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步行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言献策] 武穴人要抢抓历史发展机遇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9-25 18:14:06 | 只看该作者

昆明人有望乘火车直达巴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9-25 18:16:46 | 只看该作者
多国将共建“丝绸铁路” 连接中国与中亚、中东
2010年11月19日 09:44 来源:武汉晚报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0/11-19/266680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4-9-25 18:17: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新《西游记,武穴,你准备好研究了么?{: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9-25 18:34:25 | 只看该作者


这才叫惟楚有才!!{: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4-9-26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湖南与铁道部共商加快铁路事业发展 周强出席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陈亚静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5日 08:34

  湖南新闻网消息 12月14日下午,湖南省与铁道部在京举行会谈,共商加快铁路建设和铁道事业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

  据湖南日报报道,近年来,湖南省铁路建设和铁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省境内已形成以京广(武广)、焦柳、洛湛、沪昆、湘桂为主干线的“三纵二横”铁路运输网,营运里程达3693公里。铁路网布局的改善,大幅提升了我省运输能力,去年,全省铁路货运量达5752.4万吨,有力支撑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周强感谢铁道部长期以来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说,近年来,部省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武广高铁、洛湛铁路永州南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为湖南开创了高铁时代,沪昆高铁、湘桂复线、石长二线、衡茶吉铁路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目前进展良好,项目建成后,将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希望铁道部继续给予支持,加快部省会谈项目的推进落实,重点给予在建项目支持,进一步加快已批复的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蒙西至华中地区的煤运通道建设和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湖南将继续加大对铁路建设和发展的支持,为铁道部在湘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盛光祖说,铁道部将按照部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一如既往地为湖南铁路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支持建设以运煤为重点的能源通道,确保各个在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帮助湖南在铁路建设规划制定、创新资金筹集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希望湖南在铁路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

  徐守盛说,铁道事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湖南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铁路客货运输的需求大幅增加,亟须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和发展。恳请铁道部在项目前期工作、煤运通道建设、城际铁路建设、缓解资金压力、增加电煤运输计划、完善铁路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大对湖南的支持力度。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亚东、陆东福,副省长韩永文,省政府秘书长盛茂林参加会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9-26 11:19:37 | 只看该作者
周强:湖南要成全球铁路制造业引领者
2008/9/18 8:50:16 [稿源: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9月17日讯 今天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来到广铁集团长沙办事处,主持召开铁路系统干部职工、专家学者解放思想面对面讨论会,认真听取干部职工、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周强强调,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我省铁路事业,为全国铁路建设发展、湖南富民强省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专家、职工建言湖南铁路建设
  
  湖南铁路事业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在全国铁路建设新一轮大发展的时期,湖南如何抢抓机遇,用改革的办法提升我省铁路建设、运输和轨道交通等相关装备制造业实力,成为今天大家讨论的中心话题。
  
  讨论会上,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教授,中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吴小萍、冷伍明、郭文华、傅鹤林、李夏苗教授,南车时代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电力机车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傅成骏、何红渠教授,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纷纷发言,围绕如何完善我省铁路路网建设,如何更好发挥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重点工程试验室等科研院所的作用服务湖南服务全国铁路建设,铁路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环保理念,怎样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如何充分利用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地方政府如何加大对铁路建设支持等问题各抒己见。
  
  湖南要成全球铁路制造业引领者
  
  周强认真记录与会专家的发言,并不时插话,就每位发言者提到的具体问题与大家一同深入探讨,讨论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务实。周强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围绕主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即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联系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周强指出,当前,湖南要抢抓机遇,积极加快铁路运输事业发展步伐,争取把湖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铁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努力成为全球铁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引领者。实现这个目标,一要坚持科学规划,要积极配合铁道部,做好湖南铁路路网建设规划。二要坚持自主创新。湖南铁路交通科研和铁路装备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要依托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个平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带动湖南相关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三要坚持持续变革。要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体制、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变革。四要坚持持续发展。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我省轨道交通研发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我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五要坚持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铁路和轨道交通规划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统筹协调建设我省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构造科学合理的便捷、舒适、高效立体交通体系。六要坚持惠及群众。要坚持以人为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速方便、运输快捷和高效的物流、完善的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基础设施发展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9-26 13:22:33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牛B吹大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4-9-26 13:46:23 | 只看该作者
马盟国家拟建泛马格里布高速铁路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范卫平  时间: 2010-07-29

       新华网突尼斯5月30日电 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5个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国家日前在突尼斯召开会议,专门就建设泛马格里布高速铁路问题进行了磋商并达成初步协议。

