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村长小麦

[转帖]对联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联集锦 </p><p>1.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p><p>2.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解缙) </p><p>3.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唐伯虎) </p><p>4.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 </p><p>5.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最妙 </p><p>6. 妙人儿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大言者诸葛一人/钟山寺峙立金童 </p><p>7.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p><p>8.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p><p>9.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p><p>10.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p><p>11.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位左,子居右,世间配定好人 </p><p>1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p><p>1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p><p>14.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无妙小柴胡 </p><p>15.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p><p>16.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p><p>17.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p><p>18.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p><p>19.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p><p>20.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p><p>  </p><p>21.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p><p>22.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p><p>23.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p><p>24.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p><p>25.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 </p><p>26.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p><p>27.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p><p>28.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p><p>29.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p><p>30.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p><p>31.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 风浪井 搏浪风 风自浪兴 </p><p>32.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p><p>33.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 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杭州西湖岳坟联) </p><p>34.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p><p>35.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p><p>36.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p><p>37.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p><p>38.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p><p>39.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p><p>40.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p><p>41.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p><p>42.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p><p>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p><p>43.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p><p>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p><p>44.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p><p>45. 朝朝朝朝朝朝汐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p><p>长长长长长长消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p><p>46.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p><p>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p><p>47.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p><p>48.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p><p>49.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p><p>50.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p><p>51.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p><p>52.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p><p>53.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p><p>54.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p><p>55.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p><p>56.水陆洲 洲停舟 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 阁落鸽 鸽飞阁未飞 </p><p>57.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p><p>58.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p><p>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p><p>59.紫竹黄丝钓得红鱼串绿柳, 金弓银弹打起白鹤饶青松 </p><p>60.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p><p>61. 一木本是禾,二人夫为天 </p><p>62. 