园——看生态保护建设如何振兴“徽州文化”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笔下下辖“一府六县”的徽州,如今已分属安徽、江西两省,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在这里设立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重塑了活色生香的徽州文化家园。

  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 冯军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安徽黄山市歙县历史文化名村“许村” 李斌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还原徽文化的历史生态

  《穆柯赛》《野猪林》《拾画》《扈家庄》……最近两年,江西婺源的戏迷们,又可以欣赏到过去难得一见的一出出经典徽剧剧目了。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演员多数是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经过3年专业学习的年轻人——得益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婺源徽剧的传承,可以跨越行政区划,回归文化的历史生态。

  “保护与传承,必须置身于文化的历史生态之中。”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主任胡建斌高度评价徽文化整体保护。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婺源划归江西省,绩溪县划归安徽省宣城市,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归黄山市。曾经,两省三地的格局给整体保护带来许多阻碍。而实验区的成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让整体保护成为可能。

  徽剧票友大赛、徽州民歌大赛、编纂《徽州文化大词典》……除了在徽文化生态保护布局规划编制等宏观层面的统筹,有关徽文化保护的学术研讨、活动支撑、传承研习都朝着“两省三地”一体联动的方向发展,徽文化正成为真正意义的文化生态。

回归文化传承的本质

  有人说:“徽州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徜徉其中,岁月与你相伴,文明和你同行。”的确, 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宛如一个“文化宝库”。仅在核心区域——安徽黄山市,就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7个和72个。经过普查确认的地面文物遗存多达1万多处,还有6个文化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建斌介绍,保护区建立伊始就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思路,对非遗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作出整体的保护规划。黄山市不仅对数以百计的古村落、数以千计的古民居实施了修缮和环境整治,而且在集中保护的古村落、古街,通过优惠政策引导,让歙砚、徽州三雕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此开店设坊,实行活态传承。徽州目连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随着时代变迁,已经很少有合适的演出场地。而在祁门县历溪村一处修缮完好的古建筑里,目连戏的演出却成为游客观赏的热门节目。“古老的目连戏和古老的徽派建筑,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剧团负责人王红模说。

  传统民间舞蹈《叠罗汉》《跳钟馗》,傩戏、轩辕车会……置身粉墙黛瓦的徽派街道、村落,欣赏着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徽文化就在身边,令人陶醉。

在保护传承中发展

  1月7日,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分院、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揭牌——与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深度合作,除了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的主旨,还蕴含着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的深意。

  不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传统文化就无法得到活态而富有生命力的保护,这是在长期的徽文化保护中得出的结论。在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无论安徽黄山、绩溪,还是江西婺源,都自觉地把致力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活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核心区的黄山市,为各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活动建立档案,为非遗传承提供法律知识、文化产业政策、金融财政支持等保障。如今,在古徽州大地上,由这些传承人主导建设的专题博物馆、传习所随处可见,不仅收到良好的传承效果,而且融入了旅游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这些当初写在实施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里的文字,已经活色生香地体现在古徽州大地上。

●传承心语

赶上了文化传承的好日子

洪建华(徽派竹雕传承人、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馆长)

  我生于1971年,在徽派竹雕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竹林七贤》竹雕笔筒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性收藏,竹刻《农家乐》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实验区建设的政策对我们传承人很重视、很优惠。实验区成立时,我从300平方米的工作室搬到区文峰公园对面的“竹溪堂”,过了几个月,又搬进一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这几年我感受到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在提高,而且在传承发展中得到很多切实的扶持。比如,正在进行内部陈列装修的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在选址上得到市区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馆址最后确定在沿着主干道的“黄金地段”。博物馆建设还得到文化部1000万元的扶持。

  更重要的是,徽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市场环境,竹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竹雕的人也越来越多。与老一辈相比,我们是赶上了文化传承的好日子!
作者: 编辑:郭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3 14: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非遗与这里的山水相依:记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4年01月1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徽州传统古村落

安徽黄山祁门县的目连戏演出

  “真正的文化不是在某个地方写上几句古人的诗词,画上几幅古人头像,而是具体的山川、河流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现代文化建设要从文本文化转移为生态文化。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2008年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展跨省文化生态保护的保护区。保护区包括安徽省黄山市三区四县、宣城市绩溪县,以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经过5年多的努力,如今非遗与这里的山水相依,得到了活态传承和整体性保护,但不能回避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也存在诸多难题,可谓有喜有忧。这是记者日前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安徽范围采访时的深切感受。

整体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古村落渐趋萎缩乃至消失,因此保护好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做好保护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吴建斌告诉记者,鉴于此,该市在文化部和安徽省文化厅的指导下,从保护区建立伊始就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思路,对非遗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作出整体的保护规划。

  进入新世纪,黄山市为发展旅游业已开始采取措施保护部分古村落、古民居,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的保护就是成功范例。随着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启动,黄山市近年来又大力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截至2013年底,工程已投入近60亿元,对101个古村落、1205幢古民居实施了修缮和环境整治,建成了屯溪区湖边古村落、黎阳古街等13处集中保护古村落。黎阳古街上,黎阳仗鼓、隆阜抬阁等在此定期展演,歙砚、徽州三雕的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人纷纷在此安营扎寨,他们说这里浓郁的古徽州文化风情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同时也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在祁门县历溪村一处修缮完好的古建筑里,历溪村目连戏剧团负责人王红模说,他们平均一年要在这里演出20场左右,演员们都觉得古老的目连戏和古老的徽派建筑密不可分。

