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白棉花

[街谈巷议] 龙坪镇创新举措力推经济跨越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龙网讯(记者 商宇)德国巴斯夫公司携手重庆化医集团总投资350亿元的重庆MDI一体化项目,昨日上午在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2014年底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产值2000亿元,提供上万就业岗位。

    市长黄奇帆宣布开工,并为国家级的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柯殷,巴斯夫公司董事会成员薄睦乐,以及市领导胡健康、童小平、吴家农等出席开工仪式。

http://cq.cqnews.net/html/2011-04/12/content_608084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德国公司要来中国投资哦。武穴招商局可以派人到德国考察一下医药化工产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成德国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地区(图)

2010-09-26 00:12:00 来源: 江苏商报(南京)

  本周是世博会德国馆“北威州宣传周”。在德国馆活动广场上,三个4平方米见方的玻璃集装箱引 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一个集装箱内展示了北威州各个大学对社会老龄化、能源紧缺、交通出行难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另外两个集装箱则展示北威州鲁尔工业区的游戏产业和电视电影创意。在其中一个集装箱前面,工作人员小科告诉记者, 只要游客站在集装箱前面,将不同的感应板放在摄像头前面,面前的大屏幕上就会感应到板上的内容,将3D的模型展示在大屏幕上。据了解,江苏是德国在中国投资“最下成本”的地方。西门子、博世、巴斯夫,这些耳熟能详的德国品牌,已在不知不觉中“飞入寻常百姓家”。江苏的德企,巴登符腾堡州占有量最大。苏州太仓市92家德国企业中,就有近40家来自那里。另据悉,宣传周之后,在展馆表演的交响乐团有望来江苏演出。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江苏商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4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快讯

2011-05-17 14:16  文章来源:商务部外资司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据外资快报统计,2011年1-4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152家,同比增长8.6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3%。

  4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5家,同比增长8.2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1%。

  1-4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6487家,同比增长9.8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31.23%。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475家,同比下降3.8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28亿美元,同比下降28%。欧盟二十七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562家,同比增长16.3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6.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2%。

  1-4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248.11亿美元)、台湾省(24.93亿美元)、日本(23.23亿美元)、新加坡(20.04亿美元)、美国(10.28亿美元)、英国(7.66亿美元)、韩国(7.44亿美元)、德国(4.88亿美元)、荷兰(2.76亿美元)和法国(2.5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90.67%。

  说明: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
http://tzswj.mofcom.gov.cn/aarticle/g/201105/2011050755417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1-12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9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同期,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8321家,同比下降 1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73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88家,同比下降14.6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 35.76亿美元,同比下降21.97%。欧盟二十七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78家,同比下降23.2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9.52亿美元,同比下降8.76%。
  1-12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539.93亿美元)、台湾省(65.63亿美元)、日本(41.17亿美元)、新加坡(38.86亿美元)、美国(35.76亿美元)、韩国(27.03亿美元)、英国(14.69亿美元)、德国(12.27 亿美元)、澳门(10亿美元)和加拿大(9.59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88.3%。
  12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35家,同比增长10.66%;合同外资金额289.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06%。
  说明: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1-12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8日 09:26  商务部网站
  据外资快报统计,2010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

  12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04家,同比增长9.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7%。

  1-12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2058家,同比增长20.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8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5%。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76家,同比下降0.7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1%。欧盟二十七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688家,同比增长6.9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5.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1%。

  1-12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674.74亿美元)、台湾省(67.01亿美元)、新加坡(56.57亿美元)、日本(42.42亿美元)、美国(40.52亿美元)、韩国(26.93亿美元)、英国(16.42亿美元)、法国(12.39亿美元)、荷兰(9.52亿美元)和德国(9.33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90.1%。

  说明: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08年中国吸引外资水平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商务部在今日上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吸引外资水平继续提升,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数据显示,2008年1-12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23.95亿元,同比增长23.58%;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14家,同比下降27.35%。

    数据还显示,1-12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410.36亿美元,占全年吸引外资总额的44.41%,同比增长48.13%)、英属维尔京群岛(159.54亿美元,占比17.27%,同比下降3.62%)、新加坡(44.35亿美元,占比4.8%,同比增长39.27%)、日本(36.52亿美元,占比3.95%,同比增长1.76%)、开曼群岛(31.45亿美元,占比3.4%,同比增长22.34%)、韩国(31.35亿美元,占比3.39%,同比下降14.76%)、美国(29.44亿美元,占比3.19%,同比增长12.54%)、萨摩亚(25.5亿美元,占比2.76%,同比增长17.51%)、台湾省(18.99亿美元,占比2.05%,同比增长7.01%)和毛里求斯(14.94亿美元,占比1.62%,同比增长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长久:关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作者:李长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引进外资取得显著成果,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外企(或外国产品)在我国一些重要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取得垄断地位,我们要高度注意外企对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安全的影响。

