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白棉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龙坪镇创新举措力推经济跨越发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30:39 | 只看该作者
全球生物塑料2015年产能将达到170万吨

罗百辉 摘录自 国际模协 | 评论(0) 2011-06-03 11:18 [收藏]

  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与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10到2015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能将增加一倍,并将在2011年突破100万吨大关。

  2010年,全球的生物塑料产能大约为70万吨,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70万吨。与此同时,2011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塑料产能就已突破90万吨,因此极有可能在今年达到100万吨以上。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常务董事HassovonPogrell先生说:“生物塑料产能增长的速度令我们欣慰,相信这一数据在未来几年内还将再创新高。”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与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发现,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配比也在发生着变化。2010年,生物塑料企业主要生产的是可降解材料,总量为40万吨(生物日用塑料为30万吨);而这一比例有望在明年发生逆转。

  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的Hans-JosefEndres表示:“到2015年,生物日用塑料的总产量将达到100万吨,占全球生物塑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生物降解材料的产能也将取得持续增长,并将在2015年达到70万吨。”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料市场,同时也在生物塑料的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从生物塑料工厂的数量上来看,亚洲和南美地区是增长最快的。

(提示:以上内容为会员自行转载或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请慎重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39:44 | 只看该作者
塑料工业欣欣向荣 行业格局重心向中西部转移  

2011-06-08 10:35:40.0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

--------------------------------------------------------------------------------
内容摘要:2008年国家出台了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塑料行业是需要保护的重点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行业的努力下,调整振兴,产业格局发生演变,中国正在成为承载世界塑料产业的国际基地。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到2015年中国的塑料产量有望翻番至1亿吨,总值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利润额为14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国家出台了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塑料行业是需要保护的重点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行业的努力下,调整振兴,产业格局发生演变,中国正在成为承载世界塑料产业的国际基地。

  近年来,塑料行业有了一些格局上的演变,第一个特点就是产业航母,中国正在成为承载世界塑料产业的国际基地,大宗的原料通过中国加工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我们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塑料原料,然后在中国加工,有3000亿人民币的直接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这样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从2010年数据来看,2010年塑料制品的出口同比增长是34.1%,其中,日用塑料出口占到了45%,塑料的板片膜带等出口占11.33%。

  第二个特点是崛起振兴,产业布局与优化加快。中国的产业发展,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这几个省由于基数比较大,也由于各种要素的限制,这些年来的总的增速比较慢一些,而东北、西部的几个塑料制品产业快速的增长,表明了中国的塑料产业的重心有转移的趋势。

  此外,塑料产品应用更加广泛。塑料的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产品,但是,它在包装、建筑、电子电器、信息、汽车、高速客车、飞机、日用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大。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从配套工业的发展来看,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业门类。

  过去五年来我国的塑料生产发展迅速,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日前表示,随着沿海地区生产成本日益上涨和土地供给不足,我国的塑料加工业正在由华东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迁移。 2010年,华东地区的加工企业的塑料制品总产量为3360万吨,仍占全国总产量的57.6%,但这一数字比2009年低了6个百分点。 2010年中部地区的总产量为99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比2009年攀升了2个百分点。自2006年以来,中部地区产量以每年平均23.4%的速度快步增长。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更为显著。2010年西部地区的总产量为457万吨,同比攀升了53.3%,2006年以来年增速达到38%。这一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8.15%,比2009年增长了1.78%。 同比增幅创下新高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三个省份,分别是陕西(241%)、黑龙江(137%)和青海(102%)。

  2010年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5830万吨,比2009年攀升了21%。2006年以来的年均增幅为20%。2010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460万吨,出口总值为3590万美元,进口总量为184万吨,进口总值为162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了塑料加工行业的欣欣向荣。其中,建筑和包装是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两个最终市场。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到2015年中国的塑料产量有望翻番至1亿吨,总值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利润额为1400亿元人民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47:42 | 只看该作者
塑料网生产商DelStar公司在华建新厂

