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干仕钓叟

[人文文化] 师者长逝,思念永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1 2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仕钓叟 发表于 2013-10-31 21:49
谢谢苏先生唁帖,上次冒昧,诚望海涵!

乡里乡亲的,你批评我是一种帮助!况且是我话没说清楚!

     家父也是老师,看完帖子我真的很伤感!

     希望先生转移注意力,生活还得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7: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峰 发表于 2013-10-31 22:53
乡里乡亲的,你批评我是一种帮助!况且是我话没说清楚!

     家父也是老师,看完帖子我真的很伤感!
...

万分感谢你的诚言和关心,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8: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亡魂  叹亡魂,一去影无踪,何日相逢?除非纸上画形容,要得见来难得见,梦里相逢。
            叹亡魂,别却红尘赴杳林,满堂儿女痛仃伶,叫人实伤心。水自流清清,夜月三更梦,血泪如泉洒向灵。                     
                      叹亡魂,生死离别俩堪伤,正是荣华不长久,日落西山空寂寂,水流东海渺茫茫。
空了歌 【道士悲腔】天也空来地也空,日月星辰各西东。夫也空来妻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9: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11-1 18:35
叹亡魂  叹亡魂,一去影无踪,何日相逢?除非纸上画形容,要得见来难得见,梦里相逢。
            叹 ...

叹亡魂啊叹亡魂,
夫也空来妻也空;
但愿亡魂天堂好,
夫在人间也放心!

谢谢上人唁帖{: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13: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仕钓叟 发表于 2013-11-1 19:55
叹亡魂啊叹亡魂,
夫也空来妻也空;
但愿亡魂天堂好,

走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生活,让亡魂早日进入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15: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母一路走好!
情深意切,字字啼血!请校长节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涛 发表于 2013-11-2 15:52
师母一路走好!
情深意切,字字啼血!请校长节哀!

谢谢你的唁帖,谢谢你的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9 14: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好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教了我三年的好老师,带了我三年的班主任老师,让学生们走到哪里都会挂念的老师,让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上学时也能遇到的老师,我恨自己没早点知道老师患病的消息!我,国琴,淑琴还有联系,我和琴芳多年前每次相逢都会念叨您!以为有一天,在您老了的时候 在您退休之后 或许我们可以相约去看望您。直到琴芳也走了  直到您也为学生们呕尽心血  老师  对不起!愿您在天堂安好! 干老师,请原谅我前面的失礼!看到老师们的相片,才发觉与我记忆中相去甚远,老师们都已满头华发......我还以为老师们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样子,陈老师和蔼可亲,干老师意气风发......

老师,对不起!请原谅学生的愚昧!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陈老师才放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17: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的好教师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0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次见到陈老师时,我上了初一还是初二?在干仕大礼堂,我走在周六回家的路上。由于性格腼腆,我在路上遇见熟人几乎都不爱打招呼的,顶多笑着示意一下。也可以说是我不太懂礼貌吧。但看到陈老师,我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我喊了声“陈老师!”,陈老师说了别的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在我们分别时说,这女孩越长越好了。至今我还在心里嘀咕,哪里长得好了。当时不是很胖,个子又矮么?

