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妙舍莲开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八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明朝万历重臣吴亮嗣忠心为民敢担当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13487063826

武穴仙人坝水库坝址,原是一道山梁,是一块“金葫芦”的风水宝地。名曰:“水荡活葫芦”发脉千秋。那里埋葬有武穴明朝万历年间重臣,“楚党魁首”吴亮嗣。亮嗣墓按照明朝礼仪规格而建,墓地神道长百丈,两旁柏树合抱粗大,还配有石牛、石马各36匹。1959年仙人坝水库修建时仍保存完好。史载吴亮嗣任万历朝中宪大夫(相当于现在监察部长)刚直不阿,除恶扬善,忠心为民,直言勇为。他临终时对家人说:“我生是直人,死了也要站着埋”。家人尊重了他的遗嘱。
吴亮嗣字明仲,花桥镇吴文贵大垸人,生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初任四川南充知县,因办事干练,作风过硬,升为兵部给事中,他敢言敢作敢当。针砭时弊,敢于直言,议事不避权贵,不畏权势。由于公道正派,深得万历皇帝信任。明万历四十年(公园1612年)朝廷委派尚书舒应龙守边,吴亮嗣上书言舒丧志不能胜任,后又弹劾内监桂茂杖杀四品武官,旋又揭发内监高采,肆意福建多年,又在广东作恶激起民变诸事,万历皇帝下旨将高采革职流放,不义家财充公。又弹劾杨镐为辽东守备时,与总兵争权不和。并梳理熊廷弼冤案,冒风险为之廷争,使熊复出。
吴亮嗣出仕上对皇帝忠诚负责,下为黎明百姓分忧,为官不畏权贵,敢于动真碰硬,赢得皇帝信任。明天启初年,吴亮嗣升任太常寺少卿、中宪大夫。同时,他身在朝廷心忧百姓,救灾赈灾,全力以赴。明万历年间黄广发生水灾,吴亮嗣上书救灾,在给万历皇帝的《论荆楚水灾疏》中提及黄广大堤多次发生溃决的惨状。“广济黄梅在荆楚中下游,江身既高,百姓如在釜底,数百里赤子命系惟一堤耳。彼时洪水聚泛,比如崩山倒海从天而下,百里之民聚集在一堤至上,比如群蚁失巢附一叶于冲风急浪之中。”由于吴亮嗣上书,朝廷下拨捐款救灾。
天启三年广济旱灾,吴亮嗣捐献安家费白银3000两赈灾。同时会同广济(今武穴)知县动员大户捐粮,并组织农民生产自救,吴亮嗣丹心义举,感天动地,天降三天大雨,缓解了广济县长达153天的旱灾。由于万历年间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剧烈,吴亮嗣为“楚党魁首”冲击难免,天启三年因东林党党魁赵南星做了吏部尚书后,吴亮嗣卸任告老还乡,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吴亮嗣因救灾劳累过度,病逝在花桥镇吴文贵大垸家中,享年52岁。至今武穴人民仍念念不忘他的正直为官和仁心义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溯源道寻阳》
一、寻阳县得名探踪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是我最早知道“寻阳”一词。释慧远的《庐山记》载:“寻阳县,大江北。”沈约的《宋志·州郡志》载:“寻阳本县名,因水名县,水南注江。”据《九江府志》载:“寻阳县,西汉置。”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64年)始置寻阳县,县治据考证在今黄梅蔡山附近的古城村中。寻阳县辖区是在古彭蠡泽干涸后,新淤积的一片垦区平原上,新开垦的“处女地”上所新立的县分,人口密度稀疏,可谓地广人稀。寻阳,顾名思义在“寻水之北”的地方,古人有所谓“山南水北渭之阳”寻水即长江中下游段“寻人”滨住的长江段。此段长江称为:“寻江”“寻人”从何而来?据考证距今4000年前,原居黄河流域古寻国,亡国后,四处流散,其中一支寻人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古北江两岸,垦荒生存繁息。据何光岳《楚源流史》载寻人失去城邦之后,去掉右偏旁的“阝”(邑)的寻人,来到秦汉之六(今武穴)茫茫九派的大块扇形水域,渔农立业,生存发展。寻阳水域水草迷蒙水流变迁不定。晋人张须元《九江图》曰:“九江参差,随水势而分。其间有洲,或长或短”。武穴是大江之穴,彭蠡之首,“九江”之源。以武穴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叉水系的的“九江”是汉初寻阳县的辖区,包括今武穴的六成面积,黄梅的全部,安徽宿松、望江、江洲等县、华阳水系沿江一带,水草沼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二年)。裂九江郡为淮南、衡山、庐江三个郡国,并在今武穴田家镇以下,龙感湖以上的古北江于长江之间,寻阳九派之地。建立寻阳县治,以示对古寻人开发这块热土的肯定。
二、寻阳县历史沿革
先说寻阳县与寻阳郡的隶属关系。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始设寻阳郡国,首任行政首长,是历史名人温桥(288-329)寻阳郡治设在寻阳县,也就是说寻阳郡的中心位置于长江北岸。寻阳郡的面积7938平方公里。辖江北寻阳县和江南的柴桑县等五县因此寻阳郡辖寻阳县。公元327年,江北的寻阳郡县淹没由郡守温峤,主持将郡治迁到江南的柴桑县。据考证温峤327年忙于讨叛,救晋成帝,并死于公元329年。有此可推断寻阳郡县治守南迁时间在公元327年至329年之间。寻阳实质上是彭蠡古泽中心,寻阳有两个著名小城,一是蔡山。二是邬家阅。据考证:蔡山是“九江王”英布旧城。蔡者,龟也。蔡山在中江的江心,《禹贡》称武穴有三江,南江为长江主泓道,中江由龙坪直泄到胡世柏,经蔡山至小池口,北江为华阳水系,即今武穴、黄梅、宿松、望江、淮林、沿江湖泊绵亘的湖泊沼泽是北江典型的地貌特征。据考证邬家阅在今武山湖的旁的官桥。武穴的北江是彭蠡之源,水上交通咽喉,水产竹木资源富集。商贸兴隆,所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联佐证汉初,邬家阅作为繁忙的军港转为繁荣的民港。武穴是东方水域引要。