中塑资讯网    美国特拉华州MIDDLETOWN消息(2011年6月6日)

随着 DelStar Technologies Inc.公司占地70000平方英尺(约6500平方米)的苏州工厂在5月18日正式落成,该公司在中国的产能也随之翻番。

  DelStar公司生产塑料网、无纺布、过滤管和过滤芯以及专用塑料和金属加工件。其产品供应过滤、汽车、医疗、工业、食品、电子和纺织品市场。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Middletown的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耗资数百万美元的新厂将取代其在苏州的现有工厂。DelStar公司未公布该厂当前或以往的产能详情。

  DelStar公司早在1997年就在中国设立了销售处。随后在2005年在华建立了独资企业。

  DelStar公司总裁兼CEO Mark Abrahams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我们能更快做出响应,获得更多机会,为客户的增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该公司还在美国特拉华州、得州Austin、宾夕法尼亚州Richland和加州ElCajon建有生产厂,并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和上海设有销售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51:33 | 只看该作者
苏格兰汽车供应商麦格威在华建新厂



2011-5-24 10:59:47 来源:www.chemhello.com
  
       广东广州消息(2011年5月20日)苏格兰塑料加工商、汽车装饰件生产企业麦格威饰件科技有限公司(JohnMcGaviganLtd.)正在中国建新厂,以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对更高品质、外观更有吸引力的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包括仪表板和娱乐中心控制设备。

       总部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麦格威公司管理者在5月17日-20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上接受采访时说,位于江苏苏州的新厂占地4700平方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投产,且将结合该公司所有的生产能力,包括注塑、热塑成型、模内装饰、上漆和装配。
       该公司的商业总监SteveMathers说,新厂投资额达数百万英镑,将有150-200名员工。
       Mathers说,新厂将“几乎完全照搬”该公司在格拉斯哥约有120人的总部工厂,且将设立本地化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团队,根据本地市场需要定制产品和服务。   

       他说:“技术转让对实现业务长期成功至关重要。”他补充道,该公司准备组建一个专门的技术转让小组。“在中国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在欧美市场的模式。”  

       他说,但公司仍将把大部分的新工艺开发能力保留在格拉斯哥的工厂。  

       正如苏州公司总经理王立锋所说,苏州新厂还将配备“在亚洲十分先进的涂漆生产线”,这是一套高度自动化的节能设备。

       苏州工厂拟生产的产品包括刻度盘和贴花、仪表板组件和内饰模塑件。  

       Mathers说,虽然该公司拥有电器和电信行业的客户,但此次建厂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汽车业的客户,特别是那些有志于进一步完善汽车产品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Mathers说:“当初我们刚来中国时,我们的客户主要是跨国一级汽车公司。虽然这部分客户仍将保持不变,但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力争向价值链上游挺进,我们看到本地汽车制造商在日益独立起来...[他们]的眼光越来越敏锐,希望找到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Mathers说,为给在华新厂筹措资金,麦格威公司在去年12月把公司37.5%的少数股份卖给了总部设于格拉斯哥的投资公司MavenCapitalPartners公司。  

       苏州工厂代表了麦格威公司在本地市场的回归,其前身曾于2006年在上海建成一座工厂。     

       当时,苏格兰工厂属于美国股权公司Riverlake公司及其Advanced Decorative Systems业务部所有,但美国母公司在2008年欧美汽车市场遭遇危机时陷入了财务困境,被迫将上海工厂售出。

    Mathers会同Advanced Decorative公司前任CEO David Taylor在2009年买下了格拉斯哥的工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57:04 | 只看该作者
http://plasticsnews.com/china/chinese/associations/ (大中华地区塑料业相关协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0:13:29 | 只看该作者
拜耳材料科学大幅在华扩张,力推可持续发展
            Nina Ying Sun
            美国塑料新闻全球集团之《塑料新闻•中国》
            

