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6 11: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善洞 田家镇西南4公里处笠儿垴主峰南侧
双 善 洞
'华中第一洞天”双善洞在武穴市城西9公里,长江北岸的笠儿垴主峰南侧,隔江与半壁相望。这里山峦
起伏,湖泊错综,奇洞异窟,比比相连,著名的有仙人洞、龚龙洞等十余个洞在山腹与底部纵横交织,相互贯
通,长达十余里。双善洞系其中之一。
站在位于四十里官山主峰金狮峰的南侧,这里海拔224米,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这就是双善
洞。洞口正南向,高3米,宽3米。洞门顶有石
刻的'双善洞”三字。这三个字是距今400多年前时的上宫庙高僧净名所刻的。进入洞内,便是双善洞的前厅,洞内温度长年保持在16℃,总面积2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分前厅、正殿。站在前厅,脚下走的是'曲廓
通幽”,这条曲曲折折的走廊一直从前厅经过正殿达到双善宫,相传原本洞内没有这条路,当年双善童子为了招呼各路神仙从'百通银河”引水到洞外给老百姓抗旱救灾,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挖了这条'曲廊通幽”。
再顺着前方看,这里供着观音灶的'真身”。观音是双善童子的师父,在左边正前方有一景观
'虬龙出海”。正上方一条褚色蛟龙张牙舞爪,腾云戏水,一幕水蚀深岩如海浪波涛,汹涌澎湃,细听
还有阵阵涛呜,天幕中水深岩似乌云翻滚,龙角已隐入云中,左前爪奔腾向上,龙首高瞻,龙体浑实沉
健,腰部略显弯曲,尾部若隐若现,展示着腾飞的雄姿,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别小看了这条龙,这就
是当年双善童子击鼓鸣钟召集过来田家洼降水抗旱的东海老龙王,真是活灵活现。
经过一条窄窄的通道,穿过龙门瀑布,浇过一串串琳琅满目的石幔,低下身子,抬起头,左上方有一个景
观叫'双鹰争雄”,正打斗得难解难分,它们中间只有胜者,经过守门的神蛇的批准才能入龙门到正殿,侍奉
双善童子。守龙门的神蛇王一丝不苟的执行任务。穿过了龙门进入了双善洞的正殿,正殿宽阔雄伟,气宇恢
宏,长约40米,宽35米,高7米,从右边走,右边这个较为宽敞的地方相传是双善童子为孝敬师父观音而为她建
造的寝宫,右侧还有一个钟乳石凝成的神钟高5米,围13米,一缕钟乳石如同天绳,使金钟倒吊在苍穹、庄严
、肃穆。
再继续往前看,这个宫殿比正殿小得多,也简陋得多,这就是双善洞的'双善宫”,传说双善童子后来尘
缘未了,结成了夫妻,为了伴着师父,他们就在正殿后面建起了自己的宫殿。回头看,回到正殿,这里有一根
钟乳石柱顶天立地,石柱上花纹细腻,晶莹璀璨,呈九龙参鼎和龙凤祥云图案,这根柱子即叫'盘龙柱”,又叫
'擎天柱”。一根钟乳石柱,顶天立地,可以说在世界溶洞中还是绝无仅有,一枝独秀。这根'擎天柱”是双
善洞的镇洞之宝。在刚开发双善洞的时候,有个瑞士的客商想出200万美金把它买走,没有卖。再往前看,是
双善童子当年栽种的'仙灵芝”,多诱人啊!在'百仙送客”,有这么多的神仙都彬彬有礼地站着,欢送,祝游
客一路平安。
探险洞,这是双善洞的下一层,过去洞口外高内低,外水内灌,所以叫消水孔。早先不少探险者不知洞内
有多深,用大石头抛下去轰轰隆隆响个不停,深不可测,也有人做了实验,有人往洞口倒糠头(谷壳),后来
有人看见长江边浮起了糠头,所以推理跟长江相通。2000年武汉地质大学专家探险下到180米深处,仍不见
底,也不与外相通,再回到大厅,这里是灵龟渡佛,据说是赤脚大仙要往峨眉山观音和祖师讲经布道,正好灵
龟要往小龙宫邀游,赤脚大仙要灵龟捎一脚力,灵龟老诚,将赤脚大仙捎来此处,正好遇龟蛇二将守门而不得
入其内,因此,停留于此。仔细看它们活灵活现。
双善洞下层正处在开发阶段,新的景点美不胜收,下次来时更会大饱眼福。
(官方资料)
武穴市田家镇西南4公里处有一座狮于山,山南有一个鄂东最大的山洞双善洞,神奇莫测,传闻很多。笔者一行4人怀着好奇心理,前些时揣带手电筒以及铁铲、绳索等开路和自卫工具,往该洞探险。洞口在山腰峭壁中,高约2米,呈不规则长方形。虽是盛夏,一进门凉气逼人。进去几步,顺台阶下去,即到一个大“厅”,约1500平方米。用手电光照,可见洞顶溶岩皱波纹起伏,宛如舞台上垂帘布幔,一层套一层,呈银黄色。“宫”中有轻拂衣袖的“仙女”,昂首伏背的“神龟”,大如伞盖“灵芝”和袅袅婷婷的“玉竹”,令人目不暇接。
“厅”左有一倾斜向下的洞门,洞顶有一条约20多米酷似飞腾长龙的苍黄色溶岩带,我们腰系绳索悬吊木梯至一石落脚,然后向下探寻。足迹到处,怪石成丛。很多地段仅容一入侧身进入。作向导的当地农民说他曾下去过,走了4个小时也没到头。我们向纵深进入约200米,花了1个多小时,因准备不足又恐发生意外,就折身返回大“厅”。
“厅”里还有一洞口,宽约2米,高2.5米,进后愈见开阔,最宽处40多米。洞里有小房子般大小形如伞盖的石蘑菇。上细下粗与洞顶相接的石柱,柱上波纹如画,每隔1米绽开石花。柱旁一小洞约1米见方,里面30多平方米。底平而被石埂分割成多块几何状。泉水没入脚背,清亮沁凉。再往前走又见多个如前所述石柱,洞壁还有一突出平台约l0多平方米,台上钟乳石有的如神像,有的如祭具.这个长形洞约80米深,3000多平方米阔,高五六米。从上向下垂吊的钟乳如隆冬屋檐下冰笋,玲珑透剔,数量难计。这洞尽头有一澡盆大洞口,向导听老人传说,里面还有18重洞。因时间和条件不备,我们没敢再进。
双善洞外的石壁上,有些石刻诗文和题字。洞门上有“静音双善洞”石刻,字体为隶书。洞门左边石壁刻有行书七律诗一首:“穿岩越壑步高峰,偶得深山古洞逢,眼底江河飘玉带,头依云日贯长虹;怪石嶙峋如虎豹,曲溪窈窕似虬龙,仙景桃源何异处,赤松为我问渔翁。时丑丙子仲冬醴陵游炳森题。”以及“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等字样。听当地老人说,这些文字为1936年至1937年国民党98师部队所刻,题诗者为师长,该师曾在大“厅”驻扎过。
这次探险虽是“浅尝辄止”,也看到叹为观止的奇景.我们想邀有志者进行深探.
注:以上资料为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