长江出武穴后摆脱两岸山地束缚,形成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城关、南至今九江市,呈巨大扇形水系。东注彭蠡泽,许多不规则的水流,秦汉统称为九江,武穴是“九江”的源头,古彭蠡泽之首,蔡山和邬家阅两个小村的居民,成以水兴,人以水旺,为日后寻阳县设置,创造了契机,奠定了甚础。据考证汉代寻阳县治在武穴境内蔡山清代以前,均属广济(今武穴)。据《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之前106年)帝南巡狩,自寻阳浮江过彭蠡……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佐证汉武帝刘彻楼船是从寻阳(今武穴)过彭蠡泽。再说寻阳县(今武穴部分)与柴桑县(今九江市)是兄弟关系,两县都是寻阳郡管辖。从历史演变看:汉置寻阳县管理今武穴六万以上地域。而汉置柴桑县(今九江市)曾于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共同组建一个寻阳郡,郡治就在江北的寻阳县,寻阳县在长东北岸,也就是说江北的行政中心管辖江南地域几百年。据笔者考证在邬家阅(今武穴官桥)古城东北端的“兰池城”。(汉称寻水城)首次设立了寻阳县治。县治具体位置在今武穴市花桥镇蓝杰村和双河口附近。综上所述,寻阳县(今武穴)与柴桑县(今九江市)为兄弟关系。两县的共同行政首长为历史名人温峤。从地缘地貌看寻阳县与柴桑县同属古彭蠡泽的沼泽地。水陆交通方便,经济流向集中,自从温峤将寻阳郡由江北寻阳迁往江南柴桑,九江市成为古彭蠡泽周匝县份的经济中心。从现实经济看,武穴与九江经济联系更紧密,历史上有渊源。九江市的人口中有很多是武穴黄梅人,也就是古寻阳县人。人缘亲地缘近,如若武穴与九江组成一个新的城市,经济腾飞指日可待。武穴市是三省(鄂、皖、赣)七县通衢人流物流集中,加之九江市是江西省唯一的长江大港。并且拥有纵深腹地。九江武穴两市若比翼双飞经济实力将倍增。
三、寻阳县隶属变迁
寻阳县的江北寻阳城遗址(今黄梅县蔡山古城村)汉置寻阳县城是借用楚汉相争时九江王英布所筑的九江城,史称寻阳城。
汉武帝元守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廷将原本属衡山郡的寻阳县划属庐江郡。汉武帝南巡曾驻跸寻阳城。西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寻阳城地处位于魏吴交界地带。魏吴争守寻阳县十分激烈。寻阳县先属魏,后属吴,曹操从袁术手中夺取寻阳,运用许昌屯田经验在寻阳整饬屯田,并在蕲春设典农屯,曹操以屯戌边,以兵养兵,兵屯民屯,平战结合。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东吴孙权夺取寻阳县,并封吕蒙为寻阳县令,四睥以后吕蒙袭击魏设蕲春的典农屯。为了便于治理,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东吴吕蒙在寻阳屯田。吴兴建二年(公元253年)东吴诸葛恪也在寻阳屯田。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军夺取寻阳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晋置寻阳郡辖寻阳、柴桑、安丰、松滋、宏农五县。五县中四县在江南,唯有寻阳一县在江北,且当时寻阳水淹,寻阳郡守温峤将寻阳郡由江北寻阳县迁到江南柴桑县。因而寻阳名称由江北始流落到江南。原江北寻阳城改名浔水城。
四、寻阳县名人文化
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千古名篇《琵琶行》“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寻阳”一词首现诗词中,寻阳地界,本为江渚泽国。长江寻阳江段,曾是连通古彭蠡泽的巨大圭地。沙洲沼泽相间,水草在丰美迷蒙,茫茫九派横流。北江中江南江三江的冲积平原新建的寻阳县成为历代诗人骚客流连的地方。蔡山是立于大江之中的江心洲,洲上建有江心寺。《通典》载“蔡山出大龟”,龟者蔡也,因此江心洲名谓蔡山。英山因英布取咸阳有功,被楚国王项羽封为九江王,筑王城于寻阳县蔡山,史称英布城,城址就在今天的蔡山。史载:“陶渊明曾祖陶侃,曾任荆江二洲刺吏,有追赠大司马的辉煌。陶侃因任职兴家迁到寻阳”。《名人辞典》载:“侃,庐江寻阳人。”陶渊明常以曾祖自励。一生流连寻阳,也归宿寻阳。从陶渊明诗作分析,可以寻觅到许多寻阳的影子。如,“临长流望曾城”。“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城次城南山都是寻阳古迹。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中可以找到,寻阳蔡山、太白湖畔的影子,寻阳宝地就是世外桃源。相传大佛(净土宗祖师)慧远与大儒陶渊明偕行,温步于寻阳江畔。慧远卓锡张湖柘林寺与太白湖上的舒城寨里隐居的陶公草庐相距不远。中国山水田园诗鼻祖,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县令,终身栖居寻阳、至今太的湖上的舒城寨仍保留陶公祠,以纪念陶渊有高洁品德。寻阳之地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寻阳县治蔡山留下的李白的千古绝唱《夜宿江心寺》江心一洲,江天一色的蔡山,风光无限,突兀江中的名山,名寺,天下知名,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任职江洲(九江)时写下与范仲俺《岳阳楼记》齐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文中描绘了寻阳一带的奇山异水的优美景色,一代文坛巨匠,竟因任江洲参军时,死于乱军之中,经武穴匡山遗存有鲍照读书台和黄梅城南鲍照墓。佐证鲍照曾在寻阳活动的足迹。寻阳茫茫九派芦花美、枫叶红、水草丰美、水鸟翔集的优美风景,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寻阳感慨万千,诗以寄之。寻阳真是一片诗意栖居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的诗篇》(选摘)
阎 志


