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红双喜

[日记] [心情日记]双喜呓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2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有意思!希望明年的母亲节俺也可以混一束鲜花.顶!
母亲节有妈妈篇,再赞!
祝红娘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川 于 2009-5-10 20:43 发表
祝红娘节日快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无声弟弟的女朋友光临武穴,我们这群惩型超奇的配合,比春节期间还闹热。这几天很开心,酒量也看涨了。每次都是醉意朦胧!

听说你几次三番地光荣地醉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再喝一杯!
现在跟宝儿爷喝酒能找到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08: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母亲节过的比较雄性化,希望明年的母亲节俺也可以混一束鲜花
一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
太不公平咯,无声带GF回克恩们代世请客,,,,二回我也要带BF回克恩们请客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周年祭,总有一种力量在生长
 作者:王石川
  历史不容复制,却可以触摸。一年前的今天,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猝然而至,山崩地坼,生灵涂炭。这一天,从此被历史永远定格成了黑色的背景,我们每个人都在浓重的黑暗中体味无尽的悲凉和哀矜。
  一年后,当我们重新抚摩这个日子,不免百感交集。灾难的狰狞并未使我们一蹶不振,这一年你没被击垮,就永远不会被击垮!这一年,灾区民众没有被击垮,这一年,中国人没有被击垮。因为我们用爱、用血、用泪编织了抵抗的武器,因为我们互相砥砺,抱团取暖,因为我们善于痛定思痛,从踬踣中懂得珍存,从磨难中体验教训,从行进中蓄积向上的力量。
  纪念是祭奠,是用一种纯粹、肃穆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对死难者的哀伤和尊敬。数字显示,“5·12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颗洁白的灵魂,每一个灵魂都会升入天国。记住每一个人,记住每一个名字,记住他们的容颜,他们的呼吸,他们的哀愁,才是对他们的最好祭奠,也才是对幸存者的最好抚慰。
  纪念不是为了忘却,纪念是一种继承,也是传承。传承什么?传承在抗震救灾中所生发的一切的积极元素,传承对生命的尊重。抗震救灾时,温总理说,第一还是救人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面对灾区孤儿时,总理说,别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政府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有什么困难,将来政府会帮你们。这是一种浓烈而深沉的人文关怀,今天重读这些言辞,依然让人感慨。灾难渐行渐远,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应该愈加浓俨,更加升华。
  还要传承什么?传承人类的共同价值,比如国旗为死难者而降,比如建立地震博物馆,比如新闻全方位的自信与开放,比如志愿精神的崛起与绵延,再比如对善款监督的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国家本应持有的大爱,都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所有的行礼如仪背后,归根结底都是回到人,回到公民。正如杂文家邵燕祥所说:我们要以一定的仪式,向人们昭示并让后代记住,要把中国建成现代法治国家,我们要尊重并捍卫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并捍卫与生俱来的一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纪念也是反刍,通过在沉重的咀嚼中展露真相。日前,学者钱钢发现,20051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曾下达川府发”[2005]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在这个文件里,四川省要求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在今天看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提到要及时改造和加固各级各类危、旧校舍。这是一则令人五味杂陈的细节。历史不容假设,悲剧更不容复制。
  纪念也是提醒,提醒我们关注当下。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用一根灰白色的帆布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遗书中写道:我每天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悲剧未消,又传噩耗,冯翔选择了弃世,他在怀念爱子的博文中写道: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这就提醒我们,在茫茫世界中,每个灾区人虽然只是一颗尘埃,但,我们要把他们每个人都当作整个世界,惟有如此,悲剧才会减少。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了生命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命。没有谁不热爱生命,只要他不感到绝望。
  纪念也是一种拨乱,拨除不该有的乱象。比如,死难者尸骨未寒,过度商业化已侵袭而至,对此,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首先是地震遗址的保护问题还是要坚持一个人文思想,就是要尊重人,尊重死难者,我认为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如果没有了这个底线那这个商业化就没有意义了。此外,还有不少人在消费地震,不少企业允诺的善款没有到账……
  此前,温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所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今天,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日子里,重读这话,不是为了宣扬乐观精神,而是为了表证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反思能力和自生能力。是的,我们相信多难兴邦,不是因为多难能够自然地转化为财富,而是因为多难能够涵养公民意识,能够使社会懂得珍惜,懂得革新;我们坚信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不是歌颂灾难,感谢苦难,而是因为我们深知,一个充满着力量的民族只有懂得转危为机,才能更好地走向前方。
  因此,对地震的最好纪念和祭奠,就是回到人,回到公民,回到尊重并捍卫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并捍卫与生俱来的一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9: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坚信“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不是歌颂灾难,感谢苦难,而是因为我们深知,一个充满着力量的民族只有懂得转危为机,才能更好地走向前方。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0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悲痛化力量,来吧,喜儿把有力量的日记拿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看小相的日记,失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8失望8失望....
日记还在杯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0-12 18:47 , Processed in 0.0546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