高不自鸣,看碧岫烟云若隐, 老当益壮,问青松岁月几何? </p><p>6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p><p>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p>古灵精怪的对联 </p><p>泥肥禾尚瘦 </p><p>晷短夜差长 </p><p>注解: </p><p>「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      </p><p>尼肥和尚瘦 </p><p>鬼短夜叉长 </p><p>因荷而得藕 </p><p>有杏不须梅 </p><p>注解: </p><p>藕是荷花的地下茎,这是谐音联: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需媒 </p><p>蒲树桃树葡萄树,草本木本 </p><p>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p><p>注解: </p><p>第一字跟第五字同音,第二字跟第六字同音。此外,蒲树是草本植物,桃树是木本植物;梅花在春天开放,桂花则在秋天开放。此乃明人解缙撰春联,谐音巧妙。 </p><p>鸡饥盗稻童筒打 </p><p>鼠暑凉梁客咳惊 </p><p>注解: </p><p>孩童打鸡,老鼠乘凉,皆生活琐事。此联重叠六组同音字,颇见巧思。 </p><p>嫂扫乱柴呼叔束 </p><p>姨移破桶叫姑箍 </p><p>注解: </p><p>唐伯虎与友人对联。扫柴、箍桶,农家琐事,造为联语,又嵌入同音字,别具情趣。 </p><p>师姑田里挑禾上 </p><p>美女堂前抱袖裁 </p><p>注解: </p><p>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 「袖裁」谐音「秀才」。 </p><p>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p><p>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p><p>注解: </p><p>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p><p>贾岛醉来非假倒 </p><p>刘伶饮盏不留零 </p><p>注解: </p><p>明代唐伯虎与张震,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津, 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p><p>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p><p>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p><p>注解: </p><p>此为古对,在有些方言中“落”、“乐”同音,“崩”、“奔”同 音。若干年前,某报纸编皆不知道古已有对,又在报上征求下联,遂有读者对了下面这副: </p><p>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p><p>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p><p>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为柴! </p><p>长巾帐内女子好, 少女更妙! </p><p>注解: </p><p>上联拼字岩、枯、柴,下联拼字帐、好、妙,够绝! </p><p>妙人儿倪家少女 </p><p>武士心志在止戈 </p><p>注解: </p><p>第一字折为第六、七字,第二、三字合为第四字。 </p><p>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微 </p><p>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p><p>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p><p>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p><p>注解: </p><p>第一、二句皆有「月」字,但意思不同,全句共有六个「月」字。 </p><p>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p><p>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p><p>注解: </p><p>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溍寄身浙东山中,日日兴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旁人所对。 </p><p>一二三四五六七 </p><p>孝悌忠信礼义廉 </p><p>注解: </p><p>上联打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p><p>
        </p><p>艾叶豹;芦花鸡 </p><p>联中"艾"和"芦"均属植物,"叶"和"花"均属植物器官,"豹"和"鸡"均属动物。"艾叶"和"芦花"做定语,状动物的颜色或花纹。此对联是天衣无缝! </p><p>西门豹;南宫牛 </p><p>用两位古人名集成的对句,更为奇妙。“西门”与“南宫”俱是复姓,且“西”和“南”方位词相对,“宫”与“门”同是建筑物名称。仔细品味,妙趣横生。 </p><p>纸老虎;木野狐 </p><p>“纸老虎”是纸牌的别称,“木野狐”是围棋的别称。 </p><p>独角兽,比目鱼 </p><p>这是寿镜吾和鲁迅的对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p><p>唐伯虎,李公麟 </p><p>这是副集名对,挺有意思 </p><p>虎符孔雀胆,龙种凤凰城 </p><p>《虎符》和《孔雀胆》为郭沫若的作品,《龙种》是赛珍珠的名著,《凤凰城》 则是吴祖光的成名作。 </p><p>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p><p>上联的狮子指石狮子,下联的兔儿指月宫中的玉兔。 </p><p>蝶恋花,凤求凰,蝶飞凤舞 </p><p>燕归梁,鸳戏鸯,燕落鸳游 </p><p>上下联的前两个分句都是词牌名称,而且平仄错落得当;最后一个分句,分别是用前两个分句的字头组成的联合词组。这副对联情趣、工整、自然,堪称奇联秒对!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p>1 2 3 4 5 6 7 </p><p>一二三四五六七 </p><p>上联是读音乐简谱的音:"独览梅花扫落雪" </p><p>下联是浙江地区的方言:"细睨山势舞流溪" </p><p>有人将此对联加了数个字.成为: </p><p>吟兴频添, 1 2 3 4 5 6 7 </p><p>乡音未绝,一二三四五六七 </p><p>林黛玉,颈挂珍珠,扫花悲吟惜春曲 </p><p>薛宝钗,衣镶翡翠,抱琴喜唱绣凤歌 </p><p>上联写林黛玉的背吟,下联写薛宝钗的喜唱,似乎平淡无奇。但仔细读来,便不难发现,上联除林黛玉外,尚有珍珠,扫花,惜春三人名;下联除薛宝钗外,还有翡翠,抱琴,绣凤三人名。可谓别出心裁,除薛,林外,其余六个人名一个个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林黛玉的悲和薛宝钗的喜。而这一悲一喜,也正突出了两人的性格特征,有画龙点睛之妙。应该指出的是,对联未能顾及到声律,个别地方平仄不谐,算是微瑕吧。 </p><p>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p><p>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p><p>联中用数词六个,方位词四个,融入景中倍添韵味。 </p><p>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p><p>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p><p>-----清.唐英 </p><p>此联运用嵌典,叠字等多种手段,上联概括了虎溪三笑的传说,饶有风趣;下联总说东林寺在佛教中的地位,颇 具意味.全联对仗工整,声律和谐. </p><p>水部火焚,金司空大兴土木 </p><p>南人北相,中书令什么东西 </p><p>上联内嵌五行,下联对以五方 </p><p>拙女出才,已是嫁于家外 </p><p>觅人不见,岂知闪入门中 </p><p>这是一副双重析字联,拙拆为出才,嫁拆为女家,下联相同位置的地方,觅分为不见,闪分为人门。 </p><p>书记读书代书记代书记 </p><p>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p><p>上联意为第一书记读书去了,由姓代的第二书记来代理第一书记 </p><p>下联意思明确,原本是胡静怡先生出的下联征对,上联为其中较佳者 </p><p>秋月月月月台上赏月 </p><p>夏天天天天井中聊天 </p><p>该连中综合运用顶针、叠字、重字技巧。该联读为: </p><p>秋月 月月 月台上赏月 </p><p>夏天 天天 天井中聊天 </p><p>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了北方正色 </p><p>崖称红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只因人怀古国,就留为今代嘉名 </p><p>上联是清代中叶礼部尚书李宗盼所做,一直被认为是有名的单联,直到1982年嘉乐媪对出了下联,红赤丹对黔乌黑,南北对古今,算是相当的工整了.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p>精华对联 </p><p>
