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田园听风

[原创] 九九重阳——猜2字方言常用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1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桃园故人 的帖子

猜谜方法的具体说明:
    【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反射法】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侧扣法】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水”,自身相加成“淮”。
  【减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
  【离底法】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直谐法】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拟人法】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蜜蜂)
  【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问答法】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0楼花妍无语 的帖子:

蓄    对了难的一半,错了简单的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田园听风 的帖子

我知道“艹”是对的,对应重阳。登高?应该谜底是“蒿草”的“蒿”。对吗?猜了一上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2: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妹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7: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花妍无语 的帖子

我不太会猜迷,现在是领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7: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下大老倚闾满盈”
猜一成语。四个字。
这是一个老迷语,出自于《镜花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桃园故人 的帖子

      多九公道:“……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且瞪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紫衣女子听了,望着红衣女子轻轻笑道:“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老倚闾满盈么?”(清·李汝珍《镜花缘》)

      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吴郡大老倚闾满盈”运用的也是切脚谐音析字格。“吴郡”前一个字的声母“W”和后一个字的韵母“un”(古汉语中写成“üen”),现代汉语拼合起来,组成“问”的读音;“大老”前一个字的声母“d”和后一个字的韵母“ɑo”拼合起来,组成“道”的读音;“倚闾”前一个字的声母“y”和后一个字的韵母“ü”拼合起来,组成“于”的读音;“满盈”前一个字的声母“m”和后一个字的韵母“inɡ”拼合起来,组成“瞑”的读音。将它们连起来就是“问道于瞑”。
      不过倒是有个“问道于盲”。查阅很久。这个谜语我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9: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花妍无语 的帖子

所言是实,但正确答案是“问道于盲”,“满”取“ma”,“盈”取“ng”,合则“盲(mang)”,第二声。
基本方法是运用“反切”,两字拼为一字,有点像汉语拼音,也像英语中的连读。这种现象在武穴话中很常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9: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2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一些猜谜语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2-18 03:39 , Processed in 0.05673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