    《出发》

  

  那条道路依稀可见

  出发吧

  朝着未定的前程那是我们的方向

  出发吧

  ……

  只有出发才不能停留

  只有不停留才能接近

  绝对不属于我们的那片原野与金黄



   《城市的和解》



  你是卑微的

  你是高贵的

  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这个屋檐下

  雨水很公平

  阳光很公平

  我们能好好地活着

  就应该感激

  时间是残酷的

  岁月是残酷的

  大家都会老去

  还在意那么多有什么意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成王败寇又如何

  秦时明月汉时的关

  因为有了你我他

  因为有了不同的人生

    世界才如此精彩



   《老去》



  这里安放着的不是一具灵魂

  而是一首诗歌

  我正走向遥远的海

  我收拾着一路的风与落叶

  我为路人打扫着黎明与黄昏

  我很宁静

  很安静地写着我永远的诗歌

  很安静地想着我所爱的一切

    然后死去



 《迷失》



  相信吗

  当我真正走近诗歌的时候

  我才知道自己正走向更加真实的生活

  还有很多诗歌也无法抵达的地方

  我试图停止前行的脚步

  但似乎无法控制脚步

  如同命定的脚印一样

  逼迫我们不能停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意识与《明天的诗篇》
《湖北日报》 吴思敬



  万物匆匆,只有时间是永恒的。人在时间里生存,社会在时间中发展,历史由时间而形成。时间不停地运动,给人带来回忆,带来思念,带来憧憬,也带来绝望。早在公元50年,古罗马的哲学家赛纳卡就说过:“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造物主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的、不稳定的东西。就连这个东西,谁只要愿意,都可以把它从我们手里剥夺走。”对这一点感触最强烈的是诗人,实际上,诗人的抒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时间意识。

  阎志便是一位对时间进程十分敏感,且有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这从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明天的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可以看出来。翻开他的诗集,诸如“今天”、“明天”、“未来”、“岁末”、“夜晚”、“老去”这些直接显示时间进程的题目,以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清明”、“端午”等标明季节与节气转换的题目比比皆是。他的组诗《今天》更是展示了丰富的时间形态,每一首均以“1∶00”、“2∶00”……“0∶00”等具体的时间为题,记下了抒情主人公一昼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一天是在烦躁、平庸中度过的,诗人只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明天:

  今天就这样过去

  都将归于寂静

  而明天有无限可能

  是的,明天,太阳照常会升起,但不会只是今天的重复;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但也在萌生着新的因子。即使过着平庸的日子,明天也会给人带来憧憬,带来希望,带来些微的亮色。诗人就这样怀着美好的期待,怀着对明天的向往,孤独地行进着,求索着,发出了自己的歌吟:

  那条道路依稀可见

  出发吧

  朝着未定的前程那是我们的方向

  出发吧

  ……

  只有出发才不能停留

  只有不停留才能接近

  绝对不属于我们的那片原野与金黄

  (《出发》)

  在这里,原野不只是土地,金黄也不只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载体与象征。诗人憧憬着“崭新的土地”、“崭新的人群”、“崭新的精神”,向着那片原野与金黄、向着明天,出发了。在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红尘滚滚而来,人们的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的时候,诗人发出的这种充满理想主义的呼唤,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诗人在把眼光投射到现实的时候,显示了一种博大的胸襟。在组诗《城市的和解》中,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的批判意识,他笔下的城市,有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有人与人之间的虚与委,有老板油光发亮的嘴脸,有打工者卑微的心态……现实中的种种不公,人性中的种种丑恶,就透过简洁而明快的叙事展现出来了。难得的是诗人没有停留在对底层生活冷漠的客观叙述,也没有沉溺于对人性的绝望而不能自拔,而是怀着一颗温暖的爱心,开出了“和解”的药方:

  你是卑微的

  你是高贵的

  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这个屋檐下

  雨水很公平

  阳光很公平

  我们能好好地活着

  就应该感激

  时间是残酷的

  岁月是残酷的

  大家都会老去

  还在意那么多有什么意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成王败寇又如何

  秦时明月汉时的关

  因为有了你我他

  因为有了不同的人生

  世界才如此精彩

  那些经历了阶级斗争时代的你死我活、腥风血雨,见惯了商场上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们,对这样的呼唤也许感到隔膜与陌生。但在诗人看来,当人们被贪婪、权力与俗欲蒙蔽了双眼,当社会面临着诸多冲突和挑战,恰恰需要强调中国古代哲人倡导的“和”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强调以宽容、温合、善良的心态处理与他人、他种文明的关系,强调在社会诸多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化解冲突和危机,从而达到古人所憧憬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境界。

  对时间的进程敏感,必然会关切在时间中诞生、发展与终结的生命进程。诗人无法控制物理时间,却可以营建心理时间,所谓“观古今于须臾”。透过时间的回溯,诗人看到了生命的起始,透过时间的延伸,诗人看到了生命的终结——死亡。诗人感知死的必然,便会激起对生的珍惜。对死亡的思考,实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超越死亡的渴望,则为诗的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内驱力。

  阎志对时间的敏感,使他在现实人生的谑笑欢歌中,听到了沉重缓慢的死亡的钟声。在《明天的诗篇》中,死亡的旋律反复出现:“我老了/我终究会在一个雨后融进泥土/等待着/若干千年的风化/等待着/一阵风将我吹散在风中摇曳/在风中/看着时间四处飘散”(《清明》);“人类就是这样无能为力/就这样无能为力地老去/让不可收拾地老去/陪伴我们走进明天”(《老去》)。他甚至为自己写下了一篇墓志铭:

  这里安放着的不是一具灵魂

  而是一首诗歌

  我正走向遥远的海

  我收拾着一路的风与落叶

  我为路人打扫着黎明与黄昏

  我很宁静

  很安静地写着我永远的诗歌

  很安静地想着我所爱的一切

  然后死去

  墓志铭是一种严肃、精粹的文体,包含对逝者生平的概述与评价。诗人为自己撰写墓志铭,与其说是给自己盖棺论定,倒不如说是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描述自己一生的最大的梦想。

  诗人的创造,注定是一种寂寞的事业,无人喝彩,远离掌声。不管你生活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要进入诗的创作过程,便经历着一种精神的冒险,它探究的是人性的深度与生命的厚重程度——

  相信吗

  当我真正走近诗歌的时候

  我才知道自己正走向更加真实的生活

  还有很多诗歌也无法抵达的地方

  我试图停止前行的脚步

  但似乎无法控制脚步

  如同命定的脚印一样

  逼迫我们不能停留

  (《迷失》)

