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字义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广泛地说,也可指已经大彻大悟的修行人。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通常也用带佛字的词语表示对人的尊敬,尤其是对方与信佛或与佛教有关时,如:~爷。借花献~。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详细字义
〈名〉形声。字从人,从弗,弗亦声。“弗”意为“不平”(即“社会不平等”)。“人”指“教导者”。“人”与“弗”联合起来表示“教导人们如何去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本义:教导人们理性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转义:先知先觉者。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明: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参考:《说文》:“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案,“见不审”意思可能是“表现出不细审不追究”,即“一切都无所谓”。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汉传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 佛教 [Buddhism]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3. 比喻慈悲的人 [kindhearted person]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4. 佛陀教化的世界: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国、佛土
5. 佛教活动的场所或佛像等:佛堂、铜佛、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佛教中三宝之一。)
其他词义: 1. 佛、髴 fú 2. ——见“仿佛”( fǎngfú) 3. 另见 fó
http://baike.baidu.com/view/394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