  ●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应客观、全面地总结30多年来引进外商投资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引进外资和用好内资的关系、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依赖贴牌与自主品牌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截至2008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累计850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6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80家进入我国。外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外企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30%、纳税占21%、出口占55%,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

  当我们看到我国引进外资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外企(或外国产品)在我国一些重要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取得垄断地位,我们要高度注意外企对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安全的影响。

  外企已在一些重要产业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2005年8月31日,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在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光纤制造设备100%、集成电路85%、纺织制造设备70%、石化设备80%和高端医疗设备差不多 90%至100%都依赖进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发表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到2005年底,在中国已开放的28个重要产业中,外资企业已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中国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4家大型洗衣粉企业已有3家被外资企业吃掉;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啤酒企业的合资率已超过70%。

  2009年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夕,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中国汽车、化妆品和家电等消费品领域,外国品牌和进口产品分别占据了中国市场的70%、75%和50%的份额。截至2008年,中国整车汽车企业130多家,其中几家大企业都已与外企合资,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0%,在482万台轿车发动机产量中自主产权的仅占24.5%。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轮胎中,68%是外企生产的,在中国国内销售的汽车,外企也占半数左右。2009年3月,国内品牌在LE D液晶电视市场占比曾一度高达72%。但是,到6月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外资品牌在L E D液晶电视市场的份额从3月份的28%增长到89%,而国内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却跌至11%。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前7个月内中国从美国 进 口 大 豆1 9 8 0万 吨 , 同 比 增 长44.53%。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已占美国大豆产量的20%,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5%。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单位产量高。据统计,在中国现有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其中64家有跨国公司参股控股。目前,美欧四大跨国公司“A B C D”(A D 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已控制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以及其他食用油供应。

  我国有1亿人口依赖大豆生产,涉及6000万农民和近百万大豆加工企业职工就业。然而,目前我国大豆产品的总自给率已不足1/3,国内8000万吨的油脂产能中,大约80%掌握在外资控股企业中,他们凭借资本优势,已完成对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应的绝对控制权,掌握着大宗农作物市场的定价权。目前黑龙江省只有20%左右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仍在运行,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停工状态。

  笔者建议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客观、全面地总结30多年来引进外商投资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如下三大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妥善处理引进外资和用好内资的关系

  我国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来者不拒逐步转向优化外资结构和择优引进外资。引进外商投资要有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要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与提高效益;要有利于节能减排与改善环境。

  有的官员“把在华的外资企业视为中国企业的一部分”的界定并不全面。随着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在华部分外资企业可能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劳动力工资成本更低的国家,这是我们无力阻止的。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关键在于用好内资。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和流向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1.95万亿美元,基本上为国家所有;中国外汇存款1791亿美元,其中居民外汇存款529亿美元,仅占29.5%。日本是进口矿产品和储备矿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是净债务国,但是,美国也是进口矿产品最多和有效保护国内矿藏资源最好的国家。中国虽有巨额外汇储备,但在进口和保护矿藏资源两个方面既不如日本,也不及美国,对稀土资源开发和保护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稀土含有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不可缺少的稀有金属,尽管稀土在武器系统中所占分量很小,但它也是必不可少 的 。 因 此 , 稀 土 被 称 “ 工 业 维 生素”。日本没有稀土资源,但日本储备了够20年使用的稀土资源,其中90%来自中国。美国也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早已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所需稀土的“100%依赖从中国进口”。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由于廉价出口稀土,我国在10年内至少损失50亿美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南方五省150万吨稀土蕴藏中,迄今已经开采了90万吨,剩下的60万吨,按现在开采速度,10年内将开采完毕,届时中国可能需要以上百倍、上千倍的高价从美国和日本进口稀土。

  笔者建议我国有关主管部门深入研究美元汇率走势和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住、“稀土之父”、中科院院士徐光宪早在2005年、2006年曾两次上书国务院,紧急呼吁保护白云鄂矿的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2009年 10月20日,徐光宪院士再次提出,要用10亿美元外汇储备,建立稀土和钍资源的战略储备,控制生产和冶炼总量。我国黄金、稀土等战略性、稀有金属资源,要控制外资企业介入特别是要防止外企控股。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应以对子孙后代和国家长远发展与安全负责的精神,从宏观上管好和用好我国稀有矿藏资源。