  这是阎志创作心态的真实流露。自己的创作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有什么样的影响,对真正的诗人来说,这些都不是所考虑的,重要的是诗人把诗与自己的生命融合起来,追求的是与生命的诗化,诗与生命的同一,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才是值得我们赞许的。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城市和解——读阎志新诗集《明天的诗篇》

作者: 鲍风     来源:文艺报



 湖北诗人阎志的最新诗集《明天的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已经问世,这本诗集收录的是诗人近年乃至近几个月,刊发在全国各大报刊上的诗篇。诗集分15辑,以“明天的诗篇”、“城市的和解”、“诗歌地理”、 “汶川九章”、“走过冬季”、“逃离”、“远方”、“人物”、“尘土”、 “自白”、“寓言”、“谁在歌唱”、“夜晚的诗篇”、“爱的十四行”以及“今天”为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诗人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的是阎志对人生存价值的本真性追问,如《遗忘》《老去》等等,有的则表达了对地震灾区人民的深切慰问,如《以父亲的名义》《废墟下已经没有一丝气息》,有的是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如《酒吧》《和解》,而十二首“爱的十四行”则唱出了诗人对爱的咏叹。可以说,《明天的诗篇》是诗人近年诗歌创作实绩的集中展示,也是诗人近年对诗歌创作进行新的探索的文本呈现。从收在诗集里的诗可以看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在诗歌语言的运用、诗歌意象的创造诸方面,均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对当下生活的诗意观照,对重大题材的激情抒写,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焦虑与质疑,在阎志的诗中尤有生动的表现。整部诗集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对城市生活的现代审视。尽管诗集里有一辑题名为“城市的和解”,但收在其它小辑里的诗,也处处透露出诗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质疑,以及对城市生活被日益格式化的担忧,甚至在诗人眷恋乡村生活的诗行里,也不经意流露出对城市生活价值的怀疑与讽刺。诗人敏锐地发现,在都市生活中人不知不觉地被异化,“天空中没有云彩/夜晚也没有星星/二十岁前的记忆不属于这里/在霓虹灯闪亮之前/我找不到刚才的自己”(《城市》)。在都市生活的人,时时都在变换着社会角色,一会儿是理智的商人,一会儿是酒吧买醉者,一会儿是道德的宣传员,一会儿是真善美的践踏者,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迅速转化,最终让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显然,诗人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价值重建怀着一种焦虑与不安,而这种焦虑与不安正是诗人对当下人们精神生活状态的关注和警醒。诗集的最后一辑叫“今天”,这首带有浓厚叙事成分的长诗,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主体,写的是“我”由一个小镇进入大都市打拼,以“我”繁忙而单调的一天工作为抒写对象,“我”与都市生活,与都市人的价值诉求的格格不入,而都市也没有接纳“我”的准备与意图,我不能不感叹,“城市对于我们的去向,一无所知/在一个一个的深夜零点/你们不能了解别人的焦虑/就像我们不能了解城市的焦虑”。最后,“我”选择了逃避,想逃回“深夜十二点安安静静的小镇”,然而,“那个小镇正在变成一个矿区”。这种“无处可去”的焦虑,几乎构成了诗人一个时期诗歌写作的底色,成为诗人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
  题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诗人对现代生活的认识深度,意味着诗人对语言表达可能达到的边界的警觉。诗靠语言而生存,而现代哲学对语言的发掘,又让诗人在进行语言的各种试验中,表达出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思索。实际上,都市生活的非成熟性,体现于其流动性过于强大,这种流动性,不仅体现于流行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更大程度上体现于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们来不及细细体会生活的真味,便不得不被迫改变。这是不利于诗性生长的生活方式,是缺乏浪漫情怀的格式化生存。收集在《明天的诗篇》中的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城市生活本质充满了质疑。当然。这也是诗人探寻答案的诗性追问!诗集有一辑题为“城市的和解”,既体现了诗人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诗性感知,也体现了诗人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价值评判。我们没有理由把这里的“和解”理解为“妥协”,没有理由把这里的“和解”理解为既有价值的“自我的放弃”。这里的“和解”在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感知”,在诗性表达上,还有一种反讽的意味。很明显,诗人在试图寻找现代都市生活诗意的生存方式,试图找到新的价值体系的生长点,试图在现代都市找到人性化的浪漫情怀。
  之所以用“与城市和解”作为我的论题,不仅是因为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抒写,占据着《明天的诗篇》很大的分量,同时从阎志诗歌写作的整体路数看,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诗性观照,是他的新尝试与写作冒险。如此集中笔墨写都市,在阎志诗歌中并不多见,这是否预示着阎志诗歌创作的某种变化?诗人对城市题材的深度介入,意味着诗人抒情主体的某种转变,也为我们研究诗歌走向提供了新鲜样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阎志的诗歌方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9年10月24日08:35  邱华栋
  在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是“归来者”的诗人群体。而在21世纪初期,又有一批新的诗歌的“归来者”出现了。这些诗人早在1980年代的时候还是少年诗人,他们属于早慧的一群人,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在大学里也很活跃,但是在1990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因为生活困顿的原因,很多人都不再写诗了,而是首先去谋生去了,但是在离开诗歌写作多年之后,他们重新回到了诗歌的怀抱,又成为了诗歌的“归来者”。这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新的一批归来者。

  武汉诗人阎志是21世纪新的诗歌“归来者”中的重要一员。早在我198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他就发表出版了一些诗歌作品。后来,他成为成功的商人。我觉得,和我的很多诗人朋友一样,阎志商业上的成功和他在诗歌方面的想像力是分不开的。诗歌给了他气魄和胆识。在2007和2008年,阎志忽然高调回归诗歌,在很多重要的文学期刊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诗歌作品。他承办了《诗歌月刊》的下半月版,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明天的诗篇》,写出了长诗《挽歌与纪念》、叙事诗《我的兄弟姐妹》等相当不错的诗篇,阎志以旋风般的归来者的形象,兀然崛起于诗坛。

  阎志的短诗大都收在了《明天的诗篇》之中,这本抒情诗集收录了他自1988年到2008年20年间所创作的短诗122首,和一首风格十分独特的组诗《今天》。在他的短诗中,14个小辑,诗歌的题材跨度很大,这本短诗集可以说呈现出了阎志作品的多样化,这些作品显然是写于20年这么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的,呈现出阎志的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和他深入社会现实的五光十色。

