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翩翩

[原创] 文坛快读:武穴市作协举办文学沙龙暨郭德军小说研讨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4 2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协是么样搞的!?

开会也不找个有空调的地方!搞的作家们个个穿好几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0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09: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新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13: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开局良好。2013将是武穴文化史上的一个有分量的年份。期望武穴文坛能成为一个有分量的地域文坛,并引领故乡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有分量的人文故乡。我们不但要有卖花儿的痴汉,我们还要有公益献花儿的苗圃。打造美丽故乡,从爱花儿、护花儿,以及献花儿开始......若干年后,当广济成为一片鲜花的海洋的时候,人民会像记起当年嘉兴南湖上那只革命的船儿一样,记起2013年元旦初雪后的那一次难忘的聚会,那咀嚼着中华公孙树之芬芳的一次文化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15: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给陆珊的信》
“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
                                  引自《香草山》宁宣的信
看郭德军《给陆珊的信》,不由地想起曾经读过的小说《香草山》,同样的是以书信为裁体,同样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笔调同样深沉,细腻,一个是喜剧结尾,一个悲剧收场。
给陆珊的信都是英文书写,在若干年后密封的金黄色竹筒,被后人发现打开后翻译成文,在几经周折后让写信的人终于心愿得偿,绝恋的爱人亲手捧着他的骨灰安葬在他梦中与情人渴望相聚的地方。天能灵,地能知吗?人生已逝,还有什么能慰藉或者挽回那凄惨的爱情和人生?这是最大的悲。
《给陆珊的信》主人翁,19岁在国立江汉大学毕业后,立志回乡教书,35岁为拒绝政治手段逼迫的婚姻而无奈选择自宫,一生不娶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爱情,37岁撞银杏树自杀身亡结束了绝望的人生。他的一生,在九封信中一览无余,为陆珊而存在,为陆珊而活着,更或者是在他自我的幻想中存活着,拖着残缺的自宫后的躯壳,骄傲的为陆珊活着。第五封信中,郭梦照写:“即便残缺,亦要给你一个未被污染的我”。为了心中不死的爱情,“右派”用自残无声的抗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是信仰还是对维护人性尊严的抗争,更或是对那个混乱的时代愚昧的人类无声的呐喊?
看不到那双与之一同哭泣的眼睛,甚至仅存的感知都在飘渺,哀莫大于心死,躯体死亡只是早晚之间。他的自杀身亡没有惊醒到谁,族人视其为异类,入土未进祖坟山,慈悲间念其生前喜欢银杏,就葬之于银杏林中,在黄土地下与他的书信共眠,如他第三封信所写“珊,睡吧,我就在你身边,拥着你洁白的臂弯,在天堂之中”。
人生多么悲凉。彼时的陆珊在香港结婚生子,儿子四岁那年,是郭梦照自残的那年。谁都无权指责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这就是命运。
君心已定,从此无二心。信是郭梦照的梦,是存活的唯一理由,有对美好的臆想,对陆珊的情爱,他只想把梦做完,到死亡里。满纸的心酸和凄凉,荒诞的上演着郭梦照的人生。地狱的边缘,如何求得他心里那圣洁的天空?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特殊的时代,改变着人不同的命运,郭梦照是那个时代被残暴、虐杀人群的一个缩影,卑微的活着,悲哀的死去。
有人问,这篇小说的价值意义何在,我不知道,正如我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而无法懂得郭梦照的信仰和存活的价值意义一样。可我知道,如果我们被郭德军打动,为郭梦照落泪,那么我们还是坚信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还有着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是否足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都不认识。{: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5466.jpg                

32234.jpg
  

武穴文学沙龙暨郭德军作品研讨会汇总专题


主持人江涛:今天大家聚集一堂,召开市作协文学沙龙暨郭德军小说研讨会。首先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市审计局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交流的平台。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市文联朱培喜主席,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广济诗社王新开社长、市书法家协会何毓庆主席。今天活动的主题是以沙龙的形式,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郭德军作品作展开讨论。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出现在我们会场的有许多新的年轻的面孔。这些新面孔就是我们武穴文学的未来,在新的一年内,作协将不断吸纳新人,推介新作,让武穴的文学事业后继有人,繁荣昌盛。今天会议有四个环节,一是新人自我介绍;二是由德军谈《给陆珊的信》的创作思想和心路历程;三是各位结合德军和德军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四是领导作重要讲话。下面进入第一环节,新人介绍。请各位依照座次作自我介绍。

王丹:大家好,我叫王丹,是一名理工中专教师,十分喜爱文学,希望得到前辈们的写作指导。

邱莉:大家好,其实,我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郭德军老师、张经武老师,现有文学作品签约,敬请各位同仁的指导。