        </p><p>一分也不多给 </p><p>古代的县学设教官一职,是掌管本县秀才的,教官是文人,因此,和秀才们之间,又相当于师生关系.出于尊敬和礼节,有的县里规定,每逢年节,秀才应以三分银子作为节仪送给教官。 </p><p>每年如此,每节都如此,教官就有点不高兴,想让秀才们加码,但又碍于县令的脸面,不好明着说钱,便想了主意.这次,又逢过节,秀才送三分银子去.教官给他出了个对子: </p><p>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p><p>用竹节来暗示节仪,暗示秀才,应该一次比一次高才行.秀才当然明白教官的意思,但他不愿多给,因为是个穷秀才,想多给也没条件,坚持按老规矩办。这也是不能明说的,他想起宋代鲁梅坡&lt;&lt;雪梅&gt;&gt;中的两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于是用下联做答: </p><p>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p><p>教官一听,叹了口气,显出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 </p><p>
        </p><p>赵子龙一身是胆 </p><p>左丘明两眼无珠 </p><p>这是一副揭露科举考试作弊的讽刺妙联.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江南乡试,正主考左必蕃和副主考赵晋,受贿将盐商程光奎等录取为举人.落第的秀才们十分气愤,便把一尊财神像抬进文庙,又把考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涂改为"卖完",并在考场大门两边贴出了上面的这副巧联. </p><p>左丘明是&lt;左传&gt;的作者,相传他是个瞎子.赵子龙骁勇善战,刘备曾夸他"浑身都是胆".此联巧用以上二典故,关合正负主考之姓氏,痛斥他俩有眼无珠,录取不才;揭发他俩一身是胆,贪赃枉法,舞弊营私,可谓贴切精妙. </p><p>
        </p><p>智对辽使 </p><p>宋神宗时,天下太平,与辽邦交往也比较多,加之在文字上没有多少禁忌,两国人士交往也常常说个笑话,谈点诗文,关系更为融洽。 </p><p>一次,辽国派来一位颇精汉语的使臣,皇帝让苏东坡去陪同.使臣早知东坡的大名,便想以奇文难倒他,寒暄之后说:"我们辽国流传一个出句: 三光日月星,头一字是三,统领了三种发光物,对句不应再是三,有必须统领三个词.因此我们国内没有人能对的上。" </p><p>苏东坡说:"这其实不难.我先给你对一个 四诗风雅颂.雅,本来分大雅 小雅,与风和颂合而成为四诗的." 辽使非常佩服,起身报拳,向苏东坡致意。 </p><p>这时,忽然电闪雷鸣,来了阵疾风暴雨.苏东坡灵机一动,指指窗外,说:"对句还可以取此景,叫做 一阵风雷雨." 辽使十分惊奇苏学士的敏捷才思,由原来想难倒人家,变得由衷的叹服了。 </p><p>到了吃饭时,苏东坡还没忘刚才的话茬儿,慢慢的又说出了对句 四德元亨利.辽使听了,这次有些不以为然,想起来与学士辩论一番:古人曾把元亨利贞称为四德,这个贞字跟谁也不能合并,为什麽给去掉了呢? </p><p>苏东坡看出了辽使的情绪变化,连忙笑盈盈的说:"请坐好,听我仔细说明省去最后一字是有道理的.宋辽两国习惯不同,我们这里讲究避讳,皇上的名字,哪怕是同音字都不能说出来的." </p><p>辽使突然记起,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这"祯"与"贞"同音,也自然说不得了.他不但赞赏"四德元亨利"想的绝妙,而且感谢他提醒了自己:"若不是学士截住了话头儿,我差一点说初犯忌讳的话来呀!" </p><p>苏东坡说:"哪里哪里,各国情况不同,你就是说出那个字,我们皇上也不会怪罪,因为我们是 两国兄弟邦 嘛!" </p><p>辽使一拍桌子:"不得了!学士顺口所说,不又是一个对子吗?" </p><p>副一则 </p><p>《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啸村者至,送来一联,观之出句,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对,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共思之。”限对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启下联,曰:一官归去来。咸叹其妙。 </p><p>唐玄肃二宗时,有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上联以郑板桥比郑虔者。又东晋陶潜,于彭泽令上挂冠归隐,作《归去来辞》,下联又以郑板桥比陶潜。两比皆为暗誉,且皆确。 </p><p>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联赏析 </p><p>
        </p><p>对联故事 </p><p>1.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p><p>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p><p>2. 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p><p>3.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p><p>  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 解缙即答了下联。 </p><p>4.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p><p>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p><p>(上联为张之洞,下联为梁启超) </p><p>5.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p><p>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听见, 接口应了下联。 </p><p>6. 武侯祠的楹联 </p><p>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 </p><p>  其一(南阳武侯祠): </p><p>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 </p><p>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p><p>  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 </p><p>  其二(成都武侯祠): </p><p>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p><p>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p><p>  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 </p><p>7. 三味书屋 </p><p>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p><p>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p><p>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p><p>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p><p>  老师回嗔作喜,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p><p>8. 巧用词牌 </p><p>  苏东坡有一次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p><p>9. 朱元章的妙联 </p><p>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p><p>  另对:江上红霞,江染红霞霞染江 珠落碧荷,珠滚碧荷荷滚珠 </p><p>10.英雄气概 </p><p>  这是李自成作的联: </p><p>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p><p>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p><p>11.梅子酸牙 </p><p>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 </p><p>“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p><p>伍文定对道: </p><p>“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p><p>——清.梁章钜《巧对录》 </p><p>12.爱铜钱 </p><p>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 </p><p>“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p><p>马承学应道: </p><p>“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 </p><p>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p><p>——清.梁章钜《巧对录》 </p><p>13.