  据悉,除上述5国的铁路公司外,国际铁路联盟、非洲铁路联盟、阿拉伯铁路联盟和欧洲铁路联盟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主题为“铁路:马格里布一体化的载体”的专门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建设泛马格里布高速铁路对推动马格里布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因此,有关各方决定立即组织专家起草可行性技术报告,为这条高速铁路早日上马创造条件。

  据会议组织者透露,早在1965年马格里布铁路运输委员会成立之初,马盟国家就提出建设快速列车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计划一直没能付诸实施。如今,出于政治、经济、贸易、旅游和战略等需要,马盟各国再次提出建设泛马格里布高速铁路的计划,并认为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有关各方表示将尽快筹措资金,争取早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并确定开工时间。

  拟议中的这一高速铁路全长2730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至300公里,起点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途经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和突尼斯首都突尼斯,终点为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作为这条高速铁路干线的组成部分,利比亚已开始按照高速铁路的标准建设国内铁路网络,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则决定将已有的铁路网络加以改造,毛里塔尼亚也计划建设几百公里铁路。这样,一旦泛马格里布高速铁路投入建设和使用后,不仅可以连接本地区5个国家,还将与非洲和阿拉伯铁路网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9-27 23:38:49 | 只看该作者
大连两会再议旅顺到蓬莱架桥还是建隧道

发表于 2009-1-11 15:55 |

旅顺到蓬莱架桥还是建隧道 专家对桥隧比较论证  

    政协会议期间,本报分别以《委员建议在大连烟台间建跨海大桥》和《政协委员愿资助调研》为题,报道了大连市政协委员、香港得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可治,会间多次建议在大连与烟台间建设“跨海通道”的事。多年参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的烟台市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良忠昨日来电表示对本报报道“非常关注”,“这也正是我们所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课题”,愿与大连专家进一步合作,推进这个项目。

    前期调研 课题研究了17年

    2008年9月27日至29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发展战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高层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专家学者40多人汇聚烟台,就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与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能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研究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协调组织课题研究的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由原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铁道部、交通部、山东省(烟台市)、辽宁省(大连市)、解放军等单位共同组成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经为此进行了长达17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7年间,先后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研究专著,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可行性、工程方案,以及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详细的研究。

    十几年的前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课题组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早决策,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快推进这一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适时启动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特大工程。

    基本设想 从蓬莱至旅顺 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旅顺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辽东半岛沿海岸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状如英文字母C,渤海海峡横亘在两大半岛之间,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海上天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化天堑为通途,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子课题”烟大铁路轮渡变现实

    据介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始自1992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任务主要由烟台市政府、原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担任,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东通道——“烟(台)大(连)铁路轮渡”,该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第二阶段,课题组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意见,参与研究的单位扩大到国务院研究室、原国家科委、海军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参兵种部设防局、铁道部、原交通部、山东省(烟台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单位,重点是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西通道——蓬(莱)旅(顺)通道进行桥梁、隧道比较论证以及对先期试验工程——蓬(莱)长(岛)通道的研究论证。第三阶段,成员单位继续扩大,目前共有工程、经济、交通、社会、海洋、地质、地震、气象、环保、军事、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及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影响。目前,课题研究仍在继续。

    战略意义

    辽宁省和大连市直接受益

    全面沟通东部沿海战略通道

    课题组综合了课题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认为,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将全面沟通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纵贯我国南北的东部沿海铁路、公路战略大通道,完善和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路网格局,进而形成北上与横贯俄罗斯的亚欧大陆桥相接,南下与横贯中国的新亚欧大陆桥(陇海线)相交,并形成直达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交流及合作创造重要条件。

    将东北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联成一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更重要、更深远的战略意义还在于,直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速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加快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远离其他经济区,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以跨海通道南北两端的山东和东北进行比较,2007年,山东省GDP为25888亿元,同年东北三省GDP合计为23325亿元(其中辽吉黑三省分别为:11022亿元、5226亿元、7077亿元),即使加上同处东北经济圈的蒙东四盟市(1782亿元),也仍然不及山东一省的经济总量。如果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东北的差距无疑将更大。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串联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个发达的城市群,将东北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联成一体,进而沟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扩大了东北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联系,扩大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开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辽宁省和大连市直接受益

    辽宁省和大连市是跨海通道的直接受益者。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对大连市和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突破渤海海峡的制约,将辽宁省和大连市更好的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享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

    ——可以扩大辽宁省和大连市与山东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山东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将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腹地向南北拓展。