  在这本诗集中,组诗《今天》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品,这首诗分为14节,每一节都是按照时间的刻度来标明的,比如:1:00,2:00,3:00,5:00,7:30,9:00,10:30,12:00等等,最后一节是0:00。这首诗写于2008年5月27日,这一天,距离汶川大地震过去两周了,就是在这么一个普通的日子里,阎志以一个失眠者的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他的现实感怀和梦中景色,对周围时间刻度下人们日常活动的记述,非常真实可感:菜市场在凌晨5点的苏醒,7点之后上学的孩子们的身影,9点钟城市白领的生活,10点半发生的国际大事,对午餐和午睡的描述,下午3点钟股市收市的盘点,傍晚6点驱车赴宴途中听交通台的心理活动,7点半和宾客喝酒喝醉了之后的意识流,晚上10点到凌晨0点跨越日期界限时刻的思绪,从作者到窗外的世界,从梦境到对现实的想像,从意识的流动,到对真实生活的提炼,阎志以他的生花妙笔,将这些内容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生动、精彩、氤氲、具体,具有着当下性、真实性,同时又充满了空间饱满的诗意。《今天》这首诗歌,是真正地写出了“今天”感的诗篇,阎志将很难写出诗意的当代日常生活挖掘出诗意,这是阎志的一个特点,是他非常过人的地方,也是阎志能够在今天这个时代浮现出来的重要标志。

  在阎志的诗歌创作序列里,让我最为动容的,是他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浓烈的关心社会底层的悲悯情怀,并以诗歌的方式呈现出来。阎志的诗歌从来不无病呻吟,他直面社会现实,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我最喜欢的他的叙事组诗《我的兄弟姐妹》,就是最近一些年少见的好作品。阎志的有些诗篇很擅长叙事,在克制的抒情中,叙述了逼真的场景、人物和他们演绎的命运,这是阎志对当代诗歌的一个贡献。

  《我的兄弟姐妹》这首诗,写的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子秀秀和男青年黑皮的故事。这两个当代青年,离开了家乡农村,开始了在城市中的血泪闯荡。这首叙事诗在风格上,带有电影默片的那种写照感、停顿感,和黑色幽默般的画面感。在诗歌的第一节里,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描述了村子里都是老人和孩子了,都是留守人员了,种田除了能填饱肚子之外,没有更多的余钱,于是,秀秀离开了家乡,向着南方出走。接着,在长诗的第二节,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开始讲述同样来到城市里打工的男青年黑皮的故事,从此,整部叙事诗交叉叙述秀秀和黑皮的故事,他们如何分头来到了绞肉机一样的城市里,秀秀在洗浴中心服务,她的名字是78号,黑皮成为了一个包工头之后在洗浴中心和秀秀的相遇,他爱上她了。读到这里,我忽然就想起来卓别林的那些默片电影所带给我的快乐过后的那种心酸感,和我读这首诗的感受是一样的。秀秀无法忍受在洗浴中心的生活,逃回了家乡农村,而黑皮在准备以跳楼的方式讨要工钱的时候想起来还有个秀秀,他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也回到了家乡,不久,秀秀和黑皮各自娶妻嫁人,生儿育女,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但是在内心里,他们互相还偶尔惦念对方。黑皮后来再度离开家乡去煤窑挖煤,死于塌方事故,“黑皮兄弟再也没有醒来”——他死了。

  阎志写这首诗,感情十分饱满,但是他的书写却是非常克制的,以白描和省略的手法,将这两个人,两个我们的兄弟姐妹,在今天这个金钱时代里的血泪故事,以十分朴实无华的方式呈现出来,催人泪下,令人感伤。

  在阎志的作品中,自传体长诗《挽歌与纪念》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这首长诗首先是面对自我的一次清理和发现,是对一个人成长历程的深情凝视。挽歌,是要唱给逝去的岁月、风景、人物、时间和情绪的,而纪念,则要用语言将那些如同海流中的岛屿的珍贵记忆一一挽留。全诗近4000行,分为12个部分,在12个部分的章节中,每个部分又分为两节,题目分别是“梦游”和“紫蜻蜓”。这两个小章节的题目,我认为是进入全部诗篇的入口。我们知道梦游是一种似醒非醒的状态,在这个部分里,穿插在12个章节中的梦游以第一人称“我”来陈述,来讲述成长中的那些细节。这个部分将抒情和叙事完美结合,语调舒缓亲切,留有大片的空白,宛如那些斑驳的记忆在太阳光下的闪烁。而“紫蜻蜓”这个部分,则以“紫蜻蜓”这个轻盈美好的象征物,来作为对前一个部分“我”的沿着时间、记忆和事件的线索前进的停顿、提醒、突出、旁白和强调,是对第一个部分“梦游”的有力解说,两个部分构成了互相缠绕的交响,像回旋曲一样,主调和副调互相映衬,彼此解释,然后在同一种音色中,化为了一体。“紫蜻蜓停驻在父亲的双眼之间/紫蜻蜓与游荡的山林/合二为一/人们学会了珍视/也学会了遗弃/紫蜻蜓成为一种路标/永远的风景/永远的风/永远的/永远”,将我们的视线拉开,使我们看到了紫蜻蜓所代表的美好事物和时光遗留的珍珠。他以对自我的发现和清理,完成了自我和时代的关系的大命题的书写,完成了一个个体生命和历史、和时间的关系的书写,因此,《挽歌与纪念》不仅属于阎志本人,它也将属于当代诗歌史,属于我们这个伟大而复杂的变革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7: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
  
  ——读《爱如禅你如佛》

文/墨染指尖
  
  我是一个标题党,于书海中淘书就好似在人群中看人,看的是脸而不是内心。或许这样说你会觉得我很肤浅,因为只看外表难免落个华而不实的下场,这也确是事实。但我依然不想改掉这个“毛病”,爱美之心并没有任何错误,况且我是一直相信缘分的,相信眼前的美丽之下也必然有着更美丽的内心。读完这本书,闭上眼回味着这一场美丽的邂逅,嘴角微微扬起,我的运气从来都很好,书如此,人亦是。
  