医生对 </p><p>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锻料出句说: </p><p>“一匹天青缎。” </p><p>医生对道: </p><p>“六味地黄丸。” </p><p>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 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 </p><p>“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p><p>医生对道: </p><p>“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p><p>——清.梁章钜《巧对录》 </p><p>14.无钱赎当头 </p><p>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场,手提着钱串说道: </p><p>“万事不如钱在手。” </p><p>旁边马上有人应道: </p><p>“一年几见赎当头。” </p><p>——清.梁章钜《巧对录》 </p><p>15.双月与半风 </p><p>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对子说: </p><p>“阿兄门外邀双月(朋)。” </p><p>哥哥对道: </p><p>“小妹窗前捉半风(“风”之繁体为“风”,“半风”隐指“虱”字)。” </p><p>——清.梁章钜《巧对录》 </p><p>16.刻意求对 </p><p>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 </p><p>“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p><p>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p><p>——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p><p>17.不改父业 </p><p>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 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p><p>“大伯手中摇羽扇。” </p><p>学生对出: </p><p>“家君头上戴鹅毛。” </p><p>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p><p>“读书作文临帖。” </p><p>学生忙对: </p><p>“传呈放告排衙。” </p><p>先生又出五字对: </p><p>“读书宜朗诵。” </p><p>学生对道: </p><p>“喝道要高声。” </p><p>先生又出四句对: </p><p>“七篇古文。” </p><p>学生又对: </p><p>“四十大板。” </p><p>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p><p>“打胡说。” </p><p>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p><p>“往下站。” </p><p>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p><p>“放屁。” </p><p>学生马上对出: </p><p>“退堂。” </p><p>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p><p>18.朱督学书联杜后门 </p><p>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学,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监考,为防同乡来走后门,便书一联,悬于堂上: </p><p>“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p><p>19.蒲松龄落第自勉 </p><p>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 </p><p>“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p><p>20.徐广文 </p><p>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 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 </p><p>“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p><p>广文对句说: </p><p>“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p><p>万阳听了大笑。 </p><p>——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p><p>21.于谦对僧人 </p><p>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p><p>“牛头喜得生龙角。” </p><p>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p><p>“狗口何曾出象牙。” </p><p>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p><p>“三角如鼓架。” </p><p>于谦又对道: </p><p>“一秃似擂槌。” </p><p>——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p><p>22.戴大宾妙对 </p><p>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 </p><p>“虎皮褥盖学士椅。” </p><p>大宾立即对道: </p><p>“兔毫笔写状元坊。” </p><p>老师很惊奇。 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p><p>——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p><p>23.云生足下 </p><p>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p><p>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p><p>“点雨湿肩头。” </p><p>丘琼山脱口答道: </p><p>“片云生足下。” </p><p>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p><p>——清.褚人获《坚瓠集》 </p><p>24.诉衷情母女巧联对 </p><p>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 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p><p>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 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 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 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p><p>“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p><p>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p><p>“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p><p>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p><p>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p><p>25.乾隆出对点探花 </p><p>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个独眼人。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才识卓著, 就给他功名。 乾隆帝出的上联是: </p><p>独眼不登龙虎榜 </p><p>刘凤浩应电报对道: </p><p>半月依旧照乾坤 </p><p>此对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许,又念出一联再试他出道: </p><p>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p><p>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p><p>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p><p>刘凤浩的捷才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巧对对联 </p><p>去秋听我们宿舍邻居说,中国农业银行出一对联,据说三千作家束手无策。我在2000年元旦,经过搜索枯肠,对上此联,农行上联是:农行行行行行。 </p><p>  我对的下联是:爱乐乐乐乐乐。 </p><p>  侯唯功点评: </p><p>  我认为,此联对得绝工! </p><p>  上联是:农行行行行行(杭)(刑)(杭)(杭)(刑) </p><p>  侯对的是:爱乐乐乐乐乐(岳)(勒)(岳)(岳)(勒) </p><p>  上联出得不易,下联要对更难。 </p><p>  “农行”是机关名称,“爱乐”是团体名称。 </p><p>  “行行”代表各种各样的职业,“乐乐”则指中乐、中西乐、声乐、器乐。 </p><p>  虽然,这对联也有“毛病”,因为,中国的对联正如诗词一样,讲平仄。上联末字必为仄声,下联末字,必为平声,如: </p><p>  爆竹一声除旧岁(仄) </p><p>  梅花几点振新春(平) </p><p>  林则徐有一副格言式对联: </p><p>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仄) </p><p>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平)。 </p><p>这就算“大醇小疵”吧! </p><p>
