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藤上

[原创] 轻轻相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闻一多的诗我读了几首,太追求形式了,而且诗的语言也很淡,徐志摩就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声 发表于 2011-11-2 19:37
诗,闻一多的写得最好,海子诗没读过,徐志摩根本就不能和闻一多相提并论,差远了。
野句的诗,我喜欢!

呵呵,野句,野句,富有野性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和你相反,他们的诗,我都只读了一首,徐志摩的是《康桥》,闻一多的是《一句话能点着火》
俺不懂诗,瞎说的,徐志摩诗俺也不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1: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孤色兄,何谓语言平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1: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请教孤色兄,诗的思想和诗的形式那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看着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9: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有看头,很精彩。这两个诗人我都喜欢,我喜欢闻一多的红烛和新月,深沉如大海般的爱国主义热情,也喜欢徐志摩浪漫与唯美,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好诗无论哪个方面都能打动人心,诗歌的思想和形式都重要,没有思想,肤浅苍白,没有形式,笨拙缺乏美感,诗歌是维纳斯的事业,是双手的事业,是心灵的表现技艺和途径。我已经拜倒在诗歌的石榴裙下,长久的沉迷,没有归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声兄的建议不错,我正在考虑中,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闻一多和徐志摩虽然同为新月派,他们在践行诗歌三美(建筑美 ,音乐美,绘画美)上却又层次之分。闻一多的格律近似古体诗,有点刻意构造,徐志摩有西方特别是十四行影子,是情感的节奏。(主要对比死水与康桥)
诗歌的外在形式尤其是语言当然特别重要,毋庸置疑。思想上,读者有差异,所以诗歌就有差异。就我来说,爱国主义诗歌还算喜欢,但是闻一多这样浅白的自述我始终觉得缺少诗意,个人比较推荐余光中的《乡愁》,有韵!而且我觉得,爱国这个宏大的主题,定要用一个小小的背景来引出,否则,那就是空喊,就可能与政治有关,一旦诗歌与政治有关,还叫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2: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在您面前我不敢当兄字,我小字辈的。我说闻一多语言很淡,是抽开郭沫若式的情感直白宣泄,诗中缺少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味。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如劝君稍尽离席酒,千里佳期难再同,比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比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比如月在天上,船在海上,他两只手捧住面孔,躲在摆舵的黑暗地方。他怕见月儿眨眼,海儿掀浪,引他看水天接处的故乡。但他却想到了, 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那人儿正架竹子,晒她的青布衣裳。我个人觉得,现代诗人能传递出我们传统诗歌中的韵,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且永远不过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6 11:39 , Processed in 0.0429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