  此外,黄山市还投入3亿元进行新安江流域的治理,使这条承载了徽文化辉煌的河流重焕生机,乡村社戏、枇杷节等民俗活动和节日又如火如荼地在新安江流域开展起来。

分类保护:突破传承困境

  近年来,黄山市和绩溪县通过实施分类保护,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于历史文化价值与当代实用价值并存的非遗项目,黄山市和绩溪县不断推进生产性保护。几年来,涌现了一批从事徽州三雕、歙砚、徽墨制作的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优秀传承人,省、市设立的传习基地达45家。同时,也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如歙县歙砚的年产值近3亿元。

  非遗保护的难点是对那些已远离大众生活、却又曾是区域性文化符号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可喜的是,安徽各地文化部门都能以极大的热忱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黟县出资将已收集的徽州楹联付梓出版;祁门县为保护目连戏、傩戏,在5个村组建了传习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歙县为挖掘整理的《叠罗汉》、《跳钟馗》等传统民间舞蹈提供经常性的演出机会;黄山市黄山区为推广省级项目轩辕车会,出资组织数支表演队。即便如此,安徽的多位文化局长表示,不少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类型的项目生存状态仍然十分脆弱,与此同时,不少地区目前的保护工作尚缺乏有力的人才、资金支撑,有些项目仍有消亡的趋势。

活态传承:从业者增多、群众参与广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安徽非常注重强化群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参与度,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安徽省在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率先进行传习基地培育的试点工作,命名了首批10个省级传习基地,这些传习基地将培养传承人作为其首要任务。另外,依靠家族传承的传承人培养进展顺利。在歙县,制作歙砚的家庭作坊达280家之多。此外,文化与教育部门合作,让非遗走进校园,并在校园落地生根。如歙县安徽行知职业学校联手歙县歙砚协会和县文房四宝学会组建了安徽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聘请了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前来带徒授业。自2007年至今,已经培养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徽派盆景等毕业生300多人,并且这些毕业生大多在相关领域就业。

  通过近年来对非遗保护的持续宣传,在生态保护区内,群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参与度和保护的自觉性有所提高。黄山市屯溪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魏晓莉说,现在全区业余从事徽州三雕的人员与日俱增。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中,有459幢古民居被社会各界人士出资认租或认购。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陈琪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近年来,黄山市民办博物馆迅速兴起,现登记在册的有43家,其中70%以介绍、展示非遗项目作为主题。

  2013年9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文化部验收。一些有识之士指出,通过验收并不意味着保护工程完美无缺,相反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有些地方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投入,重宣传、轻管理”的现象,非遗保护经费的落实没有保障机制……对此,一些非遗保护工作者呼吁,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台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配套性政策,不断完善保护机制,创新保护手段。(本报驻安徽记者 乔国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3 14: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概要
  2011年06月04日09时21分

  为科学、有效保护徽州地域性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徽州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09~2025)》。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构建科学、有效的地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最大限度地保存民族文化记忆,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与思路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保护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

  三、规划目标

  通过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突出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维护文化生态平衡,营造一个有利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有效促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徽州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范例。

  四、规划内容

  规划涵盖今安徽省境内的古徽州地区(以下简称徽州),即黄山市和宣城市绩溪县。为保证总体规划的完整性、科学性,为原属古徽州的江西省婺源县文化生态保护规划预留接口。规划主要围绕保护徽州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规划。以保护区内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为保护重点,完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保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维护徽州传统节庆的存续环境,设立徽州文化生态博物馆群,形成徽州文化遗产系列研究成果,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实施依托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产业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点,形成两条文化生态发展轴、四大保护方式、九个文化遗产密集区、十六个重点项目的整体保护格局:

  两条文化生态发展轴:

  徽州对外交通主要依循新安江水系和古徽道,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主要依托这些水陆通道传播。由此确定两条文化生态发展轴:祁门–黟县–休宁县–徽州区–歙县文化生态发展轴向东至浙江,向西通向江西;绩溪县–徽州区–歙县–屯溪区–休宁县文化生态发展轴向北至江苏,向南至江西。

  四大保护方式:

  抢救性保护——针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与现代经济衔接困难、难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再利用保护的项目所进行的保护方式。

  传承性保护——针对操作性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的保护方式。依托传习所、培训中心、学校、兴趣班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知识普及与传播等活动,在民间建立起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和民间保护队伍。

  生产性保护——针对可以在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生产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的保护方式。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积极保护,并通过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挖掘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整体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九个文化遗产密集区:

  根据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质与量,结合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绩溪县“三区一廊”建设,划定九个文化遗产密集区,分别为屯溪密集区、徽城密集区、岩寺密集区、呈坎-潜口密集区、万安密集区、甘棠–仙源密集区、西递–宏村密集区、上庄–华阳–伏岭密集区、祁山–历口–渚口密集区。

  十六项重点项目:

  徽州民歌、祁门傩舞、徽剧(徽戏童子班)、徽州目连戏、徽州三雕、徽派盆景技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红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徽州祠祭、徽菜

  五、建设时序

  近期:2009年至2015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完成重点项目实施,全面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中期:2016年至2020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项目取得成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远期:2021年至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融为一体,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范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2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14.png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5 10:2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武穴论坛小椰树网友搜集的东西好好学一下,不用到中央党校,10 个优秀的副省长可以培养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5 10:4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椰树 发表于 2017-4-15 10:21
把武穴论坛小椰树网友搜集东西好好学一下,不用到中央党校,10 个优秀的副省长可以培养出来。

关键问题是你的说教不寓教于乐没人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5 11:4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椰树 发表于 2017-4-15 10:21
把武穴论坛小椰树网友搜集的东西好好学一下,不用到中央党校,10 个优秀的副省长可以培养出来。

你天天刷屏玩我都不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5 1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田园 发表于 2017-4-14 20:46
不可忘怀的古镇梅川

王老师,你盗图侵权了佛不会饶恕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6 19:0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2-3 06:37 , Processed in 0.048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