        </p><p>
        </p><p>绝联觅偶 </p><p>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於奇巧,使人难以应对,於是便成了难对,有的虽已有应对,但有的至今仍是绝对,没有下联。 </p><p>上联: 岑溪山水今奚在 </p><p>说明: 广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联 </p><p>上联: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p><p>说明: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如下上联: </p><p>上联: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p><p>说明: 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p><p>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锡禹 </p><p>说明: 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谐: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同时,五个人名按朝代先后排列,有时间顺序。 </p><p>上联: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p><p>说明: 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p><p>下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p><p>说明: 苏东坡主政杭州时,某日与友人携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一把锡壶给东坡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席间又人触景生情,当即撰出下联,请东坡对上联,东坡一时语塞: (今对)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p><p>上联: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p><p>说明: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p>妙联点评 </p><p>——摘自余德全等著《古今绝妙对联汇赏》 </p><p>1.《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湖南彭更曾出一上联在天津《智力》杂志上征对。联曰: </p><p>信是人言,苟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p><p>河南于万杰对道: </p><p>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p><p>联语为析字对。“人”与“言”成“信”,“火”与“因”成“烟”,联中皆凡两 见。 </p><p>2.相传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悬一瓶法国三星牌白兰地酒于门,征求对联,应对者甚多,老板总不满意。其时郭沫若还很年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于是题到: </p><p>三星白兰地, </p><p>五月黄梅天。 </p><p>一般只知“黄梅天”指气候而不知其是菜名,误认此联是“无情对”,其实一酒一菜,意思十分连贯。上联嵌商标名和酒名,下联嵌时间名和菜名。 </p><p>3.《解人颐》云,唐伯虎见张灵,常在一起喝酒。一日唐曰: </p><p>贾岛醉来非假倒, </p><p>张对曰: </p><p>刘伶饮尽不留零。 </p><p>贾岛,唐代诗人。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嗜酒,曾蓍《酒德颂》。此联用了两种手法。“贾岛”与“假倒”、“刘伶”与“留零”音同字异,是为“混异”;“假倒”与“留零”为动宾词组,又可视为“贾岛”与“刘伶”的谐音拆字。 </p><p>4.《对联话》载,民国初年,《长沙报》有龙龚二君任主笔,时人撰一谐联刊于《大公报》云: </p><p>龙主笔,龚主笔,龙龚共主笔; </p><p>马宾王,骆宾王,马骆各宾王。 </p><p>龙龚二主笔,均未详。马宾王,即马周,唐初人,太宗时曾任监察御史。骆宾王,亦唐初人,“唐初四杰”之一,其诗多悲愤之词,曾作《讨武瞾檄》。联语的手法主要为析字,亦有重言和嵌名等。 </p><p>5.《古今巧联妙对趣话》云,明代汤显祖新婚之夜,新娘出联曰: </p><p>红烛蟠龙,水里龙由火里去; </p><p>显祖久而无对。后见新娘穿的绣花鞋,遂得句云: </p><p>花鞋绣凤,天边凤向地边来。 </p><p>因蜡烛上的龙同是蜡烛做的,燃烧时同时烧掉,故言“由火里去”。因凤绣在穿于双脚的鞋上,故言“向地边来”。联话以矛盾统一见趣。 </p><p>6.《联语》云,南京燕子矶武庙,至清末仅存一勒马横刀偶像。某入庙见之而得上联云: </p><p>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p><p>未得下句。后一赶考书生系船于江边时风两渔翁对钓,遂得下联: </p><p>两岸夹河,二渔翁对钓双钩。 </p><p>联语之巧在用数。上联之数全为一,而用“孤”、“独”、“一”、“横”、“匹”等变言之。下联之数全为二,而用“两”、“夹”、“对”、“双”变言之,使人不觉有雷同之感。 </p><p>7.《纪晓岚外传》云,乾隆游泰山,至玉皇顶,见东岳庙北有弥高岩,出对要纪昀对: </p><p>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p><p>纪对道: </p><p>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p><p>联为用典。坚,深也。上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道,语出《论语.子罕》。此言泰山。下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伟大,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此亦言泰山。上下联首二句为自对,“之弥”与“乎其”为重言。 </p><p>8.《评释古今巧对》云,唐伯虎幼时,一日随父外出,见一和尚带枷示众,与父言之,父出句曰: </p><p>削发又犯法, </p><p>伯虎对道: </p><p>出家却带枷。 </p><p>"发”与“法”、“家”与“枷”音同而字异,是为混异。削发出家,与犯法带枷,相映成趣。 </p><p>9.《楹联丛话》载,北京宣武门外赵象庵家,菊花最盛。一日刘金门等借园赏菊,主人求题新联。问主何好,答曰:“无他好,惟爱菊如性命耳。”金门信手书云: </p><p>只以菊花为性命; </p><p>一时无对。又问主人何姓,答曰姓赵,于是得下联: </p><p>本来松雪是神仙。 </p><p>松雪,既为自然物与“菊花”相对,又为赵孟頫之号,是隐切赵姓无疑,对主人亦甚恭维。 </p><p>10.清洪薛成《庸庵笔记》言,安庆有位十二岁的诸生叫孟昭暹,工诗文书法,尤善对。曾以“盘庚”对“箕子”名噪一时。适逢曾国藩驻兵安庆,闻其名而召见他。问其家世,知其祖亦是诸生,遂口占四字命对,曰: </p><p>孙承祖志, </p><p>对曰: </p><p>孟受曾传。 </p><p>孟,本指孟子,此借指自己。曾,本指曾子,此借指曾国藩,无怪曾听后要“大加赞赏”了。联语自对后又上下联相对,非常工整。 </p><p>11.《古今谭概》载,关懈其貌不扬。为推官时,一次过南徐(今镇江)。见一穿大红衣服的客人伸开脚坐着,有些傲慢的样子。关很有礼貌地上前相问。回答说,他是: </p><p>太子洗马高乘鱼, </p><p>过了好久,高回过头来问关。关答到,他是: </p><p>皇后骑牛低钓鳖。 </p><p>高惊骇,问是何官。关笑着说:“不是什么官,不过是想与您的话对得真切罢了。” </p><p>这种不管内容,只图对仗工稳的对联,乃无情对。 </p><p>12.《名联谈趣》言,河南名酒“状元红”之代理商中庆公司和香港《商报》联合为状元红酒举行过一次征联。出联是: </p><p>千载龙潭蒸琥珀; </p><p>得对一千五百多,获优异奖者共五联。其一是: </p><p>深宵牛渚下丝纶。 </p><p>状元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此言“千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龙潭,在河南蔡县卧龙岗,状元红即以此泉水酿成。状元红色泽红润晶莹,形似树脂化石琥珀,故此以“琥珀”喻代之。 </p><p>下联“深”虽不是数词,但有深必有浅,其中隐含有数。牛渚。地名,在安徽当涂采石矶。丝纶,既可解作钓丝,亦可解作皇帝的诏旨,此处喻指一种志向,即太公钓鱼,不在鱼而在社稷也。