陈老师不再教我们的那一年里,我和琴芳几个同学,都盼望着她早日回来;在得知陈老师即将回来,而且有可能重新教我们时,我们都乐不可吱;最后,当我们终于知道老师教的是我们下一届五年级,而不是我们六年级时,我们都失望至极.....这些感觉我都很清晰的记在脑海里,就像我记得老师当初教我的:"小ü小ü真懂礼,见到j q  x,脱掉帽子,敬个礼。"就像我记得:"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就像我记得:“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当我们集体朗诵时,故意拖长了后面这个ang,被老师批评了,虽然是批评,老师的批评里也尽是爱意。上体育课时,老师亲手缝制了二个沙包,教我们玩跳沙包;三年级学写人物描写时,她特意从一年级里挑了个可爱的小女孩给我们当作文模特。后来,这个小女孩就把老师当作好朋友了,一下课就会跑过来,一下子跳到老师的背上,或者和我们班的同学熟稔的玩耍。三年级选班长时,老师让我们二个班长的人选到教学楼处回避,她要听听同学们对我们二个的看法,回来后,她告诉我:“你呢,太小胆了,像锅巴锈。以后要大胆些。”不知怎么的,一直记得这句话。虽然当了班长后,胆量依然没有一点点变化。也不知锅巴锈是不是这样写,也不知为什么用它来形容胆子小?老师让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问题时,我要转过身面对后面的同学,当时,我把头仰在自己的课桌上,完全是用大腿吊坐在小板凳上,那时我们还没有单人课桌(直到四年级才有的),都是二个同学共坐一条小长板凳,老师从后面端起我的头(因为我坐在第一排),说:“女孩子坐要有坐相,这样会影响体型。”由于成绩下滑,我面红耳赤的听着,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的批评。大冬天里,有个同学没有棉衣棉鞋,冻得发抖,她拿来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上。老师编的表演节目,老师上的有趣的公开课,老师为了表扬进步的同学,每周给他们发自己亲手用红纸剪的小红花。而且印象很深的是,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同学,成绩好像是倒数第几名,但是,每有一点点进步,老师就会给他发一枚小红花……不用闭上眼睛,老师的音容笑貌自会在脑海里浮现,在额头,在头顶,在眼睛周围。二十几年前的她,年青,美丽,温婉,和蔼,不怒而威,身着合身的湖绿色西装(就是山倒映在湖里,湖水的那种颜色。西装也不是那种生硬古板的职业式西装),背影是那样的自然得体。


一个人的学生生涯里,会遇到许多老师,能让你记忆深刻的只有几个;能让一个学生记住的老师很多,但能同时让许多学生记住的应该不多。陈老师曾经让我们在跳橡皮筋时,在踢键子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小学毕业后同学与同学的重逢时,在我们的口中,在我们的心里,特别是在她教完我们三年级,去进修的那二年里深深惦念。那时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学生懂得很多种表达感谢和思念的方法。我们只是在谈论时,在内心里深深祈盼她早日回来,回来继续带领我们开辟知识的疆土。那些纯真的年代,那些小小的心思!那时候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位人民教师!


六年级时,我心里曾有小小的失落。我想可能是我们不可爱了,学习也不像以前一样拔尖了,让老师失望了。因为就在我们隔壁班的老师,与我们分别了二年的老师,不像以前那样让我们感到亲密了。后来,我明白了,老师的学生那么多,她带领我们时,她完全尽到了她当下的责任,作为学生,铭记恩师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但是,作为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不可能一直要记得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走路,她不可能一直搀扶着我们走,我们要学会自己奔跑。可是,就在去年,我知道了,老师仍然记得我们!二十几年了,老师的学生几千人了吧!原来,去年那时老师就在患病之中!而我,只要多一句问候,生命或许就少些许遗憾。


多年以后,小学同学早已各西东。只有琴芳和我家离的近。偶尔相逢,我们的每次谈话都离不开那快乐的三年以及给我们美好记忆的陈老师。也许因为,我们二个是那三年里相继的班长,与老师接触的较多。琴芳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所以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小学生活。我们还曾相约,有机会,或许是老师年老体迈,头发花白时,我们两个一起去拜访她。想到当初,在初中时,就听说过老师调来松山咀小学了,却不好意思甚至不敢去见一下老师。现在反而觉得,只要你想做了,就去做,没什么不好意思。这是多好的事情!几年前,琴芳因家事想不开,跳楼自杀了。我一个人总感觉势单力薄,那些随着日益增长的年轮反而愈见淡去的约定,更加显得遥不可及了。至少,我以为老师会长命百岁!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所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所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看望老师是如此,看望朋友是如此,看望父母亦如此。很多事,不是你以为;很多事,等不得了。

就算我最终长成了一个平凡的人。我仍有权利高调的怀念我的老师。
                                               
                                            2013-12-3零点零三分 匆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0:30 , Processed in 0.0419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