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
文、 张涛
夫山西饶林、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致也。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他将当时的中国分成了四大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线以北。山西和山东并不是今天的两个省,而是以河南崤山为界所划分的东西两个大区。江南是指长江以南区域。龙门和碣石分别位于陕西韩城和河北昌黎,司马迁将这两点连成一线,并记述了这条线以北的特产是牛、马、羊等。
司马迁的这种分区有什么特殊性?把它和《尚书·禹贡》里的分区作个比较:《禹贡》中,第一次对中国进行了“九州"的划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种区域划分基本是以山川和河流为界,而《史记》中的经济区划,则是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来做的一种写实性描述。还有个关键点,就是《禹贡》中的九州只涉及燕山以南的东部地区,即司马迁提出的龙门-碣石一线以东、以南的地方,是农耕文化内部按照山河形式来做区域划分,而司马迁则关注到龙门--碣石一线以北畜牧业为主的区域。
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人文地理分界线叫"胡焕庸线",以这条线为界,线的东南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3.8%,生活着94.1%的人口,经济生产以农耕为主;线的西北人口密度非常低,56.2%的国土面积上,人口占全国的5.9%,经济生产以游牧为主。当代地理中还有一条线叫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这条隐形的界线决定了农种和畜牧方式的差别。龙门-碣石这条线,刚好和这两条线吻合,处于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司马迁前瞻性的看到了自然地理形势和中国人生产方式之间的结合,能做出这样的划分,说明司马迁有着非凡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是建立在司马迁20岁那年开始的壮游基础上,行走游历与各地老百姓的接触,对各地民风的深刻体会,之后《央记》的撰写自然就顺理成章,形成了司马迁独有的风格和历史观。
20岁的时候,你走过了国内多少地方?
图片
公元前126年,20岁的司马迁开始了一场壮游。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他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为什么要去壮游?东汉卫宏所著《汉旧仪》里提到:"司马迁父谈世为太史,使乘传行天下,求古诸侯之史记."意思是司马迁得到了特许,可以乘坐官方提供的"传车",目的是去搜集古代诸侯留下的历史记载。
在司马迁之前,历史著作的典范作品莫过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春秋》是部编年体史书,身为鲁国史官,孔子按照年、季、月、日的顺序,把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了记录。《春秋》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它用非常扼要的文字来记载事件的结果,没有过程和细节的介绍。同时在不改变记述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遣词用字蕴含褒贬。比如臣下杀害君王,不用"杀"字,而用"弑"字,暗含了对这种破坏秩序和伦理行为的谴责。《春秋》的局限性很明显就是过于简略,基本上就是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串联起来的政治史。《史记》则完全开创了一种中国历史全新的编撰体例,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人物第一次成为历史书写的专题单元。
《史纪》共130卷,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相比主要记录帝王言行政绩的《本纪》,以及王侯贵族事迹的《世家》,《列传》所涉及的人物基本没有贵族的血统,也没有显赫的出身,然而《列传》却占据了《史记》中最大的篇幅。为什么司马迁以为这些普通人也是值得写下传记的主角?这和司马迁的历史观密切相关,而这种历史观又离不开他20岁的那次壮游。
《列传》中有几篇"集传"是从不见于以往史书记载的人物群像,如《游侠列传》写了平民当中为救善良于水火、不顾法律约束的仁人志士,《刺客列传》写了五位肯"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人,《龟策列传》写的是向神灵问吉凶的卜筮者,《扁鹊仓公列传》写的是战国和汉代时治病救人的名医,《货殖列传》写了春秋到汉代善于做生意的商人。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那些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大多是由《史记》塑造的。对人物生动的塑造也得益于司马迁壮游中对资料的收集,如《樊郦滕灌列传》中说"吾适丰沛,问其遗老",《淮阴列传》中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这些都是司马迁和本地人,包括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后人询问信息的记述;《孔子世家里说"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说明司马迁还进行了实物方面的考察,"车服礼器"属于"文物与图像"一类史料;《魏公子列传》中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夷门"。《春申列传》中说"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也是对历史空间和场景的访游。
除了划分四大经济区,《史记》还完全突破了政治史的框架,从以往片面的政治叙事变成了立体的综合性记录,以专题展开,人物和事件都被放置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来做描绘,是一部详实的社会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历史地理的百科全书,极大的拓展了历史记载的范围。
2024年1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