此对句堪为姣姣者。 </p><p>13.明末有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野不齿。或撰一联曰: </p><p>史鉴流传真可法; </p><p>洪恩未报反成仇。 </p><p>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联嵌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 </p><p>此联后被扩展成为: </p><p>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p><p>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p><p>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 </p><p>14.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罗出对曰: </p><p>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p><p>少逸对道: </p><p>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p><p>虞廷,指舜的朝廷。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十六字,指《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将此十六字视为尧、舜、禹心心相传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联语用了用典和借代二法。刘少逸小小年纪在前辈面前便竞以此种口气说话,令人震惊。 </p><p>15.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 </p><p>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 </p><p>书生答道:  </p><p>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p><p>联语用析字双关法。“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p><p>抗战时期,蒋介石政权层层克扣教育经费,加上通货膨胀,教职员工苦不堪言。某大学教师愤题如下一联:“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此联显然是老秀才联句之脱化和仿作。手法与前完全一样。 </p><p>16.《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张嘲之曰: </p><p>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p><p>艾当时未对出。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抓住这一点。遂得了下联: </p><p>张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p><p>联语对得很工。两联先用嵌名,然后联珠("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重言(修、正)。 </p><p>17.《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p><p>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p><p>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p><p>其人大喜而去。 </p><p>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p><p>18.《解人颐》言,明代僧人姚广孝,在街上遇到林御史。林曰: </p><p>风吹罗汉摇和尚, </p><p>姚对道: </p><p>雨打金刚淋大人。 </p><p>罗汉,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仅次于菩萨一级。皆因是光头,故常以用作对和尚的尊称。摇,谐姚。金刚,佛教护法神,因个头都塑得很大,故此用称“大人”。淋,谐林。联中用了嵌名和双关。 </p><p>19.清周起渭任江南主考,一日游碧波洞,见洞口右侧贴有如下一联: </p><p>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 </p><p>周起渭索笔对下联于左侧: </p><p>赤耳银牙白玉免,望明月卧青草池中。 </p><p>联以颜色见趣。上联含乌、紫、碧三色,下联则以赤、白、青三色对之。又嵌“紫金龙”、“碧波洞”、“白玉免”、“青草池”之名。极为形象。 </p><p>20.文革中,曾有一个半文盲到被派到某图书馆担任驻馆代表,领导学习《反杜林论》。人们在批判时,常有“杜林胡说什么”一语。可这位驻馆代表听不懂,误以为“杜林胡”是中国的什么人,便大声说:“杜林胡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应该拉出去枪毙!”此人又将小说《镜花缘》读为“镜花录”。于是有人以此为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p><p>一代奇书镜花录, </p><p>千秋名士杜林胡 。 </p><p>这副对联先录其错读,再录其错断,并加以讽刺,用的是“飞白”手法。 </p><p>21.《坚瓠集》云,常熟人桑民悦以才自负,居成均之时,为丘仲深所屈,遂入书院任教,书一联于明伦堂云: </p><p>文章高似翰林院, </p><p>法度严于按察司。 </p><p>翰林院,官署名。清代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在其中供职的成员由每年考中的进士选拔。法度,此指学观。按察司,一省主管司法的最高机构。 </p><p>此联仍是自负,真可谓文如其人。联语用借代,翰林院代翰林学士,按察司代按察司的法度。 </p><p>22.袁枚《随园诗话》载,清乾隆进士蒋起凤有一诗联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后不知何人将其改作对联,曰: </p><p>人生惟有读书好, </p><p>天下无如吃饭难。 </p><p>此联仅将蒋联之“只”改作“惟”、“修行”改作“读书”,境界便大不相同。此种将别的诗词联句改动一下便出新意者,谓之“脱化”。 </p><p>"人生”二字,或作“世间”。“间”与“下”均为方位词,对得更工。但世间即是天下,有合掌之嫌,似又不可取。 </p><p>23.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p><p>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 </p><p>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 </p><p>这副对联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陈毅忧国忧民和对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心。 </p><p>24.清末以来,我国出了一批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小翠花、小翠喜、马连良、马连昆就是其中的四位。或嵌四人姓名,撰有一联: </p><p>小翠花,小翠喜,一文一武,一京一汉; </p><p>马连良,马连昆,同乡同姓,同教同科。 </p><p>小翠花,京剧演员于连泉的艺名,北京人。小翠喜,汉剧演员,武汉人。马连良,回族,马边昆亦是,且与马连良同为北京人。同教,同信回教。同科,同习老生。联语除嵌名外,还借助了人名中相同的文字取巧,又重言“一”字与“同”字。 </p><p>25. 清赵翼《檐曝杂记》云,金山寺有一小和尚善对,润州(府治在镇江)太守出对云: </p><p>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p><p>小和尚答道: </p><p>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p><p>联语共含有六种颜色。史君子与虞美人为嵌名,上下联第二句为自对。 </p><p>26.《联语》云,南京燕子矶武庙,至清末仅存一勒马横刀偶象。某入庙见之而得上联曰: </p><p>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p><p>未得对句。后一赶考书生系船于江边时见两渔翁对钓,遂得下联: </p><p>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p><p>联语之巧在于用数。上联之数全为一,而用“孤”、“独”、“一”、“横”、“匹”变言之。下联之数全为二,而用“两” 、“夹”、“对”、“双”变言之。使人不觉有雷同之感。 </p><p>27.《长安客话》载,元丞相脱脱将赴三河,至宫廷向元主辞别,元主赐宴。至深夜,脱脱站起来说,他明天一早就会走,偶然得了一句七字联: </p><p>半醉半醒过半夜; </p><p>元主笑曰,明天也不必走得太早,他也偶得一句七字联: </p><p>三更三点到三河。 </p><p>脱脱叩谢,尽欢而罢。 </p><p>联语为流水对。上联重言“半”字,下联重言“三”字,并嵌“三河”之名。 </p><p>28.