  我坦言,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是被她的唯美标题而打动,也想过很多种的内在形式来与之匹配,饶是如此,我依旧被她扑面而至的美所惊艳。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深感惭愧,竟不知道在那个纷乱动荡的年代里还有着这样一位被世人成为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的半僧半俗的旷世奇人,他就像是一颗流星,无比璀璨却又匆匆而逝。
  
  苏曼殊,他是一个僧人,他会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深悟禅机佛理,只有清净的莲台才是他唯一的归宿;他又是一个情种,他可以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在秦楼楚馆,用绝伦的才华与潇洒于风尘中结交红颜知己,一如北宋的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他亦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不隐居遁世,反而投身革命,惊起风云万丈;他还是一个伶人,在人生的这方色彩纷呈却又无可奈何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阴晴圆缺的戏。他婉转时像一阕宋词,潇洒时如一篇散文,深邃时又若一部小说。他就像一只没有脚的孤雁,一生一直在远行,没有片刻的安定与停留,任何想要与他携手同行的人,到最后都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是一个可怜人,正直大好青春,他却选择了削发为僧,不复还俗。只因坎坷的遭遇,无力改变与挣扎的世俗,让他过早洞悉人情,知晓世事,就像独自在悬崖峭壁上舞剑,无人应和的时候,他只好选择纵身一跃,粉身碎骨,也许他认为这样可以跳出了原定的轨迹,重新活过,但是从此他没有了家,偶尔在某一处庙庵小憩,但终究还是免不了一世飘零,或许在他看来,从生母逝世,从他被父亲带回到国内的陌生的环境处处受人冷眼的时候,家就已经不在了,从那个他深爱的女子为了证明她对爱情的坚贞毅然决然的自杀于纷落的樱花中的时候,他的心便再也不敢接纳。每每有红颜知己叩开他心门的一角,他便选择逃离,哪怕彼此黯然神伤,也绝不回头。身逢乱世,加之他旷世的才情,非凡的际遇,让他这一生注定漂浮如云,孤独若雁,他直到死去,都是那样孤独无依。
  
  1918年,35岁的苏曼殊病逝。这个被世人称作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的人,背负着让人神伤的传奇,在浮世行走,看似洒脱自在,其实如履薄冰。他活了35年,三十五年对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来说,多么地短暂,像是一段青葱韶华里的插曲,飘忽即逝。可对于一个刚刚来到人间的婴孩来说,又是多么地漫长,该尝尽风尘冷暖,看遍千里飞沙。人和人真的不同,有些人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创造永久的传说,有些人用一辈子都无法留下些许的奇迹。
  
  每个人都是矛盾体,苏曼殊哪怕是佛前的芥子,亦不能免俗。他的心被寺庙的檀香熏染过,却也被红尘的染缸浸泡过,在无法挣脱的命运里,他也无能为力。他向往悠然的莲花彼岸,但又耐不住寂寞,沉迷于纷乱的红尘。或许他真的生不逢时,他并未做错什么,只不过在乱世中任谁也逃不开纷乱。他告诉自己,如果时光倒流十年,他就安心做一个和尚,在寺院读经坐禅,闲时烹炉煮茶,静品秋风;或者干脆做一个浪迹江湖的剑客,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纵然做一个凡夫俗子,在平凡的日子里细数流年,可是这终究只是想想,他简短的一生百般曲折,离开时又是那样匆匆。假如时光真的可以倒流,我们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会走相同的路,爱相同的人,留下相同的遗憾。所以说珍惜现在,期待未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苏曼殊的人生或许也有很多遗憾,但是它一直按着自己内心在行走,所以就算是遗憾,亦是他自己亲手酿造,怪不得旁人。有人说,他是无情的,这一生辜负了太多的红颜香雪。但我觉的他是深情的,他之所以每次爱过又选择逃离,只是怕负了如来,又负卿。
  
  人世生灭,悲欢离合,早有定数,《金刚经》中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苏曼殊这样一个深谙佛理的人又怎会不懂,其实他早已看破:
  
  我的人生原本就是一个谜
  
  你又何必去追寻那虚无的谜底
  
  任何的遗忘都是对我的善举
  
  请不要期待与我有任何相依
  
  我的江湖只有我自己
  
  合上书页,回味着苏曼殊的的一生,种种画面纷至沓来,转瞬又一一淡去,留下的大概只剩下他那孤独远行的背影。正如他所说,他的人生原本就是一个谜,我们不必追寻。想来,这也许就是他并不在后世人心中那样的声名显赫的原因吧。如果说,一个人,能够让历史激荡,后世永铭的是一种伟大的话,那么能够惊艳于历史长河,转身后又能隐没无踪,淡去无痕的便是一种——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7: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秀冯秀
文/地老天荒
冯秀,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山名察山,山上有樊哙城遗址,现存察山祖庙,香火旺盛;水名沙河,清澈见底,奔流千年不息,汇入武山湖。五一前夕,笔者随市文艺采风团探访了冯秀村。

冯秀因祖上秀才县令而得名,因今朝凤凰花海而闻名。车停村口,村支书何月清迎上前来,他生得黑瘦而精干,与我一见如故。他见我对凤凰花海很感兴趣,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相传很久以前,在武山湖一带有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百姓庄稼颗粒无收,纷纷外出逃荒要饭。一日,去往南山的凤凰路过此地,奋力降服恶龙为民除害。为了百姓长久安居乐业,凤凰便化作大山守护在此,庇佑方圆百里之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凤凰山的来历。因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村里动员百姓在凤凰山下千亩沃野栽花种草,用紫云英、金盏菊、矢车菊拼成凤凰图案,构成凤凰展翅、翱游花海的独特景观。