            奠基仪式(拜耳图片)山东青岛消息(2011年6月1日)在近日在沿海城市青岛郊区举行的聚氨酯系统料新厂和生态商业建筑的奠基仪式上,拜耳材料科学公司详细介绍了其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计划,以及拜耳将如何帮助中国实现“十二五计划”中改善民众生活品质和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此前数天,拜耳刚刚宣布了在西部城市重庆新建系统料工厂和聚碳酸酯色彩效果与设计中心的计划。
            拜耳材料科学亚太区聚氨酯业务高级副总裁Azita Owlia告诉本刊,年产能3万吨的青岛系统料工厂定于2012年投产,并留有扩能空间。
            她说:“华北地区是我们重要的市场,在这里新建系统料工厂将极大地贴近我们的客户。新厂还将帮助我们满足整个中国市场对聚氨酯日益旺盛的需求,预计从现在起到2014年,需求年增长将达7-10%。”
            青岛系统料工厂将服务于本地电器生产商(如海尔)、集装箱生产商(如中集集团和马士基公司)以及 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建筑市场。
            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5年里,拜耳材料科学将着重帮助中国改善民众生活质量、节能和生成能源、减排和开发高能效的现代化建筑物。
            比如,目前中国仅有15%的易腐食品在运输途中采取了冷藏或冷冻措施,而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90%或以上,这一落后局面对国内食品安全和价格、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个人开支、以及紧张的土地、水和能源资源都形成了挑战。
            Owlia说,用冷藏卡车和集装箱来运输可减少对食品防腐剂的添加,让消费者吃上更新鲜的食品,还有助于节能,并能提高农民收入。仅中国的冰箱市场每年就需要用到60万吨的聚氨酯。
            拜耳同时也在提升该公司生产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拜耳即将在上海建成的气相光气化TDI生产厂在世界尚属首创,可减少使用80%的溶剂,节能60%,每年还可减少60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隔热
            根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占到全球总能耗的40%以及近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每年的投资额以9.1%的速度保持增长。中国政府已定下目标,力争到2020年把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65%。但是,聚氨酯在中国建筑隔热应用上所占的比例仅为2%。
            同时,因建筑保温材料使用不当或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火灾正在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要解决这一问题,整个行业必须学会“把对的产品用在对的地方。”
            Owlia说:“我们要与政府联手,无论是以一家公司还是以行业联盟的形式,确保建立适当的规范和有力的执法。”
            教育和管理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拜耳相信,中国政府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拜耳在中国兴建的首座生态商业建筑(现正在青岛建设中)将展示拜耳的墙体隔热系统料、屋顶隔热系统料、聚碳酸酯板和合作伙伴提供的产品。拜耳把这座1000平方米的新厂办公楼称为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里程碑,并希望能够把环保材料解决方案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建筑物中。
            全面扩能
            为抓住增长机遇,拜耳已经在中国投入了21亿欧元,从现在起到2016年还将再投入10亿欧元。
            其中,拜耳材料科学计划把聚碳酸酯年产能扩大至50万吨,把HDI年产能扩大至8万吨,包括新建一座年产能5万吨的HDI工厂。
            拜耳材料科学之前曾宣布将到2016年把在华MDI年产能扩大至100万吨的计划,在本周青岛工厂的奠基仪式上又披露了有关扩能的更多详情。据Owlia称,到2012/2013年将把建在上海漕泾镇的现有MDI工厂产能数从35万吨提升至50万吨。此外,到2016年还将在漕泾再建一座产能达50万吨的MDI工厂。
            拜耳还将在今明两年斥资1.1亿欧元兴建下游工厂,从而更加贴近客户,包括建造系统料工厂、聚碳酸酯工厂和一座色彩与设计中心。
            除大幅扩能外,拜耳材料科学还在创新方面投入巨资,包括进一步扩建在上海的研发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拜耳还在把全球聚碳酸酯业务总部迁往上海。
            中国在过去五年里一直保持11%的复合年增长,现已成为拜耳材料科学全球第二大市场,该公司在2010年的全球销售额创下了102亿欧元的历史新高。
            拜耳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把在华销售额从29亿欧元提升至50亿欧元。拜耳现已成为在上海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
            供求和价格
            拜耳材料科学据称占有全球PU市场22%的份额,据Owlia预期,这一市场在今后几年仍将供不应求。
            尽管眼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巴斯夫,烟台万华和亨兹曼——也在建设大规模工厂,他们的新增产能要到2014/2015年才会投产。
            Owlia说,由于价格一度低靡,致使部分扩能被延期,造成了当前的供应短缺。从全球来看,整个行业需要每年新增40万吨的产能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因此,即将投产的新产能应该很快会被市场吸收。
            “是否会出现短暂的产能过剩?或许吧,这要视市场的具体发展而定。但我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供不应求。”
            结合在原料[苯]价格波动不定下的供求状况,“我们在设定价格时需要考虑到原料成本和未来的投资支出。”
            她补充说,和拜耳材料科学在全球其他30座系统料工厂一样,青岛新厂也将面向国际市场,将根据需要对其他地区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0:25:19 | 只看该作者
巴斯夫在华豪赌MDI:污染物排放被指双重标准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 07:43  中国证券网