《对类》载一联云: </p><p>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p><p>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p><p>此联的手法有多种。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为句内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为连珠。笼笼与罩罩均为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又为转类。 </p><p>29.《中国楹联大观》言,清末孙中山留学归国,途经武昌时,闻张之洞办洋务兴实业,欲与一见,便投名刺曰:“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见用此种口气同他说话,便在纸条上写出一联。让门官交孙中山。联曰: </p><p>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p><p>孙中山旋即写出下联传进去: </p><p>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p><p>张之洞见了,暗暗称奇,立即下令开中门迎接。 </p><p>张之洞在出联中在摆官架子,孙中山在对句中则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慨予以折服。两人之联皆各切身份。 </p><p>30.《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载有一联: </p><p>玉澜堂 玉兰蕾茂方逾栏 欲拦余览 </p><p>清宴舫 清艳荷香引轻燕 情湮晴烟 </p><p>此联以妙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取胜。将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 </p><p>31.《奇趣绝妙对联》言,明代解缙一日与友宴饮。友出联曰: </p><p>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p><p>解缙对道: </p><p>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p><p>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 </p><p>32.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p><p>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p><p>32.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p><p>两字让人呼不肖, </p><p>一生误我是聪明。 </p><p>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东北,张为执行命令而深感痛悔,上联即反映此种心情。下联则为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所证明,即轻信蒋介石的“诺言”而遭终身软禁,此将“聪明”置后,亦是倒装。 </p><p>33.《素月楼联语》云,乾隆状元秦涧泉学士,江宁(今南京)人,秦桧,亦江宁人,人以为涧泉为桧后。一日涧泉至西湖,人故请其瞻拜岳坟并题联,涧 泉无奈,题云: </p><p>人从宋后无名桧, </p><p>我到坟前愧姓秦。 </p><p>忠奸之判,俨如冰炭。秦桧之害岳飞,遗臭一至如此! </p><p>"无名桧”,亦作“羞名桧”,还有作“少名桧”者。联语以抒发真情实感取胜。 </p><p>34.《长安客话》云,明太祖与刘三吾微服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酒。朱出句云: </p><p>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p><p>三吾未及对出,店主送酒至,随口对道: </p><p>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p><p>次日早朝传旨将店主召去,赐官,店主固辞不受。 </p><p>东西,在联中指下小酒菜,但它又可表示方向。下联“南北”,正是与其方向之义相对,是为借对。 </p><p>35.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 </p><p>王老者一身土气, </p><p>王老头对道: </p><p>朱先生半截牛形。 </p><p>秀才默然。 </p><p>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p><p>36.《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啸村者至,送来一联,观之出句,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对,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共思之。”限对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启下联,曰:一官归去来。咸叹其妙。 </p><p>唐玄肃二宗时,有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上联以郑板桥比郑虔者。又东晋陶潜,于彭泽令上挂冠归隐,作《归去来辞》,下联又以郑板桥比陶潜。两比皆为暗誉,且皆确。 </p><p>37.《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p><p>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p><p>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p><p>38.旧时娄某与薛某是朋友。娄某先在南方发展,颇有成就。薛欲投靠,娄予以婉拒:江南日暖难存雪。后薛北上谋生,几经坎坷,终成家业。此时娄日渐衰败,不得已想寄居薛下。薛回敬道:塞北风高不住楼。“雪”与“薛”、“楼”与“娄”谐音双关,此联浑然天成。 </p><p>39.清代状元林大钦,少年时便才学远近闻名。一日,一位姓叶的私塾先生想考考他的真才实学,便出联道:竹笋初生,何时称得林大秀?林大钦随声答道:梅花放发,哪曾见得叶先生? </p><p>40.旧时某夫妇新婚之夜,新郎揭开新娘盖头,忽出一联:十八年前未谋面,新娘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细声应道:二三更后便知心。妙哉!一切尽在此言中。 </p><p>41.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被富绅诬陷。公堂审案,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不能则严办。”出句云: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惺惺相惜,结果不言而喻<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联漫谈 </p><p>
        </p><p>春联漫谈 <br/>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br/>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br/>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br/>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br/>"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p><p>
        </p><p>古人养生联拾趣 </p><p>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有这样一副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常吃蔬菜、粗粮,饮天水菊花茶,看似生活清苦,实为益寿延年的妙方。 </p><p>  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题有一副笑佛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作者借笑佛之口,劝诫世人乐观豁达,反映了佛家安贫乐道、守虚致静的人生哲学。 </p><p>  清代名士翟公栾有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此联表明了动静皆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费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是很好的告诫。 </p><p>