  我国外汇储备早已超过适度规模,吸取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我国央行应采取措施不再继续增持外汇储备,让企业和居民增持外汇资产,将我国所持美国国债部分转为持有美国制造业和资源型资产,国有资源型大企业,应以较多出口收入用于有效开发和保护国内资源,特别是稀有战略性资源。

  ○国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倾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即使困难时期也能保持较高增长率。但是,在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进展仍不理想。

  建议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实行贷款倾斜政策,对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行业的某些设备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减少甚至停止贷款,促使其关停并转;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等的发展。在 2009年10月22日“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介绍,在全球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分工格局中,我国仍处于中低端,中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为数不多。据统计,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中,60%用于进口,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质谱联用仪、核磁波普仪、电子显微镜等精密仪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他认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等一些重点领域科学研究所需重要仪器设备受制于人的状况必须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3: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

  据统计,2008年我国民间投资占到了全国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70%以上,民间投资安排了70%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将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国人大常委、经济学家辜胜阻 2009年10月29日建议,当前需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辜胜阻认为,政府公共投资虽然具有“力挽狂澜”的显著作用,但犹如一剂“强心针”,只能是短暂的、难以持久。“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10月27日表示,未来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其中包括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希望有关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设想变为行动。

  公共投资与民间投资有效结合,即使外资有所减少,我们仍有足够资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妥善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任何国家科技发展不可能都从原始创新起步,能够引进的技术应积极加以利用,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待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这方面日本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争废墟上”日本开始恢复和重建经济。在日本工业技术比美欧起码落后20年的形势下,从20世纪50 年代起日本开始大量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与消化和创新的投资之比为1:10。到80年代初,在43种主要工业产品的186项主要技术指标中,日本赶上和超过美国的已占61%;在165项主要技术指标中,日本赶上和超过西欧的已占82%。在20多年期间,日本不仅缩小了与美欧的技术差距,而且跻身于创新型国家之列。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开始探索“以市场换技术”,在1992年正式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标志着外商投资被认定为新时期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事实已经证明,我国让出了很多重要市场领域,却没有换来所需的高新技术。主要原因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颠倒了引进技术与消化和创新投资重点的关系。据统计,直到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开支达405 .4亿元,消化和吸收开支为27.1亿元,购买国内技术为54.3亿元,引进技术与消化和创新开支之比为1:0 .067。有专家早就指出,如果不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引进技术与消化和创新的投资比例关系,那么就将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的怪圈。值得指出的是,跨国公司大多数倾向于向子公司转移技术。据统计,在2002年签订的6072个技术引进合同中,按金额计算,外资企业占78%,本地企业仅占2 2 %。 跨 国 公 司 为 防 止 技 术 “ 溢出”,越来越多地建立独资企业。据统计,2004年新建外商独资企业占中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38.6%上升到62.8%。

  发达国家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都严加保护。截至2008年底,美国对中国投资企业累计近6万家,实际直接投资近600亿美元,已在我国一些主要产业和市场领域占据主导甚至垄断地位。但是,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控制十分严格。据统计,在中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中 美 国 产 品 所 占 比 重 , 由2001年 的18.3%降至 2008年的不足7%。美方认为,中美在高新技术开展合作,不利于美国保持在全球的高技术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据美国学者乔治·吉尔博研究,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进口硬件设施占全国技术进口的80%以上,而用于获得专利使用权许可、售后服务以及咨询方面的费用则分别占9%、5%和3%,中国大中型企业在技术本土化方面的资金投入还不到其进口设备总开支的10%。

  尽管伙伴国一再要求,但美国拒绝向他们提供可躲避雷达的新型F-35战斗机的敏感软件编码。从研制“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实施到研制成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充分证明高新技术是引不进、买不到的,也充分证明我国科技人才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我们应该清醒认识,我国虽然已经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据估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到10年,机械行业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15—20年,石化行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还落后20年,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要大。要缩小与世界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首先必须增加教育与研发投资。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在10年或20年后赶上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实际情况是,中国教育和研发投资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6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 D P的比重,美国高达5.7%,中国仅为2.1%。我国政府1993年曾明确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 D P的4%,但直到2007年仅达到3 .32%。美国提供高额奖学金和宽松科研环境吸引全球精英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经济陷入衰退,但美国学校外招仍然火爆,美国高校的海外招生人数仍增加7%,达到创历史新高的62 .4万人。从1900年到2009年,美国有274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占世界获奖人数的70%以上,其中很多是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包括8位华人科学家。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2月21日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月2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上62%的“明星科学家”居住在美国,因为美国花了很多工夫吸引人才。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规模创历史新高,出国留学人数达17 .98万人,其中赴美留学人数达8万多人,比2007年增加近20%,占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44.5%。