重庆MDI一体化项目所在区域指示牌


巴斯夫在华工厂。(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北宋名士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曾令无数后人为之悠然神往,其中更衬出长江之于中华文明的血脉关联。这位古人未曾想到的是,千百年后的今天,一个全世界最大的MDI化工厂计划在三峡库区附近拔地而起,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全球著名的化工集团巴斯夫公司。

  近日,因受经济危机影响,巴斯夫公司将推迟重庆MDI项目的投资和投产日期。不过,公司高层仍表示不放弃该项目。

  此前这一项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1月12日,重庆环保局网站上挂出一则“巴斯夫公司在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投资80亿元建设40万吨/年MDI项目的环评报告近日原则通过环保部常务会审查”的公告。内容虽则寥寥数语,却如石落平湖,迅速引起各界人士的侧目。

  原本,这只是巴斯夫在华产业布局的一个战略步骤,但由于项目所在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库——三峡水库库区,商业的考量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抵牾。

  外界的争议首先对准了两大“关节”:MDI是否存在污染危害?大型化工项目落户会否令当地环境不堪承载?而上述两点又牵缠着一个不容回避的追问:这样一个巨型化工厂的进驻会否给长江留下隐患?

  某种意义上,这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

  ⊙本报记者 陈其珏 发自重庆

  1 谋市场还是降成本?

  对于这一项目,巴斯夫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着手筹备。

  多年来,这家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国际化工集团一直致力于不断拓展中国市场。截至目前,巴斯夫在中国拥有30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从吉林到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上海、南京等地。这其中,MDI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资料显示,M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而聚氨酯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能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正因如此,MDI的需求量很大,尤其在建筑和房屋保温领域。

  随着中国对MDI需求的连年增长,巴斯夫的触角也不断向内地延伸。此次计划建设的重庆MDI项目可被视为其向长江上游及中国西部地区扩张的一步战略棋子。

  在巴斯夫看来,重庆拥有建设这一项目的理想条件。“选址重庆不仅可以令我们进入增长迅速的内陆市场,也能凭借其日益完善的公路、铁路和现有的水运网络进入中国其它区域。尽管未来一两年内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将显著减慢,但预计未来的增长率仍将接近或超过每年9%。”该公司提供的一份项目解答中如此解释。

  而基于当地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自然资源状况,重庆市政府也明确要在长寿区开发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园区,这无疑和巴斯夫的战略一拍即合。

  2007年6月,巴斯夫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及当地政府签署了相关合作备忘。2008年08月29日,巴斯夫重庆MDI配套项目正式动工。

  尽管巴斯夫一再强调赴重庆建厂主要是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但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的信息却是当地MDI市场微不足道。

  “西南地区的MDI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MDI行业唯一的国内厂家烟台万华的一位管理人士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