        </p><p>联中“绝对”拾趣 </p><p>在我国千姿百态的对联中,有一些上联,因构思奇巧,令人难以对出贴切的下联,一时成了无人能对的“绝对”。 </p><p>  古时一位书生去拜望岳母,小住一日便欲归去,岳母苦留不住。这时,天上雷声骤响,下起了大雨,岳母灵机一动,要与女婿对句,对上了才可回去。 </p><p>  岳母出的上联是:“下大雨,空中雳,鸡蛋豆腐留女婿。”书生仔细一想,被难住了,因为,这上联正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周公)、杜甫、刘禹锡”5个前贤、文豪的谐音。据说,这一上联至今也没人对出下联。  </p><p> 民间还流传着一副以三国时人名、地名串成的“绝对”:“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这一上联以音义双关为奇巧;笼中谐音“隆中”,孔明(有光亮的缝隙)、张飞(展翅飞翔)、关羽(翅膀被锁),同时是三国时的3个人名。 </p><p>  清朝同治年间,长沙有位文人作了一上联征对:“烟沿艳檐烟燕眼”。上联7字都同音,而且说了一件事的过程:门前的烟沿着艳丽的屋檐冲到了燕子窝里,熏了燕子的眼睛。下联也要求7字同音,且说明一件事的原委,确是有相当的难度。 </p><p>  有一副传统绝对:“荷花荷 (叶)莲蓬藕。”上联7字全为草字头,且全为名词,最难的一点是:荷花、荷叶、莲、蓬、藕分别是荷的5个部分,包括了根、茎、花、叶、果实。要找到能与之相对的事物,并能满足前面的所有条件,是极难的事情。 </p><p>  1991年,中国楹联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征联,上联是:“南湖延水中南海。”虽然应征者踊跃,但无一佳对获一等奖,遂成为“绝对”。此上联难点有三:其一,三个地名建党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时期的代表,阶段性很强;其二,水由湖入海,意义贯通,无废字、衬字,且“延”字既为地名,又作动词;三是“南”字重复使用。 </p><p>
        </p><p>浅谈生肖新春联 </p><p>十二生肖,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传说是汉代东方朔创造的。农历以十二生肖纪年,也起始于东汉,可以在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中找到依据。依照我国传统民间习俗,干支纪年用十二生肖。从子年属鼠开始,每十二年循环一次,周而复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干支纪年,传说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产生并开始了。后来,我们的祖先以十二种动物配以十二地支,可能与古代的动物图腾有关。有人则认为,我国的十二生肖来源于古印度,因为印度的十二生肖与我国的基本相同,只是把“虎”换作“狮”,把“鸡”换为“金翅鸡”。佛经“大集经”记载,印度十二生肖原是十二位神将驾御游行的动物。 </p><p>十二生肖春联,把每一年的生肖动物名称、习性、特点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春联结合起来,使每一年的的春联都带上动物的图腾特色,更富有吉如意的意思。近年来,留心收集积累了一些时贤联友的生肖春联,同时采用“嵌字”、“谐音”、“暗喻”等撰联手法,创作了相当数量的生肖新春联,给这一古老而涉及每个人的生肖属相,注入了新思想、新内容,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些春联,内容健康、词语优美、对仗工整,不仅适于选用书写,而且也可以阅读欣赏。 </p><p>
        </p><p>也谈对联 </p><p>金庸 </p><p>百剑堂主在《吟诗作对之类》一文中提到了杭州的两副对联,因为我是杭州人,他问我在杭州的无数对联之中,对哪几联印象最深。我首先想到的,是月下老人祠那一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联的上联原出《续西厢》,金圣叹批《续西厢》从头骂到底,只对最后这两句赞赏备至。我想这一联人人看了都会高兴,文 辞亦佳(月下老人祠有签词九十九条,全部引自经书诗文,雅俗与此间黄大仙签词不可同日而语)。还有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那一联:"下笔千言,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 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联我是在小时候记得的,以后每次学校大考或升学考试,紧张一番而缴卷出场时,心头轻松之余总会想到它。 </p><p>百剑堂主所提到岳坟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那一联,出自一个姓徐的女子手笔(陆放翁有“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联,亦颇见风骨)。抗战时我在重庆念书,那时国民党政府时时有向日本求和之想,有些御用教授们就经常宣传“岳飞不懂政治、秦桧能顾大局”的思想。有一次陶希圣(他奉敌伪之命来重庆活动)到学校里演讲, 语气间又宣传这套理论,我们一些同学们听得很气愤,在他第二次演讲之前:先在黑板上写了“青山白铁”这副对联,他见了心里有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p><p>旧时家中有一小轩,是祖父与客人奕棋处,轩里挂了一副对联:“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当时不懂当中妙处,现在想来,这里面实在颇有哲理。 </p><p>百剑堂主曾撰一联:“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侮痴。”我见了很喜欢,他用宣纸 给我写好,请荷里活道某店裱起,挂在斗室之中,不觉雅气骤增。 </p><p>我写《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回目全不考究,信手挥写,不去调叶平厌,所以称不上对联,只是一个题目而已。梁羽生兄甚称赏我“盈盈红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两句(上句写徐天宏与周绮婚事,下旬写李沅芷仗剑追赶余鱼同),但比之百剑堂主的每回皆工,那是颇为不及了。 </p><p>前几天《大公园》中登载文怀沙先生一篇《韩愈与贾岛》的文章,认为“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两句中,“敲”字确比“推”字好,因为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鸟鸣山更幽”本来是宋王籍的诗。《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 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意思一样,王安石这一联集对却是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比原句更工。旧诗律诗中必有对偶,所以好对不胜枚举。古人因对成妙对而发达做官的事,笔记小说中也记载得很多。如宋时宰相词人晏元献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数年不能得到好对,一天晚上与一个小官王琪一起散步,谈起这事,王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为赏识,从此王琪做官就一帆风顺了。 </p><p>我从前在江南故乡时很爱听说书,在听说《三笑》时就曾听到许多妙对。唱弹词的人说文徵明在追求爱人时,那位小姐出对道:“因荷(何)而得藕(偶)?”文徵明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于是好事得谐。又据说金圣叹被杀头时他儿子吟道:“莲(连)子心中苦。”金老先生对曰:“梨(离)儿腹内酸!”两对一喜一悲,虽都未必真有其事, 但对偶双关,确不容易。 </p><p>对对子既要工,又要快,不比其他文章可以慢慢琢磨。有一本笔记中记载一个故事:陆文量在浙江做官,有一天与管教育事务的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佬,就出对嘲他: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大为叹赏,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 (句)。”陈震笑道:“我也要不客气了,幸勿见怪。”于是对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抚掌大笑竟日。 </p><p>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 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作对至此,可说形式主义到了极点。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0 1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7"><strong>村长大人辛苦了!</strong></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0 1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ff0033" size="6">村儿长,恩发哈来的功课我一定抽时间背熟!</font></p><p><font color="#ff0033" size="6">恩老银噶辛苦咯哈....</font></p>[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4 09:46 , Processed in 0.0452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