范立志:我叫范立志,网名士心,松阳中学教师,《梅川》文学副社长。2010年开始学习创作。已有百余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小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参花》、《当代闪小说》、《德育报》、《教师报》、《大阅读》泰国《中华日报》,香港《新文学》,香港《大文豪》,《哲思》、《做人与处世》、《青年博览》、《小小说大世界》、《大家教育周刊》、《新课程语文导报》等40多种报刊。小小说《乡里乡亲》入选《2011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精选》一书;小小说《酒楼的欢笑》获《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古贝春香飘四海》海内外大型征文集优秀奖;小小说<<路是大山的脚>>获《长白风》杂志(中国人民出版社(香港)主办)及西蜀文学网全国征文一等奖。小小说《好姐妹》获黄冈市“健康献血你我行”征文二等奖。感谢作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和文友地帮助。

李青青:大家好,我来自百汇学校,87年出生,十分热爱文学。今天有幸运与大家在这里见面,同时也希望在这里得到提高。

王丽芬:大家好,我来自实验小学,十分酷爱诗歌,是诗歌狂热的追随者。

苏小小:大家好,我是个十分热爱诗歌,散文的写手。

主持人逐一介绍作协卢自成前作协秘书长,郭英,悬疑小说作家并且作品在全国获有大奖。文联朱主席,吴主席,广济诗社社长王欣凯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这次会议是由冰城冷雪记录,发言稿也是由他整理,辛苦了,冰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1: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853s.jpg



    主持人江涛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受文联朱主席和作协张主席的委托,先简单介绍作协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一是做好作家进校园活动。宛如和范国清已被邀请到实验中学作过演讲。如何让作家真正走进校园,我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育局设立作家协会分会。城区每所学校推荐10-15名语文教师或爱好文学的老师加入分会。分会成立,可采取先城区后农村的方式进行,扩大教师会员队伍,创造培育文学新人的良好环境。建立作家进校园活动机制。一名作家负责三五名学生。加入市作协教育分会的教师可作为作家进校园活动的桥梁和纽带。确立专题讲座制度。聘请武穴、黄冈乃至省有影响的作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的受众以初中和高中生为主,另请武穴文学新人和文学爱好者参加。建立个别辅导制度。邀请本市作家在市实验小学、武师附小、实验二小三所小学分别挑选30-50名写作基础好,爱好文学,希望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综合全市《大江》、《广济天下报》、《武穴文坛》、《梅川》等纸质媒体资源,每月推荐发表文章不少于20篇,如条件成熟,可在《广济天下报》开辟校园文学专版。

    二是开展好文学沙龙活动。每次文学沙龙确定一位或两位作者,选择他们创作的两到三篇文章作为讨论研究的专题,然后将专题提前印发给参会的所有成员,提前作好讨论交流的准备工作。今天文学沙龙活动就是一个尝试,通过对德军作品的讨论和评价,来了解作者的作品及其深刻思想,通过交流互动,来共同提升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后期将陆续推介温东华、向武华、郭英等系列作家诗歌和小说。

    三是创建卫生、农业、政法等文学人才密集系统作家协会分会。在教育系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市各机关单位推广,建立更加雄厚的文学后备人才队伍。

    四是做好六次文学采风活动。计划两次市外,四次市内。确保每次采风活动有主题、有创意、有思想、有作品、有资料留存,有跟踪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1: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830s.jpg      


主持人江涛:
下面我先讲讲个人对德军作品《给路珊的信》的评价,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德军我在南泉工作时就认识,我曾在自己一篇《闲说文学、作协与文联》的文章中介绍过我们的认识经历。这里就不多说。我一直都很敬佩德军,他是个思想活跃,而且很前卫的作家。他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且很有经济头脑。德军的这个作品我概括起来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用书信体写小说。用书信表达情感,用书信叙述故事,这是不多见的,也是很有特色的,这篇《给陆珊的信》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小说。德军是一个诗人,不但在这篇作品中穿插了许多感人的诗篇,并且整个小说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作出来的。虽然作品故事沉重凄美,但读其文字却能赏心悦目。三具有承载历史和人性的厚重。德军这篇小说是他三十岁时的作品,却能写出历史的沧桑感、人性的厚重感,实属不易。他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是为写小说而写小说,而是要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对历史与人性的认识融入文字之中,给人以震撼、觉醒、感悟。从文中不难看出,德军知识面十分丰富,文字中不仅涉及政治、地理、历史,还涉及到植物学、经济学和人文学,带给人的是一个全方位思考。因时间关系,我只简单谈一下个人肤浅的认识,还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听取大家的高见。下面就请德军谈一下自己创作的经历和作品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4 14:35 , Processed in 0.0545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