我们沿着陇上行走,一望无垠的田畈上,村民们在忙碌着,泥土和花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紫红的紫云英,橙黄的金盏菊,淡蓝的矢车菊,点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形成悠远、空灵、雅致的田园风景。我不知道,冯秀人为何偏爱这三种花?它们都是生命力极强的小型花,种子能自播繁殖,播种一年后即可自行发芽生长。它们象征着乐观、简朴、谦逊,具有诚实、坚韧、勤恳的品格,或许冯秀人亦是如此吧。为了更好地观看“凤凰展翅”景观,何书记引领我们登上正在修建中的村委会观景台,摄影师们早已架起“长枪短炮”,聚焦多姿多彩的千亩凤凰花畈。镜头下的凤凰雏形已呼之欲出,仿佛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在绿色原野上自由翱翔。何书记告诉我们说,这仅仅是擦亮冯秀美丽乡村这张名片的初级阶段,下一步将根据凤凰定点位置,通过插标识、摆花钵、安彩灯等形式,以线穿珠,辅之以文曲戏、采茶戏、山歌、广场舞等民俗文化,打造“白天旗动凤飞,晚上凤卧金巢”的湖区水乡新村。待那时,你们再来冯秀采风,坐船遨游武山湖,还可垂钓、品茶、休闲,品尝正宗地道农家菜,或者武山湖全鱼宴,享受湖光美景 ,绝对不虚此行。

在沙河乘坐乌篷船,着实让我们过了一把艄公瘾。船家划动船桨,慢悠悠漂泊在河中,时而轻快,时而舒缓。船头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的水乡女子,岸边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村姑,成为摄影师镜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河面上有三座古朴的石桥,造型独特,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一种古典、怀旧的江南水乡风韵令人沉醉,真可谓“山自纵横水自流,谁家门首欲离舟”。乌篷船在河心打着转儿,那是我们几个同伴轮番划桨所致。因为石桥限高,我们人少承载的重量不足,导致吃水不深通不过,不然就可以穿越石桥泛舟武山湖了。武山湖周边从明代起,已形成多处港埠码头,常有数省船只云集港口,运载盐、棉、蚕丝、鲜鱼等土特产。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也是水乡的风景,打造湖区水乡慢生活,不能没有乌篷船。



察山位于武山湖东北面,是冯秀村的制高点,海拔1100多米,山上松杉翠竹,郁郁葱葱。这里曾是历史上的古战场,留下了樊哙和英布、朱元璋和陈友谅,以及太平军和清军的种种故事与传说。古松、清泉,洞穴、巨石,见证着血与火的厮杀呐喊,见证着成王败寇的悲喜剧情。“江山有代谢,我辈复登临。”站在察山庙前,眺望武山湖,意境自是高远。历史的硝烟早已随波而逝,时空换景,物是人非,湖风浩荡,水波淼淼。武山湖兼具鼓山文化、吴楚文化、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竹艺文化、滨湖文化、码头文化等文化特质,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我们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向世人宣传和推介冯秀,打造武山湖旅游品牌与特色,让世人了解我们可爱的家乡武穴!”市文联雷世达主席一语道出了随行文友摄友的心声。

爱默生说:“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近年来,随着快节奏生活的降温,一种新的“慢城”生活形态开始盛行。其主要元素是慢养、慢憩、慢活、慢游、慢享、慢购、慢乐,核心价值是环境优先、传统特色、品位艺术、历史延续和地方文脉。如何让我们的灵魂充满活力?我想,“慢城”生活不失为一种选择方式。亲近自然,贴近乡村,你就会变得心气平和、波澜不惊,从而让灵魂挣脱枷锁、甩掉包袱,还原人性的单纯与本真,恢复生命的弹性与活力。曾有冯秀后人撰联云:“为名忙,为利忙,何妨忙里偷闲,慢慢喝盅茶走;为商苦,为官苦,正好苦中作乐,快快拿壶酒来。”是的,人生这趟旅行,除了生计、功名和利禄,还必须有梦和远方,唯如此,才能活成自己灵魂的样子,不负此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7: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  常

文/李娟

有人问画家黄永玉,您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只回答了两个字:寻常。
说得多好。

烟花三月,我坐在书房读书,窗外的鸟儿在桃花丛中谈天。累了,倚着窗子向外张望,就看见小区的围墙外那户农家。春日的午后,老婆婆抱着一个小婴孩,哼着小曲,哄他睡觉。院中的水池边,年轻的女子在浣洗衣物。墙角的几枝桃花开得灿烂,树下落了一地嫣红的花瓣。我看着她们,仿佛回到童年的故园。陌上桃花开遍,听燕儿一家在屋檐下呢喃,这就是寻常人家,寻常的幸福。那么静美、温馨。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其中写家乡的集市,“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子,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着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是境界。”是啊,一路看过去,看市井人生,看世间百态,便是境界,透着寻常人世的喜悦和安然。


年纪渐长,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早市。有时,会遇见一群羊,被头羊领着走,羊儿咩咩叫着,粉红色柔软的嘴唇刚吻过青草,它们仿佛自丰子恺的画笔下走来,眼神纯净而忧伤。喜欢看卖菜的小车上摆着白玉似的豆腐,担子里水灵灵的青菜,红艳艳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青萝卜,路边的水池里养着一群活蹦乱跳的鲤鱼,生动鲜活,透着寻常日子的脉脉温情。汉江畔的小城里一家早点摊卖“蒸面”,每天清晨,小店门前的人排起了长龙。老板是位中年的女子,手腕戴着手指粗的金镯,手里端着小盆收钱,大声叫着:一大一小,大碗不要辣椒,小碗不要大蒜——招呼往来的客人,挥洒自如,有条不紊,犹如一位将军。门前十几人排队,她收钱找零不慌不忙,从未见她出错。人声鼎沸,食客们吃得热火朝天,俗世的烟火气都在小店里。

原来,寻常日子就是一粥一饭,鲜活饱满,生生不息。

在超市里,她遇见少年时心仪的那位男同学。记得那个十几岁的翩翩美少年,骑着单车飞驰而过,洁白的衣衫,蓝色的牛仔裤,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眸,吸引了多少女孩的目光。她远远望着他,如今,他的头发稀疏,有了小肚腩,无可奈何花落去,樱花一样的青春,永远去了。与他在超市的自动扶梯上交错而过,他手里提着一把小葱,她低下头,假装没有看见他。在生活面前,错过,失去,离别都是寻常。曾经的花样年华,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小段人生。那些难忘的少年情怀,在生活的大宴面前,原来只是这一把小葱。这就是寻常的人生。


读陈丹青整理的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木心讲《红楼梦》中的诗词,这样说:“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多好。”从没有人这样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却是如此妥贴、自然,让人折服。简洁不芜,水气泱泱,更有万千气象。