  据他介绍,西南对MDI的总需求量很小。从区域来看,西南几省的MDI需求量加起来可能连全国用量的5%都不到。

  “我不知道巴斯夫为什么会选择那里。尽管当地可能有土地和资源的优势,但也有很大劣势,包括产成品的运输问题和地震带的潜在危险。”上述人士表示。

  而在上海社科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李小钢看来,如果这次行为不是市场驱动,就一定是成本驱动。

  “这一事件本身表明,国内外资企业正在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向次发达的内陆转移。巴斯夫落户重庆与英特尔赴成都建厂的背景都是一致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降低成本。”李小钢指出,“英特尔向西部转移,这没问题,但巴斯夫就不能这么做,因为环境成本非常高。”

  “在各项成本中,土地成本所占比例不会很大,而环境成本则会占到相当比例。”他进一步解释,在长江上游地区,如果排放等各方面要达标,所付出的环境成本应该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巴斯夫仍要到当地建厂,要么是出于市场驱动,要么就是这部分环境成本可以被压缩,例如由政府来负担一部分。“但即便政府负担,这也是一块非常大的财政支出。”

  “在国外,MDI项目一般都放在沿海,放在内陆的情况很少。化工本身就不适合放在偏远的内陆,因为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比较大。”上述烟台万华管理人士说。巴斯夫此前也向外界证实,重庆MDI项目是目前该公司唯一设在河流上游库区的MDI项目。

  “从国家层面而言,中央政府应该注意如何调控这种产业转移,须防止外资因利益驱动而损害国内整体产业布局,更要防止外资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竞争而从中渔利,甚至影响中国的环境保护。”李小钢警告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0:25:59 | 只看该作者
 2 推进过程中屡遭质疑

  “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这个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可非议。但当前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本就十分严峻,一旦再发生类似松花江污染之类的事故,影响肯定更大,后果也将远甚。”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说。

  对此,巴斯夫方面宣称,重庆MDI项目将执行全球统一的工程和建设标准,以及安全理念和运行规程,这些标准和规范建立在公司数十年实践和成功经验基础之上。

  但是,这一原本皆大欢喜的项目却在推进过程中屡遭质疑。

  首先是生产原料的毒性问题。据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向本报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的毒性极强,且很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接下来,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发生反应,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

  值得一提的是,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而苯胺装置的爆炸更直接引发了这场环境灾难。至于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中导致18人伤亡的元凶。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中的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不仅包含MDI生产装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对此,巴斯夫向本报发来的一份回复中表示,公司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吉斯玛、韩国丽水和中国上海都运行着世界级的MDI生产装置,这些装置都符合最严格的安全标准。计划的重庆项目将充分利用我们数十年所累积的经验,在技术和安全环保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发现。

  不过,该公司并未就上述化学品的毒性问题作进一步回应。

  上述风险还只停留在化工品的一般危害性层面。由于此次工厂选址恰处于三峡水库库区,原本正常的项目落户更遭遇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不少业内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均认为,该项目可能给三峡水库乃至整条长江埋下潜在威胁。

  据记者现场估算,从长寿化工园区出来后仅行了约5公里路程就可看到烟波浩淼、滚滚东流的长江。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地理位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指出,长江沿线的化工项目本来就很多,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巴斯夫MDI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不可。

  但正由于这个项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靠近库围之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据翁立达介绍,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文情势有所改变,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库内的水质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质保护现状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三峡水库上游是否能再容纳这样一个大型化工厂,很值得商榷。

  “松花江污染造成的危害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如果同样的灾害发生在三峡水库,则影响肯定更大,后果也将远远超过松花江。”翁立达正色道。

  在他看来,尽管巴斯夫作为全球先进的化工企业,应该有能力解决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但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毕竟,这样的教训有很多。恐怕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说万无一失,因为化工厂涉及因素非常复杂”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松花江污染毕竟还是发生在东北偏远地区,长江沿线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绝对不容有失。”李小钢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一旦出问题,影响太大了。”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能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沉思片刻,只缓缓给出一句评语。

