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当江涛兄通过QQ把这篇语文章发给我的时候,我立即打印了二份。
《给陆珊的信》我反复读了几遍,每次都是热泪盈眶,有种莫名的伤感和痛楚在心中围绕。
《给陆珊的信》我给母亲看了,她已泪流满面。她说文革时期是这样的,有的人十再受不了打击和摧毁选择了自杀。那是一个浩劫的时代,是人类的苦痛。
郭梦照先生为了爱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爱自废其身,这种行为是对当时文革深受迫害的一种顽强的抗争。
郭梦照先生的爱和身体只属于陆珊一人。他不愿意自己的爱和身体剥离,跟一个完全不爱的人结婚甚至有被强行肉体发行的可能。他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极其残忍的方式—自宫。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感觉到守望遥遥无期,这份执著已无任何意义,导致他最后精神崩溃撞树而亡。
这时在香港的陆珊女士为了找寻郭梦照先生绝望地在大海上漂泊,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到好望角到直布罗陀海峡,从欧洲到非洲。发往大路的信件一封封被退回!此时的大陆仿佛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也隔绝了她的爱情!
陆珊女士为了郭梦照先生直到35岁才接受一位很有学养的商人的爱情,走进婚姻的殿堂。
如果此时的郭梦照先生家里给他许配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先生定不会走这条绝路。让他这样有自由思潮的贤人去跟个大字不识,大胆泼辣,无任何爱意的人结婚本来对先生就是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情、义、爱,而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没有自由、人性、没有基础的爱,只有大时代的无奈。
大时代的环境下您是位贤人又如何,已无黑白之分,只狠狠的批斗才能不被偏离大众,有多少不白冤屈,可怜的先生连死都没有权力去选择埋葬之地。可悲、可恨的历史,让多少人悄然而去,没有一丝牵盼!那个可怕的时代,连写信都不能用中文。郭梦照先生对陆珊的爱只有在那字语中展露。在每次批斗后的夜晚进行梦中的依恋和憧憬。
我很感谢作者完成了郭梦照先生的遗愿,让他永远地和所爱之人在一起。在香港那个自由,和平的土地里伴着海风永远不分离。
《给陆珊的信》开头作者写得很平淡让我不想往下读,但是我看见了标题感觉应该是有可读信的文章。就接着读了下去,随着一封封诗歌般的信,我的泪也不停地流了下来。让我几日有种隐隐的伤感。开会前我请教作者这是真的故事吗?作者讲这是小说有原型但不是完全的真实。我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如果是真的我会难过很久很久...... 《给陆珊的信》作者可以写成长篇小说。这篇文章那么好为什么不找个好的媒介去宣传和发展了?让它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去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纪念历史重大意义。如果可以让媒体公司拍成电影,让广大的观众去品味那伤痕的凄美,定能击碎如今无病呻吟的泡沫爱情,在人们的心中形成烙印久久回味。
感谢作者给我们写了这篇触动心灵的文章,让我们好好的去生活,认认真真的去爱我们所爱!
《给陆珊的信》的信我反复读了几遍,每次都是热泪盈眶,有种无名的伤感和痛楚在心中围绕。多么好的一对恋人呀,被时代硬生生地拆散。但是我更要感谢作都完成了先生的要愿,让他永远地和所爱之人在一起。
人生因爱而苦楚,因爱而伟大,因爱而执着理想,多么美好的爱,我们生活在当下要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