    ——完善和优化辽宁省和大连市交通格局,构筑辽宁沿海大通道,使辽宁省和大连市成为全国乃至东北亚的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和扩展大连和辽宁在全国路网南北交通中和东北亚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实现立体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大连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加快 “海上辽宁”和“海上大连”建设步伐,为辽宁省和大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大连市作为国家规划的特大城市建设所需的交通枢纽地位的必备要件,都迫切需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

    资金筹措

    可能不花国家财政一分钱

    “资金容易筹措”

    谈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行性问题,课题组认为:“资金容易筹措”。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按公路通道计算,总投资约960亿元。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的经验,多渠道进行融资。如杭州湾大桥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期间,即有包括美国、香港等在内的国际财团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欲投资进行前期研究、参与工程建设。

    研究认为,该项目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融资模式运作,只要国家有相应的政策,不需要政府投资建设。目前香港的几条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等,均为BOT融资,该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10~15年可收回成本

    无论是建设公路通道还是铁路通道,都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如果建设公路、铁路通道,建成以后,通过车辆收费和各种管线收费等,每年利税即可达200亿元以上,若加上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成倍增加。跨海公铁通道约2000多亿元的投资,10~15年即可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技术问题 建造技术已十分成熟

    从国内外跨海工程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看,跨海桥梁技术和海底隧道技术均已十分成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世界各国已建的比较知名的跨海大桥73座、海底隧道37条,其中,我国已建的比较有影响的跨海大桥20座、海底隧道6条。目前,国内外还有很多跨海工程正在建设或拟建中。这些工程都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和人才支持。

    另外,与日本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以及杭州湾大桥等大型跨海工程相比,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地理、地质条件相对优越,海洋环境等自然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工程的进行,施工难度也比较低。渤海海峡平均水深只有20多米,最大水深仅86米,而且海中沿线一字排开众多岛、礁、滩,除老铁山水道间距42公里外,一般间距在3~8公里。以此为依托,将大大降低工程难度和造价。

    通道优势 消除风浪对通航影响

    研究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非常迫切:

    ——竞相发展,抢占先机。世界上跨海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国内跨海通道建设也迅速升温。

    ——与现有的火车轮渡、汽车轮渡相互促进。火车轮渡和汽车轮渡均难以解决恶劣气候对渤海运输安全的威胁问题。 ——消除风浪对通航的影响。

    —一年可节约燃油100余万吨。如果以日通过3万辆汽车、每车节约500公里路程的保守测算,一年即可节约燃油100余万吨。

    ——可增加GDP4500亿元。按照公路、铁路通道总投资2000亿元,参照日本跨海通道投资乘数2.25来测算,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可增加GDP4500亿元,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对策

    四项举措推动项目实施

    ——尽快成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议由跨海通道两端的山东省、辽宁省(及吉林、黑龙江二省)会同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联合研究方案,上报国家决策,加强对该项目的前期研究、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使这一工程的研究与策划工作由民间研究层面上升为国家决策层面。

    ——推进前期研究论证。建议以目前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为基础,学习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和杭州湾大桥建设的经验,分解研究任务,落实研究经费,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尽快拿出权威的、确定性意见。然后,再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工程、交通、科研、社会等方面专家,就有关专题分别落实到人展开具体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

    ——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烟(台)大(连)跨海铁路轮渡作为山东和东北地区(主要是辽宁)共同合作的重大基础设施,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后,经过“十五”计划实施得以实现。应借鉴这一经验,在国家即将启动“十二五”规划之时,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规划,并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启动蓬长试验工程。山东省内蓬莱—长岛的跨海通道,作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先期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小(约20多亿元)、工程难度低等优势,可以先行启动进行规划、研究和建设,为整个工程项目探索思路,积累经验。记者 张晓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4-9-27 23:46:10 | 只看该作者


白令海峡海底隧道

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是一条贯穿白令海峡海底,长达105公里、堪称“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连接起来。海底隧道将包括一条高速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多条输油管道、电缆和光缆。

整条海底隧道长65英里(约105公里),美国和俄罗斯将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分别建设车站。预计这条贯通欧亚美三洲的铁路将在2030年全线竣工。

按照构想,海底隧道将由俄罗斯和美国、加拿大共同修建。据悉,多家俄罗斯国有企业和私人公司都将参加隧道建设。而建成之后,俄罗斯和美国将各自拥有隧道的25%股权,其余股权由私人投资者和国际金融机构分享。由于工程庞大,整条隧道将通过白令海峡中的两个小岛,分成3部分来分段施工。

整个工程预计需要10至15年完成。将花费100亿至120亿美元。而一旦隧道完工后,意味着将来完全有可能坐火车从北京直达纽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9 14:33 , Processed in 0.0826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