  研发投资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 0 0 6 年 美 国 研 发 已 占 其GDP的2 .66%,美国研发投资占全球研发投资总额的40%并拥有世界专利的50%。我国曾提出,2000年研发投资占G D P的1 .5%,但直到2008年全社会研发开支才达到1.52%。我国研发增加缓慢,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2007年发布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大中企业仅为1.5%左右,水平较低,研发经费绝对规模水平更低,一些产业代表性企业研发经费规模一般都只有外国同业主要企业的1/10到1/5,甚至更低。

  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研发投资,与我国过去相比,都在大幅度增加。但是,要与其他国家比较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很大差距,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只有不断增加教育和研发投资,大量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逐步缩小与美国的综合国力差距。

  妥善处理依赖贴牌与自主品牌的关系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加工组装业和加工贸易一直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大的“世界加工厂”。加工组装业和加工贸易大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扩大了就业机会,而且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受益。例如,特别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据A thakorala和 Y am ashita(2006)统计,东亚地区在全球的零部件出口份额从1992年的30.6%增加到2003年的42 .7%,同时欧盟从43%降低到32 .2%。目前机械品已经成为东亚贸易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约为总量的70%,其中零部件占到了机械品的50%左右。东亚地区的零部件主要出口到中国经加工组装后再出口,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从约500亿美元增加到约3000亿美元,同期内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额从约500亿美元增加到3500亿美元,其中约半数是零部件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为主的第三国,“形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供应链”。

  1978年7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组装业务试行办法》,从“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大大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统计,198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6.7亿美元,仅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4%;到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 10535 .9亿美元,已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1.1%,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连续多年占据全国进出口的“半壁江山”。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利用外资占一半以上,解决了3500万人的就业问题。

  在加工贸易推动下我国出口增长很快,但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据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不到万分之三,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占我国出口产品的比重不足10%,90%产品靠贴牌出口。因此,只能获得微薄加工组装费。据西班牙《数码报》2009年11月18日介绍,全球最大的科学协会美国化学学会成员近日评选出10项2009年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包括ipod和手机纳米充电器。2007年7月29日台湾《商业周刊》援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三位学者关于ipod成本的分析显示,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每台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但美国获得设计、专利和营业收入 163美元(其中苹果公司拿走80美元),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供应零部件获得133美元,中国内地获得组装费3 美 元 , 但 中 国 向 美 国 “ 出 口 ” 一 台ipod,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美国既是最大受益国,又以贸易不平衡来打压中国。美国摩根士丹利集团亚洲区主席罗奇2007年发表题为《危险的滑坡》一文中提出:“过去十年,中国全球出口总额超过60%的增长是由外国投资企业 (主要是在中国的子公司)创造的,中国的出口商到底是谁?似乎不像是中国本土公司,而更像是西方公司。那么关键问题是,究竟谁可以代表正在崛起的中国,这值得讨论。

  罗奇的话令人很不舒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经贸竞争更加激烈,而能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关键是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上名牌商品约8 .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经济体拥有90%以上的名牌商标所有权,处于垄断地位。名牌商品仅占国际商品种类的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所占比重超过50%,个别行业(如计算机和软件)超过90%。2005年6 月7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争取到2010年有40%以上的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超过20%,每个地区、每个行业都有能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出口名牌。近年来,我国在拥有知识产权和增加自主品牌方面都取得不少成效,但“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为实现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和名牌企业与产品,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笔者建议:第一,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认识、协力推动。就在上述“意见”发布两个月后,主要主管部门一位副部长级干部公开宣称:“我们不能为自主品牌搞什么自主品牌”,言意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里,引进跨国公司就够了。同一部门的一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公开鼓吹,跨国公司已经是全球性企业。实际上,跨国公司仍是有国界的,跨国公司利用品牌和专利追求超额利润和垄断地位的属性也没有改变。只有主管部门统一认识,才能协力推动实现“意见”中提出的目标。第二,要大力支持国家重点研究机构的研发和开发。第三,既要支持重点大企业的研发工作,也要支持中小企业的研发工作。据统计,我国约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有关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研发与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农田就没有农民了,那我们以后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6 22:29 , Processed in 0.03722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