他还讲过,大仲马是个老板,他和兰姆是好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散步、打电话。他说:“人生和艺术,要捏得陇,要分得开。能捏拢,分开,人生、艺术,两者都成熟了。”原来大作家也有寻常的人生。他还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种菊花改种葡萄多好。”在木心笔下,信手拈来,文风流利,至情至性,令人莞尔。他出入古今,洒脱自如,文学巨匠在他眼中也是寻常人,大师仿佛皆是他的芳邻,一出门就会遇见他们,见他们提篮买菜,过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的爱恨悲欢如俗世中任何一个凡人。
好文字正是这样,拿得起,也放得下。举重若轻,从容淡泊,耐人寻味。

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不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三言两语,自由舒展,却如万马奔腾。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一切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大家,谈他们的寻常人生。


有记者采访作家史铁生,问他,您的专业是写作吧?他笑了笑,回答说:“我的专业是生病,业余爱好是写作。”听着他的话,内心无比的酸楚。
他去世后,将身体的器官肝脏、脊髓、大脑都捐献了,毫不吝啬传递给了另一些陌生的生命。他二十一岁就瘫痪了,而后又患了严重的肾病,每周数次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直到生命的终结。距离他六十岁生日只有四天,那个在地坛里玩耍的孩子,走了。那个几十年坐在轮椅上的哲学家,站起身走了。他来世上一趟,告诉人们,这就是他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人生。这样的人能将冰雪融化,让尘世温暖。

寒冷的夜晚,从医院回来,因为父亲正在住院。夜里,疲惫的我坐在电脑前看书稿,怀里抱着暖水袋取暖。看得久了,眼睛干涩难忍。于是,在心里暗暗问自己,这般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原来,我只是为了让父亲早一天看见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深夜,落雪了,站在窗前看雪花飞舞,仿佛看见父亲一个人在风雪中艰难跋涉,举步维艰,我眼睁睁看着,看着他衰老、病弱,却无能为力,唯有心疼不已。想着病中的父亲,我再不能行走自如的父亲,再不能像从前一样谈笑风生的父亲,眼泪忍不住落下来。翻书,读到卡莱尔的一句话:“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仿佛那句话是为我写的,这就是我那段寻常的人生。

在江南水乡的小镇西塘闲逛。晨曦里,一家小店铺前,一对老人在卖馄饨。白发的婆婆坐在木桌前包馄饨,馄饨如一只只小白鸽乖巧地卧在竹匾里。老爷爷手持蒲扇,弯着腰,忙着给炉子生火,粉墙黛瓦的屋顶正升起袅袅炊烟。寻常是什么?是一对白发老人,相依相伴着,一同老去。

寻常人生,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寻常也是春和景明,好花好天。寻常更是细水长流,一粥一饭,是人世的踏实和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薄荷糖与胰子皂  
文/一壶乌龙茶

薄荷糖与胰子皂
周六上午在潇湘影院包场看了近期重新上映的1981年版《失业生》,最初去观影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张国荣,当年的他刚满25岁。
影片从画面质感到人物服饰发型,都与1988年钟楚红、张曼玉主演的《流金岁月》如出一辙,剧情也是苍白无聊的牛奶加糖版青春系列,如若放到今天的电影市场,再叫上几个当红小鲜肉来出演,票房必定惨败。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张国荣那么好,他的任何一部电影重映,粉丝都会买账。
张国荣饰演的阿荣是一名出身社会底层,却自尊心极强的大学生。阿荣一家住在破旧的拆迁房里,住户鱼龙混杂,有徐娘半老的接客女、爱嚼舌根的阿婶大妈,还有黑社会小弟,几户邻居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每日深夜,阿荣的母亲就窝在小卫生间清洗一家人的衣服,用来清洗衣物的是杂货店里最便宜的粉红色胰子皂。阿荣的白色校服就是被这种胰子皂洗得一尘不染,在阳光下晾晒后的白色衬衫散发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混合着少年身上独有的荷尔蒙气息,是夏天校园里踩着脚踏车一去不返的青春。
影片里的阿荣自幼丧父,母亲靠给人打零工将三个孩子拉扯长大,有次阿荣的妹妹因偷窃隔壁邻居的钱被抓,邻居接客女大声嘲骂阿荣的母亲道:“你一辈子这么辛苦拉扯几个儿女长大,又有什么用,个个都没出息。”但其实阿荣的母亲是成功的,培养出阿荣这样的儿子。在贵族学校里,阿荣气质风采不输给任何纨绔子弟,处世为人不卑不亢,桀骜不驯的白衣少年在青春年华里光芒万丈。即便在影片中身着厕所清洁员的服饰,也丝毫不掩阿荣骨子里透出的贵族气质。不能不感叹一个人的气质、品味大多是靠后天修炼成的,但有些人就是得天独厚,偏偏与生俱来。
《失业生》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陈百强。曾经在加班的夜晚,收听到他演唱的歌曲《一生何求》,当时听声音还以为他是位历尽沧桑的中年大叔,却未想到是位清纯高冷的美少年。出演这部电影时,陈百强才刚过完23岁的生日,气质美如兰的他可谓本色出演。影片中的陈百强饰演的丹尼出生豪门,热爱音乐却遭到经商家庭反对。而现实生活里,陈百强亦是富家子弟出生,自小刻苦学习音乐,留学海外。所以在影片中,穿着一袭白衣的丹尼与优雅的大提琴相称相托得如此自然协调。家世、地位、颜值、气质、才华,很多人一生都在不断追求的东西,丹尼一出生就有了,不用去争不用去抢,这大概也是他气质超脱淡然的缘由。他就像颗清纯恬淡的薄荷糖,在夏日里幽幽散布着淡淡清香,是专属于少年的气息。
然而世间好物不常有,彩云易散琉璃脆,才华横溢的陈百强于35岁撒手人寰。他与张国荣一样,都是常年被抑郁症所困扰,过早地离开人世。在美好的表象下,包裹住的是对人世间无声的绝望,美好如他们,自然不会去伤害别人,却把所有的无望失落变为自我攻击,直至彻底崩溃。
薄荷糖会融化,胰子皂会用完,少年也会老去,而哥哥和丹尼却永远活在青春年华里。还是爱少年啊,不再年轻的我们逢上青春里的他们,那走在阳光下踩着脚踏车的白衣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20:28 , Processed in 0.06031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