  3 “双重标准”存疑

  就重庆MDI项目能否做到“万无一失”的问题,记者专门向巴斯夫公司求证,得到的回复是,“有效和精密的安全措施意味着,当故障一旦发生,我们的工厂会依赖相关的设备自动关闭装置。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设计了次级安全设施作为备用方案,以确保在任何事故发生时,将相对的影响降至最低。以上亦反映出巴斯夫的安全系统达到世界最高等级的原因。”

  可见,即便身为全球化工业老大,巴斯夫也不敢保证装置不会出一点故障。

  事实上,放眼全球,化工厂发生意外的情形并不少见,远的有1984年12月3日在印度博帕尔市(Bhopal)发生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公司所属农药厂氰化物泄漏,2000多名当地居民即时丧命,之后更有2万人罹难;近的则就在上个月,江苏盐城一家化工厂因泄漏污染了水源,继而导致当地发生大面积断水。

  就巴斯夫而言,同样也有事故先例:2007年1月4日,巴斯夫在英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37人受伤;1998年6月7日,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也发生一起丙烯酸乙酯气体泄漏事故;该公司另一座位于上海金山的厂则于2006年3月31日发生过一起泄漏。另据媒体披露,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也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而巴斯夫重庆项目的环评过程也成为外界争议的焦点。

  重庆市环保局信息显示,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已进行过两次环评公示,第一次是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1月10日;第二次则是2008年2月20日至2008年3月4日。

  记者随后从巴斯夫公司了解到,此次环评的摘要已在环保部网站上发布。“我们完全根据官方规定的要求提供信息。”

  至于环评的全部内容,巴斯夫表示已提交相关政府部门,内容非常具体,并由来自各方的行业专家团审核。

  但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勇认为,这次环评公示的内容首先太简单,对废气、废水等没有排放总量数据,也没有建设等环境质量背景和环境容量规划。其次,环评结论说该项目对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样的结论过于模糊,不好判断。

  “从巴斯夫在国外的情况看,其环境保护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但就怕这家公司实行‘双重标准’,在国内和国外采取两个环保标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最为担心的还是“双重标准”——即便巴斯夫在中国以外的装置都做到环保达标,在中国是否会履行同样的义务?

  而这恰恰是巴斯夫的“要穴”。去年,绿色和平就公开质疑巴斯夫在华采取不一样的环境信息公开政策。

  对此,巴斯夫发布声明称,作为一个具社会责任的企业,巴斯夫在全球,包括在中国的企业,无论独资还是合资,都执行同样的标准。

  但环保组织认为,巴斯夫的声明无法解释其在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方面双重标准的行为。事实是,巴斯夫在其他国家向公众主动公开了污染物信息,而其在中国的15个独资和合资生产型企业,没有任何公司或者工厂在其网站公开污染物排放的信息,也没有在中国大陆总的排放信息。

  记者从该组织的一份《巴斯夫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污染物信息公开情况》上看到,巴斯夫在德国的schwarzheide公司网站上公开了历年能源消耗量、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等。在德国的路德维希基地则公开了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实时空气监测数据。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公开了排放到环境中的主要化学物总量、臭氧损耗物质排放量、有毒物质排放量、污染物泄漏量等。但在中国各公司一栏中的公开信息为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6-9 10:42:41 | 只看该作者
真不知道那附近的村民以后那点少得可怜的征地款吃完了后么办,子孙后代没田没地啦,他们以后算是农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1:21:12 | 只看该作者
心在流浪 发表于 2011-6-9 10:42
真不知道那附近的村民以后那点少得可怜的征地款吃完了后么办,子孙后代没田没地啦,他们以后算是农民吗?

城中村的房子装修得再好,也只出租到周边“城市居民”住宅的一半价格还不到。为什么要世代当农民呢?希望将长江建成“世界上流趟着塑料的巨龙”,造福子孙后代!!武穴人完全可以抓住历史机遇,彻彻底底靠塑料过日子,从此不再当农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9 05:06 , Processed in 0.0438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