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3年1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近年来,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创新、转型、跨越”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高点定位,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宝钢集团、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大唐集团、中国建材等一批中字号、国字头先进制造业项目;瑞士罗氏、美国都福、法国欧尚、日产汽车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通光集团、复旦复华、佳侣实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纷纷落户进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企业在园区投资兴业。2013年,在江苏省开发区科学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我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35家国家级开发区第11位,在南通5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在全省县(市)区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三。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已达114平方公里,下辖中心商务城、滨江工业城、謇公湖科教城、江海港物流区“三城一区”4个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平台。 中心商务城紧靠海门城区,是开发最早、最为成熟的区域。园区基础设施齐全、先进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活跃、城市功能完备、经济社会繁荣,商务经济业态独具魅力。近年来,园区大力实施“优二进三”工程,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商贸商务、休闲居住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一个高档次、现代化、有特色的商业核心圈。 滨江工业城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完备,拥有8公里长、12米深的长江深水岸线及广阔的陆域腹地,具备了吸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近年来,园区围绕“打造千亿港区,建设工业新城”的目标,按照“集约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原则,全力打造长江北岸一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海宝工业园、复华高新园、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正在迅速壮大,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謇公湖科教城拥有长江生态岸线12.5公里。园区按照“创新创意科技园,宜居宜业生态城,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依托“商务创新载体”和“中非合作”一,两大平台,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长三角一流的科技新硅谷、人才新高地、城市副中心、度假首选区。 江海港物流区岸线资源丰富。园区以建成国家级综合保税园为目标,充分依托通海港区,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和临港加工制造产业,着力将园区打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性的现代物流中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区域物流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实施,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崭新阶段,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充分利用和放大国家级开发区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创新、转型、跨越”的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之城、实力园区”的工作主题,以培育国际化企业为基础、以引进国际化人才为支撑、以建设国际化园区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将开发区建设成全省领先、融入上海、辐射苏中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